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涂层遮光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22355发布日期:2020-10-02 09:02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涂层遮光布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遮光布,具体是一种复合涂层遮光布,属于遮光布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遮阳布也称为遮光布,简而言之就是用来遮挡阳光和日照,是功能辅助性面料。通常与其它面料一起,用来遮盖物品起到避免与强光接触的作用,具有阻挡强光和紫外线的功效。

现阶段很多户外运动爱好者都采用遮光布料作为外衣的材料,能够起到保护皮肤,避免阳光直射损害皮肤的效果,但是很多遮光布同时不具备防水功能,接触火焰容易引燃遮光布,从而进一步灼烧人体造成伤害。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复合涂层遮光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复合涂层遮光布。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复合涂层遮光布,包括第一涤纶面料层、第二涤纶面料层、芳纶面料层和棉布面料层,所述第二涤纶面料层的一面上设置有pa银胶遮光涂层,所述pa银胶遮光涂层的一面上设置有第一涤纶面料层,所述第一涤纶面料层的一面上设置有ptfe服装膜层,所述ptfe服装膜层的一面上设置有杜邦特富龙涂层

所述第二涤纶面料层的另一面上设置有芳纶面料层,所述芳纶面料层的一面上设置有磷氮系复合型阻燃涂层,所述磷氮系复合型阻燃涂层的一面上设置有棉布面料层。

优选的,所述第二涤纶面料层设置于pa银胶遮光涂层与芳纶面料层之间。

优选的,所述pa银胶遮光涂层设置于第二涤纶面料层与第一涤纶面料层之间。

优选的,所述ptfe服装膜层设置于杜邦特富龙涂层与第一涤纶面料层之间。

优选的,所述芳纶面料层设置于磷氮系复合型阻燃涂层与第二涤纶面料层之间。

优选的,所述磷氮系复合型阻燃涂层设置于芳纶面料层与棉布面料层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面料通过最外层的杜邦特富龙涂层起到防水和防油污效果,使得本面料表面易于擦洗,通过ptfe服装膜层对本面料的防水效果进一步提升,本面料通过pa银胶遮光涂层加强本面料的遮光效果,使得本面料的防紫外线能力进一步加强。

2、本面料通过芳纶面料层起到本面料的阻燃效果,避免面料外表面接触火源导致面料烧穿进而进一步灼伤皮肤,本面料通过磷氮系复合型阻燃涂层和芳纶面料层的同时作用使得阻燃效果进一步加强,本面料通过棉布面料层作为接触皮肤的一层,使得面料的吸汗效果加强,舒适度升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切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杜邦特富龙涂层,2、ptfe服装膜层,3、第一涤纶面料层,4、pa银胶遮光涂层,5、第二涤纶面料层,6、芳纶面料层,7、磷氮系复合型阻燃涂层,8、棉布面料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2所示,一种复合涂层遮光布,包括第一涤纶面料层3、第二涤纶面料层5、芳纶面料层6和棉布面料层8,所述第二涤纶面料层5的一面上设置有pa银胶遮光涂层4,所述pa银胶遮光涂层4的一面上设置有第一涤纶面料层3,所述第一涤纶面料层3的一面上设置有ptfe服装膜层2,所述ptfe服装膜层2的一面上设置有杜邦特富龙涂层1

所述第二涤纶面料层5的另一面上设置有芳纶面料层6,所述芳纶面料层6的一面上设置有磷氮系复合型阻燃涂层7,所述磷氮系复合型阻燃涂层7的一面上设置有棉布面料层8。

所述第二涤纶面料层5设置于pa银胶遮光涂层4与芳纶面料层6之间;所述pa银胶遮光涂层4设置于第二涤纶面料层5与第一涤纶面料层3之间;所述ptfe服装膜层2设置于杜邦特富龙涂层1与第一涤纶面料层3之间;所述芳纶面料层6设置于磷氮系复合型阻燃涂层7与第二涤纶面料层5之间;所述磷氮系复合型阻燃涂层7设置于芳纶面料层6与棉布面料层8之间。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将第一涤纶面料层3的表面与ptfe服装膜层2通过热溶胶粉点涂层复合工艺进行复合固定连接,固定连接后在ptfe服装膜层2的表面上使用喷淋法喷淋杜邦特富龙涂料,喷淋2-3遍后待干燥后再次喷2-3遍,经过烘干干燥后形成杜邦特富龙涂层1,然后在第二涤纶面料层5的表面通过滚筒将流涎状的pa银胶均匀的涂覆在第二涤纶面料层5上,然后再经过烘箱内的温度进行固着,使得在第二涤纶面料层5的表面上形成一层均匀的pa银胶遮光涂层4,然后在芳纶面料层6的表面上通过滚筒将磷氮系复合型阻燃涂料均匀的进行涂覆,涂覆后通过烘箱进行烘干干燥,使得在芳纶面料层6的表面上形成均匀的磷氮系复合型阻燃涂层7,然后将第一涤纶面料层3、第二涤纶面料层5、芳纶面料层6和磷氮系复合型阻燃涂层7之间通过热溶胶粉点涂层复合工艺进行复合,复合后通过裁剪、修边制成,本面料将第一涤纶面料层3和第二涤纶面料层5作为面料的基础层,通过杜邦特富龙涂层1和ptfe服装膜层2的共同效果起到防水防油污的效果,通过pa银胶遮光涂层4起到加强面料的遮阳效果,通过芳纶面料层6和磷氮系复合型阻燃涂层7的共同作用起到面料的阻燃效果,避免面料表面接触火源导致面料烧穿进而灼伤人体,通过棉布面料层8作为面料接触皮肤的一层,起到吸汗的效果,使得面料舒适度增强。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得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