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影装置的制造方法_5

文档序号:10282308阅读:来源:国知局
方式中,反射板56以螺钉紧固的方式固定于固定架53,但反射板56也可以固定于绝热材料55。即,如图9所示,也可以为,反射板56所具有的圆孔56H和长孔56EH固定于绝热材料55的定位突起55AB以及定位突起55BB。另外,也可以为,夹持板52也固定于绝热材料55的定位突起55AB以及定位突起55BB。在本实施方式中,绝热材料55为支撑部件的一例。
[0126]<其他变形例>
[0127]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在与加压辊PR之间夹持环状带51的部件而例示了板形状的夹持板52,但也可以采用块形状或者柔软的垫状的夹持部件来代替该夹持板52。
[0128]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夹持部件52构成为经由润滑剂与环状带51的内周面51IN滑动接触,但夹持部件52也可以构成为经由滑动片材与环状带51的内周面51IN滑动接触。
[0129]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支承部件的一例而例示了加压辊PR,但支承部件也可以为块形状或者柔软的垫形状的部件,还可以为带状的部件。
[0130]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倾斜面为平面状,但也可以为呈弧形状弯曲的形状。
[0131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固定架53和绝热材料55为单独设置的部件,但固定架53和绝热材料55也可以替换为充分地兼具耐热性和刚性的一个树脂部件。
[013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绝热材料55配置在固定架53和夹持板52之间,但也可以没有绝热材料55。
[0133]标号说明
[0134]I打印机
[0135]5定影装置
[0136]51环状带
[0137]52夹持板
[0138]53固定架
[0139]56反射板
[0140]55绝热材料
[0141]HRT加热器
[0142]PR加压辊。
【主权项】
1.一种定影装置, 具备:环状带; 夹持部件,在所述环状带的内侧延伸; 支承部件,在与所述夹持部件之间夹持所述环状带,并在与所述环状带之间形成夹持部; 加热器,在所述环状带的内侧发热;以及 反射部件,配置于所述夹持部件和所述加热器之间,将来自所述加热器的热量向所述环状带的内周面反射, 在所述夹持部将记录片材沿预定的传送方向传送并将显影剂像定影在所述记录片材上, 所述定影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反射部件具有中央部、上游延伸部以及下游延伸部,所述中央部具有反射来自所述加热器的热量的反射面,所述上游延伸部在所述传送方向上从所述中央部的上游端弯曲并向上游侧延伸,所述下游延伸部在所述传送方向上从所述中央部的下游端弯曲并向下游侦蜒伸, 所述上游延伸部在从所述夹持部件朝向所述支承部件的方向上比所述下游延伸部靠近所述支承部件, 所述中央部的反射面具有倾斜面,该倾斜面以随着朝向所述传送方向的上游侧而在从所述夹持部件朝向所述支承部件的方向上向所述支承部件靠近的方式倾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游延伸部在从所述夹持部件朝向所述支承部件的方向上比所述下游延伸部靠近所述支撑部件预定距离,所述预定距离处于I?30mm的范围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游延伸部在从所述夹持部件朝向所述支承部件的方向上比所述下游延伸部靠近所述支撑部件预定距离,所述预定距离处于I?20mm的范围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游延伸部在从所述夹持部件朝向所述支承部件的方向上比所述下游延伸部靠近所述支撑部件预定距离,所述预定距离处于I?1mm的范围内。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倾斜面至少从所述加热器的所述传送方向上的下游侧延伸到所述夹持部的所述传送方向上的中央, 所述反射部件的所述倾斜面进一步越过所述夹持部的所述中央而向所述传送方向上的上游侧延伸。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射部件的所述倾斜面具有: 第一倾斜面;以及 第二倾斜面,配置于所述第一倾斜面的所述传送方向上的上游侧且相对于所述传送方向的倾斜比所述第一倾斜面小。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器在所述环状带的内侧是在所述环状带的从一方的开口朝向另一方的开口的长度方向上细长的形状, 所述反射部件的所述反射面在从所述长度方向观察时是向远离所述加热器的方向凹陷的凹形状。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射部件为包含金属板的反射板,所述反射板的厚度处于0.05?5mm的范围, 所述夹持部件为包含金属板的夹持板,所述夹持板的厚度处于0.05?5mm的范围。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部件包含辊, 所述夹持部件在所述环状带的长度方向上比所述环状带长, 所述反射部件在所述环状带的长度方向上比所述环状带长, 所述加热器在所述环状带的长度方向上比所述环状带长, 所述上游延伸部为沿所述传送方向延伸的上游凸缘, 所述下游延伸部为沿所述传送方向延伸的下游凸缘。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持部的所述传送方向上的上游端配置于所述加热器的上游侧, 所述夹持部的所述传送方向上的下游端配置于所述加热器的下游侧。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配置在所述反射部件和所述夹持部件之间的金属框架, 所述金属框架在所述环状带的长度方向上比所述环状带长, 所述金属框架形成向从所述支承部件朝向所述夹持部件的方向开口且沿所述长度方向延伸的凹槽, 所述反射部件的所述倾斜面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所述金属框架的所述凹槽内。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框架具有:上游壁,向所述反射部件的所述上游延伸部延伸,并具有与所述上游延伸部相对的前端;以及 下游壁,向所述反射部件的所述下游延伸部延伸,并具有与所述下游延伸部相对的前端, 所述金属框架的下游壁在从所述支承部件朝向所述夹持部件的方向上比所述金属框架的上游壁长。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射部件具有:上游被固定部,从所述上游延伸部的所述传送方向上的上游端弯曲并延伸,朝向所述支承部件越过所述金属框架的所述上游壁的所述前端地延伸;以及下游被固定部,从所述下游延伸部的所述传送方向上的下游端弯曲并延伸,朝向所述支承部件越过所述金属框架的所述下游壁的所述前端地延伸, 所述反射部件的所述上游被固定部在第一位置被固定于所述金属框架的所述上游壁,所述反射部件的所述下游被固定部在第二位置被固定于所述金属框架的所述下游壁,所述第一位置在从所述夹持部件朝向所述支承部件的方向上比所述第二位置靠近所述支承部件。14.根据权利要求11?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配置在所述金属框架和所述夹持部件之间并支撑所述夹持部件的树脂框架, 所述树脂框架在所述环状带的长度方向上比所述环状带长, 所述树脂框架形成向从所述支承部件朝向所述夹持部件的方向开口且沿所述长度方向延伸的凹槽, 所述金属框架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所述树脂框架的所述凹槽内。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树脂框架为液晶塑料框架、氟系树脂框架中的至少一个。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树脂框架具有:上游壁,向所述反射部件的所述上游延伸部延伸,并具有与所述上游延伸部相对的前端;以及 下游壁,向所述反射部件的所述下游延伸部延伸,并具有与所述下游延伸部相对的前端, 所述树脂框架的下游壁在从所述支承部件朝向所述夹持部件的方向上比所述树脂框架的上游壁长。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射部件具有:上游被固定部,从所述上游延伸部的所述传送方向上的上游端弯曲并延伸,朝向所述支承部件越过所述树脂框架的所述上游壁的所述前端地延伸;以及下游被固定部,从所述下游延伸部的所述传送方向上的下游端弯曲并延伸,朝向所述支承部件越过所述树脂框架的所述下游壁的所述前端地延伸, 所述反射部件的所述上游被固定部在第一位置被固定于所述树脂框架的所述上游壁,所述反射部件的所述下游被固定部在第二位置被固定于所述树脂框架的所述下游壁,所述第一位置在从所述夹持部件朝向所述支承部件的方向上比所述第二位置靠近所述支承部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定影装置,具备:环状带;夹持部件;支承部件,在与夹持部件之间夹持环状带,并在与环状带之间形成夹持部;加热器,在环状带的内侧发热;以及反射部件,配置于夹持部件和加热器之间,将来自加热器的热量向环状带的内周面反射,在夹持部将记录片材沿预定的传送方向传送并将显影剂像定影在记录片材上,反射部件具有中央部、上游延伸部以及下游延伸部,中央部具有反射来自加热器的热量的反射面,上游延伸部在传送方向上从中央部的上游端弯曲并向上游侧延伸,下游延伸部在传送方向上从中央部的下游端弯曲并向下游侧延伸,上游延伸部比下游延伸部靠近支承部件,反射面具有随着朝向传送方向的上游而向支承部件靠近地倾斜的倾斜面。
【IPC分类】G03G15/20
【公开号】CN205193437
【申请号】CN201520972635
【发明人】宫内义弘
【申请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6年4月27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30日
当前第5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