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保存液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562阅读:11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肾保存液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为一种肾保存液,属于一种鲜活器官保存物质。
背景技术
目前进行肾保存的物质一般有细胞内液型保存液和细胞外液型保存液,前者以Euro-collins液(EC液)和University of wisconsin(U液)为主,其中EC液对肾的保存时间较长,约为48小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肾脏保存时间长、对其损害较小的肾保存液。
本发明是KH2PO4、K2HPO4·3H2O、KCL、NaHCO3、普鲁卡因、肝素、苯苄胺、葡萄糖、MgSO4·7H2O、乌司他丁和水的混合物,其中,每升溶液各成份的含量如下KH2PO42.0~2.2g,K2HPO4·3H2O9.0~10.0,KCL1.0~1.3,NaHCO30.8~1.0,普鲁卡因0.10~0.2,肝素5000u~7500u,苯苄胺0.02~0.03,葡萄糖23~27,MgSO4·7H2O7.0~8.0,乌司他丁25,000~50,000u/kg。本发明中含有乌司他丁,该成份能够起到抑制组织细胞代谢的作用,使被保存的器官在10℃左右的保存温度下降低代谢酶活性,减少分解代谢,延长组织细胞生命,达到预期的保存器官功能的目的。上述各成份的优选数值范围如下每升溶液各成份的含量为KH2PO42.05,K2HPO4·3H2O9.7,KCL1.12,NaHCO30.84,普鲁卡因0.10,肝素5000u~7500u,苯苄胺0.025,葡萄糖25.0,MgSO4·7H2O7.38,乌司他丁25,000~50,000u/kg。
上述成份中还可加入川芎嗪注射液150-200毫克/升或含有丹参酮I、丹参酮II、双氢丹参酮I的丹参提取物15-20毫升/升。其中的丹参酮I、丹参酮II、双氢丹参酮I等能抑制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丹参的酚类成分如丹酚酸A、丹酚酸B等能有效地清除超氧阴离子,抑制缺血脏器微粒体的脂质过氧化,而氧自由基引起组织损伤主要通过生物膜中各种脂质过氧化作用来完成,因此丹参中的酚类成分对氧自由基引起的移植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川芎嗪能通过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光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而有效地清除氧自由基,抑制黄嘌呤氧化酶(XOD)活性而减少氧自由基生成,从而降低氧自由基水平;调控血栓素A2与前列环素间的平衡,抑制血小板的黏附、聚集,遏制无复流现象;降低肿瘤坏死因子水平,减轻其对组织的损伤;保护血管内皮,并逆转其功能紊乱,从而对缺血再灌注损伤肾脏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所述的丹参酮通过下述方法取得在压力8~30Mpa,温度35~80℃的条件下进行超临界萃取(SFE)结合水煎煮法提取丹参中有效成分或以乙醇为夹带剂-CO2萃取丹参脂溶性成分。应用超临界CO2萃取的优点是①操作范围广,便于调节。最常用的;②选择性好,可通过控制压力和温度,改变超临界CO2的密度,从而改变其对物质的溶解能力,有针对性地萃取中草药中某些成分;③操作温度低,在接近室温(31.06℃)条件下萃取,尤适宜于热敏性成分的提取。萃取过程密闭、连续进行,排除了遇空气氧化和见光反应的可能性,使萃取物稳定;④从萃取到分离可一步完成。萃取后CO2不残留于萃出物;⑤CO2价廉易得,可循环使用。⑥可以调节萃出物的粒度,即可借超临界流体的核晶作用,使萃出物达到期望的粒度和粒度分布。层析法中药丹参的化学成分分别称为丹参酮I、II、III。但以后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除丹参酮I为纯品外,II、III、均为混合结晶。此后通过各种层析方法,迄今已发现15种单体(其中有4种为我国首次发现)。丹参提取液的制备工艺可采用超滤法。
具体实施例方式
每升溶液各成份的含量如下

(上述丹参提取物为含有丹参酮I或丹参酮II或双氢丹参酮I的丹参提取物)在上述实施相关实施例中,丹参的提取物以下述方法获得超临界萃取(SFE)结合水煎煮法提取丹参中有效成分或(以乙醇为夹带剂,萃取压力20Mpa,温度40℃,-CO2萃取丹参脂溶性成分,丹参酮IIa含量高达40%)。应用超临界CO2萃取的优点是①操作范围广,便于调节。最常用的操作范围是压力8~30Mpa,温度35~80℃;②选择性好,可通过控制压力和温度,改变超临界CO2的密度,从而改变其对物质的溶解能力,有针对性地萃取中草药中某些成分;③操作温度低,在接近室温(31.06℃)条件下萃取,尤适宜于热敏性成分的提取。萃取过程密闭、连续进行,排除了遇空气氧化和见光反应的可能性,使萃取物稳定;④从萃取到分离可一步完成。萃取后CO2不残留于萃出物;⑤CO2价廉易得,可循环使用。⑥可以调节萃出物的粒度,即可借超临界流体的核晶作用,使萃出物达到期望的粒度和粒度分布。
研究已经显示,本发明的药液降低了实验动物的离体移植器官受到损伤的程度。如果(移植器官)损坏的进展速度下降,在更短时间内就会有更小的损坏。通过减轻器官组织损伤,希望新的器官保存液为防止保存过程中出现的器官衰竭提供新思路。
经过动物实验研究,利用本发明保存大鼠肾可达72小时,获得成功。经临床保存人体肾脏实验,保存人体肾脏最长达78小时,实现了人体器官的远距离运送。本发明具有高渗透压、高钾、冰点低、保存温度大(1-8)、性能稳定、配制方便、成本低等特点。器官移植时的低温保存引起内皮细胞损伤是实质器官移植的一个关键因素,体内、外大量研究认为决定缺血性内皮损伤的机理是渗透性应激反应、ATP破坏和氧自由基产生,从而导致细胞膜改变,最终发生器官坏死。用三种器官保存液冷贮存培养人内皮细胞研究与细胞凋亡的发生情况,三组间差异显著,认为细胞凋亡很可能与器官保存引起的细胞损伤有关。提示研究适宜的保存液,冷防止细胞凋亡的发生,有利于移植器官的保存。
以现代器官保存技术理论为基础,结合中药抗氧化、特殊的渗透作用、细胞交换促进机制,将中药运用于器官保存方面,用于减少器官移植中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延长器官移植的保存时间,减少器官保存期的损伤,降低移植后原发性器官无功能的发生率,减少因器官保存损伤而导致的移植后排斥反应,从而从总体上改善器官移植的近期和远期效果。进行的器官移植的器官保存药物的筛选实验工作。争取在器官移植领域中药器官保存达到国内领先。
权利要求
1.一种肾保存液,其特征是它是KH2PO4、K2HPO4·3H2O、KCL、NaHCO3、普鲁卡因、肝素、苯苄胺、葡萄糖、MgSO4·7H2O、乌司他丁和水的混合物,其中,每升溶液各成份的含量如下KH2PO42.0~2.2g,K2HPO4·3H2O9.0~10.0,KCL1.0~1.3,NaHCO30.8~1.0,普鲁卡因0.10~0.2,肝素5000u~7500u,苯苄胺0.02~0.03,葡萄糖23~27,MgSO4·7H2O7.0~8.0,乌司他丁25,000~50,000u/k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肾保存液,其特征是每升溶液各成份的含量如下KH2PO42.05,K2HPO4·3H2O9.7,KCL1.12,NaHCO30.84,普鲁卡因0.10,肝素5000u~7500u,苯苄胺0.025,葡萄糖25.0,MgSO4·7H2O7.38,乌司他丁25,000~50,000u/kg。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肾保存液,其特征是它含有川芎嗪注射液150-200毫克/升或者是含有丹参酮I或丹参酮II或双氢丹参酮I的丹参提取物15-20毫升/升。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肾保存液,其特征是所述的丹参酮通过下述方法取得在压力8~30Mpa,温度35~80℃的条件下进行超临界萃取(SFE)结合水煎煮法提取丹参中有效成分或以乙醇为夹带剂-CO2萃取丹参脂溶性成分。
全文摘要
本发明为一种肾保存液,属于一种鲜活器官保存物质。它是KH
文档编号A01N1/02GK1748500SQ20051010423
公开日2006年3月22日 申请日期2005年10月11日 优先权日2005年10月11日
发明者李甦, 沈文律 申请人:李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