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组份两用甜高粱饲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458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组份两用甜高粱饲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组份两用甜高粱饲料。
背景技术
当前,世界石油资源及其市场变化特别是油价大幅上涨引发的问题,牵制着中国和世界经济的发展。石油已成为中国能源的瓶颈,为此,中国目前在建和拟建的“煤变油”项目已达1600万吨,计划投入的资金额高达1200亿元。面对着刚起步就陷入无序发展的状态,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周大地指出,虽然中国煤炭总体储量不小,但人均煤炭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值的60%,煤炭资源也是有限的。开发煤制油技术,不能以能源危机为借口,做一些违反规律的事情。以一种稀缺资源去替代另一种稀缺资源,是要付出代价的。联合国粮农组织指出,虽然高粱以谷类闻名于世,但甜高粱的高光合作用所产生的5米高甜秆含有丰富的糖分,可加工成糖或燃料乙醇(酒精)。由于其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对干旱、盐碱、水涝的显著的抗性,被称为“作物中的骆驼”在中国受干旱和盐渍土壤影响的地区,甜高粱将成为可持续农业发展的关键。我国有62%的耕地受不同程度的干旱、陡坡、瘠薄、洪涝、盐碱等各种因素的制约,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干旱已成为中国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一大隐患。由于“草本植物”甜高粱的生长期只有耐旱的甘蔗三分之一至一半,需水量只及甘蔗的三分之一,并用种子繁殖,一台播种机一天可播数百亩。所以高效利用10多亿亩旱地,加快发展耐干旱水涝和盐碱的“糖·粮”双高产甜高粱,是中国粮食、能源安全和农民增收的必然选择。
土地是农民增收和生物能源供给的基础。2004年中国有耕地12244.43万公顷,其中高产田占28%,中产田占40%,低产田占32%,人均耕地0.095公顷,仅相当世界平均水平的40%。我国2003年耕地面积比1996年普查数13004万公顷少了665万公顷,2004年净减少80万公顷。全国有666个县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053公顷的警戒线。本来数量就少的耕地,由于城镇化加快、生态退耕以及部分地方违法违规乱占滥用耕地等原因逐年减少,使粮食生产必需的耕地数量难以增加,在数量减少的同时,耕地质量也在下降。这些,都对解决“三农”问题和国家粮食安全构成威胁。贫困地区往往是生态脆弱和土质较差的地区。目前全国有592个贫困县,贫困人口近3000万;我国伴随资源兴建的矿业城镇有400多座;其中20%处于成长期;68%处于成熟期,12%处于衰落期,全国有400座矿山已经或将要闭坑,50多座矿城资源处于衰减状态。亟待转型的资源型城市118座,人口达1.54亿。遭遇资源“瓶颈”面临矿竭城衰的挑战。美国有人担心中国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匮乏,会向外扩张,一些国会议员发出警告说,中国可能逐渐吞噬世界能源资源。
我国的低质地资源丰富,有荒草地7.39亿亩,盐碱地1.53亿亩,用材林8.48亿亩,薪炭林0.67亿亩,低质地潜在资源约18亿亩,约相当于现有耕地面积。甜高粱耐旱、耐盐碱,在低质地种植甜高粱,堪称循环经济之典范。动用我国30%的低质地,约5亿亩,就可实现年产值约1万亿元,可以催生1000个生物质企业,带动500万农户,促进5000万农业劳动力转移,农民增收400亿元,使4000万农户的生活用能效提高2-3倍。因此,鼓励农民在低质地上种植“草本植物-甜高粱”,实施“草变油工程”通过发展“能源资源农业”生产清洁替代燃料,从而加快592个贫困县近3000万人口和118座,1.54亿人口的“化石资源”枯竭型“煤城”“油城”“有色金属城”向新型可再生循环的能源“生物资源”型城市转型,打造为中国“和平崛起”和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示范,向全世界开放的“甜高粱——燃料乙醇”产业链,是解决中国三农、能源和环境问题的关键选择,也是对中国威胁论的有力回击。
国际石油市场高价位催发了中国使用燃料乙醇的进程,国家发改委明确指出推广乙醇汽油是我国的一项战略性举措。然而,目前生产1吨乙醇,需要3吨以上的粮食,如按3.3吨生产1吨乙醇计,在玉米价格1300元/吨时,乙醇生产成本为5000元/吨,而售给石油企业时,每吨乙醇售价为3600元,也就是说,每生产1吨乙醇不但要耗费大量的粮食而且还亏损1400多元。为了扶持乙醇生产,国家为四家定点生产企业提供专项补贴,每吨乙醇补贴在1000-2300元之间,获补贴后,企业乙醇的利润率为5%,处于保本微利状态。从目前试点情况来看,河南燃料乙醇主要用的是小麦,吉林、黑龙江主要用的是玉米。小麦的亩产为300-400公斤,玉米亩产为400-600公斤,每亩地可制造燃料乙醇约为80-120公斤。
甜高粱同普通高粱一样,每亩地也能产150-500公斤的籽,但它的精华在于它亩产4000-5000公斤,像甘蔗一样多汁而富含糖分的茎秆。每亩甜高粱籽粒可产乙醇108升;茎秆汁可产乙醇387升;杆渣可产乙醇220升;每亩甜高粱每天合成的碳水化合物可产乙醇3.2升;而玉米仅1升;粒用高粱为0.6升;小麦才0.2升。每亩甜高粱的甜杆、籽粒制造燃料乙醇则为400-600公斤,高出小麦、玉米3-5倍。甜高粱生产乙醇比过去利用粮食和老工艺,成本降低1000元/吨,相比于玉米以甜高粱为原料的乙醇成本将会降到3000元/吨以下,农民种甜高粱相当于种2.5亩玉米的收入。
全国耕地加上低质地面积近40亿亩,平均每个县动用10万亩土地种植甜高粱,仅占该县耕地面积的1/20左右。因此,实施“草变油工程”不会出现与其它农作物争地的情况,如果按每个县种植10万亩计算,主副产品总产值保守估计为1.5亿元,全国2000多个县,总产值可达到3000多亿元。利用我国低质地和中低产田的1/10,约3亿亩,可年产1亿吨燃油(相当于中国每年石油进口量或2个大庆的产量)。
与煤炭、石油等矿产能源不同的是,生物能源“甜高粱”要由农民“种”出来,所以,甜高粱产业与“三农问题”密切相关。另一方面,生物化工属于高技术产业,燃料乙醇不仅生产、储运、销售难度大,而且10万吨以下的规模污染重、效益低,必须要大规模、集约化生产。因此,甜高粱制造乙醇由具有“弱质性”的“三农”来做不合适,而应由城市“大企业”来做,形成“乡村农民植能+城镇石化造酒”“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反哺农业”科学的产业链发展模式。
要使城市与农村“同步发展,结构协调”,产业链条不中断,关键是要有一种连接城乡的“链接”产品,即一种只需农村的农民通过简单的加工就能制成的农业饲料又可销售给城市“大企业”做制造乙醇原料的两用产品。
目前,用于生产乙醇的甜高粱原料主要有三种一是淀粉质原料——甜高粱籽;二是糖质原料——甜高粱茎秆汁;三是纤维素原料——榨汁后的甜高粱茎秆。试验表明,每亩甜高粱籽粒可产乙醇108升;每亩甜高粱茎秆汁可产乙醇387升;每亩榨汁后的甜高粱杆渣可产乙醇220升;三项合计每亩甜高粱可产乙醇715升。
现有的甜高粱饲料主要有三种一是纯甜高粱籽粒饲料;二是甜高粱(未榨汁)秸秆粉添加其它营养物的配合饲料;三是甜高粱发酵后的糟渣饲料。其中甜高粱籽粒饲料是传统产品,制造简单,便于贮藏;甜高粱秸秆粉配合饲料含有大量的糖份,味甜,适口性好,缺点是必须密封贮藏,否则它会吸收大气中的水分而变成硬块;甜高粱发酵后的糟渣饲料优点是废物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简单,能长期保存,既可作为饲料使用又可作为乙醇制造企业原料的双组份两用甜高粱饲料。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双组份两用甜高粱饲料,其特征是主要由下列双组份重量成份组成组份一榨汁后的甜高粱茎秆碎料 50~99.9%;组份二甜高粱籽粒和/或糖料0.1~50%。
所述的甜高粱饲料,还含有0~30%重量份的甜高粱发酵物、谷粉、饼粕、贝壳粉、骨粉、食盐、矿物质、维生素或添加剂,各组份之和为100%。
制造时可利用农户或乡镇现有农产品生产销售系统和基础设施。将收获榨汁后的甜高粱茎秆粉碎再按比例添加甜高粱发酵物、谷粉、饼粕、贝壳粉、骨粉、食盐、矿物质、维生素或添加剂,干燥后计量包装制成组份之一;将收获后的甜高粱籽粒和/或榨汁糖料干燥(粉碎)后计量包装制成组份之二;分送仓库储藏或销售。
本发明的优点本发明由于是双组份和两用产品,具有其它产品没有的市场灵活性,饲料销售不畅时可作为原料销售;即使是原料销售不畅;农民还可以通过发展养殖业将产品就地消化掉,避免了损失,这样,将农民发展甜高粱产业的风险和负担降到了最低,简单易行,实用性强,十分便于在农村,尤其是在贫困地区推广。
本发明采用传统的农产品加工工艺,利用农户或乡镇现有农产品生产销售系统和基础设施,设备简单投入小,“农民不需制乙醇;企业不需种甜高粱”,农民可利用现有的条件,不需投入巨资制造易燃的工业乙醇,便于甜高粱产业的大规模发展。
本发明将组份一、组份二分别加工和包装,作为饲料使用时再混合使用,既富含蔗糖和葡萄糖,味甜,适口性好,极易为家禽家畜所吸收,又解决了现有的甜高粱秸秆粉配合饲料中的糖料与秸秆粉混杂在一起,容易吸潮变质,必须真空包装,成本高,不便于贮藏的难题。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一种双组份两用甜高粱饲料,由下列双组份重量成份组成榨汁后的甜高粱茎秆碎料90%;甜高粱籽粒7%;糖料3%;
制备时,将收获榨汁后的甜高粱茎秆粉碎,干燥后计量包装制成组份之一;将甜高粱籽粒干燥(粉碎)和糖料混合后干燥计量包装制成组份之二;分送仓库储藏或销售。
实施例2一种双组份两用甜高粱饲料,由下列双组份重量成份组成榨汁后的甜高粱茎秆碎料85%;甜高粱籽粒15%;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3一种双组份两用甜高粱饲料,由下列双组份重量成份组成榨汁后的甜高粱茎秆碎料99.9%,糖料0.1%;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4一种双组份两用甜高粱饲料,由下列双组份重量成份组成榨汁后的甜高粱茎秆碎料50%;糖料20%;甜高粱籽粒30%;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5一种双组份两用甜高粱饲料,由下列双组份重量成份组成榨汁后的甜高粱茎秆碎料50%;糖料50%;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6一种双组份两用甜高粱饲料,由下列双组份重量成份组成榨汁后的甜高粱茎秆碎料74.9%;甜高粱籽粒0.1%;甜高粱发酵物(或谷粉、饼粕、贝壳粉、骨粉、食盐、矿物质、维生素、添加剂)25%;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7一种双组份两用甜高粱饲料,由下列双组份重量成份组成榨汁后的甜高粱茎秆碎料92.1%;糖料0.9%;甜高粱发酵物(或谷粉、饼粕、贝壳粉、骨粉、食盐、矿物质、维生素和添加剂7%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8一种双组份两用甜高粱饲料,由下列双组份重量成份组成榨汁后的甜高粱茎秆碎料80%;甜高粱籽粒19.9%;甜高粱发酵物(或谷粉、饼粕、贝壳粉、骨粉、食盐、矿物质、维生素和添加剂)0.1%;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9一种双组份两用甜高粱饲料,由下列双组份重量成份组成榨汁后的甜高粱茎秆碎料96.2%;糖料3.5%;甜高粱发酵物(或谷粉、饼粕、贝壳粉、骨粉、食盐、矿物质、维生素和添加剂)0.3%其余同实施例1。
当然,本发明还可以有其它合适的实施例。
权利要求
1.一种双组份两用甜高粱饲料,其特征是主要由下列双组份重量成份组成组份一榨汁后的甜高粱茎秆碎料 50~99.9%;组份二甜高粱籽粒和/或糖料 0.1~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组份两用甜高粱饲料,其特征是还含有0~30%重量份的甜高粱发酵物、谷粉、饼粕、贝壳粉、骨粉、食盐、矿物质、维生素或添加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组份两用甜高粱饲料,主要由榨汁后的甜高粱茎秆碎料50~99.9%、甜高粱籽粒和/或糖料0.1~50%组成。本发明生产简单,能长期保存,既可作为饲料使用又可作为乙醇制造企业原料。
文档编号A23K1/16GK1771830SQ20051009497
公开日2006年5月17日 申请日期2005年10月20日 优先权日2005年10月20日
发明者窦观一 申请人:窦观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