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自动合成卡片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34263发布日期:2019-12-17 20:55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自动合成卡片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卡片生产制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自动合成卡片的装置。



背景技术:

市面上出现的各种工艺卡,比如多层面卡、半透明卡等,这些工艺卡需要经过热压合成处理,通过将不同层面的印刷,经过装订、层压、冲切等工序制作而成。

卡片制作工艺通常主要包含:面料印刷、中料加工(卡片)、多层装订、大张合成、单卡冲切等,而其中的合成工艺是将多层材料按上、中、下的顺序依次叠加,然后放置到待加热的钢板上,将其推进至特定的压合设备中,按照一定时间、温度和压力等参数设定后进行多层材料合成。整个操作过程无法自动化流水作业,每一步均需要操作人员手工搬运,费事费力的同时,由于温度较高,也增加了操作的危险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自动合成卡片的装置,在合成的过程中,无需操作人员人工搬运并移动卡片。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给料机,其包括送料组件,所述送料组件滑设于所述给料机的顶部并可以沿所述给料机的高度方向升降,所述送料组件用于输送置于所述给料机内的待压基片;

传输机,其设于所述给料机的一侧,所述传输机用于接收并传输所述送料组件输送的所述待压基片;

热压机,其设于所述传输机的一侧,所述热压机包括上热压辊和下热压辊,所述上热压辊和下热压辊的一侧均设有出膜辊,所述出膜辊用于将所述透明膜输送至对应的所述上热压辊或下热压辊上,所述上热压辊和下热压辊同时朝相反的方向转动,并在转动的过程中将所述待压基片与所述透明膜压合形成卡片。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装置还包括分切机,所述分切机设于所述热压机的一侧,所述分切机用于接收所述卡片,并沿所述卡片的边缘切割透明膜。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送料组件包括:

滑轨,其设于所述给料机的顶部,且所述滑轨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传输机内;

滑块,其滑设于所述滑轨上,所述滑块的一侧设有电机;

伸缩杆,其设于所述滑块的下方,并在所述电机的驱动下上下伸缩;

取料爪,其设于所述伸缩杆的下方,所述取料爪用于抓取所述待压基片。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取料爪为空心结构,所述滑块上设有吸风机,所述取料爪与吸风机通过管道连通。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传输机包括:

传输带,其用于接收并传输所述取料爪抓取的所述待压基片;

保护框,其架设于所述传输带上,所述保护框上设有观察口。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上热压辊和下热压辊的相贴处与靠近其两侧的传输带位于同一高度的水平面上,且所述上热压辊与对应的出膜辊朝相同的方向转动,所述下热压辊与对应的出膜辊朝相同的方向转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给料机还包括置料台,所述置料台设于所述给料机的底部。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分切机内设有多个切割刀,多个所述切割刀设于所述分切机的顶部,并可以沿所述分切机的高度方向升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自动合成卡片的装置,其包括给料机、传输机、热压机和分切机,给料机通过具有吸风功能的抓取爪将待压基片输送至传输机,随后在传输机的输送下,待压基片进入热压机的上热压辊和下热压辊之间,并与同时输送至上热压辊和下热压辊的通明膜一起热压成型形成卡片,最后继续输送至分切机内,按照预定的尺寸切割,完成卡片的制作。相比于传统每一步均采用人工搬运的方式,快速高效,省时省力,且可对接相应设备进行自动化流水作业,节约了生产成本,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用于自动合成卡片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给料机,10-送料组件,100-滑轨,101-滑块,102-伸缩杆,103-取料爪,11-置料台,2-传输机,20-传输带,21-保护框,3-热压机,30-上热压辊,31-下热压辊,32-出膜辊,4-分切机,5-待压基片,6-透明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自动合成卡片的装置,装置用于将待压基片5与透明膜6压合形成卡片,装置包括给料机1、传输机2和热压机3,其中,给料机1、传输机2和热压机3从右至左依次排列。具体的,给料机1包括送料组件10,送料组件10滑设于给料机1的顶部,并可以沿给料机1的高度方向升降,送料组件10主要用于输送放置于给料机1内的待压基片5,将待压基片5输送至下游;传输机2设于给料机1的一侧,主要用于接收并传输送料组件10输送的待压基片5,将待压基片5继续往下游输送;热压机3设于传输机2的一侧,其主要包括上热压辊30和下热压辊31,上热压辊30和下热压辊31的一侧均设有出膜辊32,出膜辊32上设有透明膜6,并用于将透明膜6输送至对应的上热压辊30或下热压辊31上,在热压时,上热压辊30和下热压辊31同时朝相反的方向转动,并在转动的过程中将待压基片5与位于其上下面的透明膜6共同压合形成卡片。

参见图1所示,装置还包括分切机4,分切机4设于热压机3的一侧,分切机4用于接收经过热压后的卡片,并沿卡片的边缘切割多余的透明膜6,将卡片从多余的透明膜6中切割下来。具体的,分切机4内设有多个切割刀,多个切割刀设于分切机4的顶部,且形成的区域尺寸与卡片的尺寸一致,多个切割刀可以沿分切机4的高度方向升降,以切掉卡片周围多余的透明膜6。

参见图1所示,具体的,送料组件10包括滑轨100、滑块101、伸缩杆102和取料爪103,其中,滑轨100设于给料机1的顶部,且滑轨100至少一部分位于传输机2内,保证送料组件10能够将待压基片5顺利的输送至传输机2上,滑块101滑设于滑轨100上,滑块101的一侧设有电机,伸缩杆102竖直设于滑块101的下方,并在电机的驱动下上下伸缩,取料爪103设于伸缩杆102的下方,取料爪103主要用于抓取待压基片5。滑轨100和伸缩杆102的设置保证了抓取更为灵活,能根据待压基片5的位置和高度来随意调整,实用性强。另外,取料爪103为空心结构且具有多个支爪,滑块101上设有吸风机,取料爪103与吸风机通过管道连通,当吸风机启动时,取料爪103的底部产生吸力,相比于其他的抓取方式,吸取的方式能最好的保证待压基片5形状结构不受损,保持平整,且取料爪103的支爪较多,能形成具有一定面积的抓取区域,保证抓取的顺利进行。进一步的,给料机1还包括置料台11,置料台11设于给料机1的底部,用于放置待压基片5。

参见图1所示,具体的,传输机2包括传输带20和保护框21,传输带20主要用于接收并传输取料爪103抓取的待压基片5,将待压基片5传输至热压机3,这里,传输带20靠近热压机3的一端与热压机3不直接接触,存在一段间隔距离,此间隔距离远小于待压基片5的长度。保护框21架设于传输带20上,保护框21上设有观察口,能防止杂物掉落在待压基片5上的同时,方便操作人员随时观察待压基片5的传输情况。

参见图1所示,上热压辊30和下热压辊31的相贴处与靠近其两侧的传输带20位于同一高度的水平面上,且与其两侧的传输带20之间均存在间隔距离,保证待压基片5的热压和传输同时进行。上热压辊30与对应的出膜辊32朝相同的方向转动,下热压辊31与对应的出膜辊32朝相同的方向转动,保证透明膜6朝左传输,且上热压辊30顺时针转动,下热压辊31逆时针转动。当传输带20将待压基片5传输至上热压辊30和下热压辊31的相贴处时,上热压辊30和下热压辊31的转动力共同将待压基片5夹合,待压基片5位于透明膜6之间,并在上热压辊30和下热压辊31的共同作用下热压并传动,上热压辊30和下热压辊31的左侧还设有一对小热压辊,保证热压的效果。热压完成后,通过传输台输送至分切机4内进行多余透明膜6的切除。

相比于传统每一步均采用人工搬运的方式,自动合成卡片的装置快速高效,大大提高了生产得效率,节约人力和时间成本,且可对接相应设备进行自动化流水作业,节约了生产成本,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不仅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在其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