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冰冻半发酵茶的制备方法_2

文档序号:8948841阅读:来源:国知局
太高,应放置清凉的谷席上摊凉。
[0012] (3)日光凋萎:将采摘回来的鲜叶放在日光下去掉茶叶中的部分水分;日光萎凋 时间以午后4时阳光柔和时为宜,将鲜叶置于谷席、布垫等萎凋器上,摊叶厚度lkg/m2;以 叶面光泽消失,青气不显,清香外溢,叶质柔软,抚摸叶面,有类似摸猪油的感觉;手持茶梢 基部,顶叶能自然下垂为度;此时刻失重10%为适度; (4) 摊晾:经过萎凋后的茶叶要及时的放置清凉的地方上摊凉; (5) 做青:经过摇青之后摊放;将水筛中的凉青叶不断滚动回旋和上下翻动,通过叶子 边缘碰撞、摩擦、挤压而引起叶缘组织细胞轻微损伤,促进叶内含物质氧化与转化;摇后静 置,然后再摇,摇后再静置,如此重复3次。于亮处透视第二片叶,以叶面呈亮黄色,叶缘呈 朱砂红色,近叶缘之叶内呈淡黄色,靠近主脉及叶柄处呈淡黄绿色(半熟香蕉皮包),则做青 完成。
[0013] (6)炒青:利用220度高温火力炒2次,每次4分钟,直至青叶转化为熟叶,手揉紧 后无水溢出且呈粘手感; (7) 拣剔精制:炒青后的茶叶最后经过鑛拣,除去茶梗、黄片、杂质,从中挑选出大叶,最 终形成成品; (8) 将精制后的茶叶整齐平摊堆放,用真空铝膜袋包装,在零下35°C温度下冷冻保存; 取出后,室温下分成小份进行包装,并立即将包装好的茶叶放入冰库冷冻,取出茶叶、包装、 再次冷冻的时间应控制在3小时之内。
[0014] 将此冰冻茶和一般青茶进行的主要生化成分含量检测结果如下(%):
实施例2 (1) 采摘:采摘青茶茶青的鲜叶采摘标准为海拔:1600米,寒露时节后5天,3年无公害 新枞,新梢芽叶生育成熟,开面三四叶,且顶芽停止生长的时候采摘;无叶面水、无破损、新 鲜、均勾一致;鲜叶不可过嫩,过嫩则成茶香气低、味苦湿;也不可过老,过老则滋味淡薄, 香气粗劣;长到三四叶;应晴天午后采摘; (2) 晾青:鲜叶午后采摘,温度太高,应放置清凉的谷席上摊凉。
[0015] (3)日光凋萎:将采摘回来的鲜叶放在日光下去掉茶叶中的部分水分;日光萎凋 时间以午后4时阳光柔和时为宜,将鲜叶置于谷席、布垫等萎凋器上,摊叶厚度2kg/m2;以 叶面光泽消失,青气不显,清香外溢,叶质柔软,抚摸叶面,有类似摸猪油的感觉;手持茶梢 基部,顶叶能自然下垂为度;此时刻失重15%为适度; (4) 摊晾:经过萎凋后的茶叶要及时的放置清凉的地方上摊凉; (5) 做青:经过摇青之后摊放;将水筛中的凉青叶不断滚动回旋和上下翻动,通过叶子 边缘碰撞、摩擦、挤压而引起叶缘组织细胞轻微损伤,促进叶内含物质氧化与转化;摇后静 置,然后再摇,摇后再静置,如此重复5次。当叶面凸起,叶缘背卷,叶片由于失水不平衡而 收缩面叶下凹,从叶背看是汤匙状,发出兰花香,叶张出现青蒂绿腹红边,稍有光泽,叶缘鲜 红度充足,梗表皮显有皱状,则为做青完成。
[0016] (6)炒青:利用230度高温火力炒3次,每次5分钟,直至青叶转化为熟叶,手揉紧 后无水溢出且呈粘手感; (7) 拣剔精制:炒青后的茶叶最后经过鑛拣,除去茶梗、黄片、杂质,从中挑选出大叶,最 终形成成品; (8) 将精制后的茶叶整齐平摊堆放,用真空铝膜袋包装,在零下25°C温度下冷冻保存; 取出后,室温下分成小份进行包装,并立即将包装好的茶叶放入冰库冷冻,取出茶叶、包装、 再次冷冻的时间应控制在2小时之内。
[0017] 将此冰冻茶和一般青茶进行的主要生化成分含量检测结果如下(%): 实施例3
(1) 采摘:采摘青茶茶青的鲜叶采摘标准为海拔1500米,1年无公害新枞,新梢芽叶 生育成熟,开面三四叶,且顶芽停止生长的时候采摘;无叶面水、无破损、新鲜、均匀一致; 鲜叶不可过嫩,过嫩则成茶香气低、味苦涩;也不可过老,过老则滋味淡薄,香气粗劣;长到 二四叶;应晴天午后米摘; (2) 晾青:鲜叶午后采摘,温度太高,应放置清凉的谷席上摊凉。
[0018] (3)日光凋萎:将采摘回来的鲜叶放在日光下去掉茶叶中的部分水分;日光萎凋 时间以午后4时阳光柔和时为宜,将鲜叶置于谷席、布垫等萎凋器上,摊叶厚度lkg/m2;以 叶面光泽消失,青气不显,清香外溢,叶质柔软,抚摸叶面,有类似摸猪油的感觉;手持茶梢 基部,顶叶能自然下垂为度;此时刻失重6%为适度; (4) 摊晾:经过萎凋后的茶叶要及时的放置清凉的地方上摊凉; (5) 做青:经过摇青之后摊放;将水筛中的凉青叶不断滚动回旋和上下翻动,通过叶子 边缘碰撞、摩擦、挤压而引起叶缘组织细胞轻微损伤,促进叶内含物质氧化与转化;摇后静 置,然后再摇,摇后再静置,如此重复6次。由于采摘的高山新枞鲜叶叶片肥厚,每次摇青的 转数由少到多。摇育后摊置历时由短到长,摊叶厚度由厚到薄。第三、四次摇青必须摇到青 味浓强,鲜叶硬挺,第五、六次摇青,视青叶色、香变化程度而灵活掌握。前期较嫩原料,以手 触之,柔软如棉;后期原料硬化则有刺手感。嗅之,青草气逐渐为花果香所替代,清香向熟香 转化,即谓之兰花香,具有幽而清,浓而不浊、香甜扑鼻之感,则做青完成。
[0019] (6)炒青:利用220度高温火力炒1次,每次3分钟,直至青叶转化为熟叶,手揉紧 后无水溢出且呈粘手感; (7) 拣剔精制:炒青后的茶叶最后经过鑛拣,除去茶梗、黄片、杂质,从中挑选出大叶,最 终形成成品; (8) 将精制后的茶叶整齐平摊堆放,用真空铝膜袋包装,在零下5°C温度下冷冻保存; 取出后,室温下分成小份进行包装,并立即将包装好的茶叶放入冰库冷冻,取出茶叶、包装、 再次冷冻的时间应控制在3小时之内。
[0020] 将此冰冻茶和一般青茶进行的主要生化成分含量检测结果如下(%):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 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主权项】
1. 一种冰冻半发酵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摘1-3年无公害新枞茶青的鲜叶,去 除了揉捻、包揉步骤直接制的冰冻半发酵茶。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冰冻半发酵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 步骤: (1) 采摘:采摘无公害茶青的鲜叶采摘标准为海拔800-1600米,1-3年无公害新枞, 新梢芽叶生育成熟,开面三四叶,且顶芽停止生长的时候采摘;无叶面水、无破损、新鲜、均 勾一致;鲜叶不可过嫩,过嫩则成茶香气低、味苦湿;也不可过老,过老则滋味淡薄,香气粗 劣;长到三四叶;应晴天午后采摘; (2) 晾青:鲜叶午后采摘,温度太高,应放置清凉的谷席上摊凉; (3) 日光凋萎:将采摘回来的鲜叶放在日光下去掉茶叶中的部分水分;日光萎凋时间 以午后4时阳光柔和时为宜,将鲜叶置于谷席、布垫等萎凋器上,摊叶厚度l-2kg/m2;以叶 面光泽消失,青气不显,清香外溢,叶质柔软,抚摸叶面,有类似摸猪油的感觉;手持茶梢基 部,顶叶能自然下垂为度;此时刻失重6~15%为适度; (4) 摊晾:经过萎凋后的茶叶要及时的放置清凉的地方上摊凉; (5) 做青:做青分为摇青和摊放两个部分:将水筛中的凉青叶不断滚动回旋和上下翻 动,通过叶子边缘碰撞、摩擦、挤压而引起叶缘组织细胞轻微损伤,促进叶内含物质氧化与 转化;摇后静置,然后再摇,摇后再静置,如此重复3~6次; (6) 炒青:利用220-230度高温火力炒1-3次,每次3-5分钟,直至青叶转化为熟叶,手 揉紧后无水溢出且呈粘手感; (7) 拣剔精制:炒青后的茶叶最后经过鑛拣,除去茶梗、黄片、杂质,从中挑选出大叶,最 终形成成品; (8) 将精制后的茶叶整齐平摊堆放,用真空铝膜袋包装,在零下35°C-零下5°C温度下 冷冻保存;取出后,室温下分成小份进行包装,并立即将包装好的茶叶放入冰库冷冻,取出 茶叶、包装、再次冷冻的时间应控制在3小时之内。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冰冻半发酵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每次 摇青的转数由少到多,摇育后摊置历时由短到长,摊叶厚度由厚到薄;判断做青适度与否, 通常于亮处透视第二片叶,以叶面呈亮黄色,叶缘呈朱砂红色,近叶缘之叶内呈淡黄色,靠 近主脉及叶柄处呈淡黄绿色。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冰冻半发酵茶的制备方法,采摘茶青海拔800-1600米,1-3年无公害新枞茶青的鲜叶,不经过揉捻、包揉步骤直接制的冰冻半发酵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采摘、晾青、日光萎凋、摊晾、做青(分摇青、摊置,需重复多次)、炒青、拣剔精制,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点。采用了传统青茶的中度发酵、以及零下5度以下温度冷冻保存,使得茶香气清新不呛鼻,口感甘润不生涩,回味长久不发干,让饮者体验天地人茶尽在人心的感悟。
【IPC分类】A23F3/06
【公开号】CN105166144
【申请号】
【发明人】吴晓清
【申请人】福州百年御龙茶业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29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