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再生涤纶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89816发布日期:2023-09-27 15:16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强度再生涤纶布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涤纶制品,具体为一种高强度再生涤纶布。


背景技术:

1、聚酯纤维,俗称“涤纶”。是由有机二元酸和二元醇缩聚而成的聚酯经纺丝所得的合成纤维,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目前常见的涤纶一般分为原生涤纶和再生涤纶,再生涤纶是用回收料(pet瓶片,泡料等)再造粒,然后拉丝成纤。比较环保,但是纤维的强力等性能比原生涤纶要差一些,原生涤纶就是用化工原料pta和meg聚合酯化拉丝成纤的。

2、使用再生涤纶制成的涤纶布具有节能环保的特性,虽涤纶具有一定的弹力,但采用涤纶材料制成的涤纶布在面对较大拉力时其弹性不足以使其恢复弹性形变,此时就会造成涤纶布的变形,同时涤纶虽弹性较高,但吸水性较差,采用涤纶制成的布料,吸湿性较差难以将汗液排出,穿着舒适度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再生涤纶布,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强度再生涤纶布,包括两个涤纶基布,两个所述涤纶基布上下对称分布,两个所述涤纶基布相对远离的一端均设有横向涤纶条和纵向涤纶条,所述横向涤纶条和纵向涤纶条分别等距离设置在涤纶基布的上下两端,且相互垂直,所述横向涤纶条和纵向涤纶条相互交错编织而成并与涤纶基布之间编织连接,所述涤纶基布的左右两侧均编织连接有第一涤纶框,所述涤纶基布的前后两侧均编织连接有第二涤纶框,所述横向涤纶条和纵向涤纶条的上方设有吸水层,所述吸水层的上方设有抑菌层,所述抑菌层的上方设有防静电层。

3、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涤纶框的前后两端和第二涤纶框的左右两端通过编织首尾相连,两个所述第一涤纶框的内侧面均开设有安装槽且安装槽远离涤纶基布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力板。

4、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二弹力板靠近涤纶基布一端的上下两侧均安装有加强板,两个所述加强板远离第二弹力板的一端均安装有第一弹力板,所述第一弹力板和加强板以及第二弹力板均为弹力布制成。

5、通过该涤纶布受到拉伸时,此时位于涤纶基布上下两端进行交错编织而成的横向涤纶条和纵向涤纶条可代替涤纶布受到拉伸,并产生一定的弹性形变,同时编织而成的编织网可反向提供张力来阻止涤纶发生塑性形变,避免涤纶布拉伸变形,而当涤纶布受到向内的压缩力量时,此时弹力布制成的第一弹力板可受力并将力量传导至两个斜向设置的加强板,加强板提供支撑对力量进行吸收并将压力传导至第二弹力板,通过第一弹力板和第二弹力板的弹性形变以及加强板的支撑,可减少涤纶布受到的压缩力量,避免涤纶布受力变形,提高涤纶布的结构强度。

6、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两个所述涤纶基布的顶端等距离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内部镶嵌安装有吸湿条,所述吸湿条为纯棉制成。

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吸水层为吸水海绵制成,所述吸水层与横向涤纶条和纵向涤纶条之间缝合连接。

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抑菌层为海藻纤维制成,所述抑菌层的底端与吸水层的顶端相互编织连接。

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防静电层为腈纶制成,所述防静电层的底端与抑菌层的顶端相互编织连接。

10、通过位于涤纶基布之间纯棉制成的吸湿条可对液体进行吸收,提高涤纶底面的吸湿性,提高舒适度,而吸水海绵制成的吸水层可提高涤纶顶端的吸湿性,同时海藻纤维制成的抑菌层可对细菌进行抑制,避免涤纶滋生细菌,且腈纶制成的防静电层可防止静电对涤纶造成的干扰,有效提高涤纶制品的舒适度以及吸湿性。

1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强度再生涤纶布,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2、(1)本实用新型通过该涤纶布受到拉伸时,此时位于涤纶基布上下两端进行交错编织而成的横向涤纶条和纵向涤纶条可代替涤纶布受到拉伸,并产生一定的弹性形变,同时编织而成的编织网可反向提供张力来阻止涤纶发生塑性形变,避免涤纶布拉伸变形,而当涤纶布受到向内的压缩力量时,此时弹力布制成的第一弹力板可受力并将力量传导至两个斜向设置的加强板,加强板提供支撑对力量进行吸收并将压力传导至第二弹力板,通过第一弹力板和第二弹力板的弹性形变以及加强板的支撑,可减少涤纶布受到的压缩力量,避免涤纶布受力变形,提高涤纶布的结构强度。

13、(2)本实用新型通过位于涤纶基布之间纯棉制成的吸湿条可对液体进行吸收,提高涤纶底面的吸湿性,提高舒适度,而吸水海绵制成的吸水层可提高涤纶顶端的吸湿性,同时海藻纤维制成的抑菌层可对细菌进行抑制,避免涤纶滋生细菌,且腈纶制成的防静电层可防止静电对涤纶造成的干扰,有效提高涤纶制品的舒适度以及吸湿性。



技术特征:

1.一种高强度再生涤纶布,包括两个涤纶基布(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涤纶基布(1)上下对称分布,两个所述涤纶基布(1)相对远离的一端均设有横向涤纶条(4)和纵向涤纶条(5),所述横向涤纶条(4)和纵向涤纶条(5)分别等距离设置在涤纶基布(1)的上下两端,且相互垂直,所述横向涤纶条(4)和纵向涤纶条(5)相互交错编织而成并与涤纶基布(1)之间编织连接,所述涤纶基布(1)的左右两侧均编织连接有第一涤纶框(6),所述涤纶基布(1)的前后两侧均编织连接有第二涤纶框(7),所述横向涤纶条(4)和纵向涤纶条(5)的上方设有吸水层(11),所述吸水层(11)的上方设有抑菌层(12),所述抑菌层(12)的上方设有防静电层(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再生涤纶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涤纶框(6)的前后两端和第二涤纶框(7)的左右两端通过编织首尾相连,两个所述第一涤纶框(6)的内侧面均开设有安装槽且安装槽远离涤纶基布(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力板(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强度再生涤纶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力板(10)靠近涤纶基布(1)一端的上下两侧均安装有加强板(9),两个所述加强板(9)远离第二弹力板(10)的一端均安装有第一弹力板(8),所述第一弹力板(8)和加强板(9)以及第二弹力板(10)均为弹力布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再生涤纶布,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涤纶基布(1)的顶端等距离开设有通槽(2),所述通槽(2)的内部镶嵌安装有吸湿条(3),所述吸湿条(3)为纯棉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再生涤纶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层(11)为吸水海绵制成,所述吸水层(11)与横向涤纶条(4)和纵向涤纶条(5)之间缝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再生涤纶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抑菌层(12)为海藻纤维制成,所述抑菌层(12)的底端与吸水层(11)的顶端相互编织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再生涤纶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静电层(13)为腈纶制成,所述防静电层(13)的底端与抑菌层(12)的顶端相互编织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强度再生涤纶布,包括两个涤纶基布,两个所述涤纶基布上下对称分布,两个所述涤纶基布相对远离的一端均设有横向涤纶条和纵向涤纶条,所述横向涤纶条和纵向涤纶条分别等距离设置在涤纶基布的上下两端,且相互垂直。本技术通过编织而成的编织网可反向提供张力来阻止涤纶发生塑性形变,避免涤纶布拉伸变形,而当涤纶布受到向内的压缩力量时,此时弹力布制成的第一弹力板可受力并将力量传导至两个斜向设置的加强板,加强板提供支撑对力量进行吸收并将压力传导至第二弹力板,通过第一弹力板和第二弹力板的弹性形变以及加强板的支撑,可减少涤纶布受到的压缩力量,避免涤纶布受力变形,提高涤纶布的结构强度。

技术研发人员:沈春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市日昇织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29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