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变排量旋转斜板式压缩机的制作方法_4

文档序号:9884195阅读:来源:国知局
5g和第二突出部5h,并且可动体13a不具有可动体配重部134。在对比性示例的这种构型中,可动体13a的第一筒形部131的后端在环绕通孔5d的位置处与旋转斜板主部50的前表面5a接触。因此,在对比性示例中,可动体13a与旋转斜板5在大致位于驱动轴轴线O上的位置处彼此接触,并且作用位置围绕驱动轴3定位。
[0085]随着距上止点关联部T的距离减小,来自部件比如活塞9作用在旋转斜板5上的反作用力在旋转斜板主部50上增大。更具体地,当旋转斜板5沿着图13中的实线箭头的方向旋转时,在旋转方向上稍前于上止点关联部T的位置为最大负载位置P1,在该最大负载位置Pl处,来自部件比如活塞9的反作用力最大化。
[0086]因此,在对比示例的压缩机中,其中,作用位置围绕驱动轴3定位,作用位置定位成靠近上止点关联部T,并且可动体13a易受反作用力影响。因此,如通过图11的图表所指示的,在对比性示例的压缩机中,随着旋转斜板5的倾斜角减小,可变压差需要增大以通过更大的推力而使可动体13a移动。
[0087]另外,如果对比示例的压缩机具有驱动轴3每旋转一周时的小的排量并且控制压力室13b中的压力不会增大,则可变压差不会增大。因此,为了通过较大的推力而使可动体13a移动,可动体13a的尺寸可以增大以扩大压力接收面积。然而,这将增大压缩机的尺寸。
[0088]反之,在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压缩机中,不仅当旋转斜板5处于最小倾斜角时,而且当旋转斜板5处于最大倾斜角时,第一作用位置Fl和第二作用位置F2位于变换成比驱动轴轴线O更靠近下止点关联部U的位置处。因此,第一作用位置Fl和第二作用位置F2与上止点关联部T分离,这使得可动体13a不易于受反作用力的影响。即,当使倾斜角减小时可动体13a上的负载减小,使得可动体13a在不使可变压差增大的情况下移动。因此,在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压缩机中,当倾斜角改变时,可变压差在整个范围上减小并且大致恒定,如通过图11的图表所指示的。
[0089]如上所述,在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压缩机中,可动体13a在不使可变压差增大的情况下移动。因此,即使驱动轴每旋转一周时的排量是小的,可动体13a可靠地移动。因此,压缩机的可动体13a需要扩大以增大压力接收面积,而压缩机的尺寸减小。
[0090]在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压缩机中,第一作用位置Fl和第二作用位置F2变换成比驱动轴轴线O更靠近下止点关联部U。因此,与对比示例的压缩机一一其中,作用位置靠近上止点关联部T一一相比,当旋转斜板5的倾斜角改变时,可动体13a的行程增大。
[0091]在对比性示例的压缩机中,由于作用位置围绕驱动轴轴线O定位,因此即使旋转斜板5的倾斜角改变,作用位置与驱动轴轴线O之间的距离是恒定的。反之,在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压缩机中,通过使旋转斜板5从最小倾斜角移动至最大倾斜角,第一作用位置Fl和第二作用位置F2沿着从下止点关联部U朝向驱动轴轴线O的方向变动,如图8至图10中示出的。在下文中,将描述第一作用位置F1。
[0092]如上所述,当旋转斜板5的倾斜角减小时,第一作用部14a在第一作用位置Fl处朝向旋转斜板室25的后部推动第一突出部5g。因此,随着旋转斜板5的倾斜角减小,第一作用位置Fl从第一倾斜表面134a朝向第一竖向表面134c变动。当旋转斜板5的倾斜角最小化时,第一作用位置Fl位于第一竖向表面134c上。即,当旋转斜板5处于最小倾斜角时,第一竖向表面134c与第一突出部5g在第一作用位置Fl处进行线接触。此时的第一作用位置Fl的位置限定为初始位置A。
[0093]当压力调节室31中的压力降低并且可动体13a沿着驱动轴轴线O从旋转斜板5朝向凸耳板51略微移动时,如图9中示出的,旋转斜板5的倾斜角略微增大。此时,第一倾斜表面134a和第一突出部5g在第一作用位置Fl处进行线接触。更具体地,第一倾斜表面134a的靠近第一竖向表面134c的部分与第一突出部5g进行线接触。S卩,当旋转斜板5的倾斜角从最小倾斜角略微增大时,第一作用位置Fl沿着驱动轴轴线O以距离Xl从初始位置A朝向凸耳板51变动。第一作用位置Fl还沿着从下止点关联部U朝向驱动轴轴线O的方向以距离Yl变动。换言之,由于旋转斜板5的倾斜角的略微增大,第一作用位置Fl从初始位置A以距离Yl沿着从下止点关联部U朝向驱动轴轴线O的方向变动。出于说明性目的,在图9和图10中,初始位置A图示为虚线的圆。
[0094]另外,当旋转斜板5的倾斜角增大时,第一突出部5g在第一倾斜表面134a上朝向第二筒形部132滑动。当旋转斜板5的倾斜角如图10中示出的最大化时,第一倾斜表面134a的靠近第二筒形部132的部分与第一突出部5g在第一作用位置Fl处进行线接触。SP,第一作用位置Fl沿着驱动轴轴线O以距离X2从初始位置A朝向凸耳板51变动,其中,该距离X2大于距离XI。第一作用位置Fl还沿着从下止点关联部U朝向驱动轴轴线O的方向以距离Y2变动,其中,该距离Y2大于距离Y1。因此,由于旋转斜板5的倾斜角从最小倾斜角改变成最大倾斜角,第一作用位置Fl从初始位置A沿着从下止点关联部U朝向驱动轴轴线O的方向变动距离Y2。同样适用于第二作用位置F2。
[0095]因此,在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压缩机中,如果旋转斜板5的倾斜角的范围是相同的,当倾斜角增大时,与即使倾斜角改变作用位置与驱动轴轴线O之间的距离是恒定的情况相比,可动体13a的沿着驱动轴轴线O的行程是小的。因此,在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压缩机中,尽管可动体13a在相对靠近下止点关联部U的位置处经由第一作用位置Fl和第二作用位置F2而沿着驱动轴轴线O推动旋转斜板5,可动体13a的行程最小化。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压缩机因而防止了轴长度增加。
[0096]因此,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压缩机具有高可控性和改进的可安装性。
[0097]另外,在压缩机的操作期间从活塞9作用至旋转斜板5的反作用力生成用以使旋转斜板5沿着除了倾斜角改变的方向之外的方向旋转的力矩。这在旋转斜板5中产生翘曲。在这方面,压缩机的通孔5d中的导引表面52a、52b响应于旋转斜板5的倾斜角的改变而在驱动轴3的外周向表面30上滑动。随后,旋转斜板5通过连杆机构7和驱动轴3而沿着驱动轴轴线O并且在倾斜角的方向上被导引,使得倾斜角如上所述被改变。此时,导引表面52a、52b允许旋转斜板5在位于驱动轴轴线O的相反两侧上的两点处与驱动轴3的外周向表面30容易地接触。因此,压缩机可靠地防止旋转斜板5由于力矩而翘曲。由于压缩机不具有套筒,部件的数量减小,并且因此制造成本降低。
[0098]另外,当旋转斜板5的倾斜角减小时,第一作用部14a在第一作用位置Fl处推动第一突出部5g,并且第二作用部14b在第二作用位置F2处推动第二突出部5h。以这种方式,可动体13a沿着驱动轴轴线O并且在下述两个位置处推动旋转斜板5:所述两个位置为参照下止点平面D的第一作用位置Fl和第二作用位置F2。这允许压缩机的可动体13a使旋转斜板5的倾斜角迅速减小。
[0099]另外,旋转斜板主部50具有位于前表面5a上的旋转斜板配重部5c,并且可动体13a具有可动体配重部134。旋转斜板配重部5c和可动体配重部134位于比驱动轴轴线O更靠近下止点关联部U的位置处。因此,即使旋转斜板臂5e、5f在前表面5a上比驱动轴轴线O更靠近上止点关联部T,旋转斜板配重部5c和可动体配重部134可靠地保持上止点关联部T与下止点关联部U之间的重量平衡,其中,驱动轴轴线O处于上止点关联部T和下止点关联部U之间。因此,驱动轴3的旋转使连杆机构7、致动器13以及旋转斜板5可靠地旋转,并且抑制在操作期间的振动。
[0100]另外,旋转斜板配重部5c和可动体配重部134消除了对凸耳板51提供用于可靠地保持重量平衡的配重部的必要性。这防止了凸耳板51的尺寸增大。因此,可靠地防止凸耳板51在旋转斜板室25中搅动润滑剂。因此,润滑剂的润滑能力不会因为由这种搅动所导致的润滑剂的加热而恶化。因此,防止压缩机中的滑动零部件过度地磨损。
[0101]另外,由于旋转斜板配重部5c具有第一突出部5g和第二突出部5h,因此易于生产旋转斜板5。同样地,由于可动体配重部134还用作第一作用部14a和第二作用部14b,因此,易于生产可动体13a。
[0102]第二实施方式
[0103]在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压缩机中,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的第一突出部5g和第二突出部5h被位于旋转斜板配重部5c上的单个突出部5i来替换,如图12中示出的。突出部5i还用作接收部。另外,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的可动体配重部134被位于可动体13a上的可动体配重部136来替换。
[0104]突出部5i位于旋转斜板配重部5c的前侧上,即,位于旋转斜板配重部5c的面向可动体13a的侧部上。具体地,如图13中示出的,突出部5i位于旋转斜板配重部5c的末端处并且位于在下止点关联部U与位于驱动轴轴线O的相反于最大负载位置Pl的一侧上的位置(在下文中被称为相反位置P2)之间的区域中。区域通过断线的箭头来指示。突出部5i具有半球形形状。如图3中示出的,出于说明性目的,旋转斜板配重部5c和突出部5i的形状在图10中简化。
[0105]像上述可动体配重部134 —样,可动体配重部136布置在可动体13a上的比驱动轴轴线O更靠近旋转斜板主部50的下止点关联部U的位置处,如图12中示出的。可动体配重部136从第二筒形部132朝向旋转斜板5延伸。可动体配重部136具有倾斜表面136a和竖向表面136b。倾斜表面
当前第4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