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紫外线复合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29731发布日期:2019-07-20 01:07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是一种抗紫外线复合面料,属于面料领域。



背景技术:

紫外线是电磁波谱中波长从10nm到400nm辐射的总称,不能引起人们的视觉。紫外线可以用来灭菌,过多的紫外线进入人体会造成皮肤癌,目前,现有的面料抗紫外线效果较差,同时穿着舒适性不足,且尺寸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抗紫外线复合面料,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抗紫外线复合面料,包括基布层和抗紫外线层,所述抗紫外线层安装在基布层上端面,且抗紫外线层通过棉线与基布层缝合连接,所述基布层包括30-40重量份的竹纤维、30-35重量份的富强纤维、10-15重量份的玉米聚乳酸纤维以及20-25重量份的菠萝叶纤维,所述抗紫外线层包括10-15重量份的纯银镀膜纤维、55-65重量份的苎麻纤维以及20-35重量份的珍珠纤维。

一种抗紫外线复合面料,由以下步骤制备:

s1:将30-40重量份的竹纤维、30-35重量份的富强纤维、10-15重量份的玉米聚乳酸纤维以及20-25重量份的菠萝叶纤维加入到混合机中,并向混合机中加入紫外线吸收剂,混合30min,然后将10-15重量份的纯银镀膜纤维、55-65重量份的苎麻纤维以及20-35重量份的珍珠纤维加入另一个混合机中,并向混合机中加入紫外线吸收剂,混合30min;

s2:将混合后的竹纤维、富强纤维、玉米聚乳酸纤维以及菠萝叶纤维所形成的混合物沥干,并通过纺纱、编造后形成基布层,将混合后的纯银镀膜纤维、苎麻纤维以及珍珠纤维所形成的混合物沥干,并通过纺纱、编造后形成抗紫外线层;

s3:将s2步骤中的基布层和抗紫外线层采用棉线相互缝合,制成布匹;

s4:染色:将s3步骤中的布匹放置在染缸中染色处理,染色时间为2-4小时;

s5:定型:将s4步骤中染色后的布匹放置到定型机中定型处理,定型时间为3-4小时,温度为100-120℃。

s6:后整理:利用烫光机和剪毛机的相互配合进行梳理和修剪,其中烫光机烫辊的温度为130~150℃,转速为600rpm~750rpm。

进一步地,所述紫外线吸收剂为一种二苯甲酮、苯并三唑、取代丙烯腈、查尔酮衍生物、缩二苯乙酮衍生物以及丙烯酸二苯酯组成的混合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一种抗紫外线复合面料,因本发明将竹纤维、富强纤维、玉米聚乳酸纤维以及菠萝叶纤维混纺制成基布层,将纯银镀膜纤维、苎麻纤维以及珍珠纤维混纺制成抗紫外线层,随后将基布层和抗紫外线层通过棉线缝合,提高抗紫外线的效果,提高尺寸稳定性,同时穿着舒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抗紫外线复合面料,包括基布层和抗紫外线层,抗紫外线层安装在基布层上端面,且抗紫外线层通过棉线与基布层缝合连接,基布层包括30-40重量份的竹纤维、30-35重量份的富强纤维、10-15重量份的玉米聚乳酸纤维以及20-25重量份的菠萝叶纤维,抗紫外线层包括10-15重量份的纯银镀膜纤维、55-65重量份的苎麻纤维以及20-35重量份的珍珠纤维。

一种抗紫外线复合面料,由以下步骤制备:

s1:将30-40重量份的竹纤维、30-35重量份的富强纤维、10-15重量份的玉米聚乳酸纤维以及20-25重量份的菠萝叶纤维加入到混合机中,并向混合机中加入紫外线吸收剂,混合30min,然后将10-15重量份的纯银镀膜纤维、55-65重量份的苎麻纤维以及20-35重量份的珍珠纤维加入另一个混合机中,并向混合机中加入紫外线吸收剂,混合30min;

s2:将混合后的竹纤维、富强纤维、玉米聚乳酸纤维以及菠萝叶纤维所形成的混合物沥干,并通过纺纱、编造后形成基布层,将混合后的纯银镀膜纤维、苎麻纤维以及珍珠纤维所形成的混合物沥干,并通过纺纱、编造后形成抗紫外线层;

s3:将s2步骤中的基布层和抗紫外线层采用棉线相互缝合,制成布匹;

s4:染色:将s3步骤中的布匹放置在染缸中染色处理,染色时间为2-4小时;

s5:定型:将s4步骤中染色后的布匹放置到定型机中定型处理,定型时间为3-4小时,温度为100-120℃。

s6:后整理:利用烫光机和剪毛机的相互配合进行梳理和修剪,其中烫光机烫辊的温度为130~150℃,转速为600rpm~750rpm。

紫外线吸收剂为一种二苯甲酮、苯并三唑、取代丙烯腈、查尔酮衍生物、缩二苯乙酮衍生物以及丙烯酸二苯酯组成的混合物。

实施例1:基布层包括33重量份的竹纤维、30重量份的富强纤维、13重量份的玉米聚乳酸纤维以及24重量份的菠萝叶纤维,抗紫外线层包括13重量份的纯银镀膜纤维、60重量份的苎麻纤维以及27重量份的珍珠纤维;

制备步骤:

s1:将33重量份的竹纤维、30重量份的富强纤维、13重量份的玉米聚乳酸纤维以及24重量份的菠萝叶纤维加入到混合机中,并向混合机中加入紫外线吸收剂,混合30min,然后将13重量份的纯银镀膜纤维、60重量份的苎麻纤维以及27重量份的珍珠纤维加入另一个混合机中,并向混合机中加入紫外线吸收剂,混合30min;

s2:将混合后的竹纤维、富强纤维、玉米聚乳酸纤维以及菠萝叶纤维所形成的混合物沥干,并通过纺纱、编造后形成基布层,将混合后的纯银镀膜纤维、苎麻纤维以及珍珠纤维所形成的混合物沥干,并通过纺纱、编造后形成抗紫外线层;

s3:将s2步骤中的基布层和抗紫外线层采用棉线相互缝合,制成布匹;

s4:染色:将s3步骤中的布匹放置在染缸中染色处理,染色时间为4小时;

s5:定型:将s4步骤中染色后的布匹放置到定型机中定型处理,定型时间为3小时,温度为100℃。

s6:后整理:利用烫光机和剪毛机的相互配合进行梳理和修剪,其中烫光机烫辊的温度为130℃,转速为600rpm。

实施例2:基布层包括37重量份的竹纤维、32重量份的富强纤维、11重量份的玉米聚乳酸纤维以及20重量份的菠萝叶纤维,抗紫外线层包括12重量份的纯银镀膜纤维、65重量份的苎麻纤维以及23重量份的珍珠纤维;

制备步骤:

s1:将37重量份的竹纤维、32重量份的富强纤维、11重量份的玉米聚乳酸纤维以及20重量份的菠萝叶纤维加入到混合机中,并向混合机中加入紫外线吸收剂,混合30min,然后将12重量份的纯银镀膜纤维、65重量份的苎麻纤维以及23重量份的珍珠纤维加入另一个混合机中,并向混合机中加入紫外线吸收剂,混合30min;

s2:将混合后的竹纤维、富强纤维、玉米聚乳酸纤维以及菠萝叶纤维所形成的混合物沥干,并通过纺纱、编造后形成基布层,将混合后的纯银镀膜纤维、苎麻纤维以及珍珠纤维所形成的混合物沥干,并通过纺纱、编造后形成抗紫外线层;

s3:将s2步骤中的基布层和抗紫外线层采用棉线相互缝合,制成布匹;

s4:染色:将s3步骤中的布匹放置在染缸中染色处理,染色时间为3小时;

s5:定型:将s4步骤中染色后的布匹放置到定型机中定型处理,定型时间为3小时,温度为120℃。

s6:后整理:利用烫光机和剪毛机的相互配合进行梳理和修剪,其中烫光机烫辊的温度为130℃,转速为600rpm。

实施例3:基布层包括32重量份的竹纤维、31重量份的富强纤维、15重量份的玉米聚乳酸纤维以及22重量份的菠萝叶纤维,抗紫外线层包括15重量份的纯银镀膜纤维、62重量份的苎麻纤维以及23重量份的珍珠纤维;

制备步骤:

s1:将32重量份的竹纤维、31重量份的富强纤维、15重量份的玉米聚乳酸纤维以及22重量份的菠萝叶纤维加入到混合机中,并向混合机中加入紫外线吸收剂,混合30min,然后将115重量份的纯银镀膜纤维、62重量份的苎麻纤维以及23重量份的珍珠纤维加入另一个混合机中,并向混合机中加入紫外线吸收剂,混合30min;

s2:将混合后的竹纤维、富强纤维、玉米聚乳酸纤维以及菠萝叶纤维所形成的混合物沥干,并通过纺纱、编造后形成基布层,将混合后的纯银镀膜纤维、苎麻纤维以及珍珠纤维所形成的混合物沥干,并通过纺纱、编造后形成抗紫外线层;

s3:将s2步骤中的基布层和抗紫外线层采用棉线相互缝合,制成布匹;

s4:染色:将s3步骤中的布匹放置在染缸中染色处理,染色时间为4小时;

s5:定型:将s4步骤中染色后的布匹放置到定型机中定型处理,定型时间为4小时,温度为120℃。

s6:后整理:利用烫光机和剪毛机的相互配合进行梳理和修剪,其中烫光机烫辊的温度为150℃,转速为600rpm。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