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链连续斗式提升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16889阅读:4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板链连续斗式提升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板链连续斗式提升机。
目前,斗式提升机是建材工业厂矿中广泛应用的垂直输送机械,如《建材机械与设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1年12月出版)所公开的。斗式提升机按牵引链构件形式分为带式和链式两类。在链式提升机中,板链连续斗式提升机是最常用的一种,该提升机由机壳、牵引链构件和固接在其上的料斗以及装料口、卸料口组成。牵引链构件由顶部的驱动链轮及其组件和底部的张紧链轮及其组件以及板链组成;装料口与卸料口分别设在机壳上部和下部的相对侧。工作时,在动力装置(含减速器)的驱动下,板链连同料斗作上下循环运动,物料从装料口装入料斗提升到顶部,料斗转过驱动链轮时,料斗口朝下,物料靠重力通过下一个料斗的背部导向槽溜到卸料口卸出。但这种结构的提升机存在下述缺点驱动链轮与张紧链轮设计在同一垂线上,在实际工作中,有部分物料从装料口、卸料口的内缘与料斗之间的间隙处散落到机壳内,加剧了内部构件的磨损。散落的物料堆积在机壳底部,使料斗绕过张紧链轮时产生掏取物料的现象,增加了铲料阻力,导致电耗的增加和构件的加速损坏,使得提升机正常运行时间缩短,需经常维修,而维修又困难复杂,费时费力又影响生产。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板链连续斗式提升机,能有效地消除物料在机壳内的散落和料斗掏取物料现象,达到节约电耗、减少牵引链构件磨损、减少维修、降低维修费用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解决方案它包括机壳、驱动链轮及其组件、张紧链轮及其组件、板链、固接在板链上的料斗以及在机壳上、下部相对两侧面的卸料口和装料口。本实用新型将原驱动链轮及其组件与张紧链轮及其组件处在同一垂线上的设计改为不在同一垂线上,即将张紧链轮及其组件的中心相对于驱动链轮及其组件向装料口方向平移一定距离;在装料口内加装导料槽,导料槽相对探入绕过张紧链轮的上行料斗的上方至物料从导料槽能全部溶入料斗内;在卸料口内也加装导料槽,向机壳内相应伸入并向上延伸至机壳顶部;对应于装料口和卸料口的板链处分别加置一限位压链装置,将板链向内压至垂直。
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装料口的导料槽相对探入绕过张紧链轮的上行料斗的上方,即使在装料对部分物料从料斗与导料槽内边缘的间隙处散落下,也能被下面的料斗接住,保证了物料全部装入料斗;绕过驱动链轮的装有物料的料斗相对控入卸料口的导料槽内,物料倒下时能全部进入卸料口的导料槽而卸出。从而消除了物料在机壳内的散落和料斗在机壳底部掏取物料所产生的阻力,达到减少构件磨损、节约因克服掏料阻力所消耗的电能,减少维修次数,降低维修费用的目的。


图1是本实用新型板链连续斗式提升机的结构剖面图。
图2是图1所示提升机限位压链装置的另一种形式。
在图1的实施例中,张紧链轮及其组件7的中心相对于驱动链轮及其组件1向装料口6方向平移一定距离,约为200mm。在对应于装料口6和卸料口9的板链4处,分别加装一对钢质耐磨扁条状弧形限位压链导板3,也可加装如图2所示的模数与板链4相同,分度圆直径适宜的限位压链链轮3′,将板链4向内压至垂直;在装料口6加装导料槽8′,向机壳5内伸入到物料从导料槽8′能全部装入料斗2内;卸料口9加装导料槽8,向机壳5内相应伸入并向上延伸至机壳5顶部。
权利要求1.一种板链连续斗式提升机,它包括机壳(5),驱动链轮及其组件(1),张紧链轮及其组件(7),板链(4),固接在板链(4)上的料斗(2)以及分设在机壳(5)上、下相对两侧的卸料口(9)和装料口(6),其特征在于张紧链轮及其组件(7)的中心相对于驱动链轮及其组件(1)向装料口(6)方向平移一定距离;在装料口(6)内装导料槽(8′)并相对探入绕过张紧链轮及其组件(7)的上行料斗(2)的上方;在卸料口(9)内装导料槽(8),向机壳(5)内相应伸入并向上延伸至机壳(5)顶部;对应于装料口(6)和卸料口(9)的板链(4)处,分别加装限位压链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链连续斗式提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限位压链装置是一对钢质耐磨的扁条状弧形限位压链导板(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链连续斗式提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限位压链装置是一个模数与板链(4)相同,尺寸适宜的限位压链链轮(3′)。
专利摘要一种板链连续斗式提升机。其张紧链轮及其组件(7)的中心相对于驱动链轮及其组件(1)向装料口(6)平移一个距离;对应于装料口(6)和卸料口(9)的板链(4)处,分装限位压链装置(3),将板链(4)向内压至垂直;在装料口(6)和卸料口(9)内分别装导料槽(8′)和(8),这样能消除物料在机壳(5)内的散落和料斗(2)在机壳(5)底部掏取物料产生的阻力,减少构件磨损,节电,减少维修及费用。
文档编号B66C3/06GK2275573SQ96211450
公开日1998年3月4日 申请日期1996年5月24日 优先权日1996年5月24日
发明者易延平 申请人:易延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