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机和喷雾导流板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118676阅读:来源:国知局
br>[0041]所述喷雾导流板具有靠近安装部位的近端和相对的远端,所述喷雾导流板在近端和远端之间的弧形表面用于引导气流;
[0042]所述喷雾导流板的远端设置有用于喷射液体喷雾的喷嘴,所述喷嘴与所述喷雾导流板内的导流板液体通道连通;并且
[0043]所述喷雾导流板设置有接收加压液体的导流板入口,所述导流板入口与所述导流板液体通道连通以供应加压液体。
[0044]27.根据技术方案26所述的喷雾导流板,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喷雾导流板安装到风机时,所述导流板入口与高压液体源连通以接收加压液体。
[0045]28.根据技术方案26所述的喷雾导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设置在所述喷雾导流板的远端的边缘上。
[0046]29.根据技术方案26所述的喷雾导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导流板的远端具有凹口,所述喷嘴设置在所述凹口内。
[0047]30.根据技术方案29所述的喷雾导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口为V形凹口、矩形凹口和梯形凹口中的一种。
[0048]31.根据技术方案29或30所述的喷雾导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导流板的远端具有多个凹口,每个凹口中设置有一个或更多个喷嘴。
[0049]32.根据技术方案26-30之一所述的喷雾导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喷雾导流板的延伸方向一致。
[0050]33.根据技术方案26-30之一所述的喷雾导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的延伸方向相对于所述喷雾导流板的延伸方向成一定角度。
[0051]34.根据技术方案33所述的喷雾导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的延伸方向相对于所述喷雾导流板的延伸方向所成的角度在0-30度范围内。
[0052]35.根据技术方案34所述的喷雾导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的延伸方向相对于所述喷雾导流板的延伸方向所成的角度在0-15度范围内。
[0053]36.根据技术方案35所述的喷雾导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的延伸方向相对于所述喷雾导流板的延伸方向所成的角度在0-5度范围内。
[0054]37.根据技术方案26或27所述的喷雾导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入口设置在所述喷雾导流板的侧面,所述侧面位于所述弧形表面的两侧。
[0055]38.根据根据技术方案26所述的喷雾导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液体通道包括与喷嘴连通的分支通道和分支通道会聚到的主通道,主通道与导流板入口连通。
[0056]39.根据技术方案38所述的喷雾导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液体通道包括两个主通道;所述喷雾导流板包括两个导流板入口,分别设置在所述喷雾导流板的两个侧面上;每个主通道分别与一个相应的喷雾导流板入口连通。
[0057]40.根据技术方案38所述的喷雾导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液体通道包括一个主通道;所述喷雾导流板包括一个导流板入口,设置在所述喷雾导流板的两个侧面中任一侧上;所述主通道与所述导流板入口连通。
[0058]41.根据技术方案37所述的喷雾导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入口设置在所述安装部位附近。
[0059]42.根据技术方案39所述的喷雾导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液体通道在布置上左右对称。
[0060]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实现结构简单可靠、安装更加简便的风机的喷雾装置,这样的风机能够稳定有效地实现相对均匀的喷雾。
【附图说明】
[0061]图1是一种在风机外部用支架构建的喷雾系统的示意图;
[0062]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整体方案的示意图;
[0063]图3是图2中圆圈部分A的局部放大图;
[0064]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导流板的示意图;
[0065]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导流板的示意图;
[0066]图6是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整体方案的示意图;
[0067]图7-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不同实施例的喷雾导流板的侧视图;和
[0068]图11-1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不同实施例的喷雾导流板的凹口和喷嘴的局部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69]如上所述,图1是一种在风机外部用支架构建的喷雾系统的示意图。在图1中,为了形成喷雾,在现有的风机上通过支架另外安装几根带喷嘴的水管,这些水管通过连接水管I与高压主管路或者水泵相连接,用于形成喷雾。根据【背景技术】的描述,显然这样的结构使得管路凌乱,容易发生危险。此外,这样的喷嘴配置由于没有预先设置的可靠安装手段,不容易形成稳固的配置,不利于形成稳定有效的喷雾。此外,由于在这样的配置中喷嘴难以做到均匀分布,喷雾也不均匀,且与风机的气流距离较远,难以满足需要。
[0070]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整体方案的示意图。
[0071]在此实施例中,风机包括外壳10、在外壳10内的叶片组件(未示出)、在外壳10内的电机(未示出)和多个导流板5。叶片组件和电机安装在外壳内,电机驱动叶片组件以产生气流,导流板具有弧形形状并安装到外壳用于引导气流从风机排出。
[0072]在图2的实施例中,导流板5通过吊板3安装到外壳10,吊板3连接到外壳10。在其他实施例中,导流板5也可以安装到与外壳一体形成的吊板,或者直接安装到外壳。或者吊板3也可以视为外壳10的一部分。
[0073]导流板5以一种能够枢轴转动和能够固定的方式安装到吊板3。当需要调节导流板5的角度时,导流板5能够通过枢轴转动调节其相对于风机或者外壳的角度。当角度调节好以后,导流板5能够相对于吊板3固定,以稳定地按照预定角度和方式引导风机产生的气流。图2中多个导流板5共同安装到左右两侧的两个吊板3。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
[0074]如图4所示,导流板5通常为弧形,例如可以为机翼的形状,这样的形状适于引导气流,又不过多地阻碍气流。
[0075]导流板5具有靠近其相对于吊板3的安装部位的近端和相对的远端。近端通常位于外壳10内,而远端通常延伸到外壳10之外。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说的近端通常是指在外壳10内或者说靠近吊板3的一端,而远端是指延伸出外壳10的另一端。在图4中,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导流板5的近端13和远端14。
[0076]导流板5在近端和远端之间的两个弧形表面用于引导气流,气流从近端流入并从远端流出。在图4中,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导流板5的一个弧形表面15。导流板5还具有左侧和右侧,左侧和右侧分别与外壳两侧的吊板3靠近,并安装到吊板3。
[0077]图3是图2中圆圈部分A的局部放大图,示出了导流板5的局部具体结构。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导流板5的示意图,示出了单个的喷雾导流板。
[0078]为了形成喷雾,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在导流板5中设置喷嘴以及相应的通道。也就是说,导流板5为喷雾导流板。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导流板5均为喷雾导流板。但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导流板5可以部分为喷雾导流板。根据本发明的风机包括至少一个喷雾导流板。
[0079]例如,在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风机两侧各设置有普通导流板(也就是没有设置喷嘴的导流板),在普通导流板之间设置喷雾导流板,喷雾导流板的数量例如可以为两个或者更多个。这样的优点是,风机可以更充分地将全部喷雾输送到合适的位置。
[0080]例如参考图2、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