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装修用多功能复合板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5034188发布日期:2021-05-11 17:05阅读:81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装修用多功能复合板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复合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装修用多功能复合板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建筑装修是在已有的建筑主体上覆盖新的装饰表面,对已有的建筑空间效果的进一步设计,也是对建筑空间不足之处的改进和弥补,使建筑空间满足使用要求、更具个性的一种手段。建筑装饰能够使建筑满足人们的视觉、触觉享受,进一步提高了建筑物的空间质量,因此建筑装饰已成为现代建筑工程不可缺少的部分;装修又称装潢或装饰。是指在一定区域和范围内进行的,包括水电施工、墙体、地板、天花板、景观等所实现的,依据一定设计理念和美观规则形成的一整套施工方案和设计方案。小到家具摆放和门的朝向,大到房间配饰和灯具的定制处理,都是装修的体现。

在室内装修中,经常会使用到复合板,对于柜门而言,使用的推拉门一侧暴露在外界环境,一侧处于阴暗不通风的环境,所以复合板必须能满足两种不同环境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装修用多功能复合板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建筑装修用多功能复合板,包括以下原料:外层板、内层板、涂料a和涂料b,所述内层板对称设有凸起,所述外层板对应凸起的位置设有凹槽,所述外层板和内层板均为实木板。

优选的,所述涂料a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聚氨酯乳液80-100份,埃洛石5-8份,白炭黑6-10份,纳米氧化钛3-6份,氢氧化镁18-25份,聚氨酯增稠剂2-5份,去离子水30-40份。

优选的,所述涂料a的制备方法如下:

s1:将埃洛石、白炭黑、纳米氧化钛、氢氧化镁放入去离子水中,高速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料;

s2:将混合料放入聚氨酯乳液中,并加入聚氨酯增稠剂,搅拌均匀后得到涂料a。

优选的,所述涂料b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丙烯酸乳液60-70份,纳米氧化锌20-25份,纳米氧化铜15-20份,玻璃鳞片10-14份,钛酸酯偶联剂8-12份,乙醇溶液40-50份,羟乙基纤维素2-3份。

优选的,所述乙醇溶液的质量分数为40%。

优选的,所述涂料b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纳米氧化锌、纳米氧化铜、玻璃鳞片放入乙醇溶液中,并加入钛酸酯偶联剂,处理30-50min,除去乙醇并烘干,得到烘干料;

2)将烘干料放入丙烯酸乳液中,并加入羟乙基纤维素,搅拌均匀后得到涂料b。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建筑装修用多功能复合板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用粗砂纸对内层板和外层板的表面进行打磨,随后再用细砂纸进行打磨;接着,用腻子补平内层板和外层板的表面凹陷部分,并利用细砂纸磨平多余腻子;

(2)用涂料a对外层板进行全面喷涂,用涂料b对内层板进行全面喷涂,随后自然晾干3-4h,再用相应涂料喷涂第二遍,烘干后,备用;

(3)对外层板带有凹槽的一面均匀涂覆胶液,随后将内层板与外层板对齐贴合,利用皮带式连续压机进行压合,对压合后溢出的胶液予以清除;

(4)对压合后的板材予以辐射交联并自然晾干,得到目标产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设置外层板和内层板,将外层板和内层板进行压合并进行辐射交联,有利于外层板和内层板的充分压紧,有利于增大了复合板的强度和耐冲击性;

本发明针对外层板和内层板暴露的环境不同,对外层板予以喷涂涂料a,涂料a中加入的氢氧化镁,使得涂层的阻燃性得以提高;加入的纳米二氧化钛,增强了涂层的抗氧化性能,延缓涂层的粉化、黄边时间;加入的埃洛石和白炭黑,提高了涂层的强度和耐磨性能,而且,埃洛石和白炭黑相互作用可形成特殊的双填料网络,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埃洛石和白炭黑均匀的分散在聚氨酯乳液中,提高了涂层的质量,对外层板形成了有效的保护;对内层板予以喷涂涂料b,纳米氧化性和纳米氧化铜释放的锌离子和铜离子对霉菌有很好的灭杀作用,同时,玻璃鳞片整齐的排列,形成较为连续的保护层,有效的阻挡了菌种的进入,对内层板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本发明利用钛酸酯偶联剂对纳米氧化性、纳米氧化铜和玻璃鳞片处理30-50min,有利于上述原料均匀的分散在丙烯酸乳液中,提高了后续涂层的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外层板和内层板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复合板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内层板,11-凸起,2-内层板,21-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建筑装修用多功能复合板,包括以下原料:外层板、内层板、涂料a和涂料b,内层板对称设有凸起,外层板对应凸起的位置设有凹槽,外层板和内层板均为实木板。

涂料a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聚氨酯乳液80份,埃洛石5份,白炭黑6份,纳米氧化钛3份,氢氧化镁18份,聚氨酯增稠剂2份,去离子水30份。

涂料a的制备方法如下:

s1:将埃洛石、白炭黑、纳米氧化钛、氢氧化镁放入去离子水中,高速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料;

s2:将混合料放入聚氨酯乳液中,并加入聚氨酯增稠剂,搅拌均匀后得到涂料a。

涂料b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丙烯酸乳液60份,纳米氧化锌20份,纳米氧化铜15份,玻璃鳞片10份,钛酸酯偶联剂8份,乙醇溶液40份,羟乙基纤维素2份。

乙醇溶液的质量分数为40%。

6.根据权利要求4的一种建筑装修用多功能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涂料b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纳米氧化锌、纳米氧化铜、玻璃鳞片放入乙醇溶液中,并加入钛酸酯偶联剂,处理30min,除去乙醇并烘干,得到烘干料;

2)将烘干料放入丙烯酸乳液中,并加入羟乙基纤维素,搅拌均匀后得到涂料b。

上述建筑装修用多功能复合板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用粗砂纸对内层板和外层板的表面进行打磨,随后再用细砂纸进行打磨;接着,用腻子补平内层板和外层板的表面凹陷部分,并利用细砂纸磨平多余腻子;

(2)用涂料a对外层板进行全面喷涂,用涂料b对内层板进行全面喷涂,随后自然晾干3h,再用相应涂料喷涂第二遍,烘干后,备用;

(3)对外层板带有凹槽的一面均匀涂覆胶液,随后将内层板与外层板对齐贴合,利用皮带式连续压机进行压合,对压合后溢出的胶液予以清除;

(4)对压合后的板材予以辐射交联并自然晾干,得到目标产物。

实施例2

一种建筑装修用多功能复合板,包括以下原料:外层板、内层板、涂料a和涂料b,内层板对称设有凸起,外层板对应凸起的位置设有凹槽,外层板和内层板均为实木板。

涂料a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聚氨酯乳液85份,埃洛石6份,白炭黑6份,纳米氧化钛3份,氢氧化镁18份,聚氨酯增稠剂3份,去离子水35份。

涂料a的制备方法如下:

s1:将埃洛石、白炭黑、纳米氧化钛、氢氧化镁放入去离子水中,高速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料;

s2:将混合料放入聚氨酯乳液中,并加入聚氨酯增稠剂,搅拌均匀后得到涂料a。

涂料b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丙烯酸乳液65份,纳米氧化锌22份,纳米氧化铜18份,玻璃鳞片10份,钛酸酯偶联剂10份,乙醇溶液40份,羟乙基纤维素2份。

乙醇溶液的质量分数为40%。

6.根据权利要求4的一种建筑装修用多功能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涂料b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纳米氧化锌、纳米氧化铜、玻璃鳞片放入乙醇溶液中,并加入钛酸酯偶联剂,处理30min,除去乙醇并烘干,得到烘干料;

2)将烘干料放入丙烯酸乳液中,并加入羟乙基纤维素,搅拌均匀后得到涂料b。

上述建筑装修用多功能复合板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用粗砂纸对内层板和外层板的表面进行打磨,随后再用细砂纸进行打磨;接着,用腻子补平内层板和外层板的表面凹陷部分,并利用细砂纸磨平多余腻子;

(2)用涂料a对外层板进行全面喷涂,用涂料b对内层板进行全面喷涂,随后自然晾干3h,再用相应涂料喷涂第二遍,烘干后,备用;

(3)对外层板带有凹槽的一面均匀涂覆胶液,随后将内层板与外层板对齐贴合,利用皮带式连续压机进行压合,对压合后溢出的胶液予以清除;

(4)对压合后的板材予以辐射交联并自然晾干,得到目标产物。

实施例3

一种建筑装修用多功能复合板,包括以下原料:外层板、内层板、涂料a和涂料b,内层板对称设有凸起,外层板对应凸起的位置设有凹槽,外层板和内层板均为实木板。

涂料a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聚氨酯乳液90份,埃洛石8份,白炭黑8份,纳米氧化钛3份,氢氧化镁20份,聚氨酯增稠剂3份,去离子水35份。

涂料a的制备方法如下:

s1:将埃洛石、白炭黑、纳米氧化钛、氢氧化镁放入去离子水中,高速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料;

s2:将混合料放入聚氨酯乳液中,并加入聚氨酯增稠剂,搅拌均匀后得到涂料a。

涂料b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丙烯酸乳液65份,纳米氧化锌22份,纳米氧化铜16份,玻璃鳞片12份,钛酸酯偶联剂10份,乙醇溶液40份,羟乙基纤维素3份。

乙醇溶液的质量分数为40%。

6.根据权利要求4的一种建筑装修用多功能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涂料b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纳米氧化锌、纳米氧化铜、玻璃鳞片放入乙醇溶液中,并加入钛酸酯偶联剂,处理40min,除去乙醇并烘干,得到烘干料;

2)将烘干料放入丙烯酸乳液中,并加入羟乙基纤维素,搅拌均匀后得到涂料b。

上述建筑装修用多功能复合板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用粗砂纸对内层板和外层板的表面进行打磨,随后再用细砂纸进行打磨;接着,用腻子补平内层板和外层板的表面凹陷部分,并利用细砂纸磨平多余腻子;

(2)用涂料a对外层板进行全面喷涂,用涂料b对内层板进行全面喷涂,随后自然晾干3.5h,再用相应涂料喷涂第二遍,烘干后,备用;

(3)对外层板带有凹槽的一面均匀涂覆胶液,随后将内层板与外层板对齐贴合,利用皮带式连续压机进行压合,对压合后溢出的胶液予以清除;

(4)对压合后的板材予以辐射交联并自然晾干,得到目标产物。

实施例4

一种建筑装修用多功能复合板,包括以下原料:外层板、内层板、涂料a和涂料b,内层板对称设有凸起,外层板对应凸起的位置设有凹槽,外层板和内层板均为实木板。

涂料a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聚氨酯乳液95份,埃洛石7份,白炭黑9份,纳米氧化钛5份,氢氧化镁22份,聚氨酯增稠剂3份,去离子水38份。

涂料a的制备方法如下:

s1:将埃洛石、白炭黑、纳米氧化钛、氢氧化镁放入去离子水中,高速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料;

s2:将混合料放入聚氨酯乳液中,并加入聚氨酯增稠剂,搅拌均匀后得到涂料a。

涂料b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丙烯酸乳液68份,纳米氧化锌22份,纳米氧化铜16份,玻璃鳞片12份,钛酸酯偶联剂12份,乙醇溶液40份,羟乙基纤维素3份。

乙醇溶液的质量分数为40%。

6.根据权利要求4的一种建筑装修用多功能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涂料b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纳米氧化锌、纳米氧化铜、玻璃鳞片放入乙醇溶液中,并加入钛酸酯偶联剂,处理40min,除去乙醇并烘干,得到烘干料;

2)将烘干料放入丙烯酸乳液中,并加入羟乙基纤维素,搅拌均匀后得到涂料b。

上述建筑装修用多功能复合板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用粗砂纸对内层板和外层板的表面进行打磨,随后再用细砂纸进行打磨;接着,用腻子补平内层板和外层板的表面凹陷部分,并利用细砂纸磨平多余腻子;

(2)用涂料a对外层板进行全面喷涂,用涂料b对内层板进行全面喷涂,随后自然晾干3.5h,再用相应涂料喷涂第二遍,烘干后,备用;

(3)对外层板带有凹槽的一面均匀涂覆胶液,随后将内层板与外层板对齐贴合,利用皮带式连续压机进行压合,对压合后溢出的胶液予以清除;

(4)对压合后的板材予以辐射交联并自然晾干,得到目标产物。

实施例5

一种建筑装修用多功能复合板,包括以下原料:外层板、内层板、涂料a和涂料b,内层板对称设有凸起,外层板对应凸起的位置设有凹槽,外层板和内层板均为实木板。

涂料a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聚氨酯乳液100份,埃洛石8份,白炭黑10份,纳米氧化钛6份,氢氧化镁25份,聚氨酯增稠剂5份,去离子水40份。

涂料a的制备方法如下:

s1:将埃洛石、白炭黑、纳米氧化钛、氢氧化镁放入去离子水中,高速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料;

s2:将混合料放入聚氨酯乳液中,并加入聚氨酯增稠剂,搅拌均匀后得到涂料a。

涂料b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丙烯酸乳液70份,纳米氧化锌25份,纳米氧化铜20份,玻璃鳞片14份,钛酸酯偶联剂12份,乙醇溶液50份,羟乙基纤维素3份。

乙醇溶液的质量分数为40%。

6.根据权利要求4的一种建筑装修用多功能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涂料b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纳米氧化锌、纳米氧化铜、玻璃鳞片放入乙醇溶液中,并加入钛酸酯偶联剂,处理50min,除去乙醇并烘干,得到烘干料;

2)将烘干料放入丙烯酸乳液中,并加入羟乙基纤维素,搅拌均匀后得到涂料b。

上述建筑装修用多功能复合板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用粗砂纸对内层板和外层板的表面进行打磨,随后再用细砂纸进行打磨;接着,用腻子补平内层板和外层板的表面凹陷部分,并利用细砂纸磨平多余腻子;

(2)用涂料a对外层板进行全面喷涂,用涂料b对内层板进行全面喷涂,随后自然晾干4h,再用相应涂料喷涂第二遍,烘干后,备用;

(3)对外层板带有凹槽的一面均匀涂覆胶液,随后将内层板与外层板对齐贴合,利用皮带式连续压机进行压合,对压合后溢出的胶液予以清除;

(4)对压合后的板材予以辐射交联并自然晾干,得到目标产物。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