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98839阅读:387来源:国知局
通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风系统,根据所述通风系统,使用双层管道和双方通风管,因外部空气和内部空气之间的温差而与现有管道相比具有优秀的通风性能,并且,通过减少管道的长度来能够节约材料并缩短设置时间。本实用新型的通风系统包括:第一通风管,包括用于对室内空气进行通风的第一通道及通到室内的开口部;第二通风管,安装于所述第一通风管,设有用于对室内空气进行通风的第二通道;及连接管,安装于所述第二通风管,贯穿所述开口部并向所述第一通风管下部突出地设置,以形成将所述第二通道连接到室内的连接通道。
【专利说明】
通风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通风系统,尤其涉及一种通过将卫生间等的室内空气向外部排出并将外部空气向室内流入来进行通风的通风系统。
【背景技术】
[0002]通常,在如公寓等集合住宅或商住两用楼等建筑物等人们生活的所有生活空间设置有可以执行为生存的基本代谢的卫生间。如上所述的卫生间主要是用于处理排泄物的空间,因此,以往是卫生间设置在从人们的居住设施隔离的位置而被使用。但,随着社会的现代化,城市人口增加,居住文化变成如公寓等集合住宅,从而,如今,大部分的卫生间设置在人们的居住空间内而被使用。
[0003]因此,在大部分集合住宅等的卫生间内部,排气设施设置在顶棚面板,且在设置有所述排气设施的上部或侧面上设有用于灵活进行通风的换气扇,从而去除在卫生间内部所发生的湿气和臭味等。
[0004]当然,不但在卫生间而且在商住两用楼等建筑物,在各个办公室不能灵活进行自然通风,因此,设有通过具有另外通风设备来强制进行通风的系统。
[0005]但,根据包括韩国授权专利第10-1101201号等的现有技术的通风系统,排气口和供气口各自设置在不同的地方,因此,需要分别另外设置排气管和供气管,从而,管道长度较长,也需要很长的工作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0006]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7]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风系统,根据所述通风系统,使用双层管道和双方通风管,因外部空气和内部空气之间的温差而与现有管道相比具有优秀的通风性能,并且,通过减少管道的长度来能够节约材料并缩短设置时间。
[0008]技术方案
[0009]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通风系统包括:第一通风管100,包括用于对室内空气进行通风的第一通道110及通到室内的开口部120;第二通风管200,安装于所述第一通风管100,设有用于对室内空气进行通风的第二通道210;及连接管300,安装于所述第二通风管200,贯穿所述开口部120并向所述第一通风管100下部突出地设置,以形成将所述第二通道210连接到室内的连接通道310。
[0010]所述通风系统还包括支架400,该支架400上下贯穿设置在所述第一通风管100和所述第二通风管200,以使所述第一通风管100和所述第二通风管200相互结合。
[0011]所述连接管300的下端设有沿着外周面向下倾斜地扩大形成的第二扩散器330。
[0012]所述通风系统还包括调节工具500,该调节工具500安装于所述连接管300的下端,以调节通过所述连接通道310移动的空气的量。
[0013]所述调节工具500包括:固定体510,安装于所述连接管300的下端,其中心设有螺母部511,所述螺母部511的外侧上下开放形成有将所述连接通道310连接到室内的穿孔512;及移动体520,包括与所述螺母部511结合的螺栓部521及通过旋转上下移动以使所述穿孔512开放及封闭的上盖部522。
[0014]所述通风系统还包括照明工具600,该照明工具600设置在所述连接管300的下端外侧。
[0015]所述照明工具600包括:固定支架610,安装于室内的顶棚面板P的下部;照明支架620,以隔开规定间隔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架610的下部;及照明单元630,设置在所述照明支架620的下部,并且,所述开口部120向固定支架610的下部开放形成,所述连接管300通过所述照明支架620并向所述照明单元630的下部开放形成。
[0016]实用新型的效果
[0017]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通风系统具有如下效果:
[0018]供气口的连接通道310和排气口的开口部120设置在一处,从而,因沿一路经设置供气管12和排气管22而能够使管道路经最小化,由此,能够缩短工作时间,以产生提高生产效率的效果。
[0019]所述第二扩散器330阻止从所述连接管300供应的空气通过所述开口部120直接排出,从而,产生空气在室内均匀地扩散并散开的效果。
[0020]所述连接管300的外侧设有所述照明工具600,从而,通过所述照明工具600能够遮蔽所述开口部120和所述连接管300,考虑到室内装修,使室内显得更加整洁,且在空气移动时,有对在照明单元630发生的热进行冷却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通风系统的剖视图。
[0022]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通风系统的分解剖视图。
[0023]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通风系统的截面图。
[0024]图4为适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通风系统的管道设备图。
[0025]图5为适用根据现有技术的通风系统的管道设备图。
[0026]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通风系统的截面图。
[0027]图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另一个实施例的通风系统的截面图。
[0028]图8至图11为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通风系统和现有通风系统的性能模拟结果的图表。
[0029]附图标记的说明
[0030]11:排气口12:排气管
[0031]21:供气口22:供气管
[0032]100:第一通风管110:第一通道
[0033]120:开口部130:托架
[0034]200:第二通风管
[0035]210:第二通道300:连接管
[0036]310:连接通道320:第一扩散器
[0037]321:导引部
[0038]330:第二扩散器400:支架
[0039]500:调节工具510:固定体
[0040]511:螺母部512:穿孔[0041 ]520:移动体521:螺栓部
[0042]522:上盖部
[0043]600:照明工具610:固定支架
[0044]620:照明支架630:照明单元
[0045]700:开关夯具
[0046]P:顶棚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47]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通风系统的剖视图,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通风系统的分解剖视图,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通风系统的截面图,图4为适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通风系统的管道设备图,图5为适用根据现有技术的通风系统的管道设备图,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通风系统的截面图,图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另一个实施例的通风系统的截面图,图8至图11为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通风系统和现有通风系统的性能模拟结果的图表。
[0048]如图1至图7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通风系统V包括第一通风管100、第二通风管200、连接管300及支架400。
[0049]所述第一通风管100是具有左右方向长的长方形断面的管,其设置在室内的顶棚面板P的上部,且内部设有用于对室内空气进行通风的第一通道110。
[0050]在此,所述第一通道110用于将室外空气、经过冷气装置等的冷气或暖气、或过滤而净化的空气供应到室内,其下部设有通到室内的开口部120,其一端与供气管等连接且另一端与通到另一个室内的供气管连接或阻断。
[0051]当然,与此相反,所述第一通道110可以用作于吸入室内空气的通道。
[0052]如图3所示,通过所述开口部120与设置在顶棚面板P的托架130结合来固定上述第一通风管100。
[0053]如图1所示,所述托架130呈大致圆形的管状,其下端扩展并固定设置在顶棚面板P,其上端内周面和所述开口部120的外周面设有螺纹,从而相互结合。
[0054]并且,所述开口部120的内部设有开关夯具700。从而,根据必要可以阻断或开放所述第二开口部120。
[0055]另外,所述第二通风管200具有与所述第一通风管100相同的形状和大小,且以层叠的方式安装于所述第一通风管100的上部。
[0056]并且,所述第二通风管200是用于吸入室内空气的官,其内部设有用于进气的第二通道210。
[0057]所述第二通道210的一端与进气管道连接且另一端与通到另一个室内的进气管道连接或阻断。
[0058]并且,根据情况,所述第二通道210也可以用作将室外空气供应到室内的通道。
[0059]如图3所示,上述所述第二通风管200的上部通过锚等固定设置在天花板挡土墙,且下部通过下述的所述支架400与所述第一通风管100结合。
[0060]当然,根据情况,所述第二通风管200和所述第一通风管100可以一体成型。更具体地,如图6所示,也可以通过在一个管的内部设置隔板来在下部形成所述第一通道110且在上部形成所述第二通道210。
[0061]另外,所述第二通风管200的下部设有用于将所述第二通道210连接到室内的所述连接管300。
[0062]所述连接管300呈圆筒形的管状,上下长地形成,其上端设置在所述第二通风管200的下部,且下端贯穿所述开口部120并向所述第一通风管100的下部突出地设置。
[0063]上述连接管300设有用于将所述第二通道210连接到室内的连接通道310,从而,室内空气通过第二通道210向外部排出。
[0064]并且,连接管300的所述连接通道310设有开关夯具700,从而,根据必要可以阻断或开放所述第二通道210。
[0065]并且,为了气密性,所述连接管300与所述第一通风管100之间设有包装部件。
[0066]上述所述连接管300的下部可以设有用于使通过所述开口部120排除的空气均匀地扩散到室内的第一扩散器320。
[0067]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扩散器320呈大致圆形的管状,其上部内周面和所述连接管300的下部内周面设有螺纹,从而相互结合。
[0068]并且,所述第一扩散器320下部的外周面扩大成圆板形状,其下部内侧设有呈旋涡状的导引部321。
[0069]根据情况,如图6所示,所述连接管300的下端可以代替所述第一扩散器320而设有沿着外周面向下倾斜地扩大形成的第二扩散器330。
[0070]所述第二扩散器330被设置使得其断面具有如灯罩形状等梯形,且以包围所述连接管300的下端外周面的方式设置。
[0071]上述所述第二扩散器330产生通过所述第二开口部120排除的空气均匀地扩散到室内的效果。
[0072]另外,所述支架400上下贯穿设置在所述第一通风管100和所述第二通风管200,以使所述第一通风管100和所述第二通风管200相互结合,且呈上下长的棒状。
[0073]上述所述支架400可以通过焊接结合于所述第一通风管100及所述第二通风管200,也可以突出到所述第二通风管200的上部而通过螺栓等结合。
[0074]并且,所述支架400不但起将所述第一通风管100结合到所述第二通风管200的作用,而且起防止所述第一通风管100和所述第二通风管200的中间部分歪曲的加固作用。
[0075]如图4所示,在每个房间、客厅、厨房及卫生间等设置有一个由如上构成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通风系统V,该通风系统V沿管道路经并通过排气管12和供气管22长地连接成一体。
[0076]并且,如图3所示,在连接于所述排气管12和所述供气管22的通风扇启动时,室外空气通过所述第一通道110移动并通过所述开口部120供应到室内,室内空气通过所述连接通道310进入并通过所述第二通道210移动而向室外排除。
[0077]与以往不同,如上构成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通风系统无需通过另外路经设置排气管12和供气管22,且能够沿一路经设置。
[0078]更具体地,如图5所示,以往是供气口21和排气口 11的设置位置不同,因此,应将供气管22和排气管12在每个房间、客厅、厨房及卫生间另外地设置,因此,路经复杂且较长,设置需要很长时间。
[0079]但,如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通风系统,进气口的连接通道310和供气口的开口部120设置在一处,从而,因外部空气和内部空气之间的温差而与现有管道相比具有优秀的通风性能,通过沿一路经设置供气管22和排气管12来能够使管道路经最小化,因此,节约材料,缩短工作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0080]并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通风系统的通风性能高于隔开设置空气的供气口和进气口的现有通风系统的通风性能。
[0081]更具体地,图8及图9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通风系统和现有通风系统的根据空气龄的通风性能进行模拟的结果图表。
[0082]在此,通风性能的评价方法是通过用CFD来解释M.Sandberg提出的空气龄理论(对供应到室内的新鲜空气的年龄和室内的污染空气的去除年龄进行评价)的方法,该通风性能的评价方法是指从供气口供应的新鲜空气为达到某点处所需的时间。
[0083]S卩,如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通风系统的新鲜空气到达室内空间的时间是大约平均0.8次/h,而如图9所示,根据现有技术的通风系统的新鲜空气到达室内空间的时间是大约平均0.9次/h,由此可知,本实用新型的通风系统的性能更高0.1次/h。
[0084]并且,图10及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通风系统和现有通风系统的根据空气余命的通风性能进行模拟的结果图表。
[0085]在此,空气余命是指为从排气口排除某处点的污染空气所需的时间。如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通风系统所需的时间是平均约0.9次/h,而如图11所示,根据现有技术的通风系统是平均约1.0次/h,由此可知,根据现有技术的需要更长时间。
[0086]另外,根据情况,所述连接管300的下端可以设有用于调节通过所述连接通道310移动的空气量的调节工具500。
[0087]更具体地,如图6所示,所述调节工具500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连接管300的下端的固定体510;及通过旋转可上下移动地安装于所述固定体510的移动体520。
[0088]所述固定体510被设置为具有与所述连接管300对应的圆筒形形状,其中心设有螺母部511,且在所述螺母部511的外侧以上下开放的方式形成有将所述连接通道310连接到室内的穿孔512。
[0089]所述移动体520包括:与所述螺母部511结合的螺栓部521;及在所述螺栓部521的下端突出形成为原板形状的上盖部522。
[0090]在旋转时,随着沿着所述螺栓部521上下移动的所述螺母部511,所述上盖部522进行上下移动,以使所述穿孔512开放及封闭。
[0091]S卩,在所述上盖部522上升时,通过所述穿孔512排出的空气量减少,而在所述上盖部522下降时,通过所述穿孔512排出的空气量增加。
[0092]并且,根据情况,所述连接管300的下端外侧可以设有照明工具600。
[0093]更具体地,如图7所示,所述照明工具600包括:固定支架610、照明支架620及照明单元630。
[0094]所述固定支架610设置在室内的顶棚面板P的下部,其由轻巧牢固的板材制成,通过螺栓等固定设置在顶棚面板P。
[0095]在此,所述固定支架610的中心开放形成,避免所述固定支架610覆盖所述开口部120。
[0096]所述照明支架620以隔开规定间隔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架610的下部,与所述固定支架610相同,由轻巧牢固的板材制成。
[0097]并且,所述照明支架620的中心开放形成,使得所述连接管300通过该中心。
[0098]所述照明单元630是由LED构成的照明,其设置在所述照明支架620的下部,且所述连接管300的下端布置在所述照明单元630的中心。
[0099]在此,在LED照明的情况下,在启动时发生较大的热,借助通过所述开口部120和所述连接管300移动的空气可以对上述热进行冷却。
[0100]当然,所述照明单元630也可以由一般荧光灯或白炽灯等构成。
[0101]并且,在所述照明工具600设置在所述连接管300的外侧时,通过所述照明工具600能够遮盖所述开口部120和所述连接管300,从而,考虑到室内装修,有使室内显得更加整洁的效果。
[0102]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对本实用新型在形式和细节上做出各种改变,并且这些改变也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通风管(100),设有用于对室内空气进行通风的第一通道(110); 第二通风管(200),安装于所述第一通风管(100),设有用于对室内空气进行通风的第二通道(210);及 连接管(300),安装于所述第二通风管(200),设有将所述第二通道(210)连接到室内的连接通道(310), 其中,所述第一通风管(100)设有开口部(120),该开口部(120)设置于所述第一通风管(100)的下部,且通道室内, 所述连接管(300)贯穿所述开口部(120)并向所述第一通风管(100)下部突出地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架(400),该支架(400)上下贯穿设置在所述第一通风管(100)和所述第二通风管(200),以使所述第一通风管(100)和所述第二通风管(200)相互结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300)的下端设有沿着外周面向下倾斜地扩大形成的第二扩散器(33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工具(500),该调节工具(500)安装于所述连接管(300)的下端,以调节通过所述连接通道(310)移动的空气的量。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节工具(500)包括: 固定体(510),安装于所述连接管(300)的下端,其中心设有螺母部(511),所述螺母部(511)的外侧上下开放形成有将所述连接通道(310)连接到室内的穿孔(512);及 移动体(520),包括与所述螺母部(511)结合的螺栓部(521)及通过旋转上下移动以使所述穿孔(512)开放及封闭的上盖部(52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照明工具(600),该照明工具(600)设置在所述连接管(300)的下端外侧。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照明工具(600)包括: 固定支架(610),安装于室内的顶棚面板(P)的下部; 照明支架(620),以隔开规定间隔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架(610)的下部;及 照明单元(630),设置在所述照明支架(620)的下部, 并且,所述开口部(120)向固定支架(610)的下部开放形成, 所述连接管(300)通过所述照明支架(620)并向所述照明单元(630)的下部开放形成。
【文档编号】F21V33/00GK205481540SQ201520997324
【公开日】2016年8月17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3日
【发明人】权友得
【申请人】权友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