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炮人工后座试验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76252发布日期:2021-11-18 12:23阅读:444来源:国知局
一种火炮人工后座试验台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火炮装配后的性能试验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火炮人工后座试验台。


背景技术:

2.火炮是武器装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火炮结构复杂,在炮弹击发后利用炮弹后坐力会进行一系列的动作,一方面抵消后座力,另一方面需向下一次射击做好准备,简单来说,炮弹击发后,火炮身管及炮尾会在后座力作用下向后运动,此时驻退机用以抵消后座力,复进机储存能量,同时炮栓自动打开自动抛出弹壳,到后座位置后,火炮自动卡停,即可装填下一发炮弹,炮弹安装到位是,炮栓自动关闭,手动解锁身管和炮尾,复进机释放储存的能量,在复进机的作用下向前自动回位。
3.在上述过程中,有多个重要的技术指标需全部达标后才可认定火炮的性能合格,其中包括:驻退机压力、复进机压力、后座长度、是否能自动抛壳、抛壳角度、能否自动卡停、装弹后是否会自动解锁等等,为了保证人身和财产安全,因此不论是新生产还是维修过后的火炮,在实弹射击前必须进行人工后座试验以验证火炮性能指标。


技术实现要素:

4.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火炮人工后座试验台,充分模拟炮弹击发后的火炮运动情况,保证火炮性能稳定,进而保护人身财产安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火炮人工后座试验台,包括底座,底座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底座上连接有卷扬装置、导向装置和火炮固定装置,所述的卷扬装置设置在底座左端,卷扬装置包括减速电机、联轴器和卷扬筒,卷扬筒两边通过轴承座连接在底座上,减速电机固定连接在底座上,减速电机和卷扬筒通过联轴器连接,导向装置包括支架和滑轮,支架连接在底座上,支架设置在卷扬筒右侧,滑轮转动连接在支架顶部,所述的卷扬筒上缠绕并固定连接钢丝绳的一端,钢丝绳另一端穿过滑轮连接有炮尾连接器,所述的火炮固定装置设置在底座的右端,滑轮、炮尾连接器和火炮固定装置设置在同一中轴线上。
7.进一步所述的炮尾连接器下部设有挂钩,所述的底座固定连接有挂环,挂钩和挂环之间连接有保险绳。
8.进一步所述的炮固定装置包括插槽和支座,所述的插槽固定连接在底座上,所述的支座底部设有插板,支座通过插板插接在插槽内。
9.进一步所述的插板和插槽侧壁上设置有通孔,插板和插槽通过销轴贯穿通孔固定连接。
10.进一步所述的导向装置和火炮固定装置之间还设有收集盒,所述的收集盒固定连接在底座上。
11.进一步所述的收集盒靠近导向装置一侧设有挡板,挡板高于收集盒顶面,挡板低于滑轮上端面。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通过机械能模拟炮弹击发后的后座力,验证火炮性能;
14.2.在生产场地进行试验,便于生产程序的简化;
15.3.适用于各中型号火炮的试验用,适用性强;
16.4.提升火炮射击前的安全性,保护人身财产安全;
17.5.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火炮固定装置局部结构剖视结构示意图;
21.图4是本实用新型保险绳局部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底座,101.挂环,2.卷扬装置,201.减速电机,202.联轴器,203.卷扬筒,204.钢丝绳,3.导向装置,301.支架,302.滑轮,4.火炮固定装置,401.插槽,402.支座,403.插板,5.炮尾连接器,501.挂钩,6.保险绳,7.收集盒,701.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24.一种火炮人工后座试验台,包括底座1,底座1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底座1上连接有卷扬装置2、导向装置3和火炮固定装置4,所述的卷扬装置2设置在底座1左端,卷扬装置2包括减速电机201、联轴器202和卷扬筒203,卷扬筒203两边通过轴承座连接在底座1上,减速电机201固定连接在底座1上,减速电机201和卷扬筒203通过联轴器202连接,导向装置3包括支架301和滑轮302,支架301连接在底座1上,支架301设置在卷扬筒203右侧,滑轮302转动连接在支架301顶部,所述的卷扬筒203上缠绕并固定连接钢丝绳204的一端,钢丝绳204另一端穿过滑轮302连接有炮尾连接器5,所述的火炮固定装置4设置在底座1的右端,滑轮302、炮尾连接器5和火炮固定装置4设置在同一中轴线上,将火炮固定连接在火炮固定装置4上,火炮炮尾朝向卷扬装置2,然后用炮尾连接器5连接在火炮尾部,此时火炮应水平,同时保持与钢丝绳204在同一中轴线上,然后启动减速电机201,通过钢丝绳204带动火炮的身管和炮尾向后运动,进而进行人工后座试验。
25.进一步所述的炮尾连接器5下部设有挂钩501,所述的底座1固定连接有挂环101,挂钩501和挂环101之间连接有保险绳6,由于火炮的后座长度是有规定范围的,过大导致驻退机和复进机损坏,过小无法实现试验要求,因此增加保险绳6控制后座的最大长度,当保险绳6拉紧时火炮有任何一项性能或动作不符合要求都需终止试验,重新调试火炮后再进行试验。
26.进一步所述的炮固定装置4包括插槽401和支座402,所述的插槽401固定连接在底座1上,所述的支座402底部设有插板403,支座402通过插板403插接在插槽401内,将支座402设置成快速连接和更换的形式,方便在进行不同型号的火炮试验时更换支座402,目的
在于保证火炮固定的稳定性,同时提升本实用新型的适用性。
27.进一步所述的插板403和插槽401侧壁上设置有通孔,插板403和插槽401通过销轴贯穿通孔固定连接,通过销轴插拔的方式形成定位和快速连接和拆卸的功能。
28.进一步所述的导向装置3和火炮固定装置4之间还设有收集盒7,所述的收集盒7固定连接在底座1上,利用收集盒7收集火炮后座时抛出的弹壳,防止弹壳抛出后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同时防止弹壳损伤设备。
29.进一步所述的收集盒7靠近导向装置3一侧设有挡板701,挡板701高于收集盒7顶面,挡板701低于滑轮302上端面,增加挡板701一方面提升阻挡能力,另一方面可通过弹壳在挡板701上碰撞留下的痕迹判断抛壳性能。
30.使用时,根据火炮型号更换对应匹配的炮尾连接器5和支座402,然后选择合适长度的保险绳6进行连接,再将火炮固定连接在支座402上后,将炮尾与炮尾连接器5进行连接,然后打开火炮的炮栓,装入工艺弹壳后关闭炮栓,启动减速电机201,卷扬装置2开始工作,拉动炮尾及身管向后运动,当达到后座位置后,工艺弹壳抛出,火炮自行锁定,发出卡塔声后,停止卷扬装置2工作,断开炮尾连接器5和炮尾的连接,重新转入工艺弹壳,炮栓自动关闭,手动解锁后火炮自动复位,即完成一次人工后座试验,再次过程中检测各部件的性能指标,各运动是否完成并达标。


技术特征:
1.一种火炮人工后座试验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底座(1)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底座(1)上连接有卷扬装置(2)、导向装置(3)和火炮固定装置(4),所述的卷扬装置(2)设置在底座(1)左端,卷扬装置(2)包括减速电机(201)、联轴器(202)和卷扬筒(203),卷扬筒(203)两边通过轴承座连接在底座(1)上,减速电机(201)固定连接在底座(1)上,减速电机(201)和卷扬筒(203)通过联轴器(202)连接,导向装置(3)包括支架(301)和滑轮(302),支架(301)连接在底座(1)上,支架(301)设置在卷扬筒(203)右侧,滑轮(302)转动连接在支架(301)顶部,所述的卷扬筒(203)上缠绕并固定连接钢丝绳(204)的一端,钢丝绳(204)另一端穿过滑轮(302)连接有炮尾连接器(5),所述的火炮固定装置(4)设置在底座(1)的右端,滑轮(302)、炮尾连接器(5)和火炮固定装置(4)设置在同一中轴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炮人工后座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炮尾连接器(5)下部设有挂钩(501),所述的底座(1)固定连接有挂环(101),挂钩(501)和挂环(101)之间连接有保险绳(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炮人工后座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火炮固定装置(4)包括插槽(401)和支座(402),所述的插槽(401)固定连接在底座(1)上,所述的支座(402)底部设有插板(403),支座(402)通过插板(403)插接在插槽(401)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火炮人工后座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板(403)和插槽(401)侧壁上设置有通孔,插板(403)和插槽(401)通过销轴贯穿通孔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炮人工后座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向装置(3)和火炮固定装置(4)之间还设有收集盒(7),所述的收集盒(7)固定连接在底座(1)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火炮人工后座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收集盒(7)靠近导向装置(3)一侧设有挡板(701),挡板(701)高于收集盒(7)顶面,挡板(701)低于滑轮(302)上端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火炮装配后的性能试验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火炮人工后座试验台,包括底座,底座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底座上连接有卷扬装置、导向装置和火炮固定装置,所述的卷扬装置设置在底座左端,卷扬装置包括减速电机、联轴器和卷扬筒,卷扬筒两边通过轴承座连接在底座上,减速电机固定连接在底座上,减速电机和卷扬筒通过联轴器连接,导向装置包括支架和滑轮,支架连接在底座上,支架设置在卷扬筒右侧,滑轮转动连接在支架顶部,所述的卷扬筒上缠绕并固定连接钢丝绳的一端,钢丝绳另一端穿过滑轮连接有炮尾连接器,所述的火炮固定装置设置在底座的右端,滑轮、炮尾连接器和火炮固定装置设置在同一中轴线上。置设置在同一中轴线上。置设置在同一中轴线上。


技术研发人员:魏子君 陶生福 白金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兰州将军山机械厂
技术研发日:2021.05.31
技术公布日:2021/11/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