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排模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213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排模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础雷管装填线上的设备,特别是一种自动排模机。
技术背景
目前各雷管装填线排模机多采用人工将连接模放到模具上再人工压平,操
作过程中产品操作人员直接与产品接触,严重威胁操作人员的人生安全危险; 也有生产厂家采用气动控制的方式实现人机分离,但有管线较多,信息处理速 度慢,不易对复杂信息进行处理和传输,故障率较高的缺点;而在整个生产线 中排模机和前后设备的联系存在较大的问题,不能根据前后设备的工作状态调 整排模机自身的工作节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排模机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较 高的新型自动排模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动排模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可编程控制系统,和由可编程控制系 统控制的进出模机构、推模机构、放连接模机构、压连接模机构;其中进出模 机构包括水平安装的气缸A,进出模工作台和光电式接近传感器A;推模机构 包括光电式接近传感器B、光电式接近传感器C和水平安装在进出模工作台边 的双行程气缸B,以及水平安装的气缸C,气缸C的推杆上安装有放模框;放 连接模才几构包括才几4成爪、驱动才几械爪启闭的气缸E和驱动气缸E垂直运动的气
水平安装的气缸G;上述机构间的关系如下光电式接近传感器A检测到模具 后气缸A将模具推至进出模工作台上,光电式接近传感器B检测到模具到达进 出模工作台上,且光电式接近传感器C检测到放模框内有连接模后,双行程气 缸B的短行程将模具推至机械爪下方,气缸C的推出放才莫框至机械爪中,气缸E驱动机械爪抓紧,气缸D伸出将连接模放在下方的模具,气缸E张开机械爪 后气缸D、气缸E回到初始状态,在下一模具经气缸B推迟气缸E下方时,此 时已放好连接模的模具将被下一模具推至下压模下方,气缸F驱动下压模下压, 气缸G将模具推出。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技术方案如下优选地,该自动排模机还包括返模机构,返模机构包括光电式接近传感器D 和水平安装的气缸H以及导轨,光电式接近传感器D^r测到有模具移动至气缸 H位置时,气缸H推杆推出将模具推入导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各连接模能准确无误的放于模具上,通过自动 控制达到了排模稳定可靠的目的;精简了放连接模操作人员,降低了劳动强度; 加强了排模机和前后工序的联系,合理控制排模机的工作节奏以防止模具的超 量堆积,提高生产线安全性;机电一体化控制使生产效率得到提高;其简单的 结构便于维护;该设备外形美观,结构紧凑,运行稳定、平緩,无强烈摩擦、 撞击,性能可靠,同时实现了人机分离完全满足自动化安全生产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自动排模机的主视图。 图2是图1所示自动排模机的俯视图。 图3是放连接模机构的局部放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一种自动排模机,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可 编程控制系统,和由可编程控制系统控制的进出模机构21、推模机构22、放 连接模机构14、压连接模机构4;其中进出模机构包括水平安装的气缸A6,进 出模工作台2 3和光电式接近传感器Al 9;推模机构包括光电式接近传感器B20光电式接近传感器C3和水平安装在进出模工作台23边的双行程气缸B13,以 及水平安装的气缸Cl,气缸Cl的推杆上安装有放模框8;放连接模机构包括 才几械爪、驱动积4成爪启闭的气缸E和驱动气缸E垂直运动的气缸Dl 1;压才莫才几 构包括竖直安装的气缸F10和安装在气缸F10推杆上的下压模。该自动排模机 是通过对可编程控制器的程序设置,来控制各气缸动作和相关连锁,能够用于 排加强帽和延期体,其工作原理相同。在工作状态,皮带运输机7将模具传送 至气缸A6处,光电式接近传感器A19检测到模具后气缸A6将模具推至进出模 工作台23上,光电式接近传感器B20检测到模具到达预定位置后如此时光电 式接近传感器C3检测到放模框8内有连接模便启动双行程气缸B13的短行程 将模具推至连接在气缸E下方等待放连接模,如此时光电式接近传感器C3检 测到放模框8内没有连接模则气缸B13不动作,直到放模框8内有排好的连接 模后气缸B13动作,气缸C1伸出,将连接模推至气缸E的机械爪内后气缸C1 缩回,气缸Dl 1伸出将连接模放在下方的模具上,气缸E张开机械爪后气缸Dl 1 、 气缸E回到初始状态,在下一模具经气缸B13推迟气缸E下方时,此时已放好 连接模的模具将被下一模具推至气缸F10下方,到位后气缸F10在连接模上下 压一次用于保证连接模和模具对位正确,连接模和模具对位正确后气缸G18推 出模具至皮带运输机7上流入下到工序。如输送带上的模具是专用清模模具, 在模具进入进出模工作台23后,双行程气缸B13将用长行程将模具推至气缸 F10下方,模具到位后气缸G18将专用清模模具推至皮带运输机7流入下到工序。优选地,该自动排模机还包括返模机构16,返模机构包括光电式接近传感 器D15和水平安装的气缸H5以及导轨17,光电式接近传感器D15检测到有模 具移动至气缸H5位置时,气缸H5推杆推出将模具推入导轨17。排模操作人员在位于隔离墙9后的抗爆间室内将加强帽(延期体)排于排模板上后,将连接 模与排模板放于气缸12下后,气缸12伸出,将排于排模板上的加强帽(延期 体)压入连接模,以后排模操作人员将连接模放于放模框8内,供排模机使用。 下工序使用后的连接模将随轨道返回排模工位,在光电式接近传感器D15检测 到返回的空连接模时,气缸H5伸出将空连接模推至导轨17上,空连接模沿导 轨17输送至此工位抗爆间室内供排模人员再次排模。在此基础上可以通过程序设置生产过程中如排模机下 一工序模具堆积到 一定数量,气缸B13保持初始状态不再送模具到放连接模机构下排模。如排模 机前等待排模的模具堆积到一定数量,将给排模机前工序信号,前工序停止工 作,不再继续送模至排模机。抗爆间室安装有磁控开关当排模机在工作状态时 如抗爆间室门被开启,设备自动停机并提示报警。本实施例中雷管的加工始终位于生产线上,工作人员在连接模上放置加强 帽(延期体)的工作均在隔离墙9后的抗;^暴间室内,同时实现了人^L分离和自 动故障停机报警完全满足自动化安全生产的要求。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 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
、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 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 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 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 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自动排模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可编程控制系统,和由可编程控制系统控制的进出模机构、推模机构、放连接模机构、压连接模机构;其中进出模机构包括水平安装的气缸A,进出模工作台和光电式接近传感器A;推模机构包括光电式接近传感器B、光电式接近传感器C和水平安装在进出模工作台边的双行程气缸B,以及水平安装的气缸C,气缸C的推杆上安装有放模框;放连接模机构包括机械爪、驱动机械爪启闭的气缸E和驱动气缸E垂直运动的气缸D;压模机构包括竖直安装的气缸F和安装在气缸F推杆上的下压模,以及水平安装的气缸G;上述机构间的关系如下光电式接近传感器A检测到模具后气缸A将模具推至进出模工作台上,光电式接近传感器B检测到模具到达进出模工作台上,且光电式接近传感器C检测到放模框内有连接模后,双行程气缸B的短行程将模具推至机械爪下方,气缸C的推出放模框至机械爪中,气缸E驱动机械爪抓紧,气缸D伸出将连接模放在下方的模具,气缸E张开机械爪后气缸D、气缸E回到初始状态,在下一模具经气缸B推迟气缸E下方时,此时已放好连接模的模具将被下一模具推至下压模下方,气缸F驱动下压模下压,气缸G将模具推出。
2. 根据权利要求
l所述的自动排模机,其特征在于,该自动排模机还包括返模接近传感器D检测到有模具移动至气缸H位置时,.气缸H推杆推出将模具推入导 轨。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排模机,是通过对可编程控制器的程序设置,来控制各气缸动作和相关连锁,主要由可编程控制系统,进出模机构,推模机构,放连接模机构,返模机构,压连接模机构组成,能够用于排加强帽和延期体。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排模机能够将各连接模能准确无误的放于模具上,通过自动控制达到了排模稳定可靠的目的;精简了放连接模操作人员,降低了劳动强度;加强了排模机和前后工序的联系,合理控制排模机的工作节奏以防止模具的超量堆积,提高生产线安全性;机电一体化控制使生产效率得到提高;其简单的结构便于维护;同时实现了人机分离完全满足自动化安全生产的要求。
文档编号F42B33/02GKCN201387290SQ200920080329
公开日2010年1月20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21日
发明者杰 唐, 唐传玉, 李学平, 馨 王, 伟 翟 申请人:雅化集团绵阳实业有限公司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