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盐粳13号栽培方法_4

文档序号:9873192阅读:来源:国知局
铲高平低,用少量细土填平裂缝,提高板面平整度,并充分拍实;秧板规格为:宽130?135cm,长度根据田块而定,沟宽25cm,沟深15?20cm;四周围沟宽30cm,深25cm ;秧板做好后排水晾板,使板面沉实;. 1.2.5秧盘准备 移栽大田备足软盘28?30张/667m2,要求规格:内腔长58.0cm,宽28.0cm,高2.5cm ;每张软盘质量? 40g,孔数180?240个,通孔率2 99.5 % ; .1.2.6其它材料 每667m2移栽大田备幅宽2m无纺布4.5m ; .1.2.7确定播期 播期按秧龄15?20d适龄移栽来确定,一般于5月25日?6月5日播种; .1.3播种程序 . 1.3.1补水保墒 播种前Id灌平沟水,待床土充分吸湿后迅速排水,或者在播种前直接用喷壶洒水,使底土吸足水分; . 1.3.2顺次铺盘 为充分利用秧板和便于起秧,纵向横排两行,依次平铺,盘间紧密整齐,盘与盘飞边重叠排放,盘底与床面紧密贴合; . 1.3.3匀铺床土 在秧盘上铺床土,床土厚2?2.5cm,厚薄均勾,土面平整; . 1.3.4催芽标准 人工播种根长为稻谷长度1/3,芽长1/5至1/4;若采用机播,90%的种子“破胸露白”,催好芽的种子取出晾芽并达到内湿外干,利于均播; .1.3.5精量播种 按盘称种,一般每盘芽谷150g ;播种时分次细播,力求均勾; .1.3.6匀撒覆土 使用育秧基质的不撒盖籽土;使用营养土的播种后均匀撒盖籽土,覆土厚度以盖没芽谷为宜,不能过厚;不能用营养土,尤其是拌有壮秧营养剂的营养土;覆土后不宜对表土洒水,以防止表土板结影响出苗; . 1.3.7喷除草剂 在秧床上足底水、落谷盖土后;秧池用35%丙.苄100?120ml/667m2加水30?40kg均匀喷雾; .1.3.8封无纺布 使用无纺布覆盖,盖好后将四周封严封实;秧田四周开好放水缺口,雨后应及时清除无纺布上的积水;. 1.4秧田管理 . 1.4.1水分管理 出苗前晴天满沟水,阴天半沟水,雨天排干水,出苗前保持盘面湿润不发白,缺水补水;齐苗后2叶期前建立平沟水,保持盘面湿润不发白,盘土含水又透气,以利秧苗盘根,切不可过度控水导致根系受伤,也不宜板面长期淹水,不利于秧苗盘根;移栽前3?4d控水促根; . 1.4.2温度管理 出苗前白天秧盘表面温度在25?30°C,晚上不低于15°C;如播种期早或播种后平均气温低于25 °C,建议在无纺布上加盖地膜,保温保湿,促进全苗; . 1.4.3看苗施肥 床土培肥的可不施断奶肥;床土没有培肥或苗瘦的在I叶I心期,播后7d?8d,建立浅水层后施肥;秧池田用尿素5?7kg/667m2对水500kg,于傍晚秧苗叶片吐水时浇施;麦茬田为防止秧苗过高,施肥量适当减少;移栽前2?3d根据叶色确定送嫁肥的用肥量及施用方法,叶色褪淡的脱力苗,用尿素4?4.5kg/667m2对水200kg于傍晚均匀喷洒或泼饶,施后洒一次清水;叶色正常、叶型挺拔而不下披苗,施用尿素I?1.5kg/667m2对水60?70kg进行根外喷施;叶色浓绿且叶片下披苗,应控肥、控水提高苗质;施用送嫁肥后,秧苗应在3d内移栽到大田; .1.4.4防病治虫 秧田期主要防好灰飞虱、稻蓟马、稻象甲、螟虫;用25 %卩比虫牙酮24?30ml/667m2,或60 %烯啶虫胺15g/667m2对水40?50kg喷雾防治;所有秧田在移栽前2?3d,用I次药,做到带药下田; 1.4.5适时化控 二叶期,若气温较高,雨水偏多,秧苗生长较快时,特别是不能适期移栽的秧苗,秧池田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50g/667m2,I: 2000倍对水均匀喷雾; .2机插 .2.1大田耕整 .2.1.1旱耕水整; 耕翻选用旋耕灭茬机,边灭茬边埋茬,灭茬深度为15?18cm;力求一次性旋耕达到埋草平整率80 %以上;对田面露出碎草多的田块,需人工适当划除,以提高大田机插质量;旋耕后进行干整拉平,并做好清除田埂杂草,整修沟渠、田埂的工作;上水后待土垡完全吸足水分后进行耙平;高留茬或秸杆还田的可先直接上水浸泡2d,再用水田埋茬起浆整地机进行耕整作业; .2.1.2施足基肥 根据土壤地力、茬口等因素施用基肥;在旋耕作业前,大田施45 %高浓度复合肥40kg/.667m2 ;在缺磷土壤中应增施过磷酸I丐20kg?25kg/667m2,对麦茬稻杆还田的田块,在插秧前.1d,增施碳铵15?20kg/667m2作面肥,避免秸杆在腐烂过程中形成生物夺氮而造成土壤中速效氮肥暂时亏缺; . 2.1.3泥浆沉淀 沉实时间,砂质土 1d,壤土一般1?2d,黏土一般3d ; .2.2插秧. 2.2.1插秧机作业条件 田面平整无残留,高低差不超过3cm,标准深8?10cm,上细下粗,细则不糊,上烂下实,插秧作业时不陷机不拥泥;泥浆沉实达到泥水分清,沉淀不板结,水清不浑浊;泥浆深度3?.6cm,水深1?3cm; . 2.2.2起运秧苗 起秧时先慢慢拉断穿过盘底渗水孔的少量根系,连盘带秧一并提起,再平放,然后小心卷苗脱盘;秧苗运至田头时应随即卸下平放,使秧苗自然舒展,做到随起随运随插,严防烈日伤苗,采取遮荫措施防止秧苗失水枯萎; . 2.2.3机插规格; 深度控制在1.5?2.5cm,水层深度1?2cm,机插行距25cm,株距12cm以内,每穴3?4苗,当缺株率超过3%以上时需人工补缺,以达到匀苗;. 3大田管理 .3.1水浆管理 机插秧后,采取浅水湿润灌溉法,要在栽后及时灌水护苗活棵,水层深度3?4cm;栽后2?7d间歇灌溉,适当晾田,扎根立苗;切忌长时间深水,造成根系、秧心缺氧,形成水僵苗甚至烂秧;分蘖期实行浅水勤灌,灌水深度以3cm为宜,待自然落干后再上水,如此反复,达到以水调肥、以气促根、水气协调的目的,促分蘖早生快发,植株健壮,根系发达;总苗数达到预计穗数85%时排水搁田,反复多次由轻到重,搁至田中不陷脚,叶色落黄褪淡即可,以抑制无效分蘖并控制基部节间伸长,提高根系活力;水稻孕穗、抽穗期建立水层,以保颖花分化和抽穗扬花;灌浆结实期间歇上水,干干湿湿,以利养根保叶,防止青枯早衰;收获前7d?.10d断水; .3.2肥料运筹 施纯氮22kg/667m2,N: P2O5: K2O之比为1: 0.5:0.5,氮肥基肥与穗肥之比为6: 4 ;氮肥30%和磷肥、钾肥各60%作基肥;分蘖肥采用少量多次的方法;栽后5?7d,结合化除用尿素.7.5kg/667m2 ;栽后10?18d,用尿素6?8kg/667m2 ;同时注意捉黄塘,促平衡;以促花肥为主,于穗分化始期施用,即叶龄余数3.2?3.0叶左右施用,具体施用时间和用量视苗情而定,一般施45 %高浓度复合肥30kg/667m2加尿素3?5kg/667m2;保花肥在出穗前18?20d,即叶龄余数1.5?1.2叶时施用,用尿素3?5kg/667m2 ; . 3.3病虫草防治 . 3.3.1化学除草; 机插后5d?7d,结合施肥用50%苄嘧.苯噻酰60g/667m2,进行大田化除;对杂草发生量仍较多田块,可在7月上旬根据草相选用对应的除草剂进行茎叶处理,进行第二次化除; .3.3.2防治病害;分蘖末期纹枯病穴发病率达5%或孕穗期穴发病率达10 %,用20 %井岗霉素60g/667m2或30%苯甲.丙环唑15?20ml/667m2对水60kg喷施植株中下部;破口期防治稻瘟病,用70 %三环唑30g/667m2或40 %稻瘟灵乳油125mL/667m2对水喷雾,连续防治2次;如生长中期发病,则在发病初期,用药防治; .3.3.3防治虫害; 在螟虫卵孵盛期,用40%三唑磷100ml/667m2,对水50?60kg喷雾;在稻飞虱二、三龄若虫高峰期,用25%吡蚜酮20?30g/667m2或60%烯啶虫胺15g/667m2,对水80?10kg粗喷雾植株中下部; .3.4收获 于水稻黄熟期避开雨天,在露水干后采用机械收获,及时扬净;. 4生产记录 全程记录生产过程中气候条件、生育期、生长发育动态、各项投入品名称及使用时期、次数、数量、收获产量、质量,及时归档,档案保存2年以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盐粳13号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1中秧苗最佳高度为.12_15c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盐粳13号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2.2中25%复合肥中氮:磷:钾比例为12:6: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盐粳13号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1.2中45%高浓度复合肥中氮:磷:钾分别为15:15:1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盐粳13号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2中45%高浓度复合月巴中氮:磷:钾分别为15:15:15。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盐粳13号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种子处理;播种程序;苗床准备;播种;秧田管理;机插;大田管理;收获;数据整理等,本发明一种优质高产、灌浆速率快、出米率高、熟期早和抗倒性强水稻品种的栽培方法,适合推广应用。
【IPC分类】A01G16/00
【公开号】CN105638344
【申请号】
【发明人】李进永, 郭红, 李长亚, 张大友, 陈玉军, 许业
【申请人】盐城市盐都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公开日】2016年6月8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16日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