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型用膜和成型转印箔的制作方法_4

文档序号:9881252阅读:来源:国知局
物。通过使用该熔点范围的金属,在本发明的成型用膜能够成型的温度 区域,蒸镀上的金属层也能够进行成型加工,从而容易抑制成型造成蒸镀层瑕疵的发生,所 以优选。作为更优选的金属化合物的熔点为150°C以上300°C以下。作为熔点为150°C以上 400°C以下的金属化合物,没有特殊限定,优选铟(157°C)、锡(232°C),特别优选使用铟。
[0110] 装饰层的层叠厚度优选为Ο.ΟΟΙμηι以上100μπι以下。厚度的下限更优选为Ο.ΟΙμηι以 上,特别优选为〇 · 〇2μηι以上。厚度的上限更优选为80μηι以下,特别优选60μηι以下。
[0111] 作为出于赋予成型树脂粘接性的目的而设置的粘接层的材料,可以使用感热型或 感压型。在向注射成型树脂、树脂成型体转印的情况,可以按照树脂来设计粘接层。丙烯酸 系树脂的情况,优选使用丙烯酸系树脂,在聚苯醚?聚苯乙烯系树脂、聚碳酸酯系树脂、苯 乙烯共聚物系树脂、聚苯乙烯系树脂的情况,优选使用与这些树脂有亲和性的丙烯酸系树 月旨、聚苯乙烯系树脂、聚酰胺系树脂等。在成型树脂是聚丙烯系树脂的情况,优选使用氯化 聚烯烃系树脂、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系树脂、环化橡胶、古马隆茚系树脂。
[0112]粘接层的形成方法可以使用各种方法,可以使用例如辊涂布法、凹版涂布法、逗点 涂布法等涂布法,此外还可以使用例如凹版印刷法、丝网印刷等印刷法。
[0113]作为利用使用第1和第2成型用膜而成的成型转印箱进行装饰的被附着体,没有特 殊限定,可以使用例如,聚丙烯、丙烯酸系、聚苯乙烯、聚丙烯腈-苯乙烯、聚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等之类的树脂、金属部件等。
[om]实施例
[0115]下面依照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不受这些实施例限制。需说明的是,各特 性是通过以下方法测定出的。
[0116] (1)膜总厚度、和各层的厚度
[0117]在测定层叠膜的整体厚度之际,使用千分表测定由膜切出的试样的任意5个位置 的厚度,求出平均值。
[0118]此外,在测定层叠膜的各层的层厚度时,使用歹彳力7彳ク口システΛス'(株)制 金属显微镜LeicaDMLM,对膜的截面在倍率100倍的条件下拍摄透射光照片。并根据该拍摄 到的照片,对层叠膜的各层都测定任意5处位置的厚度,将其平均值作为各层的层厚度。 [0119] (2)储能模量
[0120]将膜沿着任意的一方向、和与该方向正交的方向切成长60mmX宽5mm的矩形作为 试样。使用动态粘弹性测定装置(P才口 制、DVE-V4FT P才只X外夕)在下述的条件下求 出各方向的75 °C、120 °C下的储能模量(E ')。
[0121 ] 频率:10抱、试验长度:20臟、变位振幅:1(^111
[0122] 测定温度范围:25°C~160°C、升温速度:5°C/分钟。
[0123] (3)玻璃化转变温度
[0124] 使用差示扫描量热计(七彳3 -电子工业制、RDC220),依照JIS K7121-1987、JIS K7122-1987进行测定和解析。
[0125 ]将5mg膜作为试样。在进行膜的特定层的评价时,刮出要测定的层5mg作为试样。在 将试样从25°C以20°C/分钟升温到300°C之际,读取由于从玻璃状态转变到橡胶状态而产生 的比热变化。求出距离各基线的延长直线在纵轴(表示热流的轴)方向上等距离的直线、与 玻璃化转变的阶梯状变化部分的曲线相交的点的中间点玻璃化转变温度,作为玻璃化转变 温度。需说明的是,在玻璃化转变温度存在多个的情况,采用高温侧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0126] (4)120°C下的断裂伸长率
[0127] 将膜沿着任意的一方向、和与该方向正交的方向切成长lOOmmX宽10mm的矩形作 为试样。使用拉拽试验机(才リ工レテック制テレシ口レUCT-100),设定初始拉伸夹头间距离 为20mm,拉拽速度为200mm/分钟,对膜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分别进行拉伸试验。测定是通 过将膜试样设置在预先就设定在120°C的恒温槽中,在预热60秒钟后进行拉伸试验。将试样 断裂时的伸长率作为断裂伸长率。需说明的是,测定对各试样在各方向上都分别进行5次, 用其平均值进行评价。
[0128] (5)厚度变动
[0129] 将膜在任意的位置切出200mm X 300mm的大小,作为试样。在200mm的方向上从端部 开始以20mm的间隔测定11点,在300mm的方向上也以30mm的间隔测定11点,合计共测定121 点的厚度,求出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通过下述式求出厚度变动。
[0130] ?厚度变动(%) = {(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X 100。
[0131] (6)品位
[0132]将膜在任意的位置切出200mmX 300mm的大小作为试样。在3波长焚光灯下,通过透 射,目视观察,计数长径为100μπι以上的异物的个数,求出相当于A4尺寸的异物的个数,用以 下基准进行评价。
[0133] Α:异物的个数少于10个。
[0134] Β:异物的个数为10个以上、且少于20个。
[0135] C:异物的个数为20个以上、且少于30个。
[0136] D:异物的个数为30个以上。
[0137] (7)表面外观
[0138] 使用膜拉伸机于一公司制、KAR0-IV),在下述的条件下拉伸膜。用以下基 准评价拉伸后的膜表面外观。
[0139] 初始试样:10〇mmX10〇mm、预热?拉伸温度:120°C、预热时间:20秒、拉伸速度: 20%/秒、拉伸倍率:2父2
[0140] A:表面光泽非常高,完全看不到斑驳。
[0141] B:表面光泽高,几乎看不到斑驳。
[0142] C:表面看到若干起伏状的斑驳。
[0143] D:表面看到明显的起伏状的斑驳。
[0144] (8)涂布性
[0145]从膜的任意的位置切出200mm X 300mm的大小作为试样。对试样的表面(在具有A层 和B层的层叠膜的情况为B层侧)使用涂敷器,涂布共荣社化学制UF-TCI-1。按照以下基准评 价涂布性。
[0146] A:不产生涂布斑驳,涂布性良好。
[0147] B:几乎不产生涂布斑驳,涂布性没有问题。
[0148] C:产生若干涂布斑驳,但是在实用上没有问题的程度。
[0149] D:产生明显的涂布斑驳。
[0150] (9)成型性
[0151] 从膜的任意位置切出200mmX 300mm的大小作为试样。试样的表面(在具有A层和B 层的层叠膜的情况是A层侧),使用涂敷器涂布日本^^力少制8921^,在80°C下干燥10分钟, 形成涂膜厚度20μπι的粘接层。使用400°C的远红外线加热器,将所得到的粘接层层叠膜加热 到120°C的温度,依照加热到50°C的聚丙烯制树脂模具(底面直径150mm)进行真空·压空成 型(压空:0.2Ma),得到膜/粘接层/聚丙烯制树脂型的结构体。对所得到的结构体,以以下基 准评价依照模具成型出的状态(拉深比:成型高/底面直径)^、Α、Β或C均为合格水平。
[0152] S:能够以拉深比1.0以上成型。
[0153] Α:能够以拉深比0.9以上、且低于1.0进行成型。
[0154] Β:能够以拉深比0.8以上、且低于0.9进行成型。
[0155] C:能够以拉深比0.7以上、且低于0.8进行成型。
[0156] D:追随性低、不能成型出拉深比0.7的形状。
[0157] (10)尺寸稳定性
[0?58]将膜沿着任意的一方向、和与该方向正交的方向切出长50mmX宽4mm的矩形,作为 试样。使用热机械分析装置(七彳制、TMA EXSTAR6000),以下述条件 将试样进行升温。用以下基准评价升温过程中尺寸变化率大于1 %时的温度。
[0159 ] 试验长度:15mm、载荷:19.6mN、升温速度:5 °C /分钟、
[0160] 测定温度范围:25~220°C
[0161] ?尺寸变化率(%) =
[0162] { |试验长度(_)-保持后的膜长(mm) |/试验长度(mm)} X 100
[0163] A:100°C 以上
[0164] B:90°C 以上、且低于 100°C
[0165] C:8(TC 以上、且低于 9(TC
[0166] 0:低于80°(:。
[0167] (11)离型性
[0168] 从膜的任意位置切出200mmX300mm的大小作为试样。使用涂敷器,对试样的表面 (在具有A层和B层的层叠膜的情况是B层侧)涂布共荣社化学制UF-TCI-1,在80°C下干燥10 分钟,形成涂膜厚度50μπι的透明层。此外,在透明层上使用涂敷器涂布丙烯酸/聚氨酯系的 银墨(silver ink),然后在80°C下干燥10分钟,形成涂膜厚度30μπι的装饰层。进而使用涂敷 器在该装饰层上涂布日本少ミ力7レ制892L,再在80°C下干燥10分钟,形成涂膜厚度20μπι的粘 接层。如此得到了成型转印箱。
[0169] 使用所得到的成型转印箱,与(9)同样进行真空?压空成型,得到成型用膜/透明 层/装饰层/粘接层/聚丙烯树脂型的结构体。向所得到的结构体照射紫外线,使照射强度为 200OmJ/cm 2,使涂剂固化。从该结构体沿着任意的一方向切出长100mm X宽10mm的矩形,作 为试样。将试样的成型用膜和透明层的一部分剥离开,然后使用拉拽试验机(才リ工ッテック 制テレシ口レUCT-100),将成型用膜侧、透明层侧(透明层/装饰层/粘接层/聚丙烯制树脂 型)分别夹住,进行180°剥离试验。求出剥离时的载荷的平均值,按照以下标准进行评价。 [0170]需说明的是,设定初始夹头间距离100mm、拉拽速度300mm/分钟、25 °C下沿着膜的 任意的一方向、和与该方向正交的方向分别进行试验。需说明的是,测定对各试样的各方向 都进行5次,用其平均值进行评价。
[0171] A:0N/10mm 以上、且低于 0.2N/10mm
[0172] B:0.2N/10mm 以上、且低于 0.5N/10mm
[0173] C:0.5N/10mm 以上、且低于 1N/I0mm
[0174] D:lN/10mm 以上。
[0175] (12)撕裂传播阻力
[0176]将膜沿着任意的一方向、和与该方向正交的方向切出75mm X 63mm,作为试样。使用 载荷重撕裂试验机(东洋精机制),依照JIS K-7128-2-1998进行测定。在试样的73mm的边的 中央部的位置从端部开始切开20mm深,读取将剩下的43mm撕裂时的指示值。作为撕裂强度, 取通过指示值求出的撕裂力(N)除以膜厚度(mm)所得的值。需说明的是,在各方向上各进行 10次测定,求出其平均值。
[0177] (13)光泽度
[0178] 依照JIS Z-8741-1997中规定的方法,使用只力'试验机制数字式变角光泽度计 UGV-5D测定出60°镜面光泽度。进行5次测定,将去掉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后的平均值作为光 泽度。
[0179] (14)耐撕裂性
[0180] 与(11)同样制作成型转印箱,以拉深比0.7进行成型,进行UV照射后用手将成型用 膜从成型部件剥离开。需说明的是,剥离位置在成型用膜与成型部件中的透明层之间。进行 同样的操作10次。用成型用膜断裂、不能一次性地从成型部件将膜剥离的次数进行评价。
[0181] S:无
[0182] A:1次
[0183] B:2次
[0184] C:3次
[0185] D: 4次以上。
[0186] (15)流延辊的表面粗糙度Ra
[0187] 使用厚度80μπι的三乙酰纤维素膜(t''才X ^RFA三乙酰纤维素/溶剂:乙酸甲酯), 用压接辊施加线压9.8N/cm,将三乙酰纤维素膜压在流延辊面上,将转印上了流延辊的表面 形状的三乙酰纤维素膜在室温下干燥溶剂,将该复制试样作为测定试样。
[0188] 使用表面粗糙度计(小坂研究所制、SE4000)对上述测定试样的转印上了流延辊表 面形状的那面侧进行测定。在触针顶端半径〇.5μπι、测定力100μΝ、测定长度1_、低域截止值 0.200mm、高域截止值0.000mm的条件下进行测定,依照JIS Β-0601-2001求出算术平均粗糙 度Ra。
[0189] (实施例中使用的树脂、和添加剂)
[0190] 各实施例·比较例中使用的树脂、和添加剂如下。
[0191] (环状烯烃系树脂A)
[0192] 使用求。歹ステック只公司制T0PAS(注册商标)8007F-04。
[0193] (环状烯烃系树脂B)
[0194] 使用求。歹ステック只公司制T0PAS(注册商标)6013F-04。
[0195] (环状烯烃系树脂C)
[0196] 使用求。歹ステック只公司制T0PAS(注册商标)9506F-04。
[0197] (聚乙烯系树脂)
[0198] 使用7。歹彳厶求-公司制工求U二一(注册商标)SP2540。
[0199] ※表中记作"PE"。
[0200](聚丙烯系树脂)
[0201] 使用7。歹彳厶求-公司制P204。
[0202] ※表中记作"PP"。
[0203](硬脂酸锌)
[0204] 使用于力歹彳于只夕公司制硬脂酸锌。
[0205](硬脂酸钙)
[0206] 使用于力歹彳于只夕公司制硬脂酸钙。
[0207](抗氧化剂)
[0208] 使用于,·亇少于彳· ^^力少文公司制彳少力'人;/夕只1〇1〇。
[020
当前第4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