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应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08436阅读:7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梯应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停电应急装置,适应于当电梯在运行中突然停电或出现故障时可将困在轿厢内的乘客迅速解救出来。
现有的材料记载日本三菱公司和西德莫尼克公司的产品都有一个特征就是采用变频变压来控制电梯主拖动电机的旋转这属于内拖动。日本“电梯停电应急装置”适用于在采用了变频变压调速系统的电梯上安装该装置,中国国内采用的电梯与此装置不相适宜,单独安装成本较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电梯运行中突然停电或出现故障时将困在轿厢内的乘客迅速解救出来的装置。
下面根据附图加以详细说明

图1是电梯应急装置电气原理框图。
图2测重电路电气原理图。
图3微直流电机机械传动示意图。
结构叙述如下当电梯正常运行时(见图1),交流电经逆变器2中的充电电路给蓄电池1充电,停电时由蓄电池1提供直流电源,经逆变器逆变、升压、整流,输出直流应急电源,供给电梯功能控制线路3。电梯功能控制线路中的安全回路、平层回路分别于应急装置控制系统4中的动作继电器,平层继电器的线圈相串联;应急电源通过应急装置控制系统4中动作继电器,平层继电器的触点分别与测重电路5,电梯制动线圈7,直流电磁铁8相连接;测重电路5中的中间继电器的触点与微直流电机6相连接,来控制微直流电机6的旋转方向,停电瞬间,逆变器2给轿厢应急照明灯9供电。
由控制系统4控制的应急电源通过测重电路5来驱动安装在燕尾槽机座18上的微直流电机6,并通过微直流电机6轴上固定的橡胶轮16,与安装在电梯主拖动电机尾部的飞轮15相接触,进行摩擦传动,通过其传动比,增加转矩;燕尾槽机箱18中安放着一直流电磁铁8,可控制橡胶轮16与飞轮15的接触与断开。当电梯轿厢在应急装置的驱动下运行到平层位置时,由功能控制线路3发出平层信号,切断供给测重电路5,电梯制动线圈7,直流电磁铁8的电源,同时应急电源接通开门电机,将轿门及厅门打开完成解救工作后,自动切断应急电源,全部过程自动完成。
当电梯出现故障停止运行时,可由困在轿厢内的司机或乘客按动一应急按钮,通过应急按钮控制的继电器来切断三相电源变压器的交流电源,使电梯处于停电状态完成电梯应急装置在停电时的全部动作。
图2为测重电路,其结构及工作原理如下由控制系统给测重电路供电,电流经中间继电器10的常闭触点,微直流电机电枢绕组14、时间继电器11的常闭触点。中间继电器的常闭触点,微直流电机激磁绕组12至电源负极,因起动电流较大,故用时间继电器11的常闭触点短接电流继电器13,如果微直流电机的旋转方向与电梯系统重力作功方向相适宜时,微直流电机应能通过橡胶轮带动飞轮旋转,如果旋转方向不对,在时间继电器11延时吸合后,在电枢绕组14经过的电流仍会很大,此时电流继电器13动作,常开点吸合,使中间继电器10得电自锁,常闭触点断开,常开触点吸合,流经电枢绕组14的电流方向改变,电机将向反方向旋转。
实施例该电梯应急装置仪器部分安装在长500、宽200、高300mm的机箱内,其面板配有电流,电压表及指示灯,随时显示着应急装置的工作状态,在机箱侧面装有接线端子及接线说明,接线调试后将机箱固定在电梯功能控制柜附近的墙上。
权利要求1.一种电梯应急装置由逆变器2,电梯功能控制线路3,电梯制动线圈7组成,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具有应急装置控制系统4,测重电路5,微直流电机6以及直流电磁铁8,电梯功能控制线路3中的安全回路和平层回路分别与应急装置控制系统4中的动作继电器,平层继电器的线圈相串联,应急电源通过应急装置控制系统4中动作继电器,平层继电器的触点分别与测重电路5,电梯制动线圈7,直流电磁铁8相连接;测重电路5中的中间继电器的触点与微直流电机6相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停电应急装置。该装置是一种采用直流电压控制系统来控制附加微直流电机的旋转,属于外拖动。
文档编号B66B5/02GK2030184SQ87216189
公开日1989年1月4日 申请日期1987年12月14日 优先权日1987年12月14日
发明者曾小凡, 朱国昌, 吴小秋 申请人:沈阳机床齿轮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