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草药食用菌培养基及用其生产食用菌的方法

文档序号:332121阅读:5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中草药食用菌培养基及用其生产食用菌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食用菌培养基及用其生产食用菌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许多农业、食品工业、营养学和医学专家们建议,我国21世纪的食品应提倡吃绿色食品、黑色食品、豆类食品及食用菌食品。食用菌是指真菌中能形成大型子实体或菌核并能食用的菌类。我国利用大型真菌作为药物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如蘑菇、木耳、灵芝、冬虫夏草、茯苓、银耳、香菇等。日常食用的蘑菇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食物纤维、烟酸、钙、铁、磷、维生素A、D、E、K、维生素B1、B2、B6、泛酸、生物素、叶酸和生物素C等多种营养成分。平菇是食用菌中量大面广的栽培品种之一,全世界食用菌总产量中平菇占第三位,仅次于双孢和香菇。在我国食用菌总产量中平菇占第二位,仅次于香菇。
中医认为平菇子实体具有滋养、补脾胃、除温邪、驱风、散寒、舒筋活络的功效,可治腰腿疼痛、筋络不舒、手足麻木等病。西医认为平菇子实体中含有抗肿瘤细胞的多糖体,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对肿瘤细胞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平菇中含有侧耳菌素和蘑菇核糖核酸,且有抗病毒作用,能抑制病毒的合成和繁殖。
平菇的传统的培养基原料为玉米芯、木屑、棉籽皮、农作物秸秆等。专利《食用菌培养基的制备方法》(专利号为ZL93101866)食用菌的培养基原料含有黄芪下脚料、玉米芯和农作物秸秆和多菌灵等;由于存在多菌灵,对人体有害,陈玉春和左德于1993年申请专利《黄芪菇的培育方法》(已被驳回),培养基原料含有黄芪;汤洪来和曹顺于1998年申请专利《北芪硒菇的生产方法》(已撤回),其培养基原料含有硒和黄芪。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有黄芪、党参、枸杞等中草药的食用菌培养基,以及用这种培养基生产平菇,提高平菇营养价值的方法。

发明内容
一种中草药食用菌培养基,其组成成分和重量百分比为黄芪8~20%、党参4~10%、枸杞6~12%、玉米秸8~10%、棉子壳55~65%、石灰1~2%,上述物质组成总和为100%;再加水,重量为前述物质总量的125~150%。
上述培养基配制方法就是将黄芪、党参、枸杞、玉米秸、棉子壳、石灰按照一定比例充分混合均匀,然后加上一定量的水,再充分混合,装袋或装瓶即可。
用上述培养基生产食用菌的方法,包括母种扩大繁殖、原种生产和栽培种生产,具体步骤如下(1)、母种的培养母种培养基原料配方(重量百分比)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水1∶0.05~0.1∶0.08~0.12∶4~7,即将去皮马铃薯加水,用文火煮25~30分钟,过滤得滤液,再加入葡萄糖,搅拌均匀,然后加入琼脂,用文火加热使之熔化,然后过滤得滤液,趁热将滤液分装于试管中,再将试管高压灭菌25~30分钟,取出试管摆放成斜面;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在20~25℃下培养7~10天,得母种;(2)、原种的培养按如下重量百分比分别称取黄芪8~20%、党参4~10%、枸杞6~12%、玉米秸8-10%、棉子壳55-65%、石灰1~2%,充分拌匀,上述物质组成总和为100%,再加水,重量为前述物质总重量的125~150%,混匀后装袋,将固体培养基高压灭菌1.5~2小时,在无菌条件下接步骤(1)所产生的菌种,在20~25℃下培养20~30天,得原种;(3)、栽培种生产用步骤(2)相同方法配制培养基,高压灭菌后接种步骤(2)所产生的菌种,在20~25℃下培养20~30天,得本发明功能性食用菌,并定名为北芪神菇。
上述食用菌生产方法中所述的食用菌是指糙皮侧耳(灰平菇)、佛州侧耳(白平菇)、紫孢侧耳、凤尾菇等平菇。
一般把试管培养的菌种称为母种或斜面菌种,又称一级菌种,母种的菌丝纤细,分解养料的能力差;将母种接种到玉米芯、木屑等固体培养基上所培育的菌种称为原种,又称二级菌种,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的菌丝体能增强对培养基质和生活环境的适应力,更加丰富粗壮;将原种接种在相同或类似纤维材料上,所培养的菌种称为栽培种,又称生产种或三级菌种,栽培种经过扩大培养的锻炼,菌丝分解基质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可直接用于生产子实体。
本发明所具有的优点和有益效果(1)、将黄芪等中草药加入到培养基中,扩展了子实体的功能,提高了平菇的营养价值,具有保健功能;(2)、本发明所生产北芪神菇含有一种多糖物质,对降低糖尿病的高血糖、抗肿瘤、提高免疫力等有重要作用;(3)、本发明所用培养基没有农药等物质,对身体健康没有坏处;(4)、培养基中采用作物秸秆,可减少焚烧秸秆所造成的污染,而且实现生物链的良性循环。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本发明北芪神菇的的生产,包括如下步骤(1)、母种的培养将去皮马铃薯200克加水1000毫升用文火煮30分钟,过滤得汁液,再加入葡萄糖20克,搅拌均匀,然后加入琼脂20克,用文火加热使之熔化,经4层纱布过滤,趁热分装于试管中,并用棉塞塞住管口,再将试管置于高压灭菌锅内,在98帕压力下灭菌30分钟,待压力自然下降后,趁热取出试管摆放成斜面即可;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在25℃下培养8天,得平菇母种;(2)、原种的培养分别精确称取新鲜、无霉变的培养料黄芪10kg、党参4kg(8)、枸杞6kg(8)、玉米秸12kg、棉子壳66kg(60)、石灰2kg,充分拌匀,加水130kg,混匀后装袋,将固体培养基置于高压灭菌锅内,在147帕压力下灭菌1.5小时,在无菌条件下接步骤(1)所产生的菌种,在25℃下培养25天,得平菇原种;(3)、栽培种生产用步骤(2)相同方法配制培养基,高压灭菌后接种步骤(2)所产生的菌种,在25℃下培养25天出菇,得北芪神菇。
实验实施例1将实施例1所得北芪神菇经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食品与卫生研究所、国家食品质量检测中心、北京医科大学检测,结果如下其蛋白质、钙、磷、铁、维生素含量明显高于普通平菇(见表1)。
表1北芪神菇与普通平菇每100克营养含量对比


实验实施例2实施例1产生的提取液中的游离糖含量测定,实验采用凝胶色谱法,各种糖的分子量不同,使用Waters Sugar-pak凝胶阳离子交换柱,以水为流动相,各游离糖胺分子量大小依次洗脱。仪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柱Sugar-pak-1(0.65cm×30cm),流动相H2O,流速0.7ml/min,检测器RI4×,柱温90℃;标准溶液配制精密称取各种糖标样50mg于25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并定容,摇匀备用;样品溶液配制精密称取实施例1所得提取液400mg于50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并定容,摇匀后经0.45μm滤膜过滤,清液待测定;取25μl进行色谱分析,重复进样三次,求取各相应峰面积平均值(见图1);外标法计算(结果见表2)式中C—100g样品中各糖含量(g)C1标样进样体积中各糖含量(g) C2样品称样量(g)A1标样中各组分峰面积平均值A2样品中各组分峰面积平均值V1样品进样体积(μl) V2样品定容体积(ml)表2北芪神菇提取液中游离糖含量测定结果保留时间 半峰宽 峰高 峰面积 含量分钟 秒 %4.967 32.77 2408 878648 24.380 多糖(1mg/g)5.964 22.42 733257734 7.421四糖7.170 21.71 5538 1190994 56.070 二糖8.690 25.69 458117551 4.637葡萄糖10.245 0.00 76 172110.769果糖实验实施例3将实施例1所得北芪神菇进行烘干,粉碎,放入煮提罐内煮提2次,首次加水8倍量煮提1.5小时,将煮提液过滤;药渣再加水4倍量煮提1小时,将煮提液过滤,药渣弃掉;将两次滤液混合,进行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20(25℃),加入95%酒精,其量为浓缩液的3倍量,回流提取30分钟,放出回流提取液,经减压浓缩(50℃)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为1∶1.30(25℃),经喷雾干燥得细粉;将细粉装入胶囊,每粒0.5克。
试验家兔有四组,第一组为健康家兔10只,除正常饲料外,饲喂胶囊;第二组为用四氧嘧啶注射致使产生糖尿病的家兔10只,除正常饲料外,饲喂胶囊;第三组为用四氧嘧啶注射致使产生糖尿病的家兔10只,喂正常饲料,不喂胶囊,第四组为用四氧嘧啶注射致使产生糖尿病的家兔10只,喂消渴丸(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每日由耳静脉取血0.5ml,测其血糖,结果胶囊对健康家兔的血糖影响不大;胶囊对实验性糖尿病引起的高血糖有降血糖作用,其作用主要源于胶囊中所含的多糖;消渴丸有降血糖作用,但是作用缓慢;不喂胶囊的实验性糖尿病家兔,其血糖一直维持较高水平,半月后由于酮中毒先后死亡4只(见表3)。
表3北芪神菇提取物对实验性糖尿病家兔血糖影响的实验结果

实验实施例4将实施例1所生产的北芪神菇经烘干,粉碎,可直接加工成供食品加工用的营养菇粉,用于饼干、月饼、糖果类食品生产营养菇粉添加量为食品原料总重的5-10%,提高了它们的营养价值。


图1为北芪神菇提取液中游离糖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图
权利要求
1.一种中草药食用菌培养基,其特征在于其组成成分和重量百分比为黄芪8~20%、党参4~10%、枸杞6~12%、玉米秸8~10%、棉子壳55~65%、石灰1~2%,上述物质组成总和为100%;再加水,重量为前述物质总重量的125~150%。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培养基生产食用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母种扩大繁殖、原种生产和栽培种生产,具体步骤如下(1)、母种的培养母种培养基原料配方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水=1∶0.08~0.12∶0.05~0.1∶4~7,即将去皮马铃薯加水,用文火煮25~30分钟,然后过滤得滤液,再加入葡萄糖,搅拌均匀,然后加入琼脂,用文火加热使之熔化,过滤得滤液,趁热分装于试管中,再将试管高压灭菌25~30分钟,趁热取出试管摆放成斜面;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在20~25℃下培养7~10天,得母种;(2)、原种的培养按如下比例称取黄芪8~20%、党参4~10%、枸杞6~12%、玉米秸8~10%、棉子壳55~65%、石灰1~2%,充分拌匀,上述物质组成总和为100%;再加水,重量为前述物质总重量的125~150%,混匀后装袋;然后高压灭菌1.5~2小时,在无菌条件下接步骤(1)所产生的菌种,在20~25℃下培养20~30天,得原种;(3)、栽培种生产用步骤(2)相同方法配制培养基,高压灭菌后接种步骤(2)所产生的菌种,在20~25℃下培养20~30天,得功能性食用菌并定名为北芪神菇。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食用菌为糙皮侧耳(灰平菇)、佛州侧耳(白平菇)、紫孢侧耳、凤尾菇。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草药食用菌培养基及用其生产食用菌的方法,本发明培养基由黄芪、党参、枸杞、玉米秸、棉子壳、石灰和水组成。用含有中草药成分的培养基生产食用菌,使生产的的食用菌产生功能性变化,提高了食用菌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含量水平,尤其其中含有一种所特殊的多糖,具有很强的生理活性,对提高机体免疫力等有重要的作用。本发明产物可以制成各种大众化营养食品、饮料等,具有很好的营养保健功能。
文档编号A01G1/04GK1331908SQ0113060
公开日2002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01年8月15日 优先权日2001年8月15日
发明者曹顺 申请人:北京市北芪生物养植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