一种可上部插入仪表的核反应堆压紧部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67610发布日期:2019-08-31 00:55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上部插入仪表的核反应堆压紧部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上部插入仪表的核反应堆压紧部件。



背景技术:

核反应堆燃料相关组件通常包括控制棒组件和固定式相关组件,反应堆运行期间固定式相关组件插入燃料组件中固定不动。如附图1所示,固定式相关组件通常由星形架或压紧部件下方悬挂相关组件棒组成。压紧部件如附图2所示,由操作杆、压紧弹簧、中心导筒和棒连接板组成。棒连接板上与燃料组件导向管相对应的位置开有通孔,相关组件棒上端塞穿过该通孔并通过螺母安装固定。正常运行时,相关组件棒插入燃料组件导向管。操作杆可沿中心导筒滑动,相关组件插入燃料组件装入堆芯后,堆芯上板安装时下压操作杆,压缩压紧弹簧产生载荷将相关组件压紧在燃料组件上,实现相关组件的轴向定位。

以前的设计中,反应堆测量仪表从压力容器下部插入燃料组件,不经过压紧部件,因此压紧部件设计中无需考虑测量仪表的通路。目前最新的反应堆设计中,测量仪表改为从压力容器上部插入,需穿过压紧部件后方可进入燃料组件导向管。配合上部插入仪表的设计,压紧部中心设计为通孔。如附图3所示压紧部件,该压紧部件中心开孔分为两段,上段直径大于下段,两段之间通过锥面相连。上段较大的直径可以容纳测量仪表保护罩,下方较小的直径可以对测量仪表进行导向,以方便测量仪表插入燃料组件导向管中。本方案在实现前述上部插入的功能的基础上,简化了操作杆与中心导筒配合连接,有利于降低制造成本,另外提高了棒连接板与中心导筒的连接位置,能够使用较长的相关组件棒,有利于降低棒内压力,延长相关组件的寿命,提高相关组件的经济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另一种形式的可上部插入仪表的核反应堆压紧部件,所述压紧部件包括:压盖、操作杆、中心导筒、棒连接板、弹簧座和压紧弹簧;其中,所述中心导筒为一中心开孔的柱体,在所述中心导筒的下方设置法兰;所述压盖设置在所述中心导筒的顶部;所述操作杆套入所述中心导筒并固定于所述中心导筒上;所述棒连接板从下方套入所述中心导筒并固定于所述中心导筒上,与所述操作杆相互间隔一定的距离;所述弹簧座装入所述中心导筒,所述弹簧座的凸台设置在所述中心导筒的法兰上,所述弹簧座可沿着所述中心导筒上下滑动;以及所述压紧弹簧装入所述中心导筒内,位于所述弹簧座上方,所述压盖下压所述压紧弹簧以提供预紧力。

优选地,所述操作杆为带轮毂的细长杆状结构,所述轮毂套入所述中心导筒并固定于所述中心导筒上。

优选地,所述棒连接板为板状结构,在与燃料组件导向管相对应的位置开有第一通孔,在中心位置开有第二通孔。

优选地,所述棒连接板与所述操作杆间隔的距离小于燃料组件上管座内腔高度。

优选地,所述弹簧座为T形结构,中心开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的直径略大于堆内测量仪表直径,所述第三通孔上方倒角形成喇叭口。

优选地,所述压紧弹簧为单弹簧或者双弹簧。

优选地,所述操作杆与所述中心导筒顶部的距离保持不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压紧部件设计方案在实现堆内测量仪表的上部插入,并能够为测量仪表的插入提供导向,保证其能顺利插入燃料组件导向管的基础上,简化了操作杆与中心导筒配合连接,有利于降低制造成本,另外提高了棒连接板与中心导筒的连接位置,能够使用较长的相组件棒,有利于降低棒内压力,延长相关组件的寿命,提高相关组件的经济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示意图之一。

图2为现有技术的的示意图之二。

图3为现有技术的的示意图之三。

图4为本实用新型优先实施例的一种可上部插入仪表的核反应堆压紧部件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优先实施例的一种可上部插入仪表的核反应堆压紧部件的剖视图。

1-压盖、2-操作杆、3-中心导筒、4-棒连接板、5-弹簧座、6-压紧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4和图5所示,实用新型优先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上部插入仪表的核反应堆压紧部件包括压盖1、操作杆2、中心导筒3、棒连接板4、弹簧座5和压紧弹簧6组成。其中,中心导筒3为中心开孔的主体,优选为圆柱,下方加工法兰。

操作杆2为带轮毂的细长杆状结构,轮毂部分套入中心导筒3并固定于中心导筒3上。棒连接板4为板状结构,在于燃料组件导向管相对应的位置开有第一通孔,中心位置也开有第二通孔,中心导筒棒连接板4通过从下方套入中心导筒3,并固定于中心导筒3上。棒连接板4和操作杆2之间保持一定距离,该距离小于燃料组件上管座内腔高度。操作杆2、棒连接板4均固定于中心导筒3上。

弹簧座5为T形结构,中心开有第三通孔,该第三通孔直径略大于堆内测量仪表直径,通孔上方倒角形成喇叭口,其能够作为导向结构为堆内测量仪表的通过提供导向。弹簧座5装入中心导筒3内,弹簧座5凸台落于中心导筒3法兰上,弹簧座5可沿中心导筒3滑动。

中心导筒3中心开孔用来放置压紧弹簧6,中心导筒3下方加工法兰用于与弹簧座5凸台配合,防止弹簧座5脱出。T形结构的弹簧座5穿过中心导筒3,凸肩放置于中心导筒3上,压紧弹簧6装配后使用压盖1压紧压紧弹簧6,压盖1固定于中心导筒3上。

压紧弹簧6装入中心导筒3内,位于弹簧座5上方,压盖1下压压紧弹簧6并固定于中心导筒3上,以提供预紧力。压紧弹簧6可以为单弹簧也可以双弹簧并联使用。即,压紧弹簧可以为1个弹簧或2个弹簧并联使用。

堆内装载时,堆芯上板下压操作杆2,此时中心导筒3、棒连接板4随操作杆2同时下压,弹簧座5向中心导筒内滑动压缩压紧弹簧6,压紧弹簧6即可提供压紧力。

堆内测量仪表从上方插入压紧部件,首先穿过压盖1中心开孔,进一步穿过压紧弹簧6内圈,到达弹簧座5上方,通过弹簧座5上方喇叭口进行导向进而穿过弹簧座5进入燃料组件导向管。即利用该导向结构能够顺利插入燃料组件导向管。且弹簧座压缩后进入中心导筒内,操作杆与中心导筒顶部的距离保持不变,可以有效防止堆芯上板下压过程中中心导筒与上部堆内构件发生干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压紧部件设计方案在实现堆内测量仪表的上部插入,并能够为测量仪表的插入提供导向,保证其能顺利插入燃料组件导向管的基础上,简化了操作杆与中心导筒配合连接,有利于降低制造成本,另外提高了棒连接板与中心导筒的连接位置,能够使用较长的相组件棒,有利于延长相关组件的寿命,提高相关组件的经济性。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系统而言,由于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括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