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插引装置及其插引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792168发布日期:2019-09-29 19:00阅读:459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插引装置及其插引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鞭炮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插引装置及其插引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花炮的年需求量持续高位。通过认真调研、了解插引过程及相关装置工作原理与生产设备应用需求,发现传统插引设备难于克服通用鞭炮引线的典型纤维状柔性体特性,在现有自动化引线剪切过程中存在剪断率较低或剪断不彻底的技术问题。不仅如此,现有插引机在挤压剪切引线时,易形成瞬时的能量聚集,导致局部瞬时温升以及金属剪切装置的高速冲击火花,进而引燃引线。由此可知,在剪切引线的过程中,传统引线剪切装置存在的高速机械冲击,易引燃引线,诱发火灾甚至爆炸等重大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运行稳定、引线剪断率高的自动插引装置及其插引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插引装置,包括引线机构、传送机构和驱动机构,所述引线机构用于提供引线并位于传送机构的上方,所述传送机构用于将鞭炮盘传送至预设位置,所述自动插引装置还包括传动机构和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上夹持系统、剪切系统和牵引夹持系统;所述上夹持系统包括上支撑框和两滑设于上支撑框内并相对设置的上夹持橡胶块,所述上夹持橡胶块用于夹持引线,所述上夹持橡胶块包括上竖向夹紧块和位于上竖向夹紧块下方的上横向阻燃隔离块,所述上夹持橡胶块通过传动机构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沿水平方向往复运动;所述剪切系统包括中支撑框和两滑设于中支撑框内并相对设置的刀具,所述刀具用于剪切引线,所述刀具包括分别相对设置上刀片和下刀片,当剪切引线时,所述上刀片的下表面与下刀片的上表面相接触,所述刀具通过传动机构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沿水平方向往复运动;所述牵引夹持系统包括下支架、下支撑框和两滑设于下支撑框内并相对设置的下夹持橡胶块,所述下支撑框滑设于下支架内并通过传动机构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所述下夹持橡胶块用于夹持引线并通过传动机构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沿水平方向往复运动,所述下夹持橡胶块包括下竖向夹紧块和位于下竖向夹紧块上方的下横向阻燃隔离块。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自动插引装置还包括用于定位引线的引线定位机构,所述引线定位机构设置于引线机构和传送机构之间。

所述剪切系统还包括两个以上中滑动导杆、中导杆连接杆和中压板,所述中压板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通过中导杆连接杆与两中滑动导杆的一端连接,所述两中滑动导杆的另一端滑动支撑于中支撑框上,所述中压板在靠近引线方向的一侧与刀具连接,在远离引线方向的另一侧滑动支撑于中支撑框上并与传动机构连接。

所述中压板包括第一中压杆和第二中压杆,所述第二中压杆的一端与第一中压杆水平垂直连接,另一端与传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一中压杆在靠近引线方向的一侧与刀具连接。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中传动连接杆、中第一轴块、第三支撑架和中圆柱齿轮;所述中第一轴块的一端与中圆柱齿轮连接,另一端与中传动连接杆的一端垂直连接,所述中第一轴块支撑于第三支撑架上,所述中圆柱齿轮由驱动机构驱动,所述中传动连接杆可绕中第一轴块转动;靠近传动机构一侧的第二中压杆在靠近传动机构一端连接于中压杆连接杆的一端,所述中压杆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有中压杆档杆,所述中传动连接杆的一端滑设于中压杆连接杆上并与中压杆连接杆垂直设置,所述中压杆档杆用于限制中传动连接杆运动。

所述上夹持系统还包括两个以上上滑动导杆、上导杆连接杆和上压板,所述上压板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通过上导杆连接杆与两上滑动导杆的一端连接,所述两上滑动导杆的另一端滑动支撑于上支撑框上,所述上压板在靠近引线方向的一侧与上夹持橡胶块连接,在远离引线方向的另一侧滑动支撑于上支撑框上并与传动机构连接。

所述上压板包括第一上压杆和第二上压杆,所述第二上压杆的一端与第一上压杆水平垂直连接,另一端与传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一上压杆在靠近引线方向的一侧与上夹持橡胶块连接。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上传动连接杆、上连接销、上第一轴块、上第二轴块、第一支撑架和上圆柱齿轮;所述上第二轴块的一端与上圆柱齿轮连接,另一端与上第一轴块的一端垂直连接,所述上第二轴块中部支撑于第一支撑架上,所述上圆柱齿轮由驱动机构驱动;靠近传动机构一侧的第二上压杆在靠近传动机构一端依次设有上压杆滑动杆和上压杆档杆,所述上传动连接杆的一端滑设于上压杆滑动杆上,所述上压杆档杆用于限制上传动连接杆运动;所述上传动连接杆上滑设有上滑块,所述上传动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有上连接杆挡杆,所述上连接杆挡杆用于限制上滑块的运动,所述上滑块通过上连接销与上第一轴块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上第一轴块可绕上连接销旋转。

所述牵引夹持系统还包括两个以上下滑动导杆、下导杆连接杆和下压板,下压板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通过下导杆连接杆与两下滑动导杆的一端连接,两下滑动导杆的另一端滑动支撑于下支撑框上,下压板在靠近引线方向的一侧与下夹持橡胶块连接,在远离引线方向的另一侧滑动支撑于下支撑框上并与传动机构连接。

所述自动插引装置还包括第二支撑架,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凸轮、从动连接杆、竖向连接杆、齿条、传动齿轮、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所述从动连接杆中部固定于第二支撑架上,所述从动连接杆一端位于凸轮上方并与凸轮的外周面接触,所述从动连接杆另一端连接与竖向连接杆一端,所述竖向连接杆在靠近从动连接杆一侧与齿条一端滑动连接,所述齿条另一端与凸轮连接并可绕凸轮旋转,所述齿条下方设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连接于第一连接杆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接杆一端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杆另一端与下支撑框连接并可绕下支撑框旋转,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中部固定于第二支撑架上。

作为一个总的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自动插引装置的插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安装引线,将鞭炮盘放置于传送机构中,完成鞭炮盘的定位后,开启驱动机构准备插引;s2、上夹持系统的上夹持橡胶块和剪切系统的刀具处于打开状态,牵引夹持系统的下夹持橡胶块运动至预定位置后闭合并夹持引线,牵引夹持系统向下运动至预设位置;s3、上夹持系统的上夹持橡胶块闭合并夹持引线,剪切系统的刀具闭合并切断引线,牵引夹持系统的下夹持橡胶块打开并松开引线,引线掉落至鞭炮盘的鞭炮内,鞭炮盘在传送机构的作用下行进以进行下一排鞭炮的引线插引;s4、重复步骤s2-s3,直至鞭炮盘所有鞭炮的引线插引完毕,关闭驱动机构。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步骤s1中,鞭炮盘的定位时,引线定位机构的下定位件与鞭炮盘的第一排鞭炮重合。

所述步骤s3中,剪切后的引线先通过下定位件,再掉落至鞭炮盘里的鞭炮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自动插引装置及其插引方法,上、下夹持橡胶块一方面具有夹紧力用于夹持引线,另一方面具有阻燃作用,可阻断引线剪切时可能产生的火花以及引线一旦引燃后的蔓延,有效降低安全隐患;上、下竖向夹紧块和上、下横向阻燃隔离块提供适当固定与张紧力,提高引线的剪切效率与剪断率;上、下夹持橡胶块由驱动机构驱动沿水平方向往复运动,下支撑框由驱动机构驱动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实现引线沿竖直方向的牵引和夹持功能。当剪切引线时,上刀片的下表面与下刀片的上表面相接触,上、下刀片的错位结构设计,不仅为剪切刀片提供了更大的相对运动空间,而且较大程度地避免了上、下刀片间的冲击问题,有效保护刀具刃口和传动机构,降低噪声、延长装置使用寿命;上、下刀片的错位结构设计,可使上、下刀片在剪切瞬间获取更大的相对运动速度,提高剪切效率和引线剪断率,保证鞭炮插引装备的工作效率。

本发明的剪切系统,是由多个中滑动导杆、中导杆连接杆和中压板配合形成的空间四杆机构,设计中合理利用了四杆机构运动的急回特性,一方面提高刀具工作时的相对运动速度,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提高装置的服役寿命与服役性能。

本发明的自动插引装置,采用纯机械零件进行传动,并赋予了机械自动化功能,且具有结构简单、制造及装配精度要求均相对较低等优点。机构设计中采用以低副为主的运动副连接关系,运行稳定性较高,且对工作环境的要求较低,使用寿命相对较长。

本发明自动插引装置及其插引方法,下支撑框由驱动机构驱动沿竖直方向间歇性往复运动的设计,有三大优点:第一,当引线剪断之后,剪切系统的刀具打开,下夹持橡胶块立马打开,引线掉落,同时下夹持橡胶块向上移动,直至其穿过剪断机构运动水平面夹紧上部引线,此时上夹板打开,与此同时下夹持橡胶块拉扯引线向下运动,并由此持续保持为剪切引线时提供的张紧力。第二,引线剪断前在竖直方向的运动过程都是在下夹持橡胶块持续的牵引作用下完成的,改变了传统插引装置仅仅通过引线重力下落的状态(因为引线是轻质柔性体,重力并不能完全满足插引准确性需求),确保了引线在竖直方向运动的精确性。引线剪断后会在下定位件的辅助引导下完成插引,由此可显著提高将引线插入花炮筒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第三,引线是在下夹持橡胶块的牵引作用下,完成剪切过程,使其可控性非常高,且引线截取剪断的长度的均一性较高,保证了花炮引线部分的制造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另一视角)。

图3是本发明的左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仰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拆除箱壳)。

图8是本发明的主视图(拆除箱壳)。

图9是本发明上夹持系统、剪切系统、牵引夹持系统和传动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上夹持系统、剪切系统、牵引夹持系统和传动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另一视角)。

图11是上夹持系统和传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是上夹持系统和传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另一视角)。

图13是上夹持系统和传动机构的主视图。

图14是上夹持系统和传动机构的俯视图。

图15是图1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6是图1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7是剪切系统和传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8是剪切系统和传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另一视角)。

图19是剪切系统和传动机构的主视图。

图20是剪切系统和传动机构的俯视图。

图21是图20中线g-g处的剖视图。

图22是图17中h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23是图20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24是牵引夹持系统和传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5是牵引夹持系统和传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另一视角)。

图26是牵引夹持系统和传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另一视角)。

图27是牵引夹持系统和传动机构的左视图。

图28是牵引夹持系统和传动机构的主视图。

图29是牵引夹持系统和传动机构的俯视图。

图30是图24中m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1是图29中n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2是下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3是下压板拼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4是下压板拼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另一视角)。

图35是牵引传动装置中竖向连接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6是牵引传动装置的左视图。

图37是下第一轴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8是下夹持橡胶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

1、引线机构;101、绕线辊;102、夹紧对辊;2、引线定位机构;21、上定位件;22、下定位件;3、上夹持系统;31、上支撑框;3101、上支撑滑槽;32、上滑动导杆;33、上导杆连接杆;34、上压板;3401、第一上压杆;3402、第二上压杆;3403、上压杆滑动杆;3404、上压杆档杆;35、上夹持橡胶块;3501、上竖向夹紧块;3502、上横向阻燃隔离块;4、剪切系统;41、中支撑框;4101、中支撑滑槽;42、中滑动导杆;43、中导杆连接杆;44、中压板;4401、第一中压杆;4402、第二中压杆;4403、中压杆连接杆;4404、中压杆档杆;45、刀具;4501、上刀片;4502、下刀片;5、牵引夹持系统;51、下支撑框;5101、下支撑滑槽;5102、下连接件;52、下滑动导杆;53、下导杆连接杆;54、下压板;5401、第一下压杆;5402、第二下压杆;55、下夹持橡胶块;5501、下竖向夹紧块;5502、下横向阻燃隔离块;56、下支架;5601、第一滑槽;5602、第二滑槽;5603、滑孔;57、下压板拼板件;5701、拼板连接杆;5702、拼板连接杆挡杆;5703、缓冲弹簧;5704、拼板;57041、导向槽;5705、拼板滑动杆;6、底座;7、箱壳;71、箱门;8、传送机构;81、前传送轮;82、传送带;83、摇柄;84、后传送轮;9、驱动机构;91、驱动电机;92、电机皮带;93、短轴;94、第一圆锥齿轮;95、第二圆锥齿轮;96、第三圆锥齿轮;97、圆柱不完全齿轮;98、长轴;99、电机轮;10、传动机构;1001、上传动连接杆;10011、上连接杆挡杆;1002、上滑块;1003、上连接销;1004、上第一轴块;10041、上第一轴;10042、上第一弹簧;10043、上第一连接块;1005、上第二轴块;1006、上圆柱齿轮;1011、中传动连接杆;1012、中连接销;1013、中第一轴块;10131、中轴连接杆;10132、中第一轴;1014、第三支撑架;1015、中圆柱齿轮;1021、下滑动连接杆;10211、下滑块;1022、下第一轴块;10221、下第一轴;10222、下第一弹簧;10223、下第一连接块;1023、下第二轴块;1024、牵引传动装置;10241、凸轮;10242、从动连接杆;10243、竖向连接杆;102431、齿条卡头;102432、齿轮挡杆;102433、条形孔;10244、齿条;102441、齿条槽;10245、传动齿轮;10246、第一连接杆;10247、第二连接杆;10248、第三连接杆;1025、第二圆柱齿轮;1026、下圆柱齿轮;1027、第三齿轮;1028、蜗轮蜗杆结构;10281、蜗杆;10282、蜗轮;1029、第一支撑架;1030、第二支撑架;1031、下齿轮;1032、上齿轮;11、安装座;111、隔离板;12、引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38所示,本发明的一种自动插引装置,包括引线机构1、引线定位机构2、传送机构8和驱动机构9,引线机构1用于提供引线12并位于引线定位机构2的上方,传送机构8设置于引线定位机构2的下方并用于将鞭炮盘传送至预设位置,自动插引装置还包括传动机构10和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上夹持系统3、剪切系统4和牵引夹持系统5;上夹持系统3包括上支撑框31和两滑设于上支撑框31内并相对设置的上夹持橡胶块35,上夹持橡胶块35用于夹持引线12,上夹持橡胶块35包括上竖向夹紧块3501和位于上竖向夹紧块3501下方的上横向阻燃隔离块3502,上夹持橡胶块35通过传动机构10在驱动机构9的作用下沿水平方向往复运动;剪切系统4包括中支撑框41和两滑设于中支撑框41内并相对设置的刀具45,刀具45用于剪切引线12,刀具45包括分别相对设置上刀片4501和下刀片4502,当剪切引线12时,上刀片4501的下表面与下刀片4502的上表面相接触,刀具45通过传动机构10在驱动机构9的作用下沿水平方向往复运动;牵引夹持系统5包括下支架56、下支撑框51和两滑设于下支撑框51内并相对设置的下夹持橡胶块55,下支撑框51滑设于下支架56内并通过传动机构10在驱动机构9的作用下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下夹持橡胶块55用于夹持引线12并通过传动机构10在驱动机构9的作用下沿水平方向往复运动,下夹持橡胶块55包括下竖向夹紧块5501和位于下竖向夹紧块5501上方的下横向阻燃隔离块5502。

上夹持橡胶块35一方面具有夹紧力用于夹持引线12,另一方面具有阻燃作用,阻断了引线12剪切时可能产生的火花,降低了安全隐患。

如图11至16所示,上夹持系统3还包括两个以上上滑动导杆32、上导杆连接杆33和上压板34,上压板34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通过上导杆连接杆33与两上滑动导杆32的一端连接,两上滑动导杆32的另一端滑动支撑于上支撑框31上,上压板34在靠近引线12方向的一侧与上夹持橡胶块35连接,在远离引线12方向的另一侧滑动支撑于上支撑框31上并与传动机构10连接。本实施例中,两上压板34相对设置,分别连接于两上压板34端部的相近上导杆连接杆33均与上滑动导杆32铰接。上压板34包括第一上压杆3401和第二上压杆3402,第二上压杆3402的一端与第一上压杆3401水平垂直连接,另一端与传动机构10连接,第一上压杆3401在靠近引线12方向的一侧与上夹持橡胶块35连接。

传动机构10包括上传动连接杆1001、上连接销1003、上第一轴块1004、上第二轴块1005、第一支撑架1029和上圆柱齿轮1006;上第二轴块1005的一端与上圆柱齿轮1006连接,另一端与上第一轴块1004的一端垂直连接,上第二轴块1005中部支撑于第一支撑架1029上,上圆柱齿轮1006由驱动机构9驱动;靠近传动机构10一侧的第二上压杆3402在靠近传动机构10一端依次设有上压杆滑动杆3403和上压杆档杆3404,上传动连接杆1001的一端滑设于上压杆滑动杆3403上,上压杆档杆3404用于限制上传动连接杆1001运动;上传动连接杆1001上滑设有上滑块1002,上传动连接杆1001的另一端连接有上连接杆挡杆10011,上连接杆挡杆10011用于限制上滑块1002的运动,上滑块1002通过上连接销1003与上第一轴块1004的另一端连接,上第一轴块1004可绕上连接销1003旋转。本实施例中,上传动连接杆1001在上压杆滑动杆3403一端开设有滑动孔,上传动连接杆1001通过滑动孔滑设于上压杆滑动杆3403上。

上第一轴块1004包括上第一轴10041、上第一弹簧10042和上第一连接块10043,上第一连接块10043位于上第一轴10041的一端并通过上连接销1003与上滑块1002连接,上第一轴10041与上第二轴块1005滑动连接,上第一弹簧10042套设于上第一轴10041上并将上第一连接块10043与上第二轴块1005连接。本实施例中,上第二轴块1005在上第一轴块1004连接端开设有安装孔,上第一轴块1004的上第一轴10041位于安装孔内。

传动机构10还包括蜗轮蜗杆结构1028和第二支撑架1030,蜗轮蜗杆结构1028包括蜗杆10281和蜗轮10282,蜗轮10282支撑于第二支撑架1030上并驱动上圆柱齿轮1006,蜗杆10281与驱动机构9连接。上支撑框31开设有多个上支撑滑槽3101,上支撑滑槽3101用于支撑上滑动导杆32或上压板34。如图15所示,上竖向夹紧块3501在夹持引线12一侧设有竖向槽,上横向阻燃隔离块3502在夹持引线12一侧设有横向槽,竖向槽和横向槽的设置一方面可以定位夹持引线,另一方面夹紧力更强。

如图1、2、3、5所示,引线机构1包括绕线辊101和两夹紧对辊102,两夹紧对辊102水平设置于绕线辊101的下方,引线定位机构2包括上定位件21和下定位件22,上定位件21位于两夹紧对辊102之间的间隙下方,下定位件22位于下夹持橡胶块55的下方且位于鞭炮盘上方,引线12经过绕线辊101达到两夹紧对辊102之间的间隙中,再进入上定位件21中,由牵引夹持系统5夹紧下拉引线12后,上夹持系统3再夹持引线12,最后剪切系统4剪切引线12后,剪切后的引线12掉落进下定位件22中,最后落入鞭炮盘的鞭炮内,完成鞭炮引线12的自动插引。

自动插引装置还包括底座6和箱壳7,箱壳7安装于底座6上并间隔设置于传送机构8的上方,箱壳7用于固定引线机构1、引线定位机构2、上夹持系统3、剪切系统4、牵引夹持系统5和传动机构10,箱壳7下方设有安装座11,安装座11用于固定安装传动机构10。安装座11内设有隔离板111并由隔离板111分隔成两腔室,传动机构10位于其中一腔室,另一腔室用于放置工具,箱壳7在两腔室的外壁(远离鞭炮盘一侧外壁上)开设有通孔,通孔上安装有箱门71。本实施例中,传送机构8包括前传送轮81、传送带82、摇柄83和后传送轮84,前传送轮81和后传送轮84安装于底座6上并通过传送带82连接为一体,传送带82上放置有鞭炮盘,后传送轮84与摇柄83连接,并通过摇柄83控制鞭炮盘的初始位置。前传送轮81与驱动机构9连接,并通过驱动机构9控制传送带82的传送速度。

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驱动机构9包括驱动电机91、电机皮带92、短轴93、第一圆锥齿轮94、第二圆锥齿轮95、第三圆锥齿轮96、圆柱不完全齿轮97、长轴98和电机轮99,驱动电机91的输入端通过电机皮带92与电机轮99连接,电机轮99和第二圆锥齿轮95分别位于短轴93的两端,短轴93通过支撑座固定于底座6的下方,第一圆锥齿轮94位于短轴93的中部并通过一与蜗杆10281同轴的连接圆锥齿轮啮合传动以驱动蜗杆10281旋转,第三圆锥齿轮96和圆柱不完全齿轮97位于长轴98的两端,第三圆锥齿轮96与第二圆锥齿轮95啮合传动,圆柱不完全齿轮97与前传送轮81啮合传动。本实施例中,电机皮带92与长轴98平行设置,短轴93与长轴98、电机皮带92均垂直设置,长轴98两端固定于底座6下方。本实施例中,上支撑框31通过螺栓连接固定于箱壳7上,第一支撑架1029和第二支撑架1030固定于安装座11上。

上夹持系统3的传动原理是:当上圆柱齿轮1006由驱动机构9驱动旋转时,上第二轴块1005旋转并带动上第一轴块1004的上第一轴10041旋转(如图16箭头c所示),上第一轴块1004的上第一连接块10043由于与上滑块1002连接,上滑块1002在上传动连接杆1001上限位,上第一弹簧10042收缩或拉伸,上滑块1002在上第一连接块10043的带动下,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移动(如图16箭头d所示),当上滑块1002沿竖直方向滑设至上传动连接杆1001的两端部时,上传动连接杆1001在第二上压杆3402上水平滑动(如图16箭头e所示),当上传动连接杆1001滑动至上压杆滑动杆3403的两端部时,带动第二上压杆3402沿水平方向运动,上滑动导杆32沿垂直于第二上压杆3402运动方向运动(如图11箭头f所示),进而推动第一上压杆3401和上夹持橡胶块35夹持或松开引线。

如图17至23所示,剪切系统4包括中支撑框41和两滑设于中支撑框41内并相对设置的刀具45,刀具45用于剪切引线12,剪切系统4还包括两个以上中滑动导杆42、中导杆连接杆43和中压板44,中压板44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通过中导杆连接杆43与两中滑动导杆42的一端连接,两中滑动导杆42的另一端滑动支撑于中支撑框41上,中压板44在靠近引线12方向的一侧与刀具45连接,在远离引线12方向的另一侧滑动支撑于中支撑框41上并与传动机构10连接,刀具45包括分别相对设置于两中压板44的上刀片4501和下刀片4502,当剪切引线12时,上刀片4501的下表面和下刀片4502的下表面平齐(上刀片4501的上表面和下刀片4502的上表面平齐),在其他实施例中,上刀片4501的下表面与下刀片4502的上表面相接触。当剪切引线12时,上刀片4501的下表面与下刀片4502的上表面相接触,上刀片4501、下刀片4502的错位结构设计,为剪切提供了更大的相对运动空间,避免了上刀片4501、下刀片4502间的冲击问题,有效保护刀具45刃口和传动机构10,延长装置使用寿命;上刀片4501、下刀片4502的错位结构设计,可使上刀片4501、下刀片4502在剪切瞬间获取更大的相对运动速度,提高剪切效率和引线剪断率,保证鞭炮插引装备的工作效率。本实施例中,两中压板44相对设置,分别连接于两中压板44端部的相近中导杆连接杆43均与中滑动导杆42铰接。

中压板44包括第一中压杆4401和第二中压杆4402,第二中压杆4402的一端与第一中压杆4401水平垂直连接,另一端与传动机构10连接,第一中压杆4401在靠近引线12方向的一侧与刀具45连接。

如图22、23所示,传动机构10包括中传动连接杆1011、中第一轴块1013和中圆柱齿轮1015;中第一轴块1013的一端与中圆柱齿轮1015连接,另一端与中传动连接杆1011的一端垂直连接,中第一轴块1013支撑于第一支撑架1029上,中圆柱齿轮1015由驱动机构9驱动,中传动连接杆1011可绕中第一轴块1013转动;靠近传动机构10一侧的第二中压杆4402在靠近传动机构10一端连接于中压杆连接杆4403的一端,中压杆连接杆4403的另一端连接有中压杆档杆4404,中传动连接杆1011的一端滑设于中压杆连接杆4403上并与中压杆连接杆4403垂直设置,中压杆档杆4404用于限制中传动连接杆1011运动。

传动机构10还包括中连接销1012,中传动连接杆1011通过中连接销1012与中第一轴块1013连接。中第一轴块1013包括中轴连接杆10131和中第一轴10132,中轴连接杆10131和中圆柱齿轮1015分别连接于中第一轴10132的两端,中轴连接杆10131通过中连接销1012与中传动连接杆1011连接,中第一轴10132支撑于第一支撑架1029上。传动机构10还包括第三支撑架1014,第三支撑架1014用于支撑中第一轴10132并靠近中轴连接杆10131设置,第一支撑架1029用于支撑中第一轴10132并靠近中圆柱齿轮1015设置。中支撑框41开设有多个中支撑滑槽4101,中支撑滑槽4101用于支撑中滑动导杆42或中压板44。本实施例中,中支撑框41通过螺栓连接固定于箱壳7上,第三支撑架1014固定于安装座11上。

剪切系统4的传动原理是:当中圆柱齿轮1015由驱动机构9驱动旋转时,中第一轴块1013的中第一轴10132旋转并带动中轴连接杆10131旋转,中传动连接杆1011与中轴连接杆10131连接端做圆周运动(如图22箭头k所示),中传动连接杆1011与中压杆连接杆4403连接端做水平往复运动(如图22箭头l所示),中滑动导杆42垂直于中传动连接杆1011的运动方向水平往复运动(如图17箭头j所示),进而推动第一中压杆4401和刀具45向剪切引线12。

如图24至32所示,牵引夹持系统5包括下支架56、下支撑框51和两滑设于下支撑框51内并相对设置的下夹持橡胶块55,下支撑框51滑设于下支架56内并通过传动机构10由驱动结构驱动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下夹持橡胶块55用于夹持引线12并通过传动机构10由驱动结构驱动沿水平方向往复运动,下夹持橡胶块55包括下竖向夹紧块5501和位于下竖向夹紧块5501上方的下横向阻燃隔离块5502。

牵引夹持系统5还包括两个以上下滑动导杆52、下导杆连接杆53和下压板54,下压板54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通过下导杆连接杆53与两下滑动导杆52的一端连接,两下滑动导杆52的另一端滑动支撑于下支撑框51上,下压板54在靠近引线12方向的一侧与下夹持橡胶块55连接,在远离引线12方向的另一侧滑动支撑于下支撑框51上并与传动机构10连接。

牵引夹持系统5还包括下压板拼板件57,下压板拼板件57包括拼板5704和位于拼板5704两端的拼板滑动杆5705,下支架56在靠近传动机构10一侧两端开设有滑孔5603,拼板滑动杆5705与滑孔5603滑动配合,拼板5704的一侧与下压板54滑动连接,另一侧与传动机构10连接。拼板5704在靠近下压板54的一侧开设有导向槽57041,下压板54还包括第一下压杆5401和第二下压杆5402,第二下压杆5402的一端与第一下压杆5401水平垂直连接,另一端滑设于导向槽57041内,第一下压杆5401在靠近引线12方向的一侧与下夹持橡胶块55连接。本实施例中,下夹持橡胶块55的厚度大于下支撑框51的厚度,使得下夹持橡胶块55可以穿过打开的剪切系统4,夹持处在剪切系统4上部的引线12,更有利于引线12的剪切和夹持。

传动机构10包括下滑动连接杆1021、下第一轴块1022、下第二轴块1023和下圆柱齿轮1026;下第二轴块1023的一端与下圆柱齿轮1026连接,另一端与下第一轴块1022的一端垂直连接,下第二轴块1023中部支撑于第一支撑架1029上,下圆柱齿轮1026由驱动机构9驱动;拼板5704在靠近传动机构10一侧设有拼板连接杆5701和拼板连接杆挡杆5702,下滑动连接杆1021的一端滑设于拼板连接杆5701上,拼板连接杆挡杆5702连接于拼板连接杆5701一端并用于限制下滑动连接杆1021运动;下滑动连接杆1021上滑设有下滑块10211,下滑块10211通过与下第一轴块1022的另一端连接并可绕下第一轴块1022旋转。

下第一轴块1022包括下第一轴10221、下第一弹簧10222和下第一连接块10223,下第一连接块10223位于下第一轴10221的一端并通过连接销与下滑块10211连接,下第一轴10221与下第二轴块1023滑动连接,下第一弹簧10222套设于下第一轴10221上并将下第一连接块10223与下第二轴块1023连接。蜗轮10282驱动下圆柱齿轮1026。

传动机构10包括牵引传动装置1024,牵引传动装置1024分别与下支撑框51和驱动机构9相连接,驱动机构9通过驱动牵引传动装置1024驱动下支撑框51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

牵引传动装置1024包括凸轮10241、从动连接杆10242、竖向连接杆10243、齿条10244、传动齿轮10245、第一连接杆10246、第二连接杆10247和第三连接杆10248,从动连接杆10242中部固定于第二支撑架1030上,从动连接杆10242一端位于凸轮10241上方并与凸轮10241的外周面接触,从动连接杆10242另一端连接与竖向连接杆10243一端,竖向连接杆10243在靠近从动连接杆10242一侧与齿条10244一端滑动连接,齿条10244另一端与凸轮10241连接并可绕凸轮10241旋转,齿条10244下方设有传动齿轮10245,传动齿轮10245连接于第一连接杆10246的一端,第一连接杆10246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杆10247的一端连接,第二连接杆10247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接杆10248一端连接,第三连接杆10248另一端与下支撑框51连接并可绕下支撑框51旋转,第一连接杆10246的中部固定于第二支撑架1030上。

本实施例中,下支撑框51在靠近第三连接杆10248一侧固定有下连接件5102,下连接件5102与第三连接杆10248连接,第三连接杆10248通过连接销与下连接件5102连接并可绕连接销旋转。

下支撑框51开设有多个下支撑滑槽5101,下支撑滑槽5101用于支撑下滑动导杆52或下压板54。本实施例中,下滑动连接杆1021在靠近拼板连接杆5701一端开设有通孔,下滑动连接杆1021通过通孔滑设于拼板连接杆5701上。本实施例中,下第二轴块1023在下第一轴块1022连接端开设有安装孔,下第一轴块1022的下第一轴10221位于安装孔内。

本实施例中,下竖向夹紧块5501在夹持引线12一侧设有竖向槽,下横向阻燃隔离块5502在夹持引线12一侧设有横向槽,竖向槽和横向槽的设置一方面可以定位夹持引线,另一方面夹紧力更强。本实施例中,下支架56通过螺栓连接固定于箱壳7上。本实施例中,下支架56两相对侧内壁开设有多个第一滑槽5601和第二滑槽5602,第一滑槽5601位于两第二滑槽5602之间并用于支撑或允许下滑动导杆52运动,第二滑槽5602用于支撑或允许下支撑框51运动,下支撑框51两相对侧设有凸起,凸起位于第二滑槽5602内。本实施例中,下压板拼板件57包括缓冲弹簧5703,缓冲弹簧5703固定于拼板滑动杆5705上并远离拼板5704一侧设置,当拼板滑动杆5705在滑孔5603移动时,缓冲弹簧5703可防止拼板滑动杆5705前端撞击滑孔5603。

如图35、36所示,本实施例中,竖向连接杆10243在靠近从动连接杆10242的连接端设有齿条卡头102431,竖向连接杆10243在远离从动连接杆10242的连接端设有齿轮挡杆102432,齿轮挡杆102432用于卡入传动齿轮10245的齿槽中阻挡传动齿轮10245旋转,竖向连接杆10243中部开设有条形孔102433,齿条10244上方设有齿条槽102441,齿条槽102441与齿条卡头102431滑动配合。

本实施例中,传动机构10还包括第二圆柱齿轮1025、第三齿轮1027、下齿轮1031和位于下齿轮1031上方的上齿轮1032,下齿轮1031和上齿轮1032通过齿轮轴固定于第二支撑架1030上,第三齿轮1027与蜗轮10282同传动轴且位于第二支撑架1030的同侧,下齿轮1031、上齿轮1032与蜗轮10282均位于第二支撑架1030的同侧,第三齿轮1027与下齿轮1031啮合传动,下齿轮1031与上齿轮1032啮合传动,上齿轮1032和凸轮10241同传动轴,可传动凸轮10241旋转,蜗轮10282和第二圆柱齿轮1025同传动轴且分别位于第二支撑架1030的两侧,可传动第二圆柱齿轮1025旋转,第二圆柱齿轮1025与下圆柱齿轮1026啮合传动。

牵引夹持系统5的传动原理是:当下圆柱齿轮1026由驱动机构9驱动旋转时,下第二轴块1023旋转并带动下第一轴块1022的下第一轴10221旋转(如图30箭头o所示),下第一轴块1022的下第一连接块10223由于与下滑块10211连接,下滑块10211在下滑动连接杆1021上限位,下第一弹簧10222收缩或拉伸,下滑块10211在下第一连接块10223的带动下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移动(如图30箭头p所示),当下滑块10211沿竖直方向滑设至下滑动连接杆1021的两端部时,下滑动连接杆1021在拼板连接杆5701上水平滑动(如图30箭头q所示),当下滑动连接杆1021滑动至拼板连接杆5701的两端部时,带动拼板5704沿水平方向运动(如图29箭头r所示),下滑动导杆52沿垂直于第二下压杆5402运动方向运动(如图29箭头s所示),进而推动第一下压杆5401和下夹持橡胶块55夹持或松开引线12,如此实现水平方向反复夹持或松开引线。

当凸轮10241由驱动机构9驱动旋转时(如图36箭头t所示),从动连接杆10242靠近凸轮10241一端绕从动连接杆10242中部向上(下)运动(如图36箭头u所示),从动连接杆10242远离凸轮10241另一端绕从动连接杆10242中部向下(上)运动(如图36箭头v所示),竖向连接杆10243向下(上)运动并带动齿条10244向下(上)运动,当齿轮挡杆102432移动到传动齿轮10245的齿槽外,此时传动齿轮10245可在动力作用下旋转,当齿条10244与传动齿轮10245配合时,传动齿轮10245旋转(如图36箭头w所示)并带动第一连接杆10246旋转,由此带动第二连接杆10247和第三连接杆10248运动,带动下支撑框51沿竖直方向向上(下)运动,当竖向连接杆10243向上运动,齿轮挡杆102432移动到传动齿轮10245的齿槽内,限制了传动齿轮10245旋转,此时下支撑框51并未沿竖直方向向上(下)运动。

本发明的一种自动插引装置的插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安装引线12,将鞭炮盘放置于传送机构8中,完成鞭炮盘的定位后,开启驱动机构9准备插引;s2、上夹持系统3的上夹持橡胶块35和剪切系统4的刀具45处于打开状态,牵引夹持系统5的下夹持橡胶块55运动至刀具45下方预定位置后闭合并夹持引线12,牵引夹持系统5向下运动至预设位置;s3、上夹持系统3的上夹持橡胶块35闭合并夹持引线12,剪切系统4的刀具45闭合并切断引线12,牵引夹持系统5的下夹持橡胶块55打开并松开引线12,引线12掉落至鞭炮盘的鞭炮内,鞭炮盘在传送机构8的作用下行进进行下一排鞭炮的引线12插引;s4、重复步骤s2-s3,直至鞭炮盘所有鞭炮的引线12插引完毕,关闭驱动机构9。

步骤s1中,鞭炮盘的定位时,引线定位机构2的下定位件22与鞭炮盘的第一排鞭炮重合。本发明中,所述步骤s3中,剪切后的引线12先通过下定位件22,再掉落至鞭炮盘里的鞭炮内。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