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养鲍多孔沉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259阅读:4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海底养鲍多孔沉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浅海海底养殖鲍鱼的器具,特别是适合南方台风多发海域浅海海底,模拟自然生态环境,增大生长量与存活率的海底养鲍多孔沉箱。
背景技术
以往鲍鱼海底养殖最早报道是90年代日本海底笼养器具,该器具结构以铁框架为整体,设置投饵筒与遮蔽物,铁框架外以铁丝网包容。只适应风浪小且水深仅2-4米的沿海浅滩,其遮蔽物结构极简单,为板状层间铺设,投饵筒伸出水面,但对于水深10米左右,风浪大且海底淤泥层较厚的海域就明显不适应。国内人工养殖鲍鱼方式主要有三种①筏式笼养(浙江以北);②潮间带沉箱养鲍(海南、广东、广西);③工厂化养鲍(福建、辽宁、山东)但都存在着不能适应台风多发海域或成本高,等缺陷。目前人工养殖鲍鱼很需要使鲍鱼生活环境安定,受气候变化影响小, 模拟自然生态,安全系数高,水体交换良好又提高鲍鱼的生长速度及成活率等优点的海底养鲍多孔沉箱。去年,平阳县南麂岛开发公司申请了一件实用新型专利《海底多层养鲍沉箱》,专利号是01265244×,其结构是整体有框架,其外包裹有网衣,框架上有吊钩,框架底部有挡泥板,其上部装有底板,底板上安装若干个瓦板,瓦板之间有横板,瓦板顶部之间还有顶板相连接,在瓦板底部与底板上装有若干块竖板。根据实验,这种结构的沉箱比以前的器具有很大的进步,但还存在着鲍鱼生活空间体积面积比不够大,使放养量受限制,而且抗浮泥觉沉方面也不够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海底养鲍多孔沉箱。提高鲍鱼养殖的存活量与生长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整体有框架(2),其外包裹有网衣(9),框架(2)上有吊钩(1),框架(2)底部有档泥板(7),挡泥板(7)上部装有下底板(6),板(7)与板(6)之间支撑有加强筋(8),上底板(4)与下底板(6)均与水平线相倾一个角度,改进的地方是在顶板(3)与上底板(4)之间,上底板(4)与下底板(6)之间有若干块竖板(5)相隔成若干个空腔(10),大大增加鲍鱼生活空间。
所说的空腔(10)是长方体形或截面为梯形的空腔。
所说的顶板(3)、上底板(4)、竖板(5)、下底板(6)、挡泥板(7)、加强筋(8)与框架(2)均用钢筋水泥混凝土制成一个整体砼混结构。
本发明的优点是由于采用竖板(5)在顶板(3)与上底板(4)、上底板(4)与下底板(6)之间相隔成若干个空腔(10),使鲍鱼的生活空间大大增加,也增加生态环境的逼真度,提高鲍鱼的存活率与生长速度。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是
图1的俯视图。
图3是
图1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参照
图1,1—吊钩、2—框架、3—顶板、4—上底板、5—竖板、6—下底板、7—档泥板、8—加强筋、9—网衣。整体是一个长方体形的框架(2),其外包裹有网衣(9),框架(2)上有吊钩(1),一般与框架(2)制成一体。框架(2)底部有档泥板(7),挡泥板(7)上部装有上底板(6),板(7)与板(6)之间支撑有加强筋(8),上底板(4)与下底板(6)均与水平线相倾一角度,一般相倾15°。改进的地方是在顶板(3)与上底板(4)之间,上底板(4)与下底板(6)之间有若干块竖板(5)相隔成若干个空腔(10)。该空腔(10)一般为长方体形或者截面为梯形的空腔。
顶板(3)、上底板(4)、竖板(5)、下底板(6)、挡泥板(7)、加强筋(8)与框架(2)均用钢筋水泥混凝土制成一个整体砼混结构。增加其抗台风大风浪,抗浮沉能力。
参照图2,1—吊钩,2—框架,9—网衣。
参照图3,1—吊钩,2—框架,4—上底板,6—下底板,7—挡泥板,8—加强筋,9—网衣。
权利要求
1.海底养鲍多孔沉箱,整体有框架(2),其外包裹有网衣(9),框架(2)上有吊钩(1),框架(2)底部有档泥板(7),挡泥板(7)上部装有下底板(6),板(7)与板(6)之间支撑有加强筋(8),上底板(4)与下底板(6)均与水平线相倾一个角度,其特征是在顶板(3)与上底板(4)之间,上底板(4)与下底板(6)之间有若干块竖板(5)相隔成若干个空腔(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海底养鲍多孔沉箱,其特征是所说的空腔(10)是长方体形或截面为梯形的空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说的海底养鲍多孔沉箱,其特征是所说的顶板(3)、上底板(4)、竖板(5)、下底板(6)、档泥板(7)、加强筋(8)与框架(2)均用钢筋水泥混凝土制成一个整体砼混结构。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浅海海底养殖鲍鱼的器具,特别是在南方台风多发海域浅海海底,模拟自然生态环境,增大生长量与存活率的海底养鲍多孔沉箱。其主要技术特征是在顶板(3)与上底板(4)之间,上底板(4)与下底板(6)之间有若干块竖板(5)相隔成若干个空腔(10),该空腔(10)是长方体形或截面为梯形空腔。所说的顶板(3)、上底板(4)、竖板(5)、下底板(6)、挡泥板(7)、加强筋(8)与框架(2)均用钢筋水泥混凝土制成一个整体砼混结构。比以前的沉箱在结构上更趋于完善,更适应鲍鱼生长,大大增加鲍鱼生长量与存活率,创造更好的海底模拟自然生态环境,而且抗台风大浪能力更加提高,适合10米水深的海域,受气候变化影响小,安全系数高,抗沉陷。
文档编号A01K61/00GK1376383SQ0210899
公开日2002年10月30日 申请日期2002年4月20日 优先权日2002年4月20日
发明者章烈成, 孙建璋, 林崇川, 王少华 申请人:平阳县南麂岛开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