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打印手机着色效果背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774787发布日期:2022-04-22 11:57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一种3D打印手机着色效果背板的制作方法
一种3d打印手机着色效果背板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3d打印手机着色效果背板。


背景技术:

2.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零部件产业也随之快速发展,各厂商纷纷加快速度抢占手机零部件的市场份额。在这样的形势下,就要求手机零部件加工企业抓紧完成对自身技术的更新,优化工序和生产工具,降低加工成本,以取得竞争优势。
3.手机背板是手机的重要零件,是手机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手机背板的性能和外观都具有一定的要求方可使用。
4.目前的手机背板表面设计分为光面和哑面,光面虽然能够把手机背板的色系及纹理完全呈现出来,但长期使用后,光面表面的疏油层必然消失,会造成光面表面易收集指纹的反作用,影响美观,而哑面能够给人一种朦胧的视觉体验,要比光面显得更高级,且能避免指纹收集苦恼,最关键是触感更佳,但手机背板的色系及纹理不能够完全呈现出来,显得手机背板较为单调。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实现光哑一体,视觉效果佳,触感好的3d打印手机着色效果背板。
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7.一种3d打印手机着色效果背板,该3d打印手机着色效果背板从内到外依次包括有盖底、着色复合板层和光哑表层,所述光哑表层包括透明树脂膜层、珠光面层和哑光面层,所述珠光面层、哑光面层分别位于透明树脂膜层上且相邻,所述珠光面层为通过含有闪光砂的透光油墨在透明树脂膜层的外表面3d打印而成的光滑平面,所述珠光面层内含有若干颗间隔分布的闪光砂,所述哑光面层为通过3d打印在透明树脂膜层的外表面形成高低不平表面粗糙的膜面结构,所述着色复合板层具有透光效果,所述着色复合板层的着色部分对应所述珠光面层,所述着色复合板层的着色部分并排或并列划分为第一颜色区域、第二颜色区域、第三颜色区域、第四颜色区域、第五颜色区域、第六颜色区域和第七颜色区域,所述第一颜色区域内含有若干颗透光红色粒子,所述第二颜色区域内含有若干颗透光橙色粒子,所述第三颜色区域内含有若干颗透光黄色粒子,所述第四颜色区域内含有若干颗透光绿色粒子,所述第五颜色区域内含有若干颗透光蓝色粒子,所述第六颜色区域内含有若干颗透光靛色粒子,所述第七颜色区域内含有若干颗透光紫色粒子,所述盖底为反光油墨层。
8.进一步的,所述盖底的外表面通过真空电镀形成有电镀层。
9.进一步的,所述电镀层为金属膜层。
10.进一步的,所述电镀层与着色复合板层之间通过uv转印胶水凝固形成有纹理层,所述纹理层的纹理部分对应所述珠光面层。
11.进一步的,所述着色复合板层的外表面通过喷涂面漆,经固化形成光面的硬化层。
12.进一步的,所述珠光面层、哑光面层为左右对称设置。
13.进一步的,所述珠光面层、哑光面层为上下对称设置。
14.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光哑一体,通过在手机背板的外表面设有一层光哑表层,该光哑表层包括透明树脂膜层、珠光面层和哑光面层,珠光面层、哑光面层分别位于透明树脂膜层上且相邻,其中,珠光面层为通过含有闪光砂的透光油墨在透明树脂膜层的外表面3d打印而成的光滑平面,珠光面层内含有若干颗间隔分布的闪光砂,哑光面层为通过3d打印在透明树脂膜层的外表面形成高低不平表面粗糙的膜面结构。在光线照射下,光线从珠光面层进入经过着色复合板层被反光油墨层反射,部分反射光线会经若干颗闪光砂从不同角度折射出,从而呈现出炫彩效果,另一部分反射光线会被哑光面层拦截住,哑光面层能提供一种朦胧的视觉效果,且能避免指纹收集苦恼,触感佳。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3d打印手机着色效果背板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3d打印手机着色效果背板的结构剖视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着色复合板层的平面示意图之一;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着色复合板层的平面示意图之二;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3d打印手机着色效果背板的原理图;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3d打印手机着色效果背板的平面示意图之一;
22.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3d打印手机着色效果背板的平面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4.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
25.实施例
26.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3d打印手机着色效果背板,从内到外依次包括有盖底1、电镀层2、纹理层3、着色复合板层4、硬化层5和光哑表层6。
27.所述盖底1即为与手机元器件的接触面。本实施例中,所述盖底1为反光油墨层,使得盖底1的表面具有反射光线的功能。
28.所述盖底1的外表面通过真空电镀形成电镀层2。本实施例中,该电镀层2为金属膜层,其目的是让手机背板的外观具有金属质感,提升产品的档次。
29.所述纹理层3通过uv转印胶水凝固形成,uv转印胶是一种光固化型单组分成型点胶,可通过紫外线进行固化成型纹理部分31,所述纹理层3的纹理部分31对应所述珠光面层
62,使得纹理部分31可从珠光面层62呈现出纹理效果。本实施例中,所述纹理部分31可根据不同纹理呈现出不同的显示效果,如:图案、logo等。
30.所述着色复合板层4为一种光学级板材,自带通透的仿玻璃复合板材,具有透光效果,其着色部分40内含有若干颗不同颜色的透光颜料粒子。着色复合板层4的着色部分40对应珠光面层62,本实施例中,如图3、图4所示,着色复合板层4的着色部分40并排或并列划分为第一颜色区域41、第二颜色区域42、第三颜色区域43、第四颜色区域44、第五颜色区域45、第六颜色区域46和第七颜色区域47,所述第一颜色区域41内含有若干颗透光红色粒子411,所述第二颜色区域42内含有若干颗透光橙色粒子421,所述第三颜色区域43内含有若干颗透光黄色粒子431,所述第四颜色区域44内含有若干颗透光绿色粒子441,所述第五颜色区域45内含有若干颗透光蓝色粒子451,所述第六颜色区域46内含有若干颗透光靛色粒子461,所述第七颜色区域47内含有若干颗透光紫色粒子471,从而使着色复合板层4的着色部分40呈现出彩虹效果,配合所述纹理层3,能得到很好的流光炫彩的玻璃效果。
31.所述着色复合板层4的外表面通过喷涂面漆,经固化形成光面的硬化层5。该硬化层5为保护层,外观呈透明、光面,具有特定的硬度、韧性。本实施例中,该硬化层5是采用高透高硬uv树脂涂料,通过紫外线固定成型而成。
32.所述光哑表层6包括透明树脂膜层61、珠光面层62和哑光面层63,所述珠光面层62、哑光面层63分别位于透明树脂膜层61上且相邻。其中,所述珠光面层62为通过含有闪光砂的透光油墨在透明树脂膜层61的外表面3d打印而成的光滑平面,所述珠光面层62内含有若干颗间隔分布的闪光砂621,所述哑光面层63为通过3d打印在透明树脂膜层的外表面形成高低不平表面粗糙的膜面结构。实现了光哑一体,使得该手机背板同时具备有光面的丰富视觉效果和哑面的朦胧视觉效果和触感佳的优点。其原理如图5所示,在光线照射下,光线从珠光面层62进入依次经过硬化层5、着色复合板层4、纹理层3、电镀层2被反光油墨层反射,部分反射光线再依次经过电镀层2、纹理层3、着色复合板层4、硬化层5,最后经珠光面层62内的闪光砂621从不同角度折射出,从而呈现出炫彩效果及纹理效果,而另一部分反射光线会被哑光面层63拦截住,哑光面层63能提供一种朦胧的视觉效果,其表面的膜面结构能避免指纹收集苦恼,且能使手机背板的触感更佳。
33.如图6、图7所示,所述珠光面层62、哑光面层63可为左右对称设置或上下对称设置,较佳的,所述珠光面层62、哑光面层63为上下对称设置,其中哑光面层63对应手机拿取部位,能够增加手机背板与手之间的摩擦力,防止手滑情况导致的手机掉落。
34.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