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夜光布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5034185发布日期:2021-05-11 17:05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反光布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柔性夜光布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反光布是一种将高折射率的玻璃微珠用涂层或覆膜的工艺做在布基表面,使得普通的布料在灯光的照射下能反射光线。主要用于和道路交通安全相关的产品,被广泛应用于反光服、各类职业服、工作服、时装、鞋帽、手套、背包、个人防护用品、户外用品等,也可制作成各类反光制品、饰品。

目前,广泛使用的反光布一般存在以下问题:

1.柔软度差,反光布的硬度较大,不便于进行收纳,而且抗皱性差。

2.夜光性差,反光布在夜间受光照时难以反射出更为耀眼的炫彩光,使得反光布在夜间的识别度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柔性夜光布的制作方法,通过该工艺加工的反光布具有较强的柔软度,抗皱能力强,夜间反射性能好,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柔性夜光布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制作植珠基膜卷材;

首先,在第一载体膜上通过粘接层粘附玻璃微粒制作植珠基膜;

其中,第一载体膜选用离型膜;

其中,玻璃微珠选用直径为36~48μm、折射率为1.91~1.93的玻璃珠;

其中,粘接层为丙烯酸胶水,且粘接层的厚度为4~6μm;

其次,将植珠基膜放入烘道进行烘干,烘干过程分为八个阶段,烘干温度为50~110℃,每个阶段持续时间为10~15min;

再次,将烘干后的植珠基膜进行收卷;

最后,将成卷的植珠基膜放入保温箱内进行养生,以获得植珠基膜卷材;

其中,保温养生的温度为45~46℃,持续时间为70~72h;

s2、对植珠基膜卷材进行真空蒸镀;

采用多源顺序蒸发镀膜法对植珠基膜卷材依次进行硫化锌蒸镀、氟化镁蒸镀和硫化锌蒸镀;

其中,蒸镀前使用真空泵组对蒸镀腔室内进行抽真空至2.0×10-1pa~1.0×100pa;

蒸镀完毕后,将蒸镀腔室内的气压调整至与外界大气压平衡的气压值后打开蒸镀腔室,待自然冷却后,取出蒸镀植珠基膜;

s3、制作胶水层基膜;

首先,按照聚氨酯胶水95份、色料12份、溶剂60份、固化剂6份的配比调制胶水;

其次,将胶水涂布于第二载体膜表面,并进行烘干,以获得胶水层基膜;

其中,第二载体膜选用离型膜;

其中,胶水的涂布厚度为20~25μm;

其中,烘干过程分为八个阶段,烘干温度为65~125℃,每个阶段持续时间为18~20min;

s4、将胶水层基膜复合于面料基材层的表面,且使胶水面贴合于基材层的表面,以获得第一复合面料;

其中,面料基材层选用尼龙布;

s5、将第一复合面料上的第二载体膜剥离,使胶水层暴露出来;

s6、将蒸镀植珠基膜的植珠面复合在胶水层上,以获得第二复合面料,并将第二复合面料进行收卷后放入保温箱内进行养生;

其中,养生温度为55~58℃,且养生持续时间为71~75h;

s7、保温养生结束后,将第二复合面料上的第一载体膜剥离,即可得到反光布。

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的第一载体膜在涂布粘接层前进行电晕处理,从而增强第一载体表面的附着力。

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八个阶段的烘干温度分别为第一阶段50℃、第二阶段60℃、第三阶段70℃、第四阶段80℃、第五阶段90℃、第六阶段100℃、第七阶段105℃、第八阶段110℃。

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对植珠基膜卷材进行蒸镀时,硫化锌的蒸镀温度为1000~1050℃,氟化镁的蒸镀温度为1050~1150℃,且控制植珠基膜卷材在收放卷筒上的线速度为65~90m/min。

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八个阶段的烘干温度分别为第一阶段65℃、第二阶段70℃、第三阶段70℃、第四阶段85℃、第五阶段85℃、第六阶段105℃、第七阶段120℃、第八阶段125℃。

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的第一载体膜与所述步骤s3中的第二载体膜均为pet膜。

优选的,所述步骤s4中将胶水层基膜与面料基材层复合时的复合压力为50n,且复合速度为6m/min。

优选的,所述步骤s6中蒸镀植珠基膜与胶水层复合时的复合压力为30n,且复合速度为8m/min。

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胶水配方中的色料为纳米级有机颜料。

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胶水配方中的溶剂为醋酸乙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涉及的反光布在夜间受到光照时能够反射出多色炫彩光,改变光照角度时反射光能够发生较大的色差变化,大大提高了反光布在夜间的识别度。

2.本发明涉及的反光布柔软度高,便于揉缩后收纳,而且抗皱性能好。

3.本发明涉及的反光布耐水洗性强,能够在45℃的热水中40min内水洗25次,大大提高了反光布的适用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一种柔性夜光布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制作植珠基膜卷材;

首先,对pet膜进行电晕处理;

其次,在电晕处理后的pet膜上涂覆6μm厚的丙烯酸胶水,将直径为48μm、折射率为1.93的玻璃微珠密布在丙烯酸胶水上;

再次,将上述步骤得到的植珠基膜放入烘道进行烘干,烘干过程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持续时间为15min,烘干温度分别为第一阶段50℃、第二阶段60℃、第三阶段70℃、第四阶段80℃、第五阶段90℃、第六阶段100℃、第七阶段105℃、第八阶段110℃,并将烘干后的植珠基膜进行收卷;

最后,将成卷的植珠基膜放入保温箱内,在46℃的温度条件下进行保温养生72h,以获得植珠基膜卷材;

s2、对植珠基膜卷材进行真空蒸镀;

采用多源顺序蒸发镀膜法对植珠基膜卷材依次进行硫化锌蒸镀、氟化镁蒸镀和硫化锌蒸镀;

其中,蒸镀前使用真空泵组对蒸镀腔室内进行抽真空至6.0×10-1pa;

对植珠基膜卷材进行蒸镀时,硫化锌的蒸镀温度为1050℃,氟化镁的蒸镀温度为1150℃,且控制植珠基膜卷材在收放卷筒上的线速度为90m/min;

蒸镀完毕后,将蒸镀腔室内的气压调整至与外界大气压平衡的气压值后打开蒸镀腔室,待自然冷却后,取出蒸镀植珠基膜;

由此获得的植珠基膜上玻璃微珠表面上的蒸镀层依次为150nm的硫化锌镀层、150nm的氟化镁镀层以及150nm的硫化锌镀层,每层镀层均为中间厚、边缘薄,按照上述镀层的分布方式得到的反光层,在接受光线按照90°入射角照射时得到的回复反射光为黄绿色,入射角为80°时回复的反射光为绿色,入射角为70°时回复的反射光为蓝色,入射角为60°时得到的回复反射光为蓝紫色,入射角为50°时回复的反射光为红紫色,入射角为40°时回复的反射光为紫色,入射角为30°时回复的反射光为红色,入射角小于30°时回复的反射光为橙色;

s3、制作胶水层基膜;

首先,按照聚氨酯胶水95份、色料12份、溶剂60份、固化剂6份的配比调制胶水;

其次,在pet膜表面涂布25μm的胶水,并进行烘干,烘干过程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持续时间为20min,八个阶段的烘干温度分别为第一阶段65℃、第二阶段70℃、第三阶段70℃、第四阶段85℃、第五阶段85℃、第六阶段105℃、第七阶段120℃、第八阶段125℃,以获得胶水层基膜;

s4、将胶水层基膜按照复合压力50n,复合速度6m/min的参数复合于面料基材层的表面,且使胶水面贴合于尼龙布基材层的表面,以获得第一复合面料;

s5、将第一复合面料上的pet膜剥离,使胶水层暴露出来;

s6、将蒸镀植珠基膜的植珠面按照复合压力30n,复合速度8m/min的参数复合在胶水层上,以获得第二复合面料,并将第二复合面料进行收卷后放入保温箱内进行养生,养生温度设定为58℃,且养生持续时间为75h;

s7、保温养生结束后,将第二复合面料上的第一载体膜剥离,即可得到反光布。

实施例二:

一种柔性夜光布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制作植珠基膜卷材;

首先,对pet膜进行电晕处理;

其次,在电晕处理后的pet膜上涂覆4μm厚的丙烯酸胶水,将直径为36μm、折射率为1.93的玻璃微珠密布在丙烯酸胶水上;

再次,将上述步骤得到的植珠基膜放入烘道进行烘干,烘干过程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持续时间为10min,烘干温度分别为第一阶段50℃、第二阶段60℃、第三阶段70℃、第四阶段80℃、第五阶段90℃、第六阶段100℃、第七阶段105℃、第八阶段110℃,并将烘干后的植珠基膜进行收卷;

最后,将成卷的植珠基膜放入保温箱内,在45℃的温度条件下进行保温养生70h,以获得植珠基膜卷材;

s2、对植珠基膜卷材进行真空蒸镀;

采用多源顺序蒸发镀膜法对植珠基膜卷材依次进行硫化锌蒸镀、氟化镁蒸镀和硫化锌蒸镀;

其中,蒸镀前使用真空泵组对蒸镀腔室内进行抽真空至6.0×10-1pa;

对植珠基膜卷材进行蒸镀时,硫化锌的蒸镀温度为1000℃,氟化镁的蒸镀温度为1050℃,且控制植珠基膜卷材在收放卷筒上的线速度为65m/min;

蒸镀完毕后,将蒸镀腔室内的气压调整至与外界大气压平衡的气压值后打开蒸镀腔室,待自然冷却后,取出蒸镀植珠基膜;

由此获得的植珠基膜上玻璃微珠表面上的蒸镀层依次为150nm的硫化锌镀层、150nm的氟化镁镀层以及150nm的硫化锌镀层,每层镀层均为中间厚、边缘薄,按照上述镀层的分布方式得到的反光层,在接受光线按照90°入射角照射时得到的回复反射光为黄绿色,入射角为80°时回复的反射光为绿色,入射角为70°时回复的反射光为蓝色,入射角为60°时得到的回复反射光为蓝紫色,入射角为50°时回复的反射光为红紫色,入射角为40°时回复的反射光为紫色,入射角为30°时回复的反射光为红色,入射角小于30°时回复的反射光为橙色;

s3、制作胶水层基膜;

首先,按照聚氨酯胶水95份、色料12份、溶剂60份、固化剂6份的配比调制胶水;

其次,在pet膜表面涂布20μm的胶水,并进行烘干,烘干过程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持续时间为18min,八个阶段的烘干温度分别为第一阶段65℃、第二阶段70℃、第三阶段70℃、第四阶段85℃、第五阶段85℃、第六阶段105℃、第七阶段120℃、第八阶段125℃,以获得胶水层基膜;

s4、将胶水层基膜按照复合压力50n,复合速度6m/min的参数复合于面料基材层的表面,且使胶水面贴合于尼龙布基材层的表面,以获得第一复合面料;

s5、将第一复合面料上的pet膜剥离,使胶水层暴露出来;

s6、将蒸镀植珠基膜的植珠面按照复合压力30n,复合速度8m/min的参数复合在胶水层上,以获得第二复合面料,并将第二复合面料进行收卷后放入保温箱内进行养生,养生温度设定为55℃,且养生持续时间为71h;

s7、保温养生结束后,将第二复合面料上的第一载体膜剥离,即可得到反光布。

实施例三:

一种柔性夜光布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制作植珠基膜卷材;

首先,对pet膜进行电晕处理;

其次,在电晕处理后的pet膜上涂覆5μm厚的丙烯酸胶水,将直径为42μm、折射率为1.93的玻璃微珠密布在丙烯酸胶水上;

再次,将上述步骤得到的植珠基膜放入烘道进行烘干,烘干过程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持续时间为12min,烘干温度分别为第一阶段50℃、第二阶段60℃、第三阶段70℃、第四阶段80℃、第五阶段90℃、第六阶段100℃、第七阶段105℃、第八阶段110℃,并将烘干后的植珠基膜进行收卷;

最后,将成卷的植珠基膜放入保温箱内,在45℃的温度条件下进行保温养生71h,以获得植珠基膜卷材;

s2、对植珠基膜卷材进行真空蒸镀;

采用多源顺序蒸发镀膜法对植珠基膜卷材依次进行硫化锌蒸镀、氟化镁蒸镀和硫化锌蒸镀;

其中,蒸镀前使用真空泵组对蒸镀腔室内进行抽真空至6.0×10-1pa;

对植珠基膜卷材进行蒸镀时,硫化锌的蒸镀温度为1020℃,氟化镁的蒸镀温度为1100℃,且控制植珠基膜卷材在收放卷筒上的线速度为80m/min;

蒸镀完毕后,将蒸镀腔室内的气压调整至与外界大气压平衡的气压值后打开蒸镀腔室,待自然冷却后,取出蒸镀植珠基膜;

由此获得的植珠基膜上玻璃微珠表面上的蒸镀层依次为150nm的硫化锌镀层、150nm的氟化镁镀层以及150nm的硫化锌镀层,每层镀层均为中间厚、边缘薄,按照上述镀层的分布方式得到的反光层,在接受光线按照90°入射角照射时得到的回复反射光为黄绿色,入射角为80°时回复的反射光为绿色,入射角为70°时回复的反射光为蓝色,入射角为60°时得到的回复反射光为蓝紫色,入射角为50°时回复的反射光为红紫色,入射角为40°时回复的反射光为紫色,入射角为30°时回复的反射光为红色,入射角小于30°时回复的反射光为橙色;

s3、制作胶水层基膜;

首先,按照聚氨酯胶水95份、色料12份、溶剂60份、固化剂6份的配比调制胶水;

其次,在pet膜表面涂布23μm的胶水,并进行烘干,烘干过程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持续时间为19min,八个阶段的烘干温度分别为第一阶段65℃、第二阶段70℃、第三阶段70℃、第四阶段85℃、第五阶段85℃、第六阶段105℃、第七阶段120℃、第八阶段125℃,以获得胶水层基膜;

s4、将胶水层基膜按照复合压力50n,复合速度6m/min的参数复合于面料基材层的表面,且使胶水面贴合于尼龙布基材层的表面,以获得第一复合面料;

s5、将第一复合面料上的pet膜剥离,使胶水层暴露出来;

s6、将蒸镀植珠基膜的植珠面按照复合压力30n,复合速度8m/min的参数复合在胶水层上,以获得第二复合面料,并将第二复合面料进行收卷后放入保温箱内进行养生,养生温度设定为56℃,且养生持续时间为72h;

s7、保温养生结束后,将第二复合面料上的第一载体膜剥离,即可得到反光布。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方式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方式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