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弹性织物及其制备系统和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15904发布日期:2024-01-26 16:2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弹性织物,其特征在于,由苯乙烯共聚物基树脂与非弹性材料在线常温压粘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弹性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苯乙烯共聚物基树脂包含以下重量份原料: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15-20份、苯乙烯-聚异戊二烯-苯乙烯共聚物45-50份、增粘树脂32-35份、增强树脂8-10份、抗氧剂0.3-0.5份;其中所述增粘树脂为双环戊二烯加氢石油树脂和粘弹性复合材料按照质量比1:(0.3~0.8)组成;所述增强树脂为聚ɑ-甲基苯乙烯树脂和纳米纤维复合凝胶按照质量比1:(2~5)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新型弹性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弹性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新型弹性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纤维复合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弹性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苯乙烯共聚物基树脂形成的弹性材料的牵伸比为1.5-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弹性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弹性材料包含无纺布、无纺纱、合成纤维毡、天然纤维毡和膜状材料中的至少一种。

7.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新型弹性织物的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供料区、成型区和压粘区,其中,所述供料区包含电机(1)、减速机(2)、加料斗(3)、螺杆(4)、过滤器(6)和计量泵(7),所述螺杆(4)外侧设置有多级加热器(5);所述成型区包含喷丝组件(8)、甬道(9)和罗拉(12),甬道(9)的下端两侧分别设置有冷却风进风口(10)和冷却风回风口(11);所述压粘区至少包含第一级牵伸罗拉(13)、第二级牵伸罗拉(14)、非弹性材料输送罗拉(15)和多级冷压复合辊(17);所述电机(1)的一侧连接有减速机(2),减速机(2)的另一侧连接有螺杆(4),在减速机(2)与螺杆(4)之间设置有加料斗(3),螺杆(4)与过滤器(6)、计量泵(7)依次通过输料管道连接,计量泵(7)的出料口与垂直设置的喷丝组件(8)的进料口连接;在喷丝组件(8)的垂直下方依次安装有甬道(9)、罗拉(12);在甬道(9)安装有冷却回风口(11)的一侧水平设置第一级牵伸罗拉(13)与第二级牵伸罗拉(14),非弹性材料输送罗拉(15)置于第二级牵伸罗拉(14)的上下两侧,多级冷压复合辊(17)置于牵伸罗拉的同一水平线,且多级冷压复合辊(17)与牵伸罗拉之间的水平距离大于非弹性材料输送罗拉(15)与第二级牵伸罗拉(14)的水平距离。

8.一种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系统制备所述新型弹性织物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所述苯乙烯共聚物基树脂经过螺杆(4)熔融、过滤器(6)输送熔体、计量泵(7)将熔体供给喷丝组件(8),形成粘弹性材料(21),粘弹性材料(21)至少经过罗拉(13)和罗拉(14)牵伸后,与经由罗拉(15)输送来的非弹性材料(16)在常温下,通过多级冷压复合辊(17)进行冷压粘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新型弹性织物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苯乙烯共聚物基树脂经过喷丝组件(8)下侧安装的甬道(9)冷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新型弹性织物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材料(21)由喷丝组件(8)经过甬道(9)并列平行下垂挤出形成纤维时,经过直径32-400mm的导丝罗拉(12)后再进行牵伸,纤维的纤度为40-1680d;优选的,所述导丝罗拉(12)的直径控制在32-200mm。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弹性织物及其制备系统和工艺,该新型弹性织物是利用一种具有粘弹性的苯乙烯共聚物基树脂与无弹性材料在线压粘制得。所述苯乙烯共聚物基树脂中包含有粘弹性复合材料和纳米纤维复合凝胶,所述粘弹性复合材料结构中存在较为均匀的泡孔结构,泡孔直径分布窄,孔壁较厚且连续性高,具有较好的粘性;所述纳米纤维复合凝胶内部构筑的金属配位网络使其具有更加优异的强度和拉伸回弹性。将上述苯乙烯共聚物基树脂冷却成型(成纤、成网、成膜等)后,离型拉伸并直接与无弹性材料压粘,避免了繁琐的退绕上胶环节,降低生产成本,所得新型弹性织物具有较好的结合力,回弹性好,拉伸后永久变形程度小,在卫生材料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研发人员:丁建松,金昌飞,应启广,商贤火,黄文成,吕子恒,马翔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庆市恒昌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5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