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气层叠体以及包装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38468发布日期:2022-12-06 20:21阅读:36来源:国知局
阻气层叠体以及包装袋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阻气层叠体以及包装袋。


背景技术:

2.用于食品、医药品等的包装的包装材料为了防止透过包装材料的氧、水蒸气、其他使内容物变质的气体的影响,要求具有阻气性。
3.作为具备阻气性的包装材料,通常使用具备无机蒸镀层或含有水溶性高分子的阻气层的阻气层叠体。
4.例如,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在塑料基材上形成蒸镀薄膜层,并在其上形成阻气层来表现出阻气性。在专利文献2中,在塑料基材上形成阻气层来表现出阻气性,即使在使用双轴拉伸聚丙烯的情况下也表现出优异的阻气性。
5.现有技术文献
6.专利文献
7.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1631号公报
8.专利文献2:日本特许第3949551号


技术实现要素:

9.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10.然而,在使用含有聚烯烃的基材的情况下,如果对包装袋进行蒸煮杀菌处理或虐待性试验,则存在阻气性劣化的问题。
11.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即使在使用含有聚烯烃的基材作为阻气层叠体的基材的情况下,在蒸煮杀菌处理后或虐待试验后也具有优异的阻气性的阻气层叠体以及包装袋。
12.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13.本发明提供一种阻气层叠体,其依次具有含有聚烯烃的基材层、金属氧化物层和阻气性被覆层,阻气性被覆层含有硅醇盐(silicon alkoxide)或其水解物、以及水溶性高分子,硅醇盐或其水解物中的硅原子的含量(a质量份)与水溶性高分子的含量(b质量份)的含有比例a/b以质量比计为3/97以上45/55以下。
14.含有比例a/b以质量比计可以为5/95以上。
15.阻气层叠体可以进一步包括锚定涂层,金属氧化物层可以经由锚定涂层而形成在基材层上。
16.阻气性被覆层的膜厚可以为0.1μm以上1μm以下。
17.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包含上述本发明涉及的阻气层叠体的包装袋。
18.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包含上述本发明涉及的阻气层叠体的管容器。
19.发明的效果
20.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即使在使用含有聚烯烃的基材作为阻气层叠体的基材
的情况下,在蒸煮杀菌处理后或虐待试验后也具有优异的阻气性的阻气层叠体、包装袋以及管容器。
附图说明
21.[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阻气层叠体的示意性剖面图。
[0022]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涉及的阻气层叠体的示意性剖面图。
[0023]
[图3]是示出带口栓包装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透视图。
[0024]
[图4]是示出管容器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以下,根据情况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
[0026]
《阻气层叠体》
[0027]
图1是示出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阻气层叠体的示意性剖面图。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阻气层叠体10依次具有基材层1、金属氧化物层2、以及阻气性被覆层3。
[0028]
[基材层]
[0029]
基材层是作为支撑体的膜(基膜),包含聚烯烃。基材层可以是由聚烯烃构成的膜,也可以进一步包含聚烯烃以外的膜。另外,基材层可以包含多层膜。聚烯烃可以是拉伸膜,也可以是非拉伸膜,优选为拉伸聚烯烃,例如可以列举出双轴拉伸聚烯烃等。另外,也可以使用从工业废弃物中再利用的聚丙烯等来自再利用树脂的膜。
[0030]
基材层的膜厚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优选为3μm以上100μm以下左右的一般膜厚。在基材层包含多个膜的情况下,其合计膜厚可以在上述范围内。
[0031]
根据需要,基材可以含有防静电剂、紫外线吸收剂、增塑剂、润滑剂之类的添加剂。此外,可以对基材表面实施电晕处理、火焰处理、等离子体处理、易粘接处理等改性处理等,也可以进一步设置实施了这些处理的锚定涂层。在进一步具备锚定涂层的情况下,金属氧化物层经由锚定涂层而形成在基材层上。即,如图2所示,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阻气层叠体成为依次具有基材层1、锚定涂层4、金属氧化物层2、以及阻气性被覆层3的阻气层叠体20。
[0032]
另外,为了降低基材层的凹凸,也可以另外设置平坦化层。
[0033]
作为用于锚定涂层或平坦化层的涂布剂,例如可以列举出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丙烯酸氨基甲酸酯系树脂、聚酯系聚氨酯树脂、聚醚系聚氨酯树脂等。在这些涂布剂中,从耐热性及层间粘接强度的观点出发,优选丙烯酸氨基甲酸酯树脂、聚酯系聚氨酯树脂。
[0034]
[金属氧化物层]
[0035]
金属氧化物层是含有金属氧化物的层,可以是由1层构成的层,也可以是由2层以上构成的层。作为金属氧化物层的构成材料,例如可以列举出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镁、氧化锡等金属氧化物。从阻隔性的观点考虑,作为金属氧化物,可以选自由氧化硅和氧化铝组成的组。另外,也可以含有氮或铝原子。通过使用金属氧化物,可以以不影响阻气层叠体的再利用性的非常薄的层获得高的阻气性。
[0036]
金属氧化物层的膜厚优选为3nm以上100nm以下。如果膜厚为3nm以上,则可以得到充分的阻气性。另外,如果膜厚为100nm以下,则可以抑制因固化收缩的增加而产生裂纹,可
以抑制阻气性的降低。需要说明的是,当膜厚超过100nm时,由于材料使用量的增加以及膜形成时间的长时间化等导致成本容易增加,因此从经济的观点来看也不优选。从同样的观点来看,金属氧化物层的膜厚优选为10nm以上50nm以下。
[0037]
金属氧化物层例如可以通过真空成膜形成。在真空成膜中,可以使用物理气相沉积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作为物理气相沉积法,可以列举出真空蒸镀法、溅射法、离子镀法等,但不限于此。作为化学气相沉积法,可以列举出热cvd法、等离子体cvd法、光cvd法等,但不限于此。
[0038]
在上述真空成膜中,优选使用电阻加热式真空蒸镀法、电子束加热式真空蒸镀法、感应加热式真空蒸镀法、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法(pecvd法)等。
[0039]
[阻气性被覆层]
[0040]
阻气性被覆层具有保护上述金属氧化物层、防止弯曲时的金属氧化物破裂的效果。另外,阻气性被覆层是具有阻气性的层。通过设置阻气性被覆层,可以利用与金属氧化物层的协同效果,从而表现出阻气层叠体的高阻气性。
[0041]
阻气性被覆层经由在金属氧化物层的表面上形成含有以下成分的涂膜的工序而形成。
[0042]
(a)硅醇盐或其水解物(以下有时也称为(a)成分)
[0043]
(b)水溶性高分子(以下有时也称为(b)成分)
[0044]
(a)硅醇盐或其水解物和(b)水溶性高分子通过水解和脱水缩合(例如溶胶-凝胶法)而成为有机-无机复合体。即,(a)硅醇盐通过水解/缩聚反应而形成si-o键,并且硅醇盐的水解物的硅烷醇基与(b)水溶性高分子的羟基发生氢键合。通过这些反应,可以推测阻气性被覆层表现出优异的耐热水性和对张力的优异的耐性。
[0045]
(a)硅醇盐可以是由通式si(or)n(r:ch3、c2h5等烷基)表示的化合物,例如可以列举出四甲氧基硅烷[si(och3)4]、四乙氧基硅烷[si(oc2h5)4]等。另外,硅醇盐的水解物是上述硅醇盐水解而成的,具有硅烷醇基。上述当中,由于四乙氧基硅烷水解后在水系溶剂中比较稳定,因此优选。
[0046]
作为(b)水溶性高分子,可以列举出聚乙烯醇或其改性体、聚乙烯吡咯烷酮、淀粉、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海藻酸钠等。其中,聚乙烯醇(以下有时也简称为pva)或其改性体能够使阻气性被覆层的阻气性优异,因此优选。在此所说的pva一般是将聚醋酸乙烯酯皂化而得到的,例如,可以使用从残存有数十%醋酸基的所谓的部分皂化pva到只残存了几%醋酸基的完全pva等。另外,作为pva的改性体,也可以使用在pva中导入了保持水溶性程度的乙烯基而得的改性体。
[0047]
阻气性被覆层可以由包含(a)成分和(b)成分作为材料的涂布剂形成。涂布剂可以使用溶剂,作为溶剂,例如可以列举出水、醇、水/醇混合溶剂等。
[0048]
阻气性被覆层可以通过将(a)成分或使(a)成分预先进行水解等处理而得的物质与(b)成分混合后的溶液涂布在金属氧化物层上并加热干燥而形成。此时,(a)成分中的硅原子的含量(a质量份)与(b)成分的含量(b质量份)的含有比例a/b以质量比计为3/97以上45/55以下。通过使含有比例a/b在上述范围内,即使在使用含有聚烯烃的基材作为阻气层叠体的基材的情况下,也可以成为在蒸煮杀菌处理后或虐待试验后具有优异的阻气性的阻气层叠体。特别是,如果上述a/b为3/97以上,则可以保持层的耐水性,可以抑制在填充液体
作为内容物的情况下、在实施了煮沸及蒸煮杀菌处理等热水杀菌处理的情况下阻气层溶解而发生分层。另外,如果上述a/b为45/55以下,则可以抑制层变得过硬,可以确保柔软性。从这样的观点出发,a/b优选为5/95以上,优选为23/77以下。
[0049]
这里,(a)成分中的硅原子的含量(a质量份)是将(a)成分的重量除以(a)成分的摩尔当量,并乘以硅原子(si)的质量(原子量“28.1”)而得的值。
[0050]
除了上述(a)成分和(b)成分以外,阻气性被覆层还可以根据需要包含其他成分以进一步提高阻气性。作为其他成分,优选水性的材料。作为其他成分,例如可以列举出聚丙烯酸、聚氨酯、丙烯酸树脂、聚酯树脂的水分散体、使用了溶胶-凝胶法形成的金属前体的金属氧化物等。在含有这些其他成分的情况下,可以使其包含在上述涂布剂中。
[0051]
另外,其他流平剂或消泡剂、紫外线吸收剂、抗氧化剂、硅烷偶联剂或金属螯合剂等也可以根据需要而(例如)包含在涂布剂中。
[0052]
作为阻气被覆层中的涂布剂的涂布方法,可以使用公知的方法。具体而言,可以使用凹版涂布机、浸涂机、反向涂布机、线棒涂布机、模涂机等的湿式成膜法。
[0053]
阻气性被覆层的膜厚优选为例如0.1μm以上1μm以下。0.1μm以上时,层不会变得过薄,能够得到充分的阻气性。另外,1μm以下时,膜不易卷曲,加工适性优异。
[0054]
阻气层叠体不仅具有优异的阻气性,而且无论是在蒸煮杀菌处理后还是虐待性试验后都具有优异的阻气性。即,阻气层叠体在温度30℃、相对湿度70%时的氧透过度例如可以达到10cc/m2·
day
·
atm以下、5cc/m2·
day
·
atm以下、或3cc/m2·
day
·
atm以下。另外,阻气层叠体在121℃、30分钟的蒸煮杀菌处理后的氧透过度例如可以达到10cc/m2·
day
·
atm以下、5cc/m2·
day
·
atm以下、1cc/m2·
day
·
atm以下。此外,进行5次gelbo flex试验(虐待性试验)后的氧透过度可以达到10cc/m2·
day
·
atm以下、5cc/m2·
day
·
atm以下、3cc/m2·
day
·
atm以下。此外,在121℃、30分钟的蒸煮杀菌处理后,再进行5次gelbo flex试验(虐待性试验)后的氧透过度可以达到11cc/m2·
day
·
atm以下、10cc/m2·
day
·
atm以下。
[0055]
《包装袋》
[0056]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包装袋包含上述的阻气层叠体。作为包装袋的制造方法,具体而言,包括:在阻气性被覆层上经由粘接层层叠密封剂层以制造包装材料的工序、以及将包装材料制袋而形成袋形状的工序。
[0057]
阻气层叠体具有优异的耐热水性。因此,通过选择具有耐热水性的粘接层和密封剂层,包装材料也可以具有优异的耐热水性。耐热水性优异的包装材料可适用于实施加热杀菌处理的包装体。需要说明的是,作为密封剂层,例如可以使用拉伸或未拉伸的聚丙烯膜。密封剂层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为30μm以上,可以为100μm以下。
[0058]
粘接层粘接阻气层叠体和密封剂层。作为构成粘接层的粘接剂,例如可以列举出对聚酯多元醇、聚醚多元醇、丙烯酸多元醇、碳酸酯多元醇等主剂作用了二官能以上的异氰酸酯化合物而得的聚氨酯树脂等。各种多元醇可以单独使用1种或组合2种以上使用。关于粘接层,为了促进粘接,可以在上述聚氨酯树脂中配合碳二亚胺化合物、噁唑啉化合物、环氧化合物、磷化合物、硅烷偶联剂等。从环境友好的观点来看,粘接层也可以使用高分子成分来自生物质的物质或具有生物降解性的物质。作为粘接层的涂布量,从得到所希望的粘接强度、追随性、及加工性等的观点来看,例如可以为1~10g/m2。
[0059]
包装袋可以是将1张包装材料以密封剂层相对向的方式对折后,通过热封3边而形成袋形状的包装袋;也可以是将2张包装材料以密封剂层相对向的方式重叠后,通过热封4边而形成袋形状的包装袋。包装袋可以容纳食品、医药品等内容物作为内容物。另外,包装袋也可以是自立袋等具有弯曲部(折弯部)的形状。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包装袋即使是具有弯曲部的形状也能够维持高的阻气性。
[0060]
作为包装袋的其他形态,可以列举出带口栓的包装袋。作为带口栓的包装袋的结构,可以列举出在形成包装袋的两片阻气层叠体中夹入口栓并固定,或者在包装袋的一面开孔并粘接固定注出口的结构。注出口可以设置在包装袋的上面,也可以设置在包装袋的斜上方,或者也可以设置在包装袋的侧面或底面。在内容物为液状或凝胶状的食品的情况下,除了注出口栓(所谓的嘴口)以外也可以设置到达容器底部的吸管,以便直接放在嘴边而吸出。
[0061]
图3是示出带口栓包装袋(带嘴口的gazette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透视图。图3所示的带口栓包装袋100具有将口栓104夹入在形成包装袋140的阻气层叠体的密封部130中并固定的结构,在口栓104中设置有到达容器底部的吸管105。另外,带口栓包装袋100可以通过关闭口栓盖104a而密封。构成带口栓包装袋100的包装袋140可以是在填充有内容物时袋的下部扩大、成为下膨胀形状从而能够自立的gazette袋。
[0062]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阻气层叠体由于具备含有聚烯烃的基材层和含有聚烯烃的树脂层,因此是柔软的,并且即使在弯曲后也能够保持高的阻气性,因此也可以适合用作挤出袋。在挤出袋中可以设置可再封的口栓,也可以是切割一次性袋而设置注出口的结构。
[0063]
作为带口栓包装袋的其他形态,可以列举出将收纳清凉饮料或酒精饮料等液体的袋(内袋)收纳在纸盒(外箱)中而成的盒中袋。本实施方式的阻气层叠体可以用于盒中袋的上述袋、特别是具备注出用的口栓(管)的袋主体。
[0064]
在上述任何带口栓包装袋的情况下,从提高再利用性的观点来看,优选的是,口栓部分、或包括盖在内的口栓整体使用与阻气层叠体的基材层及树脂层相同的树脂。
[0065]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阻气层叠体可以用于管容器的主体部。管容器一般由阻气层叠体所构成的主体部和通过挤出成形制造的注出口部构成。注出口部由排出内容物的口栓部和用于将保持在主体部的内容物引导到口栓部的肩部构成。
[0066]
图4是示出管容器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正视图。图4所示的管容器500具备由阻气层叠体构成的主体部510、安装在主体部510的一端的注出口部520、以及安装在注出口部520上的盖530。主体部510是通过用密封部513将阻气层叠体的密封剂层彼此贴合、并且位于与安装注出口部520的一端相反侧的另一端的底部511被封闭,从而以能够容纳内容物的方式形成的筒状部件。注出口部520由排出内容物的口栓部522和用于将保持在主体部510的内容物引导到口栓部522的肩部521构成。盖530是能够封闭和打开口栓部522的开口的部件。
[0067]
本实施方式的阻气层叠体具有阻气性,而且即使在弯曲后也保持高的阻气性,因此适合用于在挤出内容物时受到反复折弯/弯曲的上述管容器在主体部。对于作为管容器的一种的层压管的主体部的层构成,例如,可以从最内层开始形成第1树脂层(密封剂层)、粘接层、阻气性被覆层、金属氧化物层、锚定涂层、基材层、粘接层、第2树脂层(密封剂层),或者也可以从最内层开始形成第2树脂层(密封剂层)、粘接层、基材层、锚定涂层、金属氧化物层、阻气性被覆层、粘接层、第1树脂层(密封剂层)。印刷层可以设置在第2树脂层的一面
上,经由粘接层而贴合在基材上,也可以设置在第1树脂层的一面上,经由粘接层而与基材的阻气性被覆层形成面贴合。或者,作为管容器主体部,不将最外层的第1或第2树脂层作为密封剂层,而是设为与不以热封为目的的基材层同样的树脂层,在阻气层叠体的端部(密封部)使作为最内层的密封剂层彼此相对并贴合,从而将主体部形成为筒状。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不需要将最外层设为密封剂层,因此可以选择高密度聚乙烯或聚丙烯树脂作为最外层的材料,可以提高管容器的耐久性/美观性。另外,密封剂层一般需要为60-100μm的厚度,因此通过在最外层使用不是密封剂层的基材(厚度为20-30μm左右),可以大幅减少容器整体的塑料使用量。在将第1树脂层设为最内层侧的密封剂层的构成中,通过不设置第2树脂层而将最外层设为基材层,可以进一步减少管容器整体的塑料使用量。在这种情况下,印刷层可以形成在最外层的基材上,也可以用套印清漆(overprint varnish)进行保护。在最外层不设置密封剂层的管容器中,由于主体部的层叠体的厚度比在层叠体的两面设置密封剂层的管容器薄,因此据认为施加于阻气层的弯曲时的应力相对较大,但是由于本发明的层叠体具有阻气性,并且即使在弯曲后也能保持高的阻气性,因此可以优选使用。作为管容器的形状,为了能够将内容物挤出到最后,也可以相对于主体部不设置锥形而是垂直地设置肩部。通过使阻气层叠体的基材层与密封剂层为相同的树脂,可以提高再利用适合性。管容器的注出口部和盖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定,通过设为与基材层相同的树脂,可以进一步提高再利用适合性。在管容器中,为了进行密封一直到最初的开封,有时从口栓部的外侧粘贴封闭开口部的易剥离性膜。本实施方式的阻气层叠体也可以与易剥离性密封剂组合,用作这样的开口部密封用盖材。
[0068]
实施例
[0069]
以下,通过实施例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例子。
[0070]
《涂布液(1)的制备》
[0071]
将四乙氧基硅烷(商品名:kbe04,固体成分:100%,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以下也称为“teos”)和甲醇(关东化学)及0.1n盐酸(关东化学)以重量比为45/15/40的方式混合,将水解后的溶液与聚乙烯醇(商品名:kuraray poval 60-98,株式会社kuraray制,以下也称为“pva”)的5%水溶液混合,得到涂布液(1)。此时,以涂布液(1)中的硅原子的含量(a质量份)与pva的含量(b质量份)的含有比例a/b以质量比计为40/60的方式进行混合。
[0072]
需要说明的是,硅原子的含量是将teos的重量除以teos的摩尔当量,并乘以硅原子(si)的质量(原子量“28.1”)而算出的。即,100g的teos中的硅原子的含量为13.5g。
[0073]
《涂布液(2)的制备》
[0074]
除了以含有比例a/b成为3/97的方式进行混合以外,通过与涂布液(1)同样的操作得到涂布液(2)。
[0075]
《涂布液(3)的制备》
[0076]
除了以含有比例a/b成为20/80的方式进行混合以外,通过与涂布液(1)同样的操作得到涂布液(3)。
[0077]
《涂布液(4)的制备》
[0078]
除了以含有比例a/b成为15/85的方式进行混合以外,通过与涂布液(1)同样的操作得到涂布液(4)。
[0079]
《涂布液(5)的制备》
[0080]
除了以含有比例a/b成为5/95的方式进行混合以外,通过与涂布液(1)同样的操作得到涂布液(5)。
[0081]
《涂布液(6)的制备》
[0082]
除了以含有比例a/b成为45/55的方式进行混合以外,通过与涂布液(1)同样的操作得到涂布液(6)。
[0083]
《涂布液(7)的制备》
[0084]
除了以含有比例a/b成为1/99的方式进行混合以外,通过与涂布液(1)同样的操作得到涂布液(7)。
[0085]
《涂布液(8)的制备》
[0086]
除了以含有比例a/b成为70/30的方式进行混合以外,通过与涂布液(1)同样的操作得到涂布液(8)。
[0087]
《涂布液(9)的制备》
[0088]
除了以含有比例a/b成为50/50的方式进行混合以外,通过与涂布液(1)同样的操作得到涂布液(9)。
[0089]
《阻气层叠体的制作》
[0090]
(实施例1)
[0091]
将双轴拉伸聚丙烯膜(opp膜,商品名:pyrene p2161,东洋纺株式会社制,膜厚:20μm)作为基材,在其电晕处理面上通过电子束式真空蒸镀法蒸镀氧化硅作为金属氧化物层,从而形成厚度25nm的氧化硅蒸镀膜。此外,通过棒涂法以固化膜厚成为1.5μm的方式涂布涂布液(1),在60℃的烘箱中干燥1分钟,得到阻气层叠体。
[0092]
(实施例2)
[0093]
将双轴拉伸聚丙烯膜(opp膜,商品名:pyrene p2161,东洋纺株式会社制,膜厚:20μm)作为基材,在其电晕处理面上以0.1g/m2的量涂布聚酯树脂作为锚定涂层。之后,在锚定涂层上,通过电子束式真空蒸镀法蒸镀氧化硅作为金属氧化物层,从而形成厚度25nm的氧化硅蒸镀膜。此外,通过棒涂法以固化膜厚成为0.8μm的方式涂布涂布液(2),在60℃的烘箱中干燥1分钟,得到阻气层叠体。
[0094]
(实施例3)
[0095]
除了使用涂布液(3)代替涂布液(1)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而得到阻气层叠体。
[0096]
(实施例4)
[0097]
除了以使固化膜厚成为2.0μm的方式涂布涂布液(4)代替涂布液(2)以外,通过与实施例2同样的操作,而得到阻气层叠体。
[0098]
(实施例5)
[0099]
除了使用涂布液(4)代替涂布液(2)以外,通过与实施例2同样的操作,而得到阻气层叠体。
[0100]
(实施例6)
[0101]
除了使用涂布液(5)代替涂布液(2)以外,通过与实施例2同样的操作,而得到阻气层叠体。
[0102]
(实施例7)
[0103]
除了使用涂布液(6)代替涂布液(2)以外,通过与实施例2同样的操作,而得到阻气层叠体。
[0104]
(比较例1)
[0105]
除了使用涂布液(7)代替涂布液(2)以外,通过与实施例2同样的操作,而得到阻气层叠体。
[0106]
(比较例2)
[0107]
除了以使固化膜厚成为1.5μm的方式涂布涂布液(8)代替涂布液(2)以外,通过与实施例2同样的操作,而得到阻气层叠体。
[0108]
(比较例3)
[0109]
除了使用涂布液(9)代替涂布液(2)以外,通过与实施例2同样的操作,而得到阻气层叠体。
[0110]
《包装材料(层压膜)的制作》
[0111]
对于实施例1~7、比较例1~3中得到的阻气层叠体,在阻气性被覆层上,以干燥后的涂布量为3g/m2的方式经由2液型的粘接剂(三井化学株式会社制,商品名:a525/a52),通过干式层压法层叠未拉伸聚丙烯膜(cpp:toray advanced film公司制造,商品名:torayfan no zk207,膜厚:60μm),从而制作包装材料(层压膜)。
[0112]
《评价》
[0113]
(蒸煮杀菌处理)
[0114]
使用由实施例1~7、比较例1~3的阻气层叠体得到的包装材料,制作将4边作为密封部的长210mm
×
宽150mm大小的袋。另外,将蒸煮杀菌处理后进行虐待性试验评价的样品设为长315mm
×
宽230mm大小的袋。两个袋都填充水作为内容物后,进行121℃、30分钟的蒸煮杀菌处理。
[0115]
(虐待性试验)
[0116]
将由实施例1~7、比较例1~3的阻气层叠体得到的包装材料以及实施了蒸煮杀菌处理的袋的上表面切成长295mm
×
宽210mm的大小作为样品。以样品成为直径87.5mm
×
210mm的圆筒状的方式将样品安装在tester工业社制造的gelbo flex试验仪的固定头上。把持样品的两端,将初始把持间隔设为175mm,以87.5mm的冲程(stroke)施加440
°
扭转,反复进行该操作,以40次/分钟的速度进行5次往复运动,使其弯曲。
[0117]
(氧透过度的测定)
[0118]
对于由实施例1~7及比较例1~3得到的阻气层叠体、实施了蒸煮杀菌处理的样品、进行了虐待性试验的样品、实施了蒸煮杀菌处理后又进行了虐待性试验的样品,使用氧透过测试仪(oxtran 2/20,modern control公司制造),在温度30℃、相对湿度70%的条件下测定样品的氧透过度。测量结果如表1所示。
[0119]
[表1]
[0120][0121]
*1分层
[0122]
如表1所示,确认了实施例1~7的阻气层叠体即使在使用opp作为基材的情况下,在蒸煮杀菌处理后或虐待性试验后也能得到优异的阻气性。
[0123]
另一方面,a/b低的比较例1的阻气层叠体在蒸煮处理后发生分层,不能测定氧透过度。另外,在a/b高的比较例2和3中,确认了虐待性试验后的氧透过度变大,不能得到充分的阻气性。
[0124]
工业实用性
[0125]
根据本发明,即使在使用(例如)包含双轴拉伸聚丙烯的聚烯烃等塑料膜单体的阻气性差的材料作为阻气层叠体的基材的情况下,也能够提供在虐待性试验或蒸煮杀菌处理后仍保持优异的阻气性的阻气层叠体。
[0126]
标号的说明
[0127]1…
基材层,2

金属氧化物层,3

阻气性被覆层,4

锚定涂层,10,20

阻气层叠体,100

带口栓包装袋,104

口栓,105

吸管,140

包装袋,500

管容器,510

主体部,520

注出口部,530

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