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状部件的制造方法_5

文档序号:9915663阅读:来源:国知局
图。
[0174]如图15(a)?(f)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乳制工序(图15(e))时进行槽形成工序。首先,使用图15(a)所示的圆棒部件I,通过冲压切割、锯切割以及切入中的任意的方法来制作图15(b)所示的切割坯2。此时,在通过冲压切割来切出切割坯2的情况下,由于切割面的面粗糙度较差,因此,容易产生断裂,切割面相对于轴向的垂直度较差,因此,对切割坯2进行镦锻或者端面矫正。另外,在通过锯切割或者切入来得到切割坯2的情况下,由于切割面的粗糙度和切割面相对于坯轴向的垂直度较好,因此,也可以不进行镦锻、端面矫正。
[0175]接下来,如图15(c)所示,对切割坯2进行后方挤出而成型出呈无盖有底的圆筒形状的后方挤出还3。
[0176]接下来,如图15(d)所示,对后方挤出坯3的底部3a进行冲裁来对圆筒部件(管状部件)4进行成型。
[0177]接下来,如图15(e)所示,作为乳制工序,乳制对底部3a进行冲裁而得的圆筒部件4来进行扩径并形成缺口 16、17。此外,作为槽形成工序,在圆筒部件4的内周面上形成沿其内周面呈环状的槽6。该槽6是在圆筒部件4作为例如球轴承的外圈而应用时的滚动槽。另外,该乳制工序及槽形成工序可以是冷乳、热乳中的任一种。这样,由于能够通过一次乳制成型而在多个(这里是3个)的环状部件5上形成槽6,因此,起到了如下效果:工序数较少,能够削减此后的切削余量。
[0178]接下来,与上述的切割分离工序同样地,如图15(f)所示,沿圆筒部件4的轴向对其进行切割来制作多个环状部件(环状部件)5。
[0179]作用于本实施方式的圆筒部件4的旋转剪切是图16(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3对应)所示的方式,但是,由于能够通过约束模具14、15对圆筒部件4中的除了槽6以外的部分施力,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也能够顺利进行切割分离。
[0180](第七实施方式)
[0181]接下来,参照附图对环状部件的制造方法的第七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由于本实施方式只在槽形成工序的内容这方面与第五实施方式不同,因此,有时对赋予了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相同的标号的同样结构省略说明。图17(a)?(f)是示出环状部件的制造方法的第七实施方式中的环状部件的加工概要的剖视图。此外,图18是示出环状部件的制造方法的第七实施方式中的加工状态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0182]如图17(a)?(f)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乳制工序(图17(e))时进行槽形成工序。首先,使用图17(a)所示的圆棒部件I,通过冲压切割、锯切割以及切入中的任意的方法来制作图17(b)所示的切割坯2。此时,在通过冲压切割来切出切割坯2的情况下,由于切割面的面粗糙度较差,因此,容易产生断裂,切割面相对于轴向的垂直度较差,因此,对切割坯2进行镦锻或者端面矫正。另外,在通过锯切割或者切入来得到切割坯2的情况下,由于切割面的粗糙度和切割面相对于坯轴向的垂直度较好,因此,也可以不进行镦锻、端面矫正。
[0183]接下来,如图17(c)所示,对切割坯2进行后方挤出而成型出呈无盖有底的圆筒形状的后方挤出还3。
[0184]接下来,如图17(d)所示,对后方挤出坯3的底部3a进行冲裁来对圆筒部件(管状部件)4进行成型。
[0185]接下来,如图17(e)所示,作为乳制工序,乳制对底部3a进行冲裁而得的圆筒部件4来进行扩径,并且,作为槽形成工序,在圆筒部件4的外周面上形成沿其外周面呈环状的槽
7。该槽7是在圆筒部件4作为例如球轴承的内圈而应用时的滚动槽。另外,该乳制工序及槽形成工序可以是冷乳、热乳中的任一种。这样,由于能够通过一次乳制成型而在多个(这里是3个)的环状部件5上形成槽7,因此,起到了如下效果:工序数较少,能够削减此后的切削余量。
[0186]接下来,与上述的切割分离工序同样地,如图17(f)所示,沿圆筒部件4的轴向对其进行切割来制作多个环状部件(环状部件)5。
[0187]作用于本实施方式的圆筒部件4的旋转剪切是图18(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3对应)所示的方式,但是,由于能够通过约束模具14、15对圆筒部件4中的除了槽7以外的部分施力,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也能够顺利进行切割分离。
[0188](第八实施方式)
[0189]接下来,参照附图对环状部件的制造方法的第八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由于本实施方式只在槽形成工序的内容这方面与第六实施方式不同,因此,有时对赋予了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相同的标号的同样结构省略说明。图19(a)?(f)是示出环状部件的制造方法的第四实施方式中的环状部件的加工概要的剖视图。
[0190]如图19(a)?(f)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乳制工序(图19(e))时进行槽形成工序。首先,使用图19(a)所示的圆棒部件I,通过冲压切割、锯切割以及切入中的任意的方法来制作图19(b)所示的切割坯2。此时,在通过冲压切割来切出切割坯2的情况下,由于切割面的面粗糙度较差,因此,容易产生断裂,切割面相对于轴向的垂直度较差,因此,对切割坯2进行镦锻或者端面矫正。另外,在通过锯切割或者切入来得到切割坯2的情况下,由于切割面的粗糙度和切割面相对于坯轴向的垂直度较好,因此,也可以不进行镦锻、端面矫正。
[0191]接下来,如图19(c)所示,对切割坯2进行后方挤出而成型出呈无盖有底的圆筒形状的后方挤出还3。
[0192]接下来,如图19(d)所示,对后方挤出坯3的底部3a进行冲裁来对圆筒部件(管状部件)4进行成型。
[0193]接下来,如图19(e)所示,作为乳制工序,乳制对底部3a进行冲裁而得的圆筒部件4乳制来进行扩径并形成缺口 16、17。此外,作为槽形成工序,在圆筒部件4的外周面上形成沿其外周面呈环状的槽7。该槽7是在圆筒部件4作为例如球轴承的内圈而应用时的滚动槽。另夕卜,该乳制工序及槽形成工序可以是冷乳、热乳中的任一种。这样,由于能够通过一次乳制成型而在多个(这里是3个)的环状部件5上形成槽7,因此,起到了如下效果:工序数较少,能够削减此后的切削余量。
[0194]接下来,与上述的切割分离工序同样地,如图19(f)所示,沿圆筒部件4的轴向对其进行切割来制作多个环状部件(环状部件)5。
[0195]作用于本实施方式的圆筒部件4的旋转剪切是图18(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3对应)所示的方式,但是,由于能够通过约束模具14、15对圆筒部件4中的除了槽7以外的部分施力,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也能够顺利进行切割分离。
[0196]以上,参照特定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并不意味着通过这些说明来限定发明。通过参照本发明的说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各种变形例和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也是明显的。因此,权利要求书也应该网罗并明确本发明的范围及主旨中包含的这些变形例或者实施方式。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圆筒部件4的轴向上将其分割成3部分来得到环状部件5,但是,只要不损害作为环状部件5的功能,则不限于3部分,优选得到更多的环状部件5。此外,至于圆筒部件4的形成,也可以通过上述的圆筒部件形成工序以外的工序来进行。
[0197]标号说明
[0198]I:圆棒部件;2:切割坯;3:后方挤出坯;4:圆筒部件;5:环状部件;10:切割分离装置;11:第一辊;12:第二辊;13:心轴;14:约束模具;15:约束模具;16:缺口(外径面侧);17:缺口(内径面侧)。
【主权项】
1.一种环状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环状部件的制造方法包含: 圆筒部件形成工序,由圆棒材料形成圆环形状的圆筒部件;以及 切割分离工序,使所述圆筒部件旋转,通过剪切力在轴向上对所述圆筒部件进行切割分离而得到多个环状部件,该剪切力是借助沿着所述圆筒部件的轴向在所述圆筒部件的内周面侧及外周面侧设置有多个的约束模具中的、对所述圆筒部件的外周面施力的约束模具以及留有间隙地设置于所述圆筒部件的外周面的约束模具而得到的。2.一种环状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环状部件的制造方法包含: 圆筒部件形成工序,由圆棒材料形成圆环形状的圆筒部件; 缺口形成工序,在所述圆筒部件的内周面和外周面中的至少一方形成缺口;以及 切割分离工序,使所述圆筒部件旋转,通过剪切力使形成有所述缺口的位置产生应力集中,从而在轴向上对所述圆筒部件进行切割分离而得到多个环状部件,该剪切力是借助沿着所述圆筒部件的轴向在所述圆筒部件的内周面侧及外周面侧设置有多个的约束模具中的、对所述圆筒部件的外周面施力的约束模具以及留有间隙地设置于所述圆筒部件的外周面的约束模具而得到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状部件的制造方法,其中, 在所述圆筒部件形成工序与所述切割分离工序之间包含通过I次乳制成型而在所述圆筒部件的内周面或者外周面同时形成槽的槽形成工序。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环状部件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缺口的底部的截面形状是U字状。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环状部件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缺口的底部的截面形状是矩形形状。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环状部件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缺口的底部的截面形状是V字状。
【专利摘要】提供高成品率并且尺寸精度高的环状部件的制造方法。因此,该环状部件的制造方法包含:圆筒部件形成工序,由圆棒材料(1)形成圆环形状的圆筒部件(4);以及切割分离工序,使圆筒部件(4)旋转,通过剪切力在轴向对圆筒部件(4)进行切割分离来得到多个环状部件(5),其中,该剪切力是借助沿圆筒部件(4)的轴向在圆筒部件(4)的内周面侧及外周面侧设置有多个的约束模具(14、15)中的、对圆筒部件(4)的外周面施力的约束模具(14a、14c)以及留有间隙地设置于圆筒部件(4)的外周面的约束模具(14b)而得到的。
【IPC分类】B21H1/06, B23P13/00, B23D21/04, B21K1/04, B23D21/00
【公开号】CN105682838
【申请号】
【发明人】小林一登, 安田裕
【申请人】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6年6月15日
【申请日】2014年11月26日
当前第5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