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散热和保温的面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037710发布日期:2020-02-28 11:29阅读:501来源:国知局
具有散热和保温的面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纺织面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散热和保温的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po-chunhsu和chongliu等人在论文《adual-modetextileforhumanbodyradiativeheatingandcooling》中提到一种双面织物,既能够帮助人体降温,又可以帮助人体保温。这种双面材料主要包含纳米碳涂层和铜层以及两面不同厚度的纳米pe膜。纳米碳涂层具有较高的红外发射率,较高红外发射率材料在外层可以向外辐射更多热量进而具有散热功能,铜层具有较低的红外发射率,较低红外发射率材料在外层可以向外辐射更少热量进而具有保温功能。纳米pe膜上的孔径为50-1000nm,对红外光吸收小、散射小,红外透过率高。纳米pe膜厚度小有利于人体皮肤和面料反射红外辐射层之间的热传导,进而减少更少的热量损失。反之,纳米pe膜厚度大则热量损失大,有利于散热。实验证明,这种材料能将原来36.9℃的仿真人体皮肤降到33.8℃。此外,这种织物翻转后进行测试,可以将仿真人体皮肤升到40.3℃。公开号为cn108741294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和po-chunhsu、chongliu等人设计的面料结构类似、功能相同的双面织物。其由三种材料构成,上下两层为纳米多孔聚乙烯基底,两层基底之间,设有一个双层辐射夹层,由超低辐射率的铝粉涂层,和超高辐射率的过渡金属氧化物陶瓷粉末涂层组成;超低辐射率的铝粉涂层侧的纳米多孔聚乙烯基底层厚12μm~20μm,形成涂层层厚0.15μm~0.25μm,常温红外辐射率为0.3~0.5;超高辐射率的过渡金属氧化物陶瓷粉末涂层侧的纳米多孔聚乙烯基底层厚25μm~35μm,形成涂层层厚25μm~45μm,常温红外辐射率为0.91~0.93。

上述双面织物虽然和普通织物相比具有一定的降温、保温功能,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材料制作成本高、透气性差等。上述双面织物启用降温模式是有条件的,当在光照比较强烈的环境下测试上述织物时,因碳层会吸收大量的热而会使得织物降温效果很弱。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的首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散热和保温的面料。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上述具有散热和保温的面料的制备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具有散热和保温的面料,其包括不同纤维编织而成的表层组织和底层组织;

表层组织的一个端部设置有线圈,表层组织通过线圈和底层组织活动连接;

除线圈以外的表层组织的外侧模压有树脂层,形成片状复合膜;

在复合膜的一面涂覆有铜涂层,在复合膜的另一面烫印有烫金层。

进一步地,当烫金层面向外、铜涂层面向内时,该面料能够反射大量太阳光辐射的热量,达到散热目的;当铜涂层面向外、烫金层面向内时,减少了该面料向外辐射的热量,达到保温目的。

进一步地,表层组织由针织线圈串套而成,表层组织的底部线圈串套在底层组织上,底层组织为纬编组织。

进一步地,表层组织为丙纶,底层组织为涤纶纤维。

一种上述的具有散热和保温的面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将不同纤维进行编织,分别得到表层组织和底层组织,表层组织通过其端部设有的线圈和底层组织活动连接;

(2)、除线圈以外的表层组织的外侧模压有树脂层,形成片状复合膜;

(3)、在复合膜的一面涂覆有铜涂层,在复合膜的另一面烫印有烫金层,复合膜、铜涂层和烫金层热轧为复合组织;从而得到具有散热和保温的面料,最后经过水洗和烘燥去除杂质。

进一步地,步骤(2)中,模压时的模具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下模板的尺寸比上模板的尺寸长,上模板嵌入下模板的直角型槽内;上模板的上端设有通孔,上模板的底端设有相互连接的沟槽和条纹槽,使树脂浸润到表层组织内。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在复合膜的正面烫印有烫金层,在复合膜的背面涂覆有铜涂层,当烫金层面向外、铜涂层面向内时,织物能够反射大量太阳光辐射的热量,达到散热目的;当铜涂层面向外、烫金层面向内时,减少了织物向外辐射的热量,达到保温目的,因此,本发明制备了具有散热和保温的面料,从而打破了传统的服装面料单一功能的局限性;另外,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采用半封闭的模具制备复合膜,工艺独特新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具有散热和保温的面料的制备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具有散热和保温的面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具有散热和保温的面料的加工变化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面料处于散热模式的效果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面料处于保温模式的效果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面料中编织基布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模具中上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面料中复合膜的制备过程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面料中铜涂层的制备过程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面料中涂布模板和织物的侧视图。

图12为本发明的面料中涂布模板和织物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1-底层组织、2-复合组织、3-表层组织、4-复合膜、5-铜涂层、6-烫金层、7-上模板、8-下模板、9-通孔、10-条纹槽、11-直角型槽、12-沟槽、13-圆辊、14-涂料、15-计量辊、16-涂布辊、17-涂布模板和18-织物。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散热和保温的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具有散热和保温的面料>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具有散热和保温的面料包括不同纤维编织而成的底层组织1和表层组织3;表层组织3的一个端部设置有线圈,表层组织3通过线圈和底层组织1活动连接;除线圈以外的表层组织3的外侧模压有树脂层,形成片状的复合膜4;在复合膜4的背面涂覆有铜涂层5,在复合膜4的正面烫印有烫金层6,复合膜4、铜涂层5和烫金层6热轧复合后成为复合组织2。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表层组织3由针织线圈串套而成,具有很好的透气性,从而有助于散热。虽然表层组织3基本和底层组织1分离,但是表层组织3的底部线圈串套在底层组织1上,底层组织1为一般的纬编组织,即由针织线圈串套而成的网状结构,具有透气和支撑的作用。

编织基布时,表层组织3的结构要疏松,线圈少,这样复合膜4的重量就会被减轻,复合膜4也变得更薄。底层组织1未充满系数设置偏大,未充满系数较大有利于空气流通,则面料在散热模式下具有更好的散热效果。

具体地,表层组织3可以选用丙纶,由于它质量较轻,又很难被污染和吸收异味,且丙纶耐脏易洗。底层组织1可以选用涤纶纤维,即编织的十字型涤纶纤维,十字型涤纶纤维既具有吸湿性,又具有一定的耐磨性。

因此,在本发明的具有散热和保温的面料中,表层组织3为复合膜4提供了一个框架结构,即骨架,从而复合成膜状结构,膜状结构具有散热或者保温的作用。由针织线圈串套的底层组织1为面料的主要支撑机构,具有很好的透气性,同时也具有散热的性能。

实际上,本发明的面料具有新颖独特的结构,即包括底层组织1和复合组织2。底层组织1是由相互串套的线圈组成,是针织学中的纬平针组织。复合组织2具有格栅一样的结构,格栅一般由一组平行的栅条组成,倾斜角度为60-80°,不同的是,复合组织2的栅条能够转动。复合组织2的每一个栅条底部由线圈串套在底层组织1的线圈上,该栅条的整体结构是纱线、树脂、烫金层6和铜涂层5的复合。由于复合组织2的栅条的底部不是固定的,当底层组织1贴近人体,面料由平面变成曲面时,栅条底部的纱线(线圈)被拉紧,栅条与底层组织1的夹角变大,织物18的透气范围变大,从而利于空气流通。同时,栅条上方由烫金工艺制作的烫金层6能够反射太阳光线,减少对外界热量的吸收。通过改善织物18的透气性和阻隔热量吸收的方法来实现织物18在散热模式下为人体散去更多热量的效果。

当织物18的底层组织1向外,复合组织2的格栅条向内时。由于人们穿着这种织物制作的衣服,织物18由于从平面变成曲面,纱线中就产生更大的应力,进而织物18向人体皮肤挤压。栅条在被底层组织1向人体表面挤压的同时,人体皮肤也会给栅条一个向外的挤压,最终栅条在底层组织1和人体皮肤的挤压作用下相互堆叠,织物18的透气性就因此而变弱,透气性越差越容易防止热量的散失。此外,烫金层6中含有电化铝层,电化铝层具有反射红外线的功能,栅条向内堆叠时,电化铝层贴近人体皮肤,反射人体向外辐射的一部分红外线,因为红外线向外辐射时会带走热量,减少红外线向外辐射进而能够减少热量的损失。虽然电化铝层能够反射人体辐射的红外线,但仍有大量的红外线由人体向外辐射。铜涂层5具有很低的红外发射率,能够进一步减少红外线向外辐射,进而达到减少热量损失的效果。通过挤压栅条使得织物透气性变差,电化铝层向内反射一部分红外线,铜层向外减少一部分红外线,由人体向外辐射的方法来达到增强织物在保温模式下减少或减慢更多热量散失的效果。

具体地,当织物18处于散热模式时,如图4所示。由于针织物本身具有一定的延展性和弹性,当人穿着本发明面料所制作的衣服时,衣服由平面弯曲成曲面,原本松散的纱线成紧绷状态,复合膜4被拉起,彼此之间间隙变大。人体升温,向外辐射的热量增大,这些热量以波的方式传播,底层组织1由于是线圈串套而成,孔洞很大,复合膜4之间的间隙也很大,有利于人体向外辐射热量。此外太阳光照射在织物表面,又由于复合膜4上的烫金层6在外侧,烫金层6上的电化铝层能够反射大量太阳光辐射的热量,只吸收一小部分。最后,外界空气流动可以通过线圈之间的孔洞和复合膜4间的间隙给人体带来凉爽,人体汗液蒸发的水蒸气也易于被流动的空气带走。

当织物18处于保温模式时,如图5所示。复合膜4被衣服和底层组织1夹住,复合膜4之间的间隙很小,空气不易流通,热量不易散失。此外,电化铝层具有反射红外辐射的作用,能够把人体向外辐射的热量中的一部分反射回去。又由于复合膜4上的铜涂层5在外侧,减少了织物18向外辐射的热量,从而进一步减少热量的损失。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树脂和表层组织3采用特制的模具进行模压成型得到复合膜4,在模压过程中要保证树脂不会覆盖表层组织3的底部线圈,因此确保复合膜4可以灵活转动,进一步有利于空气流通。在复合膜4的正面烫印烫金纸进行热轧复合,成为烫金层6,在复合膜4的反面(即背面)涂覆含铜涂料,成为铜涂层5,由于铜的红外发射率低,可以减少向环境辐射热能。如图4所示,当烫金层6面向外、铜涂层5面向内时,面料具有反射太阳辐射热能的功能,又由于复合膜4向外展开,彼此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空气易于流通,从而带走人和面料表面的热量,达到散热的目的。如图5所示,当铜涂层5面向外、烫金层6面向内时,面料具有反射人体辐射热能和减少向外界辐射热能的功能,从而达到保温目的。此时基布的底层组织1和人体对复合膜4的挤压使得复合膜4堆叠更加紧密,空气不易流通,进而热量更容易储存,达到保温目的。

其中,烫金工艺将电化铝中的铝层转印到承印物表面,增强了织物耐折性和韧性。由于铝层的作用,织物18的导电性也很好,能消除静电效应。此外,织物18具有较高的光反射率,铝层可以反射大量的可见光和部分红外光所带来的辐射热量,镀铝能够增强织物18的隔热功能。此外,镀铝的成本相较纳米碳涂层更加便宜,而且烫金技术成熟,易于推广。

烫金层6在织物散热模式下的作用是反射太阳辐射的热量,在保温模式下的作用是反射人体辐射的热量。烫金层6的品质有高有低,烫金层6表面的图案也多种多样,市场上有很多种类可供选择。烫金工艺参数主要设计压辊或者烫印版的压力和温度以及烫金后在保温室烘烤的温度和时间。普通产品的烫金温度在80-120℃之间,烫金压力要根据具体产品确定,在确认贴合的情况下尽量小一点压力。烫金层6热转印至复合膜4上后需要送入保温房保温6-12h,保温的温度在50-100℃之间。另外本发明的烫金织物不同于普通的烫金织物,因为普通的烫金织物完全被烫金层覆盖,透气性差。和普通局部烫金面料相比,同一块大小的面料,由于本发明的面料上复合膜4堆叠而遮挡和反射阳光的效果更好,同时保留织物18的透气性。

具体地,烫金层的制备工艺为:

将复合膜4制作完毕后的织物送入烫金复合机,配合相应的烫金胶水和烫金纸进行烫压处理,烫金的压强为0.41-0.82mpa,烫金的温度为80-120℃。烫金完成后进行烘燥,烘燥的时间为6-12h,烘燥的温度为50-100℃。

其中,烫金胶水由10-45份二异氰酸酯、35-80份聚酯多元醇、1-15份乙二醇、1-25份海藻酸钠、0.05-0.5份二丁基锡二月桂酸酯和其他助剂组成。助剂主要包括消泡剂和抗氧剂,其中消泡剂的含量为烫金胶水总质量的0.05-2.0%,抗氧剂的含量为烫金胶水总质量的0.3-2.5%。按配比把聚酯多元醇、海藻酸钠放置在100℃烘箱内加热熔融,然后在110℃左右的高温真空环境下脱水3h,取出后搅拌,一直搅拌至温度降至75℃左右,然后放入烘箱保持这个温度。再按配方加入乙二醇、二丁基锡二月桂酸酯、消泡剂和抗氧剂,搅拌1.5h左右,使得各种成分混合均匀。将二异氰酸酯进行真空脱泡处理然后和前面各成分混合,最后放入铝桶中密封,再将铝桶放入烘箱,调整温度为80℃烘5h后取出冷却至常温。

烫金纸的主要成分包括聚脂薄膜、剥离层(主要成分是有机硅树脂)、颜色层(主要成分是成膜性、耐热性、透明性、适宜的合成树脂和染料)、电化铝层、胶水层(易熔的热塑性树脂)。铝层能够反射太阳发射的可见光和红外光,进而减少热能的吸收,故烫金纸具有反射红外光和可见光的作用。

铜涂层的制备工艺为:

涂料成分:聚氯乙烯树脂(简称pvc)、聚丙烯酸酯类织物涂层胶(简称pa涂层胶)、聚氨酯涂层胶(简称pu涂层胶)、铜粉及其他助剂。

打底层涂料配方及其制备:pa涂层胶90-110份,多异氰酸酯交联剂2-3份,乙酸乙酯4-7份,甲苯适量。先将乙酸乙酯加入多异氰酸酯交联剂中调匀,然后加入pa涂层胶中搅拌,边搅拌边加入甲苯调节粘度至7000-11000mpa·s,搅匀后静置40min。

pvc涂层涂料配方及其制备:乳液法制得的pvc树脂90-110份,邻苯二甲酸二辛酯40-60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40-60份,硬脂酸锌0.5-1份,硬脂酸钡0.5-1.0份,硬脂酸钙1-2份。先在硬脂酸盐(硬脂酸锌、硬脂酸钡和硬脂酸钙)中加入少量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搅匀,然后与pvc树脂一起倒入搅拌机中,再加入余下的增塑剂,搅匀后用三辊研磨机研磨3-4次,最后将磨好的配料再搅拌10-20min,静置40min。

pu铜浆涂层涂料配方及其制备:单组分聚氨酯40-60份,铜粉浆8-15份,甲乙酮20-40份,n,n-二甲基甲酰胺3-6份。铜粉颗粒的粒径为400-1200目。目数低的遮盖力好,光泽强。但目数太低,由于涂布不均匀反而会造成遮盖力下降。将部分溶剂加入到铜粉浆中,搅匀后再加入聚氨酯胶,边搅拌边加入余下的溶剂,调整粘度4000-8000mpa·s,静置40min。

助剂主要包括二硫代氨基甲酸酯和松香酸盐。二硫代氨基甲酸酯作为防霉剂,防止微生物在涂膜表面生长,进而使涂膜变污,甚至降解涂膜。松香酸盐作为催干剂,可以加速涂膜固化速度。助剂约占涂料总重量的0.01-5%。

工艺流程:先用由pa涂层胶组成的涂料打底,控制烘箱前区温度为60-90℃,后区温度为100-130℃,烘燥时间为40s。然后进行pvc涂层,控制烘箱温度为180-200℃,塑化时间为3-4min,pvc涂层后的织物经冷却后打卷。最后进行pu铜浆涂层,控制前区烘箱温度为120-140℃,后区温度为140-160℃,烘燥时间为40-50s。

<具有散热和保温的面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工艺方法的创新,通过改进模压复合材料制作方法中的模具,将封闭的模具改为半封闭的模具来实现对一端串套在底层组织上的表层组织进行复合,形成由树脂和纱线复合而成的复合膜。再通过特制模板,对复合膜的两侧分别进行烫金处理和涂层处理。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具有散热和保温的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不同纤维进行编织,分别得到表层组织3和底层组织1,表层组织3通过其端部设有的线圈和底层组织1活动连接;

(2)、除线圈以外的表层组织3的外侧模压有树脂层,形成片状的复合膜4;

(3)、在复合膜4的背面涂覆有铜涂层5,在复合膜4的正面烫印有烫金层6,复合膜4、铜涂层5和烫金层6热轧后成为复合组织2;从而得到具有散热和保温的面料,最后经过水洗和烘燥去除杂质。

具体地,在步骤(1)中,电脑横机具有两个针床,并且两个针床既可以同时工作又可以独立工作,利用这种特性织造双层针织物,层与层之间局部有连接、整体又相互具有一定间隔的织物。表层组织3通过复合赋予特殊功能,底层组织1的线圈未充满系数设置偏大,易于空气流通。在电脑横机上编织基布时,一开始前针床和后针床都出针勾纱成圈,然后前针床和后针床单独交替出针勾纱成圈,此时每排针床配一个沙嘴,一共需要两个沙嘴。在表层组织3编织到设计好的长度后,前针床线圈拖针,不再进行编织,后针床继续编织。最后前针床、后针床再同时出针勾纱成圈,进入新的编织循环中。

具体地,横机针织工序如图6所示,织物在织第1行线圈时,横机前针床和后针床同时出针,进而弯纱成圈。织第2行线圈时,横机前针床出针,后针床不出针,只在前针床弯纱成圈,第1行前针床织成的线圈套在第2行形成的线圈上。织第3行线圈时,横机前针床不出针,后针床出针,只在后针床弯纱成圈,第1行后针床织成的线圈套在第3行形成的线圈上。织第4行线圈时,横机前针床出针,后针床不出针,只在前针床弯纱成圈,第2行前针床织成的线圈套在第4行形成的线圈上。织第5行线圈时,横机前针床出针,后针床不出针,但是不给针垫纱。这样就会造成前针床的线圈脱离针杆,后针床线圈任然保留在针杆上,以便后续的编织。以上五行针织运动编织出织物18的一个单元。重复上述环节就可以编织出本发明所需要的织物18,这种织物18包含底层组织1和表层组织3,底层组织1是由相互串套的线圈组成,是针织学中的纬平针组织,表层组织3是间断的,但每个单元都是由单元底部的线圈串套在底层组织1上。

在步骤(2)中,如图7所示,模压时的模具包括上模板7和下模板8,下模板8的尺寸比上模板7的尺寸长,下模板8的内部设有直角型槽11,上模板7可以嵌入下模板8的直角型槽11中,或者上模板7可以在下模板8的直角型槽11内移动。如图7和图8所示,上模板7的上端中间设有通孔9,上模板7的底端设有条纹槽10,条纹槽10之间设有和其相互连接的沟槽12。上模板底部的条纹槽10和沟槽12能够把树脂均匀地送到织物18的表面,同时配合上模板7在下模板8的直角型槽11中平行移动、上模板7和下模板8的挤压作用,树脂浸润表层组织3内的同时覆盖表层组织3,但是树脂不会覆盖表层组织3底部的线圈,最后,树脂凝固形成膜状结构。即树脂通过上模板7的通孔9到达上模板7的底部,然后树脂通过上模板7底部的沟槽12和条纹槽10浸润在表层组织3内凝固成膜,即得到复合膜4。

另外,基布的表层组织3会出现卷边现象,不利于采用常规的模具进行模压成形,上模板7在直角型槽11中平行移动,将具有卷边现象的表层组织3铺平在下模板9的直角型槽11内,进而有利于复合膜4成形均匀。由于下模板8采用直角型模板,为了防止树脂溢出模具,下模板8与水平面的夹角可以在120-160°内设置。

具体的模压过程为:表层组织3可以看成一个个分隔开的单元组成的整体。当织物18被圆辊13支撑时,表层组织3单元之间的间隙扩大。上下模板夹持表层组织3的一个单元,树脂由上模板7的通孔9注入,浸入表层组织3的单元内。树脂与纱线混合均匀后上模板7在下模板8槽内移动,再次注入树脂使得第一次没被树脂浸没的纱线与树脂复合。根据表层组织3的每个单元的大小确定上模板7的移动次数。最终,除了表层组织3与底层组织1相连接部分未被树脂覆盖外,其余部分和树脂复合成均匀的复合膜4。一个复合膜4制作完毕后,上模板7和下模板8退出工作区。织物18由卷取装置和放送装置控制而移动,织物18移动带动圆辊13移动,圆辊13移动减少对织物18表面的摩擦,圆辊13转动方向如图9所示。下一个表层组织3的单元到达工作区后,上模板7和下模板8进入工作区,夹持表层组织3的这个单元,重复上述过程。

在步骤(3)中,如图10所示,铜涂层的工艺为:复合膜4形成后,由计量辊15控制的涂料14均匀地落在涂布模板17上,由于涂布模板17中间是空的(如图11和图12所示),因此部分涂料14会落在复合膜4的表面,然后随着涂布辊16转动,复合膜4和涂布模板17向前运动,同时被涂布辊16挤压,故涂料14被均匀地覆盖在复合膜4的表面区域内。

在步骤(3)中,复合膜4的正面采用镀铝层的烫金纸进行处理,整个工序包括上胶、热轧复合、保温和剥膜四个环节。

具体地,在烫金层6的背面局部涂覆胶水,并把烫金层6粘结到复合膜4的正面,涂覆胶水是为了与复合膜4粘结。有胶水的地方,烫金层6会转移到复合膜4上,没有胶水的地方,烫金层6不会转移到复合膜4。涂覆胶水后,复合膜4和烫金层6仍然不能很好地结合,需要通过两个热压辊进行挤压。刚完成热轧复合的面料还需要保温几个小时,主要是为了烫金层6更好地复合到复合膜4上。最后面料经过剥膜机,剥离表面的pet膜。

由于面料的制备过程中会产生各种杂质,因此需要经过水洗和烘干的操作,去除杂质。水洗和烘燥的过程:把面料放入温度为60-90℃左右的水中,加入一定的洗涤剂,经过15min左右的普通洗涤后,过清水加柔软剂即可。然后取出面料,放入烘箱内烘干。其中,洗涤剂包括5-10wt%酯基季铵盐、0.5-1wt%增稠剂(氯化钠)、0.1-0.5wt%香精、0.05-0.4wt%防腐剂(邻苯基苯酚)和85-90wt%水,柔软剂包括35-50wt%石蜡油、3-6wt%硬脂酸、3-6wt%硬脂酸甘油酯、2-5wt%匀染剂(磺化油)、4-6wt%三乙醇胺和30-40wt%水。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具有散热和保温的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丙纶和涤纶纤维进行编织,分别得到表层组织和底层组织,表层组织通过其端部设有的线圈和底层组织活动连接;

(2)、将软化后的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通过上模板的通孔流到上模板的底端,并浸润置于下模板的除线圈以外的表层组织内,经过模压,得到片状的复合膜;

(3)、在复合膜的背面采用含铜涂料进行涂覆,得到铜涂层;

(4)、在复合膜的正面采用镀铝层的烫金纸进行上胶、热轧复合、保温和剥膜的处理,得到烫金层;复合膜、铜涂层和烫金层复合后成为复合组织,从而得到具有散热和保温的面料,最后经过多次水洗和烘干即可。

上述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了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本发明。熟悉本领域技术人员显然可以容易的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原理,不脱离本发明的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