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式导引机头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86491发布日期:2020-06-12 16:55阅读:483来源:国知局
一种螺旋式导引机头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枪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螺旋式导引机头体结构。



背景技术:

对于现行一般的全自动、半自动枪械而言,许多采用的机头回转式闭锁结构,它们通过在机框上布置加工螺旋槽,在机头体上加工导引凸榫(如1所示),凸榫配合落于导引槽内,使机头体在机框的带动下沿着机框螺旋槽运动回转,实现开闭锁动作。这种布局形式在机头体尾端一侧增加导引凸榫,在开闭锁过程中,机框螺旋槽给机头体施加一个向后的力,由于该力与机头体中心(即回转中心)不共线,使得机头体承受了弯矩产生的拉压应力(如6所示),同时闭锁支撑面各个闭锁齿以及每个齿的不同部位承受的力均不相同,对机头体的寿命、开闭锁动作的平顺性都有不利的影响。同时由于机头体增加了导引凸榫使得机头体的结构更加复杂,加工工艺性和零件质量一致性也更难保证。对于枪弹进出弹膛的平顺性也有影响,特别对一些高精度的自动步枪影响更为突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枪机开闭锁时造成机头体承受弯矩产生的拉压应力、开闭锁动作平顺性差、结构复杂和加工工艺一致性难以保证等问题,提供一种螺旋式导引机头体结构,通过改善目前回转式闭锁方式机头体的受力状况,提高进膛、开闭锁的平顺性,优化结构和工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螺旋式导引机头体结构,包括击针、套设在击针上的击针簧、机框、连接击针与机框的击针销、机头转动销和机头体,机头转动销上设有使击针穿过的通孔,所述机框前端的顶部沿径向设置有用于机头转动销穿过的通孔,所述机框内部沿轴向开设有中心通孔,所述通孔和中心通孔贯通,所述机框后端沿径向设有用于击针销穿过的销孔;在所述机框的前端设置有机头体,所述机头体前端设有闭锁齿,后端周向上设有导引螺旋槽,所述导引螺旋槽沿机头体中心对称布置,所述机头体内部沿轴向设有使击针穿过的中心通孔,所述导引螺旋槽和中心通孔贯通,所述机头体伸入机框中心通孔内通过机头转动销与机框连接,通过机头转动销在导引螺旋槽内的运动带动机头体沿导引螺旋槽完成开闭锁动作,所述击针由后向前依次穿过机框、机头转动销和机头体的中心孔并通过击针销连接为一体。

优选的,所述机头转动销穿过机框与机头体,与机框的通孔和机头体的导向螺旋槽间隙配合。保证机框与机头体之间的动力传递,也保证机框与机头体之间运动的灵活性。

优选的,所述间隙配合距离为0.05mm-0.1mm。

优选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不改变原有的回转闭锁方式,通过在机头体的周向上沿机头体中心对称布置导引螺旋槽,在机框上设置机头转动销,通过装配于机框上的机头转动销将机框和机头体连接,并通过机头转动销在机头体的导引螺旋槽内的运动带动机头体沿螺旋槽实现开闭锁动作;

2、取消现有机头体上设置的导引凸榫,与传统的带导引凸榫的机头体相比较,在机框同样开锁速度和能量的情况下,呈中心对称的螺旋导引面使机头体受力也呈中心对称,不再承受弯矩应力,应力大小也仅为原来应力的一半(如图6、7所示),大大改善了枪机部件在开闭锁过程的受力情况;

3、取消导引凸榫后,呈中心对称的机头体加工工艺性和零件质量品质、一致性也大大提高,枪弹进膛抛壳过程,弹底圆周方向受力也更加均衡,对于弹膛、弹壳的损伤以及弹丸的精度都有改善;

4、提高了机头体开闭锁过程的平顺性,机头体、机框的空间尺寸更小,结构更优,大大提高了机头体和机框加工的工艺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带导引凸榫机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机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爆炸图;

图6为现有技术中带导引凸榫机头体受力分析图(100n作用力);

图7为本发明带导引螺旋槽机头体受力分析图(100n作用力)。

附图标记

1、机头体,2、机框,3、机头转动销,4-击针簧,5-击针销,6、击针,

101、导引螺旋槽,201、通孔,202、销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和结构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2-图5所示,一种螺旋式导引机头体结构,包括击针6、套设在击针6上的击针簧4、机框2、连接击针6与机框2的击针销5、机头转动销3和机头体1,机头转动销上3设有使击针6穿过的通孔,所述机框2前端的顶部沿径向设置有用于机头转动销3穿过的通孔201,所述机框2内部沿轴向开设有中心通孔,所述通孔201和中心通孔贯通,所述机框2后端沿径向设有用于击针销穿过的销孔202;在所述机框2的前端设置有机头体1,所述机头体1前端设有闭锁齿,后端周向上设有导引螺旋槽101,所述导引螺旋槽101沿机头体1中心对称布置,所述机头体1内部沿轴向设有使击针6穿过的中心通孔,所述导引螺旋槽101和中心通孔贯通,所述机头体1伸入机框2中心通孔内通过机头转动销3与机框2连接,通过机头转动销3在导引螺旋槽101内的运动带动机头体1沿导引螺旋槽101完成开闭锁动作,击针6由后向前依次穿过机框2、机头转动销3和机头体1的中心孔并通过击针销5连接为一体。

在本实施例中,为保证机框2与机头体1之间的动力传递,同时保证两者运动的灵活性,机头转动销3穿过机框2与机头体1,与机框2的通孔和机头体的导向螺旋槽101间隙配合,配合间隙为0.05mm-0.1mm。

如图2、图4、图5所示,机头转动销3垂直于轴心中心加工击针让位孔,同时也防止了机头转动销3的脱落;击针6贯穿于整个机头体1,机框中心通孔,击针6被固定于机框上的击针销5限位,并在击针簧4簧力作用下实现复位。

如图6、图7所示,图6反应了现有的带凸榫结构的机头体在开闭锁过程中所受到的弯矩应力,图7反应了本发明中带导引螺旋槽的机头体在开闭锁过程中受到的应力,从两幅图中对比得出,本发明与传统的带导引凸榫的机头体相较,在机框同样开锁速度和能量的情况下,呈中心对称的导引螺旋面使机头体受力也呈中心对称,而不再承受弯矩应力,应力大小也仅为原来的应力的一半,受力状况大大改善。

从图1、图3比较,由于本发明的机头体结构没有导引凸榫,呈中心对称的机头体加工工艺性和零件质量品质、一致性也大大提高,枪弹进膛抛壳过程,弹底圆周方向受力也更加均衡,对于弹膛、弹壳的损伤以及弹丸的精度都有改善,机头体开闭锁过程更加平顺,机头体的结构及工艺性更优。

本发明的开、闭锁过程如下:

开锁:机框通过机头转动销将水平运动传递给机头体,机头转动销沿机头体导引螺旋槽带动机头体旋转开锁并向后运动完成开锁抽壳动作。

闭锁:枪机复进供弹过程,机头体运动与上述运动顺序相反。

本发明通过在机头体上设置呈中心对称的导引螺旋槽使机头体在开闭锁过程中,机头体受力也呈中心对称,而不再承受弯矩应力,大大改善了机头体的应力状况,提高了开闭锁过程的平顺性,同时零件的结构更优,工艺性也大大提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