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双重保护的透射性密封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656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具有双重保护的透射性密封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一种密封装置,具体说涉及一种密封腔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们周围所使用的起封闭作用的密封装置中,最常见的基本形式是一种完全封闭型密封腔。通常情况下,为了达到完全、可靠的密封效果,制作一个完全封闭的空间,把需要保护和屏蔽的核心部件封闭在空间之内。在制作密封腔的过程中,材料可以选择金属或非金属材质,在没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密封腔的结构比较简单,实用,其壁厚基本上一致。这样做的目的是,以此减少铸造或机加难度,降低成本。这种形式密封腔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成本低,密封效果可靠,缺点是密封腔不具备特殊用途。比如内部安装的探测器或射线发射类元件,会因密封腔壁厚的屏蔽而丧失或降低发射检测能量。对于发射射线的放射源而言,金属的密度大,对射线的屏蔽作用是非常明显的,这也是绝大多数放射源要用金属铅做容器,来实现安全屏蔽的原因。在金属材质所制作的密封腔内,部分射线会被完全屏蔽而失去作用,部分射线在穿透密封腔壁厚后能量会大为衰减。这种情况下的检测和测量精度和灵敏度大受影响,基本上满足不了实验和生产指导的需求。另一种情况是,一旦材质中富含氢元素,该种非金属塑料会对中子射线起到慢化和屏蔽作用,而氢元素恰恰是绝大多数非金属塑料的主要组成成分。因此,作为全封闭型的密封腔,金属或非金属材质各有各的适应性和局限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密封腔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专利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的密闭性和通透性及 报警功能稳定、可靠的具有双重保护作用的透射性密封腔。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具体技术措施是一种具有双重保护的透射性密封腔,其特征是在密封腔体(17)内上部加工有止口,在止口处置有绝缘环(11),在绝缘环
(11)内侧置有内撑环(15),在内撑环(15)和绝缘环(11)之间装有“O”形密封圈(10),在内撑环(15)顶部内槽处置有聚酯材料的下透射性密封薄膜(16),在下透射性密封薄膜(16)与内撑环(15)之间装有“O”形密封圈(14),在内撑环(15)的上表面置有1#透射性密封薄膜压板(9),用螺钉(8)固定在内撑环(15)上,在绝缘环(11)顶端的密封腔体(17)上制有凹槽,在密封腔体(17)凹槽内装有卡环(12),在卡环(12)上方置有圆环形的报警电路板
(7),圆环形报警电路板(7)上方置有2#透射性密封薄膜压板(5),2#透射性密封薄膜压板
和圆环形报警电路板(7)用螺钉(3)固定在密封压盖(I)上,在2#透射性密封薄膜压板(5)上置有聚酯材料的上透射型密封薄膜¢),在上透射性密封薄膜(6)与密封压盖(I)之间置有“O”形密封圈(4),在密封腔体(17)顶端装有密封压盖(I),密封压盖(I)用螺钉固定在密封腔体(17)上,在密封压盖(I)和密封腔体(17)之间装有“O”形密封圈(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由于采取一道透射密封和二道透射密封,分别阻隔了外部介质和内部发射器的接触,透射密封板具有良好的通透性和密闭性。保证可靠密封性的同时又不会对射线类介质的穿透强度造成负面影响。报警电路结构简单、紧凑,没有冗余及裸露的线路,所有元器件和线路都被镶装在了电路板的内部,使得电路板的报警作用稳
定、可靠。


图I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I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专利的结构。
一种具有双重保护的透射性密封腔,如图I和图2所示在密封腔体17内上部制 有止口,在止口上置有绝缘环11,在绝缘环11内侧置有内撑环15,在内撑环15和绝缘环11之间装有“O”形密封圈10 ;在内撑环15顶端缺口上置有聚酯材料的下透射性密封薄膜16,在下透射性密封薄膜16与内撑环15之间装有“O”形密封圈14,在内撑环15上装有1#透射性密封薄膜压板9 ;在绝缘环11顶端的密封腔体17上制有凹槽,在密封腔体17凹槽内装有卡环12,在卡环12上方置有圆环形报警电路板7,在圆环形报警电路板7上方装有2#透射密封薄膜压板5,在2#透射密封薄膜压板5上置有聚酯材料的上透射密封薄膜6,在上透射密封薄膜6与密封压盖I之间装有“O”形密封圈4 ;2#透射密封薄膜压板5把上透射密封薄膜6与密封压盖I紧密的固定在一起,并用“O”形密封圈4密封。作为第一道屏障,阻隔外部介质与密封腔的接触,防止介质进入密封腔体内,损伤置于密封腔体内的发射器。两片透射性密封薄膜6和16具有良好的通透性和密闭性,在首先保证可靠密封性的同时,又不会对射线类介质的穿透强度造成负面影响。两道透射密封中间形成了一个密闭空腔,把一块报警电路板7安装在上述密闭空腔中。目的是在第一道透射密封薄膜破裂时,外部介质进入密闭空腔,由于外部介质充当了导电介质,使原来断开的电路板瞬时闭合,电路板给系统发出报警指令。在介质穿透第二道透射密封之前,采取补救或其他妥善指令安排,从而有效地确保了整体密封腔内的发射器完好无损。密闭腔体内的报警电路板7的两个电极分别接在外部密封腔体17上和内撑环15上。从结构上二者是处于断路状态,而内撑环15外层镶有非金属绝缘环11,实现了两个电极初始阶段的断路状态。只有当外界介质进入密闭空腔,充当导电介质后,电极导通,电路板发出短路报警指令。报警电路板7以酚醛层压布板为材质。酚醛层压布板的绝缘性能良好,确保电路正常状态下处于稳定、可靠的断开状态。酚醛层压布板的内部镶嵌有微小的电器元件,把层压布板的上下两个表面分别作为回路的两个电极。这种情况下,酚醛层压布板以及内部镶装的电器元件就组成了简单实用的电路回路,该回路在外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会完成闭合,从而实现蜂鸣报警的作用。这种结构设计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紧凑,没有冗余及裸露的线路,所有元器件和线路都被镶装在了电路板的内部,使得电路板的报警作用稳定、可靠。
在密封腔体17顶端装有密封压盖I,密封压盖I用螺钉固定在密封腔体17上,在密封压盖I和密封腔体17之间装有“O”形密封圈2。密封压盖I和密封腔体17之间通过“O”形密封圈2实现可靠密封。
权利要求
1. 一种具有双重保护的透射性密封腔,其特征是在密封腔体(17)内上部加工有止口,在止口处置有绝缘环(11),在绝缘环(11)内侧置有内撑环(15),在内撑环(15)和绝缘环(11)之间装有“O”形密封圈(10),在内撑环(15)顶部内槽处置有聚酯材料的下透射性密封薄膜(16),在下透射性密封薄膜(16)与内撑环(15)之间装有“O”形密封圈(14),在内撑环(15)的上表面置有1#透射性密封薄膜压板(9),用螺钉(8)固定在内撑环(15)上,在绝缘环(11)顶端的密封腔体(17)上制有凹槽,在密封腔体(17)凹槽内装有卡环(12),在卡环(12)上方置有圆环形的报警电路板(7),圆环形报警电路板(7)上方置有2#透射性密封薄膜压板(5),2#透射性密封薄膜压板(5)和圆环形报警电路板(7)用螺钉(3)固定在密封压盖(I)上,在2#透射性密封薄膜压板(5)上置有聚酯材料的上透射型密封薄膜(6),在上透射性密封薄膜(6)与密封压盖(I)之间置有“O”形密封圈(4),在密封腔体(17)顶端装有密封压盖(I),密封压盖(I)用螺钉固定在密封腔体(17)上,在密封压盖(I)和密封腔体(17)之间装有“O”形密封圈(2),当外界介质进入密闭空腔,充当导电介质后,电极导通,电路板发出短路报警指令。
专利摘要
本发明一种具有双重保护的透射性密封腔,由于在密封腔体上装有一道透射密封和二道透射密封,分别阻隔了外部介质和内部发射器的接触。透射密封板具有良好的通透性和密闭性,在保证可靠密封性的同时又不会对射线类介质的穿透强度造成负面影响。在密封腔内装有报警电路板,报警电路结构简单、紧凑,没有冗余及裸露的线路,所有元器件和线路都被镶装在了电路板的内部,使得电路板的报警作用稳定、可靠。
文档编号G21F5/12GKCN101958156 B发布类型授权 专利申请号CN 201010230963
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20日
发明者李剑锋, 卢元利, 常微, 陶俊涛, 翟润昌, 尚宪友, 万文全, 齐传科 申请人:丹东东方测控技术有限公司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专利引用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