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眩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901068阅读:来源:国知局

[0034]在车辆10设置有控制装置30,该控制装置30具有基于光源检测部20的输出而随时计算特定频率光反应片22的面内的光源的位置的光源位置计算部31,并控制基于上述光照射部21的光的照射形态。光源位置计算部31基于光源检测部20的检测结果来计算特定频率光反应片22的面内的光源的位置,并将所计算出的位置的信息向光照射部21输出。因而,在光照射部21,基于该被给予的特定频率光反应片22的面内的光源的位置而从车辆10的内部照射上述特定频率的光。
[0035]作为与特定频率的光反应而颜色发生变化的材料,公知有在光照射下可逆地呈现物质的颜色发生变化的现象即光致变色现象的光致变色化合物。上述特定频率光反应片22例如是使该光致变色化合物分散于高分子中而形成为片状的部件。作为上述特定频率的光,例如能够使用紫外线(UV:Ultra V1let)光。
[0036]接下来,对以上述方式构成的防眩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
[0037]当前,如图1A所示,假设对面来车Vc接近车辆10的前方,且在车辆10的前方行驶有先行车辆Vp。即,在该状态下,存在于车辆10的前方的光源为:对面来车Vc的前灯和先行车辆Vp的后灯。将对面来车Vc的前灯设为第一光源SI,将先行车辆Vp的后灯设为第二光源S2。此时,光源检测部20检测存在于车辆10的外部的光源S1、S2,并将其检测结果向防眩装置的控制装置30输出。即,光源检测部20检测到:在车辆10的右前方的位置存在第一光源SI,并且在车辆10的前方的位置存在第二光源S2。
[0038]此时,如图1B所示,控制装置30的光源位置计算部31基于从光源检测部20输入的检测结果,计算来自车辆10前方的光源S1、S2的光从车辆10的外侧入射至内侧时所通过的特定频率光反应片22的面内的位置来作为光源的位置P1、P2。第一光源的位置Pl是来自第一光源SI的光入射至特定频率光反应片22的面内的位置。第二光源的位置P2是来自第二光源S2的光入射至特定频率光反应片22的面内的位置。
[0039]光源位置计算部31向光照射部21输出所计算出的光源的位置Pl、P2。光照射部21向特定频率光反应片22内表面的光源的位置Pl、P2照射特定频率的光。由此,被照射光的特定频率光反应片22的面内的照射位置与光源的位置一致。基于光照射部21的这样的特定频率的光的照射仅在车辆10的前方存在光源S1、S2的期间进行。若光源S1、S2相对于车辆10的相对位置变化,则基于光源检测部20的检测位置也变化,进而由光源位置计算部31计算的光源的位置P1、P2也变化。与光源的位置P1、P2的变化相一致,从光照射部21照射的特定频率的光的位置也变化,且特定频率光反应片22的光照射面显色。这样,特定频率光反应片22的已显色的部分的光的透过率降低,因此,相对于从车辆10的前方入射的光,能够得到防眩效果。
[0040]从光照射部21照射的特定频率的光中的、未被特定频率光反应片22吸收而透过前窗玻璃12后的光由特定频率光遮挡片23吸收,因此也能够防止所照射的特定频率的光射出至车辆1外。
[0041]如以上所说明了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起到以下的效果。
[0042](I)基于光源检测部20的输出来计算配置于驾驶员的前方的特定频率光反应片22的面内的光源的位置,并基于所计算出的位置而从光照射部21向特定频率光反应片22照射特定频率的光。因而,特定频率光反应片22的该光照射部分的颜色、即来自光源的光的透过率发生变化,从而驾驶员所感到的眩目感减轻等、相对于从车辆10的前方入射的光也能够得到有效的防眩效果。
[0043](2)在车辆10的前窗玻璃12的内表面12a配设特定频率光反应片22,从而形成了所谓的特定频率光反应层。由此,能够构成利用了前窗玻璃12的、富有实用性的特定频率光反应部件。
[0044](3)在车辆10的前窗玻璃12的外表面12b配设有特定频率光遮挡片23。由此,能够抑制从光照射部21照射的特定频率的光透过特定频率光反应片22而泄漏至车辆10外这一情况,能够消除对周围产生影响等不良情况。
[0045]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来自光照射部21的特定频率的光相对于特定频率光反应片22的照射形状并不限于图1B中例示那样的点状的形状,也可以是包括光源的位置P1、P2的带状的形状等。
[0046]参照图2以及图3对防眩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该实施方式的防眩装置具备检测驾驶员的脸部朝向的脸部朝向检测部25,考虑驾驶员的视野而根据脸部朝向检测部25的输出来决定光源的位置,在这点上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不同。以下,以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0047]如图2所示,在仪表板13的上部13a,设置有检测驾驶员的脸部的朝向的脸部朝向检测部25。脸部朝向检测部25是根据对驾驶员的脸部进行拍摄而得的影像来检测眼睛、鼻子、嘴的位置并随时将检测结果向控制装置30输出的照相机。
[0048]控制装置30的光源位置计算部31根据脸部朝向检测部25的输出而一并计算驾驶员的视野,将至少包含于所计算出的驾驶员的视野的位置决定为特定频率光反应片22的面内的光源的位置。
[0049]光源位置计算部31具备:脸部朝向判定部32,其根据脸部朝向检测部25的输出来判定驾驶员的脸部的朝向;以及视野计算部33,其基于上述脸部朝向判定部32的判定结果来计算驾驶员的视野。脸部朝向判定部32判定驾驶员的脸部的朝向从基准位置向左右以及上下位移了多少。视野计算部33基于脸部朝向判定部32所判定出的驾驶员的脸部的朝向的判定结果,使驾驶员的脸部的朝向为基准位置时的视野与上述判定出的脸部的位移量对应地位移,由此来计算驾驶员的视野。光源位置计算部31将基于光源检测部20的输出而计算出的光源的位置中的、包含于视野计算部33所计算出的驾驶员的视野的光源的位置,决定为特定频率光反应片22的面内的光源的位置。即,在本实施方式的防眩装置中,即便是从车辆10外部的光源入射至特定频率光反应片22的面内的光,也仅相对于包含于驾驶员的视野的光源进行防眩。
[0050]接下来,对以上述方式构成的防眩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
[0051]图3中示出当对面来车Vc接近车辆10的前方、且在车辆10的前方行驶有先行车辆Vp时,驾驶员从前窗玻璃12所观察到的光景的例子。在该状态下,存在于车辆10的前方的光源为:对面来车Vc的前灯即第一光源S1、和先行车辆Vp的后灯即第二光源S2。驾驶员通常朝向正面而进行驾驶时的基准视野VO由虚线示出。例如驾驶员的脸部的朝向朝左改变时的视野、即靠左视野Vl由双点划线示出。此时,上述光源检测部20也检测存在于车辆10的外部的光源S1、S2,并将其检测结果向控制装置30输出。脸部朝向检测部25检测驾驶员的脸部的朝向,并将其检测结果向控制装置30输出。但是,此时,假设脸部朝向判定部32判定为驾驶员的脸部的朝向从基准位置向左位移。因此,视野计算部33基于脸部朝向判定部32所作出的驾驶员的脸部的朝向向左位移这一判定结果,计算出驾驶员的视野的位置是靠左视野VI。并且,光源位置计算部31将基于光源检测部20的输出而计算出的光源的位置P1、P2中的、包含于视野计算部33所计算出的驾驶员的靠左视野Vl的第二光源的位置P2,决定为特定频率光反应片22的面内的光源的位置。此时,如图2所示,光源位置计算部31向光照射部21输出所计算出的光源的位置P2,因而,光照射部21向特定频率光反应片22的内表面12a的光源的位置P2照射特定频率的光。这样的特定频率的光的照射也仅在靠左视野Vl内存在光源S2的期间进行。此时,从对面来车Vc的前灯透过前窗玻璃12而入射的光不进入驾驶员的靠左视野VI,因此驾驶员不会感到眩目感。由此,能够仅相对于进入驾驶员的视野的光而得到防眩效果。
[0052]如以上所说明了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除了第一实施方式的(I)?(3)的效果之外,还能够起到以下的效果。
[0053](4)由于包含于根据脸部朝向检测部25的输出而计算出的驾驶员的视野Vl的位置成为特定频率光反应片22的面内的光源的位置,因此,仅相对于从前方入射的光中的、进入驾驶员的视野Vl的光高效地发挥防眩效果。
[0054]参照图4以及图5,对防眩装置的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该实施方式的防眩装置具备根据驾驶员的瞳孔的位置来检测视线的视线检测部26,考虑驾驶员的视线而基于视线检测部26的输出和光源检测部20的输出来决定光源的位置,在这点上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不同。以下,以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0055]如图4所示,在仪表板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