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磁阻马达型控制棒驱动机构耐压壳部件的拆卸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04124发布日期:2021-12-22 12:39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适用于磁阻马达型控制棒驱动机构耐压壳部件的拆卸工具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核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适用于磁阻马达型控制棒驱动机构耐压壳部件的拆卸工具。


背景技术:

2.在反应堆的长期运行中,控制棒驱动机构产生老化及其他因素导致控制棒驱动机构故障,要求对控制棒驱动机构进行解体检修,在解体过程中包括耐压壳部件的拆卸。耐压壳部件的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图1中,b为压力容器管座连接螺纹,图2为图1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2中,a为压紧螺纹、b为拆卸工具槽。
3.此项工作具有以下难点:
4.1)耐压壳部件拆卸工作环境为放射性场所;
5.2)耐压壳部件拆卸工作场地狭窄;
6.3)耐压壳部件为反应堆一回路压力边界,在拆卸过程中会使一回路压力边界破坏,使反应堆一回路中带放射性物质外泄,对检修工作造成极大困难。
7.为克服控制棒驱动机构检中的难点,计划设计一种新型的适用于磁阻马达型控制棒驱动机构耐压壳部件拆卸专用工具。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适用于磁阻马达型控制棒驱动机构耐压壳部件的拆卸工具,该拆卸工具能够适用于狭窄的放射性场所中,能够快速拆除耐压壳部件,减少辐射。
9.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10.适用于磁阻马达型控制棒驱动机构耐压壳部件的拆卸工具,包括传动杆、定位杆固定盘、传动套筒、定位筒和拧紧螺纹套筒;
11.所述传动套筒一端与传动杆连接,另一端与拧紧螺纹套筒连接,所述传动套筒的内径大于耐压壳部件的外径,所述拧紧螺纹套筒的内壁设置有与耐压壳部件上的压紧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
12.所述定位杆固定盘上设置有用于穿过传动杆的通孔,所述传动杆穿设在定位杆固定盘上,所述传动杆上在定位杆固定盘的上方和下方分别滑动设置有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
13.所述定位杆固定盘上设置有多个定位键连接杆,多个定位键连接杆设置在传动套筒外侧,所述定位键连接杆的自由端与定位筒连接,所述定位筒设置在传动套筒外侧,所述定位筒的内壁或下端设置有多个与耐压壳部件上的拆卸工具槽相配合的定位键。
14.本发明所述传动杆为传动连接杆,一方面,可用于实现传动套筒的转动,进而实现拧紧螺纹套筒的内壁与耐压壳部件螺纹连接,另一方面,用于实现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的上移滑动,通过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的上下滑动实现定位杆固定盘在传动杆上的上下滑动,最终带动定位键的上下移动,从而实现将定位键插入拆卸工具槽或取出拆卸工
具槽。
15.所述定位筒为定位键连接杆提供定位使定位键下插至指定部位,定位键为在拧紧螺纹套筒通过螺纹连接配合至耐压壳部件的压紧螺纹时,下压定位键至耐压壳部件拆卸工具槽。
16.本发明通过设置拧紧螺纹套筒实现整个拆卸工具与耐压壳部件的螺纹连接,同时通过下压定位键至耐压壳部件拆卸工具槽实现拆卸工具的径向定位,使得整个拆卸工具在径向转动时与耐压壳部件为一体结构,即可通过转动拆卸工具实现对耐压壳部件的拆卸。
17.本发明所述拆卸工具的尺寸小,仅仅略大于耐压壳部件,可以用于解决耐压壳部件在拆卸过程中;存在的在狭窄的放射性场所中,拆卸过程中反应堆一回路中带放射性物质外泄,对检修工作造成极大困难的问题。使耐压壳部件可以快速、简便的拆卸下来,从而为控制棒驱动机构检修提供了有力保障。
18.进一步地,传动杆一端与传动套筒的连接,另一端连接有旋拧手柄装置。
19.所述旋拧手柄装置的设置提高了操作的方便性。
20.进一步地,旋拧手柄装置为条形手柄,所述条形手柄的外壁设置为螺纹面。
21.所述螺纹面能够提高人工操作是手掌与条形手柄的接触面积。
22.进一步地,传动杆为螺纹杆,所述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均与传动杆采用螺纹连接,所述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分别为压紧可调螺母和下部可调螺母。
23.上述设置可通过螺纹连接实现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在传动杆上的上下移动,具有操作方便的优点。
24.进一步地,拧紧螺纹套筒的侧壁上设置有与定位键连接杆相配合的导向通槽,该导向通槽在轴向上贯穿整个拧紧螺纹套筒的侧壁。
25.该导向通槽不仅具有导向作用,且能够便于观察定位键的具体位置,便于快速将定位键下插至指定位置。
26.进一步地,定位键连接杆与定位筒为可拆卸式连接,具体可以是采用间隙配合。
27.进一步地,定位杆固定盘上设置有4个定位键连接杆,4个定位键连接杆呈环形阵列布置。
28.进一步地,拧紧螺纹套筒的内径大于传动套筒的外径,所述拧紧螺纹套筒的顶部沿着径向向内延伸形成与传动套筒外壁连接的环形板,所述环形板上设置用于穿过定位键的通槽,或所述拧紧螺纹套筒与传动套筒外壁之间采用多个连接板连接。
29.进一步地,传动套筒的顶部为封闭端,通孔设置在封闭端的中心,所述传动套筒的下部为开端。
30.进一步地,传动套筒和拧紧螺纹套筒均采用钢材制成。
31.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32.1、本发明可以用于解决耐压壳部件在拆卸过程中;存在的在狭窄的放射性场所中,拆卸过程中反应堆一回路中带放射性物质外泄,对检修工作造成极大困难的问题。使耐压壳部件可以快速、简便的拆卸下来,从而为控制棒驱动机构检修提供了有力保障。
33.2、本发明的拆卸工具结构简单紧凑,便于加工制造和维护。
附图说明
34.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35.图1为耐压壳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36.图2为图1a处的局部放大图;
37.图3为本发明拆卸工具的轴侧示意图;
38.图4为图3c处的局部放大图;
39.图5为本发明拆卸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40.图6为本发明拆卸工具的工作示意图。
41.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0042]1‑
旋拧手柄装置,2

传动杆,3

第一限位块,4

定位杆固定盘,5

第二限位块,6

定位键连接杆,7

传动套筒,8

定位筒,9

定位键,10

拧紧螺纹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0043]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0044]
实施例1:
[0045]
如图3

图6所示,适用于磁阻马达型控制棒驱动机构耐压壳部件的拆卸工具,包括传动杆2、定位杆固定盘4、传动套筒7、定位筒8和拧紧螺纹套筒10;
[0046]
所述传动套筒7一端与传动杆2连接,另一端与拧紧螺纹套筒10连接,所述传动套筒7的内径大于耐压壳部件的外径,所述拧紧螺纹套筒10的内壁设置有与耐压壳部件上的压紧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
[0047]
所述定位杆固定盘4上设置有用于穿过传动杆2的通孔,所述传动杆2穿设在定位杆固定盘4上,所述传动杆2上在定位杆固定盘4的上方和下方分别滑动设置有第一限位块3和第二限位块5;
[0048]
所述定位杆固定盘4上设置有多个定位键连接杆6,多个定位键连接杆6设置在传动套筒7外侧,所述定位键连接杆6的自由端与定位筒8连接,所述定位筒8设置在传动套筒7外侧,所述定位筒8的内壁或下端设置有多个与耐压壳部件上的拆卸工具槽相配合的定位键9。
[0049]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实现转动,所述传动杆2一端与传动套筒7的连接,另一端连接有旋拧手柄装置1;所述旋拧手柄装置1为条形手柄,所述条形手柄的外壁设置为螺纹面。
[0050]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实现第一限位块3和第二限位块5在传动杆2上的上下移动;所述传动杆2为螺纹杆,所述第一限位块3和第二限位块5均与传动杆2采用螺纹连接,所述第一限位块3和第二限位块5分别为压紧可调螺母和下部可调螺母。
[0051]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杆固定盘4上设置有4个定位键连接杆6,4个定位键连接杆6呈环形阵列布置。
[005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拧紧螺纹套筒10的内径大于传动套筒7的外径,所述拧紧螺纹
套筒10的顶部沿着径向向内延伸形成与传动套筒7外壁连接的环形板,所述环形板上设置用于穿过定位键9的通槽,也可以是所述拧紧螺纹套筒10与传动套筒7外壁之间采用多个连接板连接。
[0053]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传动套筒7的顶部为封闭端,通孔设置在封闭端的中心,所述传动套筒7的下部为开端。
[0054]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传动套筒7和拧紧螺纹套筒10均采用钢材制成。
[0055]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
[0056]
将拆卸工具套在耐压壳部件上,通过转动旋拧旋拧手柄装置1,使传动杆2和传动套筒7连接传动,进而使拧紧螺纹套筒10与耐压壳部件压紧螺纹配合,通过压紧可调螺母和下部可调螺母调节下压定位杆固定盘4,定位杆固定盘4向下移带动定位键连接杆6和定位筒8下移,通过定位键连接杆6和定位筒8使定位键9下插至耐压壳部件的拆卸工具槽内,通过定位键9使拧紧螺纹套筒10与耐压壳部件固定配合,固定配合后再转动旋拧旋拧手柄装置1使耐压壳部件从压力容器管座上卸下。
[0057]
本实施例所述拆卸工具是针对磁阻马达型控制棒驱动机构耐压壳部件的拆卸而设计,可以用于解决耐压壳部件在拆卸过程中;存在的在狭窄的放射性场所中,拆卸过程中反应堆一回路中带放射性物质外泄,对检修工作造成极大困难的问题。使耐压壳部件可以快速、简便的拆卸下来,从而为控制棒驱动机构检修提供了有力保障。
[0058]
实施例2:
[0059]
如图3

图6所示,所述拧紧螺纹套筒10的侧壁上设置有与定位键连接杆6相配合的导向通槽,该导向通槽不仅具有导向作用,且能够便于观察定位键的具体位置,便于快速将定位键下插至指定位置。
[0060]
实施例3:
[0061]
如图3

图6所示,所述定位键连接杆6与定位筒8之间采用间隙配合。
[0062]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