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供弹计数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67309发布日期:2020-07-21 13:01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一种供弹计数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计算供弹倒顺数字显示器。



背景技术:

目前世界上在轻兵器枪械供弹计算弹药数量方面的研发设计还没有突破性的进展。在枪械百年历史中存在的供弹计数弹药方面的缺陷和模式一直存在并延续至今,即采用透明供弹匣和在供弹匣边开排孔的方法,以此观看击发时供弹匣内子弹的数量,这种方式具有如下缺点:

1、在枪械击发时,射击者需要不停的侧头观察供弹匣内子弹的数量,影响射击者的专注力和射击效率;

2、透明供弹匣与开排孔的设计只能在白天发挥作用,无法适用于夜间或灯光灰暗的射击行动;

3、透明供弹匣对材料和制造工艺要求高,成本大;且难以长期适用于恶劣环境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供弹计数显示器,以期能对弹药进行精准计数和显示,从而提高枪械使用安全性和高效性。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供弹计数显示器的结构特点在于,在枪械供弹仓的一侧设置有折叠式的计数显示器;所述计数显示器的一个计数端口通过一根计数触脚与撞针相连接,另一个计数端口上设置有计数触点,所述计数触点位于枪膛内,并处于撞针的行程上,使得所述枪械在射击时,所述撞针上的计数触脚能触发前方的计数触点并实现计数。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供弹计数显示器的特点也在于,与枪械供弹匣的连接处一侧的计数显示器上设置有电源触碰开关,用于在所述计数显示器处于闭合状态时断开所述计数显示器的电源。

在所述计数显示器上设置有复位开关,用于重新设置弹药数量。

所述计数显示器的背部设置有锂电池供电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填补了世界轻兵器领域供弹击发时无法计算弹药数量的空白,通过设置计数显示器彻底改变了枪支击发时供弹计算数量方面的难题,并能在所有枪械中推广使用,起到了很好的计算弹药的效果,便于射击者随时了解弹药情况,以便做出各种应对措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计数显示屏;2复位开关;3电源触碰开关;4a计数端口;4b电源端口;5a计数触脚,5b计数触点。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一种供弹计数显示器是在枪械供弹仓的一侧通过铰链或合页设置有折叠式的计数显示器1;该计数显示器可采用型号为gi3d-3r-2的3位多功能计时器,将计数显示器1的一个计数端口4a通过一根计数触脚5a与撞针相连接,另一个计数端口4a上设置有计数触点5b,该计数触点5b位于在枪膛内,并处于撞针的行程上,使得枪械在射击时,撞针能触发前方的计数触点5b并用于计数,以达到击发依次计数一次的效果,从而使得射击者不用分神计算弹药数量,直接通过计数显示器1直观获取准确值。在供弹计数显示器处于闭合状态时,能紧贴枪膛不占用空间,不影响携带。

与枪械供弹匣的连接处一侧的计数显示器1的电源端口4b上设置有电源触碰开关3,并在计数显示器1处于闭合状态时,电源触碰开关3与供弹仓壳体接触而断开计数显示器1的电源,反之,在计数显示器1处于打开状态时,电源触碰开关3复位而接通计数显示器1的电源。

在计数显示器1上设置有复位开关2,用于自动或手动重新设置弹药数量,其中弹药数量的计数方式可采用顺序或倒序,若采用倒序方式,则通过复位开关2,可以将计数显示器1内的弹药数量设置为最大值,然后通过击发操作触发计数,从而对最大值进行递减一操作,直到供弹匣内剩余3-5颗弹药时,能让射击者做好换弹匣的准备。

在计数显示器1的背部设置有锂电池供电区。



技术特征:

1.一种供弹计数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在枪械供弹仓的一侧设置有折叠式的计数显示器(1);所述计数显示器(1)的一个计数端口通过一根计数触脚与撞针相连接,另一个计数端口上设置有计数触点,所述计数触点位于枪膛内,并处于撞针的行程上,使得所述枪械在射击时,所述撞针上的计数触脚能触发前方的计数触点并实现计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弹计数显示器,其特征在于,与枪械供弹匣的连接处一侧的计数显示器(1)上设置有电源触碰开关(3),用于在所述计数显示器(1)处于闭合状态时断开所述计数显示器(1)的电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弹计数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计数显示器(1)上设置有复位开关(2),用于重新设置弹药数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弹计数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数显示器(1)的背部设置有锂电池供电区。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供弹计数显示器,其特征是设置在供弹仓的一侧,并通过计数触脚枪膛内撞针上的计数触点在射击时接触,以计算弹药数量。本实用新型能对弹药进行精准计数和显示,从而提高枪械使用安全性和高效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昌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昌胜
技术研发日:2019.09.06
技术公布日:2020.07.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