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属微生态活性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2187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人参属微生态活性肥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农业生态背景技术 人参、西洋参、三七在植物分类上同属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以名贵药材而闻名,是我国部分山区的主要经济产业之一,也是出口创汇的的主要地道药材。五加科人参属药材根部即为果实,根部健康与否直接影响到产量。随着药材种植业向专业化、区域化的发展和中药现代化的加速,加之集约种植和农业耕作管理措施的影响,连作障碍趋向日益严重,使栽过人参、西洋参、三七的土地理化性质和生物性状发生改变,造成须根大量脱落并且产生立枯、根腐病害。其发病程度因种植年限和管理措施而异,严重者高达70%左右,甚至绝收。
栽过人参、西洋参、三七土壤中微生物菌群失调,有益菌群降低,致病菌群则相对苍獗,造成土壤板结,空隙度减小,营养成分失调,使根部的抗病力降低,目前已经成为某些地区限制人参、西洋参、三七种植发展的重要因素,无任何办法能有效的防治。化学农药对病原菌产生的抗药性并且加重对环境和药材的污染,迫使人们一直寻求一种安全、有效、稳定的防治方法,这是农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制定中药材内在质量标准、推行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的前提和保障。
发明者从90年代初开始对人参属药材的土传病害进行了大量的分析研究工作,并积累了大量的资料和实验数据。多年来经过反复探索和实践,成功地发明了五加科人参属专用微生态活性肥。活性肥以调节土壤中宿主植物与微生物之间微生态平衡为着眼点,筛选一套具有互生关系的有益微生物菌群,并完善一套有利于有益菌群在土壤中生存、竞争致病菌、增强宿主的抗病能力的技术,使栽培人参、西洋参、三七土壤有益微生物与宿主之间重新恢复起微生态平衡关系,达到抑菌防病的效果。
在自然界土壤中由于微生物的长期生活,互相依赖形成了稳定的微生物区系,有益菌群与宿主之间建立了稳定的共生关系。与此同时,有益菌群与致病菌群也在形成了一种拮抗关系,无时无刻不再进行着“王者之争”。有害菌群一旦占据统治地位,土壤内部微生态平衡便被破坏,很快成为各种作物的瘟疫之地、死亡之地,并随着作物的连作而大量繁殖。
微生态活性肥是在农业生态系统中调节宿主的微生态环境,有利于宿主而不利于病原菌。在影响有益菌与病原菌拮抗关系中,有利于有益菌群竞争土壤‘习居菌群’,能使有益菌群在土壤中生存并能大量生长繁殖同时使有益菌群按照宿主的营养需要制造养分,促进宿主根部的营养转化,增强抗病能力,使土壤中的微生态恢复平衡,为作物的增产创造条件,从而达到抑菌、防病、健株、增产的效果。与生物防治相比,微生态活性肥是多种措施的综合使用,生物防治是获得微生物或代谢产物,用竞争、拮抗等作用防治病原菌。是单一措施。
微生态活性肥不仅大大节省了农药化肥的使用量,而且起到即能防治十传病害又能提高土地利用的双重效果。与化学防治相比,具有改良土壤,增强土壤肥力,促进根部增长,恢复土壤生态平衡,减少根部污染等优点。与其他生物菌肥、微生态制剂相比,有益菌群在土壤中能够定居、并能长期稳定生存。通过科学实践,我们遵寻自然规律,按顺之于自然,取之于自然,回归于自然,“的原则进行微生态调节。从而使有益微生物与植物根际重新恢复起微生态平衡关系,是一种安全、可靠、稳定的土传病害防治的新途径。是药材种植业实现无公害、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五加科人参属根类药材专门研制的微生态活性肥。不仅适用于人参连作地块还适用于西洋参、三七五加科人参属植物。
本发明在人参、西洋参、三七连作地块分别进行田间试验,效果明显。
本发明利用复合微生物菌群是在五加科人参属土壤中分离得到,这种复合菌适于在人参属土壤中生存、繁殖,互相依赖、互相影响并且形成了一个比较稳定的、互相依赖的互生关系。从而能有效地竞争土壤习居菌,达到抑菌、防病的效果。
本发明能够按照人参、西洋参、三七的生长需要制造营养,使根部增加抗病力,促进根部须根发达,并且利用微生物的拮抗作用,使拮抗菌大量繁殖,有效的抑制病原菌,从而达到抑菌、防病、健株、增产的效果。
本发明改变了土壤的物理性状,改善了土壤通气性和透水性能,为有益微生物生长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有助于微生物活动和营养转化。使土壤增加活性。
本发明既能防病又有肥效,可以起到降低使用农药、化肥的双重效果。与化学防治相比具有改良土壤、增强土壤肥力、促进作物生长、保持生态平衡、减少根部污染等优点;与生物菌肥相比微生态活性肥在连作地块能够调节土壤微生态平衡,使连作地块重新恢复活力、重新利用的目的。
本发明以调整微生态平衡为着眼点的新肥料。微生态活性肥的推广应用,必将促进无公害人参属药材的发展,也将为促进农业持续发展提供有效途径。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一.斜面培养基制备细菌培养基每升中含牛肉膏3g、蛋白冻5g、琼脂15~20g,PH7.2~7.4,0.1kg/cm3灭菌30分钟后,制斜面。真菌培养基每升中含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15~20g,自然PH值,0.1kg/cm3灭菌30分钟后,制斜面。放线菌培养基每升中含可溶性淀粉20g、K2HPO4 1g、NaCl 1g、FeSO4H2O 0.001g、KNO3 1g、MgSO4H2O 0.5g、琼脂15~20g,PH7.2~7.4,0.1kg/cm3灭菌30分钟后,制斜面。
二.复合菌剂制备1.菌种培养将低温冰箱保存的菌种进行活化,不少于四种菌分别转接在上述固体培养基斜面上。放在28-37摄氏度下活化、培养。
2.一级菌剂增殖将三种培养料制成液体培养基装在500毫升三角瓶中(培养料同斜面)灭菌。将生长良好的斜面菌转接液体培养基中,在28-37摄氏温度下摇床培养48小时。
3.二级菌剂增殖将不同培养料分别加入1吨的液体发酵罐中(培养料同斜面),按量加入水搅拌、灭菌。将一级菌剂分别转接在发酵罐中搅拌,在28-37摄氏温度下48小时液体发酵。
三.微生态活性肥制备将10-50%有机物、20-70%无机物分别粉碎后,放入发酵池中,将上述每种发酵菌液按1∶1的量与池中培养料搅拌,加入适量水搅拌均匀后,盖膜、常温固体发酵不多于一个半月。
权利要求
1.一种人参属微生态活性肥其特征在于复合微生物、有机、无机复合培养基组成。其特征在于复合菌群 不少于4种有机物 10-50%无机物 20-70%。
2.根据权力1所述的人参属微生态活性肥其特征在于微生物复合菌为固氮菌、磷细菌、钾细菌、硫细菌、根霉菌、毛霉菌、木霉菌、曲霉菌、青霉菌、乳酸菌、芽孢菌、链霉菌、假单孢菌、酵母菌等不少于4种。
3.根据权力1所述的人参属微生态活性肥特征在于10-50%的有机质为猪粪、鸡粪、牛马粪、麦麸、啤酒渣、甘蔗渣、稻糠、豆饼、秸秆、花生壳、玉米芯、骨粉、棉籽饼、菜籽饼、等不少于3种。
4.根据权力1所述的人参属微生态活性肥特征在少于20-70%无机物为氧化钾、硫酸钾、硝酸钾、尿素、硫酸铵、硫酸锌、硫酸镁、磷酸铵、钼酸、钙镁锌肥、过磷酸钙、硫酸亚铁、矿渣、煤渣、硅酸炉渣、碱渣等不少于3种。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五加科人参属根类药材专用微生态活性肥。为解决多年来五加科人参属中人参、西洋参、三七连作出现根腐病和烧须的难题,专门研制而成。本发明以调整土壤中微生态平衡为着眼点,使有益菌群大量繁殖、有效地抑制病原菌,增强宿主根部抗病能力,从而达到抑菌防病的效果。本发明不仅对五加科人参属的人参连作中根腐、烧须问题能有效地防治,而且还对西洋参、三七连作出现根腐、烧须难题也有效地防治。解决了五加科人参属多年不能连作的难题。还具有增加土壤肥力、促进根茎生长、减少根部污染等优点,为达到高品质的药材标准创造了条件,为中药现代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途径。
文档编号C05F15/00GK1861550SQ20051001342
公开日2006年11月15日 申请日期2005年5月9日 优先权日2005年5月9日
发明者郭淑华, 张钧 申请人:郭淑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