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生物肥料配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1526阅读:3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微生物肥料配方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属于农业肥料领域,具体的讲,是属于生物肥料领域中的微生物肥料领域,依据国际专利分类法,属于C05F 11/08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人口多、耕地少,且随着人口增长、工业和城市的发展耕地逐年递减。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人口平均每年增加1600万,而耕地每年减少400万亩。1950年人口5.5亿,耕地16.5亿亩,人均耕地2.99亩,1980年人均耕地1.51亩,1990年人均耕地降到1.1亩,大大低于世界人均耕地4.03亩的水平,也低于亚洲人均耕地2.1亩的水平。为此,我国增加农产品产量的唯一可行途径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才能满足工业发展和人口增加对农产品的需求,化肥也就顺理成章的得到了广泛应用。
长期以来不合理使用化学肥料带来的土壤板结、地力下降、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以及农副产品品质下降问题,已经受到国家有关部门和农业科技界的高度重视。化肥的大量施用,造成了土壤肥力下降,土壤板结和农业生产成本不断提高的弊病。近几十年来,我国一直努力探索合理施肥、克服化肥的弊端及提高化肥利用率的有效途径。
农业肥料包括化学肥料和生物肥料,是我国农业生产不可替代的重要生产资料。其中,生物肥料作为农业生物工程学科的重要分支和土壤肥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十年无论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都得到了迅速发展。而农业肥料中的微生物肥料(属于生物肥料的一种)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业技术措施在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中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这给它的开发、推广、应用提供了相当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在发展有机农业、生产A级、AA级绿色食品中的不可替代性,充分体现了它潜在的魅力。
近几年来我国微生物肥料发展很快,有多家企业从事生产经营,品种不断增加,同时也有一些国外产品打入国内市场。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市场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生产应用上出现了一些问题。据最近几年农业部监督抽查、跟踪抽查,国家统检的情况看,抽查合格率不到60%,产品质量问题主要是有效菌数不达标,保质期过短。微生物肥料中有效活菌数是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有效活菌数不达标,产品质量就得不到保证,反映出来的是应用效果不稳定。但是,菌种原因并不是影响肥料效果的唯一原因,事实上,肥料中的成分配比也在极大的影响着肥料的效果,如果能在解决菌种问题之外(指无论能否解决菌种问题),通过肥料成分配比的创新,而取得更好的效果,有效提高产量,也会对微生物化肥领域的发展起到极大的创新作用。在这样的情况下,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对肥料中的成分配比进行创新,可以非常明显的提高微生物肥料的效力,这使得本发明显得十分重要和有意义。

发明内容
微生物肥料是以微生物生命活动的作用导致得到特定肥料效应的一种制品,是农业生产中所使用肥料的一种,与传统化肥和有机肥在要领和内涵上有所不同。微生物肥料由微生物菌种剂和微生物肥料配方混合而制成。微生物肥料生产成本低,使用方便,应用效果好,不污染环境,施用后不仅增产,而且能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减少化肥用量。微生物肥料是生产绿色食品的肥料,是保护绿色环境的肥料,是很有发展前途的肥料。目前该项目在我国正处于新的发展阶段。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国家有关部门充分重视使用化学肥料带来的土壤板结、地力下降、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以及农副产品品质下降问题后,生物肥料中的微生物肥料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但是,由于菌种、成分配比等原因,目前市场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在生产应用上出现了一些问题。据最近几年农业部监督抽查、跟踪抽查,国家统检的情况看,抽查合格率不到60%,产品质量问题主要是有效菌数不达标,保质期过短。微生物肥料中有效活菌数是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有效活菌数不达标,产品质量就得不到保证,反映出来的是应用效果不稳定,其中原因主要是菌种问题。但是,菌种原因并不是影响肥料效果的唯一原因,事实上,肥料中微生物菌种以外的其他成分和其相互配比关系极大的影响着肥料中微生物菌种的活性,进一步影响了肥料的效果,因为各个成分之间存在相互协作、拮抗的关系,合适的成分、配比对于微生物肥料中的微生物繁殖、活性以及作物的生长都有密切的影响。如果能在解决菌种问题之外(指无论能否解决菌种问题),通过肥料成分和配比的创新,而取得更好的效果,有效提高产量,也会对微生物化肥领域的发展起到极大的创新作用。在这样的情况下,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对肥料中微生物菌种剂之外的成分配比(这种肥料中微生物菌种剂之外的成分配比被称为配方)进行创新,可以非常明显的提高微生物肥料的效力,这种通过解决菌种问题之外的途径使得解决微生物化肥效力问题成为可能,这使得本发明显得十分重要和有意义。
技术方案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本发明中提到的百分比和比例均是指重量百分比和重量比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方案,具体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产微生物肥料时使用的配方,称之为“微生物肥料配方”。
申请人认为,该微生物肥料配方的成分与配比关系在总体上形成了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因为该肥料配方的成分和配比与所有现有的肥料配方在成分和配比上不一样,所以,该技术方案具有新颖性,如果该微生物肥料配方相对传统微生物肥料配方而言,在同样方法混合相同菌种剂后能够相对于传统微生物肥料配方的产品大幅度提高产量,就具有突出的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就具有了创造性和实用性,具有了被授予专利权的基本条件。
传统的微生物肥料中微生物菌种剂占3-15%,其他的成分和配比例如双氰二铵、对笨二酚、腐殖酸1∶1∶1混合物0.5-3%,有机质(家畜粪便)5-30%,尿素13-22%,过磷酸钙5-15%,硫酸钾2-8%,氯化锌0.1-0.3%,硼酸0.01-0.3%,五水合硫酸锰0.01-0.8%,钼酸钠0.01-0.2%,七水合硫酸亚铁0-0.4%,硫酸钾0-0.5%,过磷酸钙0-0.4%,沸石粉1-3%,草炭30%。
而本发明提供了新的配方,其成分和配比在最终的肥料中占到的比例具体如下有机质(家畜粪便)20-35%、豆饼粉5-9%、骨粉6-9%、硫酸钾1-5%、钙镁磷肥1.4-2.4%、硫酸锌0.15-0.4%、硼砂0.15-0.4%、钼酸铵0.15-0.4%、硫酸锰0.15-0.4%,草炭30-80%,微生物菌种剂占5-15%。
有益的效果本发明的提供的配方中的成分和比例是经过大量实验摸索出来的,可以很好的与多种市售微生物菌种剂配合,效果远远优于传统配方,在同样方法混合相同菌种剂后能够相对于传统微生物肥料配方的产品大幅度提高产量。
用本发明所述成分和配比生产的微生物肥料,于1997年-2002年,先后在北京、天津、河南、安徽、黑龙江、河北、山东、山西、四川、广西、广东、江西、辽宁等20个省(市)安排了田间肥效实验。参试单位50多家,参试作物48种80个品系,实验面积500多万亩,其中小区实验160多亩,其余为大田示范。实验设有本发明所述方案生产的微生物肥料、传统配方生产的微生物肥料、空白等几个处理3次重复。试验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配方生产的微生物肥料、空白等,本发明提供的配方生产的微生物肥料均有更高的产量。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一种具体的传统微生物肥配方双氰二铵、对笨二酚、腐殖酸1∶1∶1混合物2%,有机质(家畜粪便)20%,尿素17%,过磷酸钙9%,硫酸钾6%,氯化锌0.2%,硼酸0.2%,五水合硫酸锰0.5%,钼酸钠0.1%,七水合硫酸亚铁0.3%,硫酸钾0.5%,过磷酸钙0.2%,沸石粉2%,草炭30%。
微生物菌种剂12%。
实施例2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微生物肥料配方其成分和配比在最终的肥料中占到的比例具体如下有机质(家畜粪便)26%、豆饼粉8.5%、骨粉9.0%、硫酸钾3.5%、钙镁磷肥2%、硫酸锌0.25%、硼砂0.25%、钼酸铵0.25%、硫酸锰0.25%,草炭35%,微生物菌种剂占15%。
实施例3本发明的另一种具体微生物肥料配方其成分和配比在最终的肥料中占到的比例具体如下有机质(家畜粪便)20%、豆饼粉5%、骨粉6%、硫酸钾2%、钙镁磷肥1.4%、硫酸锌0.15%、硼砂0.15%、钼酸铵0.15%、硫酸锰0.15%,草炭60%,微生物菌种剂占5%。
实施例4本发明的又一种具体微生物肥料配方其成分和配比在最终的肥料中占到的比例具体如下有机质(家畜粪便)35%、豆饼粉9%、骨粉9%、硫酸钾5%、钙镁磷肥2.4%、硫酸锌0.4%、硼砂0.4%、钼酸铵0.4%、硫酸锰0.4%,草炭30%,微生物菌种剂占8%。
实施例5化肥的效果验证使用实施例1、2、3、4的配方配制微生物肥料,其中使用的微生物菌剂均为市售微生物菌种剂。具体配置方法均为直接混合均匀即可。由实施例1、2、3、4的配方与市售微生物菌种剂配制的微生物肥料分别简称为肥料1、2、3、4。
田间实验条件如下在不同作物上进行肥料1、2、3、4的肥效实验(设置空白对照),每个实验小区面积0.16亩,土壤为壤质潮土,地势平坦,肥力均匀,0-20cm土层化验结果为土壤有机质1.2%、全氮0.08%、碱解氮64ppm、速效磷19ppm、速效钾143ppm,实验设3个重复,实验时每亩施微生物肥料25公斤,均作为基肥,一次施完,不追加。空白对照不施肥。
实验结果如下(数据均为各肥料相对于空白对照的增产百分比)

结果表明,微生物肥料能够很好发挥作用,具有良好的增产效果,本发明提供的配方与市售的微生物菌种剂配制的微生物肥料相对于传统配方与市售的微生物菌种剂配制的微生物肥料具有很大的增产能力,具有显著的效果,是显著的进步,解决了本发明想解决的问题。
权利要求
1.一种微生物肥料配方,其特征在于其成分和配比在最终的肥料中占到的比例具体如下有机质(家畜粪便)20-35%、豆饼粉5-9%、骨粉6-9%、硫酸钾1-5%、钙镁磷肥1.4-2.4%、硫酸锌0.15-0.4%、硼砂0.15-0.4%、钼酸铵0.15-0.4%、硫酸锰0.15-0.4%,草炭30-60%,微生物菌种剂占5-15%。
2.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方,其特征在于其成分和配比在最终的肥料中占到的比例具体如下有机质(家畜粪便)26%、豆饼粉8.5%、骨粉9.0%、硫酸钾3.5%、钙镁磷肥2%、硫酸锌0.25%、硼砂0.25%、钼酸铵0.25%、硫酸锰0.25%,草炭35%,微生物菌种剂占15%。
3.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方,其特征在于其成分和配比在最终的肥料中占到的比例具体如下有机质(家畜粪便)20%、豆饼粉5%、骨粉6%、硫酸钾2%、钙镁磷肥1.4%、硫酸锌0.15%、硼砂0.15%、钼酸铵0.15%、硫酸锰0.15%,草炭60%,微生物菌种剂占5%。
4.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方,其特征在于其成分和配比在最终的肥料中占到的比例具体如下有机质(家畜粪便)35%、豆饼粉9%、骨粉9%、硫酸钾5%、钙镁磷肥2.4%、硫酸锌0.4%、硼砂0.4%、钼酸铵0.4%、硫酸锰0.4%,草炭30%,微生物菌种剂占8%。
全文摘要
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属于生物肥料领域中的微生物肥料领域。最近几年,国家对微生物肥料统检,抽查合格率不到60%,产品质量问题主要是有效菌数不达标,保质期过短。从而反映出肥料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其原因除菌种原因之外,肥料中的成分配比也在极大的影响着肥料的效果。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对肥料中微生物菌种剂之外的成分配比进行创新,可以非常明显的提高微生物肥料的效力,这使得本发明显得十分重要和有意义。
文档编号C05F11/00GK1623964SQ20041008885
公开日2005年6月8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8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8日
发明者麻林涛, 王莉 申请人:麻林涛, 王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