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阀芯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533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长阀芯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长阀芯连接结构,长阀芯设置在枪壳内,在 喷水枪等具体产品中使用。
背景技术
由于某些机械结构较长,常用的短阀芯无法满足使用要求,由此 便产生了长阀芯。对于传统的一体型长阀芯来说,阔芯越长,对模具 的要求也就越高,不仅使成本大大增加,产品也受工艺影响,难以保 证质量。因此,将长阀芯制成分段型,包括阀芯和阀连杆两个部分组 成,现有的长阀芯通常采用螺旋连接,但螺旋连接使用起来并不方便 快捷, 一般只能依靠人工进行连接,降低了生产效率。
现需要提供一种可以采用简单机械或其他外力作用进行垂直压 入连接,能很迅速地将两个部分组合成一个长阀芯的长阀芯连接结 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长阀芯连接结构, 具有结构简单,连接效率高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长阀芯 连接结构,长阀芯设置在枪壳内,由阀芯和阀连杆连接而成,阀芯和 阀连杆均有中空通道,阀连杆与阀芯紧密配合,其中,所述的阀芯后
端设有连接部,连接部内径大于中空通道的内径,连接部上设有卡孔;所述阀连杆前端设有突出于阀连杆外表面的凸部,连接部的内径与阀 连杆前端外径匹配,阀连杆前端插在连接部内,阀连杆的凸部卡入在 卡孔内。
本实用新型采用凸部压入卡孔内的连接方式,将阀连杆部件在机 器或其他外力作用下,垂直压入到阀芯部件内侧,凸部卡固在卡孔中, 从而将两个部件固定连接成一体。所述的阀连杆的外径和阀芯连接部 的内径紧密配合,这样连接后的长阀芯才具备可靠的密闭性。但由于 突出于阀芯外表面的凸部的存在,阀连杆无法轻易地插入到阀芯中, 需要施加一定强度的外力,才能将阀连杆的凸部压入到阀芯的卡孔 中。
为了使凸部能够压入到卡孔中,压入后不会反向脱出,对本实用 新型凸部进行了单向卡固设计,所述阀连杆凸部的前端面为斜面,该 斜面的前沿设置在阀连杆的外表面上,凸部的后端面为抵顶面,凸部 卡入在卡孔内时,与卡孔相应的内侧端面抵顶卡位。
阀连杆凸部的剖视形状类似鱼鳍状。因为凸部前端面为一前沿设 置在阀连杆的外表面上斜面,使得该斜面与阀连杆外表面平滑过渡, 在将凸部和卡孔对准后,借助外力将阀连杆向前压入到阀芯中,斜面
使得凸部可以顺利滑入卡孔中;由于阀芯连接部具有一定的厚度,在
开设卡孔后,卡孔形成有内侧端面,凸部压入卡孔中之后,凸部后端 的抵顶面与卡孔的内侧端面相互抵顶卡位,使得阀连杆不能再从阀芯 中向后脱出,实现固定连接的目的。
为了使阀芯和阀连杆之间具有更好的密闭性,防止使用中水流外 溢,所述的阀连杆前部设有一个直径较小的端部,该端部外沿开设有
设置0形密封圈的环形凹槽,阀连杆端部与阀芯内侧密闭连接。
所述阀芯的连接部为一对相对设置的卡位瓣,在卡位瓣上设置卡孔,卡孔与阀连杆前端的凸部形成卡位密配合结构。由于长阀芯采用 塑料材质,也可以用其他材质,具有小幅度的弹性张力,当阀连杆在 外力作用下向阀芯内推进的时候,在凸部的作用下,这对卡位瓣会向 外侧略微胀开,使凸部可以向前压入到阀芯的卡孔中,在凸部进入卡 孔后,这对卡位瓣又立即回复到原来状态,从而在凸部后端抵顶面与 卡孔内侧端面的相互作用下,凸部就被限制在卡孔内固定。 为了加工简便,所述的卡位瓣与阀芯为一体结构。 所述卡位瓣的厚度小于阀芯管壁的厚度。阀芯具有一定的厚度以 承受管内压力,但由于卡位瓣需要向外胀开一个幅度,如果卡位瓣也 设计成和阀芯一样的厚度,则不利于凸部的压入,因此,设计厚度稍 薄的卡位瓣,在与阀连杆连接后,卡位瓣壁厚的缺陷也被阔连杆的壁 厚所弥补,不会对长阀芯的使用造成影响。
为了使阀连杆的凸部被压入卡孔中后,阀连杆无法进一步向前进 入阀芯,所述的卡位密配合结构中,在阀芯与卡位瓣连接处形成环形 台阶,构成后抵顶端面;阀连杆的外径在前部设置台阶结构,构成前 抵顶端面,二抵顶端面相互抵顶卡位。
由于凸部和卡孔的相互抵顶,使阀连杆无法向后退出阀芯;凸部 突出于阀连杆的外表面具有一定的厚度,故阀连杆无法在阀芯内转 动;阀连杆又由于台阶结构无法向前进入阀芯,由此可见,阀连杆已 与阀芯完全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长阀芯连接结构,其结
构简单,两个部件的连接十分方便快捷,提高了生产效率,且连接后 的安全可靠性高。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阀连杆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阀连杆的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阀芯的主视侧剖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阀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号说明 1—机壳
2 —阀芯 21, 21' 22, 22' —内侧端面 23
3 —密封圈 4一阀连杆
41, 41, _凸部 411, 411 42 —端部 421, 422
44一外表面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 阀连杆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阀连杆的侧视剖视结构 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阀芯的主视侧剖结构示意图和图5为本实 用新型阀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所示。
一种长阀芯连接结构,长阀芯设置在枪壳l内,由阀芯2和阀连 杆4连接而成,阀芯2和阀连杆4均有中空通道,阀连杆4与阀芯2 紧密配合,其中,
所述的阀芯2后端设有连接部,连接部内径大于中空通道的内
_卡位瓣 211, 211,—卡孔 一后抵顶端面
, 一斜面 412, 412, 一抵顶面 一环形凹槽
43 —前抵顶端面径,该连接部为一对相对设置的卡位瓣21, 21',其上设有卡孔211, 211';所述阀连杆4前端设有突出于阀连杆4外表面44的凸部41, 41',连接部的内径与阀连杆4前端外径匹配,阀连杆4前端插在连 接部内,阀连杆4的凸部41, 41'压入在阀芯2的卡孔211, 211' 内固定连接,卡孔211, 211'与阀连杆4前端的凸部41, 41'形成 卡位密配合结构。
所述阀连杆凸部41, 41'的前端面为斜面411, 411',该斜面 411, 411'的前沿设置在阀连杆的外表面44上,与外表面44平滑过 渡;凸部41, 41,的后端面为抵顶面412, 412,,凸部41, 41,卡 入在卡孔211, 211'内时,与卡孔211, 211相应的内侧端面22, 22' 抵顶卡位。
阀连杆4前部设有一个直径较小的端部42,该端部42外沿开设 有两个设置O形密封圈3的环形凹槽421, 422,阀连杆端部42与阀 芯2内侧密闭连接。
所述阀芯2的一对卡位瓣21, 21'与阀芯2为一体结构,卡位 瓣21, 21'的厚度略小于阀芯2管壁的厚度。
所述的卡位密配合结构中,在阀芯2与卡位瓣21, 21'连接处 形成环形台阶,构成后抵顶端面23;阀连杆4的外径在前部设置台 阶结构,构成前抵顶端面43,后抵顶端面23与前抵顶端面43相互 抵顶卡位。
权利要求
1、一种长阀芯连接结构,长阀芯设置在枪壳内,由阀芯和阀连杆连接而成,阀芯和阀连杆均有中空通道,阀连杆与阀芯紧密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芯后端设有连接部,连接部内径大于中空通道的内径,连接部上设有卡孔;所述阀连杆前端设有突出于阀连杆外表面的凸部,连接部的内径与阀连杆前端外径匹配,阀连杆前端插在连接部内,阀连杆的凸部卡入在卡孔内。
2、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一种长阀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阀连杆凸部的前端面为斜面,该斜面的前沿设置在阀连杆的外表面 上,凸部的后端面为抵顶面,凸部卡入在卡孔内时,与卡孔相应的内 侧端面抵顶卡位。
3、 根据权利要求
1或2所述的一种长阀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阀连杆前部设有一个直径较小的端部,该端部外沿开设有设置 0形密封圈的环形凹槽,阀连杆端部与阀芯内侧密闭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
3所述的一种长阀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阀芯的连接部为一对相对设置的卡位瓣,在卡位瓣上设置卡孔,卡孔 与阀连杆前端的凸部形成卡位密配合结构。
5、 根据权利要求
4所述的一种长阀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卡位瓣与阀芯为一体结构。
6、 根据权利要求
5所述的一种长阀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卡位瓣的厚度小于阀芯管壁的厚度。
7、 根据权利要求
4所述的一种长阀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卡位密配合结构中,在阀芯与卡位瓣连接处形成环形台阶,构成后 抵顶端面;阀连杆的外径在前部设置台阶结构,构成前抵顶端面,二抵顶端面相互抵顶卡位。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一种长阀芯连接结构,长阀芯设置在枪壳内,用于各种喷水枪,由阀芯和阀连杆连接而成,阀芯和阀连杆均有中空通道,阀连杆与阀芯紧密配合,其中,所述的阀芯后端设有连接部,连接部内径大于中空通道的内径,连接部上设有卡孔;所述阀连杆前端设有突出于阀连杆外表面的凸部,连接部的内径与阀连杆前端外径匹配,阀连杆前端插在连接部内,阀连杆的凸部卡入在卡孔内。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长阀芯连接结构,其结构简单,两个部件的连接十分方便快捷,提高了生产效率,且连接后的安全可靠性高。
文档编号F41B9/00GKCN201229145SQ200820059207
公开日2009年4月29日 申请日期2008年5月30日
发明者陈文忠 申请人:上海裕歆电器有限公司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