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拆装且防脱落的导弹尾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34758发布日期:2019-06-15 01:17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便于拆装且防脱落的导弹尾盖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导弹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便于拆装且防脱落的导弹尾盖。



背景技术:

导弹是依靠自身动力装置推进,由制导系统导引、控制其飞行弹道,将战斗部导向并摧毁目标的武器。

为避免外部灰尘从导弹发动机尾喷管进入导弹发动机的内部,需要对导弹发动机尾喷管进行密封,现有对导弹发动机尾喷管进行密封普遍采用橡胶尾盖或金属尾盖进行封堵,橡胶尾盖易脱落易使灰尘进入,而金属尾盖需要将此尾盖用螺钉与尾喷管进行螺接,该种连接方式在对导弹发动机尾喷管尾盖进行拆装时均需要借助螺丝刀等外部工具进行,操作较麻烦且浪费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便于拆装且有效防脱落的导弹尾盖来解决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便于拆装且有效防脱落的导弹尾盖,它具有拆装快速方便且有效防脱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导弹发动机尾喷管尾盖拆装不方便的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拆装且有效防脱落的导弹尾盖,包括尾喷管,所述尾喷管的内部放置有密封机构,所述密封机构左侧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防脱机构,且防脱机构位于尾喷管的内部,所述密封机构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推拉机构,且推拉机构位于尾喷管的外部,所述尾喷管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限位机构。

所述密封机构包括密封圈、第一密封环槽、第二密封环槽、密封盖板、豁口、手轮、螺杆和螺环。

所述防脱机构包括限位圆槽、限位块、防滑垫、限位杆、第一通孔、弹簧、限位圆盘、空腔、第二通孔、升降杆、第一圆环挡块、斜面、锥块、第二圆环挡块和第三通孔,所述推拉机构包括拉手和防滑套,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偏心圆盘、t字把手、螺钉、螺孔、偏心通孔和挡板。

进一步的,所述尾喷管的内壁上开设有与尾喷管相适配的第一密封环槽,所述尾喷管的内部放置有与尾喷管相适配的密封盖板,所述密封盖板的外表面开设有与第一密封环槽相适配的第二密封环槽,所述第二密封环槽的内部卡接有与第二密封环槽相适配的密封圈,且密封圈远离第二密封环槽的一侧面卡接与第一密封环槽的内部,所述密封盖板右侧面的中部固定镶嵌有螺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对该尾喷管进行有效的密封,充分避免外部灰尘进入该尾喷管的内部,导致该灰尘进入导弹发动机的内部,而影响该导弹的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盖板左侧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呈圆柱状的限位块,且限位块位于尾喷管的内部,所述尾喷管的内壁上开设有与尾喷管相适配的限位圆槽,且限位圆槽位于第一密封环槽的左侧,所述限位块右侧面的中部开设有第三通孔,且第三通孔与螺环相连通,所述第三通孔的内部放置有呈圆锥状的锥块,所述密封盖板的右侧放置有与螺环相适配的螺杆,所述螺杆的左端贯穿螺环并延伸至第三通孔的内部,且螺杆的外表面与螺环的内圈螺纹连接,所述螺杆的左侧面与锥块右侧面的中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块的内部开设有呈环型阵列的空腔,所述限位块的外侧面开设有呈环型阵列的第一通孔,且第一通孔与空腔一一对应,所述第三通孔的内壁上开设呈环型阵列的第二通孔,且第二通孔与空腔一一对应,每个所述空腔的内部均放置有限位杆,每个所述限位杆靠近第一通孔的一端均分别贯穿第一通孔并延伸至限位块的外部,每个所述限位杆远离第一通孔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圆盘,每个所述限位杆的外表面均套设有弹簧,且弹簧位于空腔的内部,每个所述弹簧靠近限位圆盘的一端均与限位圆盘靠近弹簧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每个所述弹簧远离限位圆盘的一端分别与相对应空腔的内壁固定连接,每个所述限位圆盘远离弹簧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升降杆。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升降杆远离限位圆盘的一侧面分别贯穿第二通孔并延伸至第三通孔的内部,每个所述升降杆靠近锥块的一侧面均开设有与锥块相适配的斜面,且斜面靠近锥块的一端均与锥块的外侧面相接触,每个所述限位杆远离限位板的一端均卡接与限位圆槽的内部,每个所述限位杆远离限位板的一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呈倾斜状的防滑垫,且防滑垫靠近限位圆槽的一侧面均与限位圆槽的内壁相接触,所述锥块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圆环挡块,所述锥块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圆环挡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使该导弹尾盖便于卡接于尾喷管的内部,有效的避免该导弹尾盖从尾喷管的内部脱落。

进一步的,所述螺杆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手轮,且手轮位于密封盖板的右侧,所述手轮的外侧面开设有豁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方便使用人员操作螺杆,方便使用人员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盖板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拉手,且两个拉手分别位于螺杆的两侧,每个所述拉手的外表面均套设有与拉手相适配的防滑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使人员通过握持拉手,来方便使用人员进行推拉该密封盖板。

进一步的,所述尾喷管的右侧面开设有两个相对称的螺孔,所述尾喷管的右侧面放置有两个相对称的偏心圆盘,每个所述偏心圆盘的右侧面均开设有偏心通孔,所述尾喷管的右侧放置有与螺孔相适配的螺钉,两个所述螺钉靠近螺孔的一端分别贯穿两个偏心通孔并延伸至螺孔的内部,且螺钉的外表面与螺孔的内圈螺纹连接,两个所述螺钉的右侧面均固定连接有挡板,且两个挡板靠近螺钉的一侧面分别与两个偏心圆盘的右侧面相接触,每个所述挡板右侧面的中部均固定连接有t字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使偏心圆盘有效的阻挡该导弹尾盖向外滑动,对该导弹尾盖进行充分的限位,有效的防止该导弹尾盖从尾喷管的内部脱落。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便于拆装且有效防脱落的导弹尾盖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设置密封盖板,在密封圈的作用下,能对该尾喷管进行有效的密封,充分避免外部灰尘进入该尾喷管的内部,导致该灰尘进入导弹发动机的内部,而影响该导弹的使用。

2、本发明通过设置限位块,在升降杆、弹簧、限位杆和锥块的共同作用下,能使该导弹尾盖便于卡接于尾喷管的内部,有效的避免该导弹尾盖从尾喷管的内部脱落。

3、本发明通过设置偏心圆盘,在螺钉和挡板的共同作用下,能使偏心圆盘有效的阻挡该导弹尾盖向外滑动,对该导弹尾盖进行充分的限位,有效的防止该导弹尾盖从尾喷管的内部脱落。

4、本发明通过设置拉手,在防滑套的作用下,能使该导弹尾盖便于使用者在安装和拆卸时进行手持,能提高使用者拆装该装置的工作效率,方便使用者使用。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尾喷管正视图的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限位块正视图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限位块左视图;

图4为本发明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尾喷管正视图。

图中:1-尾喷管,2-密封机构,21-密封圈,22-第一密封环槽,23-第二密封环槽,24-密封盖板,25-豁口,26-手轮,27-螺杆,28-螺环,3-防脱机构,301-限位圆槽,302-限位块,303-防滑垫,304-限位杆,305-第一通孔,306-弹簧,307-限位圆盘,308-空腔,309-第二通孔,310-升降杆,311-第一圆环挡块,312-斜面,313-锥块,314-第二圆环挡块,315-第三通孔,4-推拉机构,41-拉手,42-防滑套,5-限位机构,51-偏心圆盘,52-t字把手,53-螺钉,54-螺孔,55-偏心通孔,56-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5,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拆装且有效防脱落的导弹尾盖,包括尾喷管1,尾喷管1的内部放置有密封机构2,密封机构2左侧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防脱机构3,且防脱机构3位于尾喷管1的内部,密封机构2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推拉机构4,且推拉机构4位于尾喷管1的外部,尾喷管1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限位机构5。

密封机构2包括密封圈21、第一密封环槽22、第二密封环槽23、密封盖板24、豁口25、手轮26、螺杆27和螺环28。

防脱机构3包括限位圆槽301、限位块302、防滑垫303、限位杆304、第一通孔305、弹簧306、限位圆盘307、空腔308、第二通孔309、升降杆310、第一圆环挡块311、斜面312、锥块313、第二圆环挡块314和第三通孔315,推拉机构4包括拉手41和防滑套42,限位机构5包括偏心圆盘51、t字把手52、螺钉53、螺孔54、偏心通孔55和挡板56。

进一步的,尾喷管1的内壁上开设有与尾喷管1相适配的第一密封环槽22,尾喷管1的内部放置有与尾喷管1相适配的密封盖板24,密封盖板24的外表面开设有与第一密封环槽22相适配的第二密封环槽23,第二密封环槽23的内部卡接有与第二密封环槽23相适配的密封圈21,且密封圈21远离第二密封环槽23的一侧面卡接与第一密封环槽22的内部,密封盖板24右侧面的中部固定镶嵌有螺环2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对该尾喷管1进行有效的密封,充分避免外部灰尘进入该尾喷管1的内部,导致该灰尘进入导弹发动机的内部,而影响该导弹的使用。

进一步的,密封盖板24左侧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呈圆柱状的限位块302,且限位块302位于尾喷管1的内部,尾喷管1的内壁上开设有与尾喷管1相适配的限位圆槽301,且限位圆槽301位于第一密封环槽22的左侧,限位块302右侧面的中部开设有第三通孔315,且第三通孔315与螺环28相连通,第三通孔315的内部放置有呈圆锥状的锥块313,密封盖板24的右侧放置有与螺环28相适配的螺杆27,螺杆27的左端贯穿螺环28并延伸至第三通孔315的内部,且螺杆27的外表面与螺环28的内圈螺纹连接,螺杆27的左侧面与锥块313右侧面的中部固定连接。

限位块302的内部开设有呈环型阵列的空腔308,限位块302的外侧面开设有呈环型阵列的第一通孔305,且第一通孔305与空腔308一一对应,第三通孔315的内壁上开设呈环型阵列的第二通孔309,且第二通孔309与空腔308一一对应,每个空腔308的内部均放置有限位杆304,每个限位杆304靠近第一通孔305的一端均分别贯穿第一通孔305并延伸至限位块302的外部,每个限位杆304远离第一通孔305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圆盘307,每个限位杆304的外表面均套设有弹簧306,且弹簧306位于空腔308的内部,每个弹簧306靠近限位圆盘307的一端均与限位圆盘307靠近弹簧306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每个弹簧306远离限位圆盘307的一端分别与相对应空腔308的内壁固定连接,每个限位圆盘307远离弹簧306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升降杆310。

每个升降杆310远离限位圆盘307的一侧面分别贯穿第二通孔309并延伸至第三通孔315的内部,每个升降杆310靠近锥块313的一侧面均开设有与锥块313相适配的斜面312,且斜面312靠近锥块313的一端均与锥块313的外侧面相接触,每个限位杆304远离限位板302的一端均卡接与限位圆槽301的内部,每个限位杆304远离限位板302的一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呈倾斜状的防滑垫303,且防滑垫303靠近限位圆槽301的一侧面均与限位圆槽301的内壁相接触,能增大限位杆304与限位圆槽313之间的摩擦力,锥块313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圆环挡块311,锥块313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圆环挡块314,第一圆环挡块311和第二圆环挡块314能有效的限制锥块313左右移动的范围,有效的防止锥块313与升降杆310脱离而致使该装置不能使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使该导弹尾盖便于卡接于尾喷管1的内部,有效的避免该导弹尾盖从尾喷管1的内部脱落。

进一步的,螺杆27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手轮26,且手轮26位于密封盖板24的右侧,手轮26的外侧面开设有豁口2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方便使用人员操作螺杆27,方便使用人员使用。

进一步的,密封盖板24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拉手41,且两个拉手41分别位于螺杆27的两侧,每个拉手41的外表面均套设有与拉手41相适配的防滑套4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使人员通过握持拉手41,来方便使用人员进行推拉该密封盖板24。

进一步的,尾喷管1的右侧面开设有两个相对称的螺孔54,尾喷管1的右侧面放置有两个相对称的偏心圆盘51,每个偏心圆盘51的右侧面均开设有偏心通孔55,尾喷管1的右侧放置有与螺孔54相适配的螺钉53,两个螺钉53靠近螺孔54的一端分别贯穿两个偏心通孔55并延伸至螺孔54的内部,且螺钉53的外表面与螺孔54的内圈螺纹连接,两个螺钉53的右侧面均固定连接有挡板56,且两个挡板56靠近螺钉53的一侧面分别与两个偏心圆盘51的右侧面相接触,每个挡板56右侧面的中部均固定连接有t字把手5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使偏心圆盘51有效的阻挡该导弹尾盖向外滑动,对该导弹尾盖进行充分的限位,有效的防止该导弹尾盖从尾喷管1的内部脱落。

工作原理:通过t字把手52松动两个螺钉53,而后转动偏心圆盘51,偏心圆盘51绕偏心通孔55转动,当偏心圆盘51远离偏心通孔55的一端旋转至远离密封盖板24时,通过t字把手52将两个螺钉53紧固,此时将该限位块302连同密封盖板24塞入尾喷管1的内部,当密封圈21卡入第一密封环槽22的内部时,顺时针转动手轮26,此时螺杆27在螺环28的螺旋作用下,使锥块313旋转的同时向左运动,此时升降杆310在锥块313的推动作用下迫使升降杆310向空腔308的内部运动,此时弹簧306受压而限位杆304向远离空腔308的一端运动,当锥块313持续向左运动而限位杆304向限位圆槽301的内部运动,当螺杆27旋转特别费力时,此时限位杆304的顶端卡接在限位圆槽301的内部,此时松动两个螺钉53,使偏心圆盘51远离偏心通孔55的一端旋转至遮挡密封盖板24时,将两个螺钉53紧固,能够实现对尾喷管1进行有效密封的目的,不仅使该尾盖快速拆装,且有效的避免了该尾盖从尾喷管1的内部脱落。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