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鼠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148阅读:4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捕鼠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捕鼠器。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灭鼠方式有用灭药鼠、老鼠夹和电子捕鼠器等,灭药鼠药易造成对人畜的危局害和对周围的环境的污染,老鼠夹需要放置诱饵,使用较为麻烦,而电子捕鼠器成本较高不太适合广大农村及个体使用。
技术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造价、成本低廉,使用简单方便,捕鼠灵敏的捕鼠器。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包含一个至少有一块侧板和底板组成的过鼠道,过鼠道的一块侧板上设有支架,支架顶端设有与之铰接的并横于过鼠道上方的杠杆,过鼠道上方的杠杆上设有捕鼠罩,该捕鼠罩上部设有带环的拉杆,所述的环悬挂于上述杠杆的头端;上述杠杆的另一端设有拉线,拉线下端设有“拐”形杠杆;所述的支架下部的过鼠道侧板上设有支杆和倒“V”形孔,过鼠道底板上部设有触动踏板,触动踏板上有触发杆且该触发杆穿过侧板上的倒“V”形孔;上述的“拐”形杠杆的与拉线连接的一端支于支杆上,“拐”形杠杆的另一端与触动踏板上的触发杆触接。
上述的捕鼠罩上方的拉杆上最好设有弹簧,所述支架上设有弹簧固定板。
上述的捕鼠罩可以为一矩形的空心块,也可为一倒扣的盒状,还可为一平板,还可为一矩形的实心重块。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如下使用时将捕鼠器放置在墙根老鼠常出没的地方,也可放置于其它位置,必要时可在过鼠道中放少量诱饵,把捕鼠罩上的挂扣挂在支架顶端杠杆端部,再将过鼠道内的触动踏板的触发杆穿过侧板上的倒“V”形孔并托起到倒“V”形孔的上部,同时将杠杆的另一端拉线下端部“拐”形杠杆的拐部顶于过鼠道侧板上的支杆上,“拐”形杠杆的下端部与触动踏板上的触发杆触接,使得触动踏板上的触发杆依靠与“拐”形杠杆的磨擦力而保持在倒“V”形孔的上部。当老鼠从过道鼠穿过触动踏板,从而使倒“拐”形杠杆失去平衡,随之支架上方的杠杆也失去平衡,杠杆另一端过鼠道上方的捕鼠罩上的环滑脱从杠杆头端滑脱,捕鼠罩落下而将老鼠捕住。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造价成本低廉,捕鼠灵敏,不需放置诱饵,使用方便,无公害,无污染,很适合在广大农村及城市个体使用。


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触动踏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侧视图。
图中1为触动踏板,2为过鼠道底板,3为触动踏板触发杆,4为“拐”形杠杆、5为过鼠道侧板,6为支杆,7为倒拉线,8为支架,9为支架上方的杠杆,10为拉杆的环,11为捕鼠罩拉杆,12为捕鼠罩,13为倒“V”形孔,14为弹簧固定板,15为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过鼠道由两块侧板和底板构成槽形,捕鼠罩为矩形的实心重块,捕鼠罩拉杆为软线绳。
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捕鼠罩拉杆为硬质杆,拉杆上设有弹簧,支架上设有弹簧固定板,拉杆从弹簧固定板上的孔中穿过,捕鼠罩为矩形的空心块。
实施例3与实施例2中楼阁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捕鼠罩为一平块。
权利要求1.一捕鼠器,其特征在于包含一个至少有一块侧板和底板组成的过鼠道,过鼠道的一块侧板上设有支架,支架顶端设有与之铰接的并横于过鼠道上方的杠杆,过鼠道上方的杠杆上设有捕鼠罩,该捕鼠罩上部设有带环的拉杆,所述的环悬挂于上述杠杆的头端;上述杠杆的另一端设有拉线,拉线下端设有“拐”形杠杆;所述的支架下部的过鼠道侧板上设有支杆和倒“V”形孔,过鼠道底板上部设有触动踏板,触动踏板上有触发杆且该触发杆穿过侧板上的倒“V”形孔;上述的“拐”形杠杆的与拉线连接的一端支于支杆上,“拐”形杠杆的另一端与触动踏板上的触发杆触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捕鼠罩上方的拉杆上设有弹簧,所述支架上设有弹簧固定板。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捕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捕鼠罩为一矩形的空心块,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捕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捕鼠罩为一倒扣的盒状。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捕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捕鼠罩为一平板。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捕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捕鼠罩为一矩形的实心重块。
专利摘要一种捕鼠器,包含一个至少有一块侧板和底板组成的过鼠道,过鼠道的一块侧板上设有支架,支架顶端设有杠杆,过鼠道上方的杠杆上设有捕鼠罩,该捕鼠罩上部设有带环的拉杆,杠杆的另一端设有拉线,拉线下部设有“拐”形杠杆;所述的支架下部的过鼠道侧板上设有支杆和倒“V”形孔,过鼠道底板上部设有触动踏板,该触动踏板上设有触发杆且该触发杆穿过侧板上的倒“V”形孔。
文档编号A01M23/00GK2629436SQ03246650

公开日2004年8月4日 申请日期2003年4月14日 优先权日2003年4月14日
发明者宋广平 申请人:宋广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