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保暖针织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754335发布日期:2022-04-22 08:06阅读:7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保暖针织布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针织布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复合保暖针织布。


背景技术:

2.针织布是通过纱线弯曲成圈并串套而形成的织物,具有吸湿透气、排汗保暖和柔软舒适的特点,同时还具有良好的延伸性和弹性。针织布被广泛应用于服装生产行业。
3.现代针织面料更加丰富多彩,已经进入多功能化和高档化的发展阶段,各种肌理效应、不同功能的新型针织面料不断被开发出来,给针织品带来前所未有的感官效果和视觉效果。现有的针织布仍存在因结构单一,功能性不佳,而无法满足人们越来越多的使用需求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保暖针织布,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复合保暖针织布,包括针织层、弹性层、弹性管和凸起,所述针织层的下方设置有亲肤层,亲肤层的下方设置有绒毛层,针织层的上方设置有弹性层,弹性层内设置有多个透气孔;所述弹性层的上方设置有阻燃层,弹性层的上表面和阻燃层的下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弧形腔和第二弧形腔,第一弧形腔位于第二弧形腔的正下方,第一弧形腔和第二弧形腔之间设置有弹性管;所述阻燃层内设置有多个填充腔,填充腔内填充有载银抗菌母粒,阻燃层的上方设置有耐磨层。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绒毛层为太空棉层,弹性层为高弹聚酯纤维层,亲肤层为竹纤维和碳纤维混纺层。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绒毛层为太空棉层,弹性层为高弹聚酯纤维层。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阻燃层为玻璃纤维层,弹性管为高弹聚酯管。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耐磨层的下表面设置有凸起,阻燃层的上表面设置有凹槽,凸起嵌合在凹槽内。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第一弧形腔、第二弧形腔和弹性管之间的配合使用,能够在布料受到外力挤压时,通过弹性管自身的弹力作用快速回弹,能够防止布料发生褶皱;通过设置的导电纱条能够将耐磨层表面摩擦产生的静电进行疏导,防止静电作用吸附灰尘;通过设置的凸起和凹槽之间的配合使用,能够使耐磨层和阻燃层之间的连接更加的牢固。
附图说明
13.图1为一种复合保暖针织布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一种复合保暖针织布中阻燃层的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一种复合保暖针织布中弹性管的结构示意图。
16.图中:1、针织层;2、亲肤层;3、绒毛层;4、弹性层;5、透气孔;6、阻燃层;7、第一弧形腔;8、第二弧形腔;9、弹性管;10、填充腔;11、耐磨层;12、凹槽;13、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18.请参阅图1-3,一种复合保暖针织布,包括针织层1、弹性层4、弹性管9和凸起13;所述针织层1的下方设置有亲肤层2,亲肤层2为竹纤维和碳纤维混纺层,竹纤维具有良好的透气效果,碳纤维能够吸附灰尘保持布料的清洁,亲肤层2的下方设置有绒毛层3,绒毛层3为太空棉层,针织层1的上方设置有弹性层4,弹性层4为高弹聚酯纤维层,弹性层4内设置有多个透气孔5。
19.所述弹性层4的上方设置有阻燃层6,阻燃层6为玻璃纤维层,弹性层4的上表面和阻燃层6的下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弧形腔7和第二弧形腔8,第一弧形腔7位于第二弧形腔8的正下方,第一弧形腔7和第二弧形腔8之间设置有弹性管9,弹性管9为高弹聚酯管,通过设置的弹性管9能够在布料受到外力挤压发生褶皱时,通过自身的弹力快速回弹,能够保持布料表面的平整。
20.所述阻燃层6内设置有多个填充腔10,填充腔10内填充有载银抗菌母粒,通过在填充腔10内填充载银抗菌母粒,能够提高布料的抗菌性能,阻燃层6的上方设置有耐磨层11,耐磨层11的下表面设置有凸起13,阻燃层6的上表面设置有凹槽12,凸起13嵌合在凹槽12内,通过凹槽12和凸起13之间的配合使用,能够使阻燃层6和耐磨层11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
21.所述耐磨层11内均布设置有多根导电纱条14,通过设置的导电纱条14能够将耐磨层11表面摩擦产生的静电进行疏导,消除耐磨层11表面的静电,防止摩擦产生的静电将灰尘吸附在布料上。
22.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亲肤层2为竹纤维和碳纤维混纺层,竹纤维透气性良好,而碳纤维具有吸附灰尘的功能,当布料受到外力而产生变形时,弹性管9通过自身的弹力快速回弹,使布料恢复原状,能够防止布料产生褶皱;耐磨层11表面由于摩擦容易产生静电,产生的静电可通过导电纱条14进行疏导,使耐磨层11表面的静电消除。
2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4.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技术特征:
1.一种复合保暖针织布,包括针织层(1)、弹性层(4)、弹性管(9)和凸起(13),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织层(1)的下方设置有亲肤层(2),亲肤层(2)的下方设置有绒毛层(3),针织层(1)的上方设置有弹性层(4),弹性层(4)内设置有多个透气孔(5);所述弹性层(4)的上方设置有阻燃层(6),弹性层(4)的上表面和阻燃层(6)的下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弧形腔(7)和第二弧形腔(8),第一弧形腔(7)位于第二弧形腔(8)的正下方,第一弧形腔(7)和第二弧形腔(8)之间设置有弹性管(9);所述阻燃层(6)内设置有多个填充腔(10),填充腔(10)内填充有载银抗菌母粒,阻燃层(6)的上方设置有耐磨层(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保暖针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绒毛层(3)为太空棉层,弹性层(4)为高弹聚酯纤维层;所述亲肤层(2)为竹纤维和碳纤维混纺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保暖针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层(6)为玻璃纤维层,弹性管(9)为高弹聚酯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保暖针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层(11)内均布设置有多根导电纱条(14)。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保暖针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层(11)的下表面设置有凸起(13),阻燃层(6)的上表面设置有凹槽(12),凸起(13)嵌合在凹槽(12)内。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保暖针织布,属于针织布技术领域。所述复合保暖针织布包括针织层、弹性层、弹性管和凸起,所述针织层的下方设置有亲肤层,针织层的上方设置有弹性层,弹性层内设置有多个透气孔;所述弹性层的上方设置有阻燃层,弹性层的上表面和阻燃层的下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弧形腔和第二弧形腔,第一弧形腔位于第二弧形腔的正下方,第一弧形腔和第二弧形腔之间设置有弹性管;所述阻燃层内设置有多个填充腔,阻燃层的上方设置有耐磨层。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第一弧形腔、第二弧形腔和弹性管之间的配合使用,能够在布料受到外力挤压时,通过弹性管自身的弹力作用快速回弹,能够防止布料发生褶皱。防止布料发生褶皱。防止布料发生褶皱。


技术研发人员:张长春 蔡金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省港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30
技术公布日:2022/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