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植被建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410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绿色植被建筑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类,具体的讲是涉及一种绿色植被建筑。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的城市规划建设用地都规定了严格的绿化用地指标,一般是不小于用地面积的30%,集中绿地不小于10%,这一绿地指标很难形成有效的绿地规模,对改造生态环境的作用很小,但对宝贵的城市用地已经是很高的指标,再制定更高的绿地指标很难满足商业成本的要求。在商业住宅区的开发过程中,没有一个大规模成片绿地,也很难吸引客户。而增大绿地面积,就要压缩建筑物的占地面积,目前的技术条件下的解决办法是减少总的建筑面积和建设高层建筑,这两种方法都增加了开发成本。在城市中心的商业区改造过程中,为改善环境而建设大规模的绿地,是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的投资,代价十分高昂,往往影响城市的改造步伐,如果能有一种方法把绿地与建筑结合起来,城市的环境就能大大改观,困扰城市发展的建筑和绿地争地的矛盾就可以大大缓解。在专利号为99249728,名称为“建筑物墙面绿化装置”的专利说明书中叙述了一种设置在建筑物表面的绿化装置,该装置包括一种基槽,在基槽内装有可种植物的基质块,基槽的底部开有排水孔,基槽装在墙面上,从而实现在墙面上进行绿化,其可在墙面上装有多个基槽,通过自流或水管依次连接,并设计有布液管、集液槽、溢流槽、水泵及上液管构成的养护装置,该装置可以利用建筑物墙面进行绿化,而不占用土地,对于治理城市环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上述装置存在一些问题,由于是将基槽直接安装在墙面上,因此对建筑物墙面的施工要求很高,稍有偏差,对建筑物的整体结构影响很大,存在安全隐患,另外,对绿化植物的选择局限性很大,并且对其维护保养均很复杂、烦琐,因而一方面会影响绿化环境的整体效果,一方面使绿化成本很高,不便于推广目前,城市正在大规模推广的屋顶绿化,对改善城市的环境有一定的作用,但人在地平面很难看到屋顶的绿化。另外,因屋顶绿化的土层薄,不适应植树,只能植草、种花,而解决环境问题关键是植树,屋顶绿化不能彻底解决环境绿化问题,只有从平面和立面两个方面发挥作用,才能起到改善城市环境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绿色植被建筑,该建筑表面可附着绿色植被,其采用现浇钢筋砼框架作为主体结构,再在自下而上、层层退缩而构成的台阶状空间内覆盖土层,土层上可按照需要种植各种花草、树木等构成绿色植被,从而构成了绿色植被建筑。
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一种绿色植被建筑,包括外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墙表面上至少有一处为台阶状结构,该台阶状的结构由外墙和顶板构成,在其中的顶板上放置有用于植物生长的绿化土方。
所述的台阶状结构沿外墙由下至上依次设置,使得建筑外墙的剖面自下而上以层层退缩的形式构成类似金字塔的剖面形状。
所述的台阶状结构的阳角处,也就是外墙顶与顶板相交处,层与层之间连续设置有斜梁。
在外墙的上方、顶板的外边缘设有挡土墙。
所述的外墙和顶板上设置有锚固点,锚固点的设置可以是预埋设置,也可以是后期安装设置。该锚固点可采用钢筋环。
在所述的绿化土方上设置有挡土篱笆。
在所述的绿化土方的土壤内,在所植树木的根部,埋置有螺旋形钢圈,钢圈的埋设可以是预先埋设,也可以在植树时安装埋设。
所述的挡土篱笆和螺旋形钢圈均通过固定拉杆与锚固点连接固定。
在所述的绿化土方的底部设有蓄水槽,该槽内充塞有轻质多孔吸水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现有城市的大型公共建筑均采用机械通风和人造光源采光,外墙采用的多是玻璃幕等高档材料,这些材料对建筑的使用功能没有什么作用,相反会产生光污染等有害的影响,而本实用新型产品本身可以构成一个立体绿地,为周围地区的人们提供了一个优美的、休闲的自然环境;(2)费用低,产品用于土方和绿化的费用远低于公共建筑外装饰的高档材料价格;(3)在不增加土地面积的条件下,绿地面积增加60-200%,因此相当于增加了这部分土地费用的收益;(4)如果作为经营性绿地对游人开放,可获得可观的经济收入,该收入还可用于维持绿化的维护费用;(5)为植树创造了良好条件,可以形成接近自然的山林景色。
附图概述附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平面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A-A剖面图;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外形立面示意图;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斜柱悬吊梁节点图;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挡土墙结构位置示意图;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挡土墙立面示意图;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锚固点(钢筋环)埋设位置示意图;附图8为本实用新型锚固点(钢筋环)固定安装示意图;附图9为本实用新型挡土篱笆安装布置示意图;附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挡土篱笆主视图;附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挡土篱笆侧视图;附
图12为本实用新型螺旋形钢圈安装布置示意图;附
图13为本实用新型螺旋形钢圈主视图;附
图14为本实用新型螺旋形钢圈俯视图;附
图15为本实用新型蓄水槽安装布置示意图;附
图16为本实用新型蓄水槽主视图;附
图17为本实用新型蓄水槽剖面图;具体技术方案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如
图1-17所示,标号1-18分别表示外墙1、斜梁2、顶板3、柱子4、绿化土方5、绿化植物6、挡土墙7、透空孔8、钢筋环9、挡土篱笆10、钢筋11、固定拉杆12、螺旋形钢圈13、固定拉杆14、粗钢筋15、细钢筋16、蓄水槽17、吸水材料18、斜梁19。
本实施例的建筑面积控制在2000-3000M之间为宜,高度80M以下,适用于商业、餐饮、展览、停车库等大型公共建筑设施。本实施例是以钢筋砼框架结构为主体,首先根据使用要求确定呈台阶状结构的层数和层高,层与层之间的上一层与下一层按1∶1的比例缩小至顶层,该比例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总高度在10-80米范围内,结构的剖面呈金字塔状的台阶形状,其外立面图为山的形状,外立面局部可布置成缓坡、陡坡、断崖、台阶等形状,平面布置可以布置为椭圆形、圆形、方形、长方形等,也可以是其它建筑物的一部分,具体形状可以根据地形和功能的要求确定。
在层与层之间相错而形成的空间内覆盖土层,并夯实。上、下层之间以土层形成约45°的土坡,用于种植树木和花草。
本实施例建筑中层与层之间的外墙之间相差较大的距离,如在每道外墙下设柱子,势必形成建筑内部空间的柱子过密,影响其内部空间的使用,当然也可利用外墙下的梁,但由于外墙本身加上绿化土方及植被的荷载较大,必然造成梁的断面较大。因此本实施例在外墙顶设置斜梁,以调整外墙下梁的荷载,斜梁间距6-8M,沿建筑上下贯通,因而可将荷载传至上、下的柱子。因此整体结构的受力状况是建筑主体结构内部由柱子支撑,外侧通过斜梁悬吊外墙的方式,改善整个建筑的内部空间和受力状态。
本实施例所包括的台阶状结构的外墙体,该台阶状的墙体由砼外墙1和顶板3构成,在顶板3上放置有用于植物生长的绿化土方5。
由于绿化土方5外侧是斜坡,内侧是垂直的外墙1的墙体,没有任何约束力,在雨水和地震等外力作用下,极易发生移动、滑坡和流失,且坡度越大,发生的可能性越大,因此为了防止上述情况的发生,发明中采取了以下的技术手段在砼外墙1的上方、顶板3的外边缘设有挡土墙7,其作用是防止土层的水平移动,同时增加顶板3外侧边缘的土层厚度。挡土墙7为透空挡土墙,也就是说,该挡土墙上设置有透空孔8,以便于排走多余水分,如雨水等,这是为了防止因设挡土墙造成积水,浸泡顶板3的防水层。
在砼外墙1和顶板3上设置有钢筋环9作为锚固点,钢筋环9是预埋设置在砼外墙1和顶板3的砼体中。
在绿化土方5上设置有挡土篱笆10,挡土篱笆10可采用木板或竹板制成,其宽度一般选为60-80CM,其上固定设置有钢筋11,可设置两道,用于加固篱笆10,并与钢筋环9之间通过固定拉杆12连接以固定篱笆10。挡土篱笆10在设置时,距土层顶的距离不大于1.5M,同一层内,两道篱笆10的间距不大于2M。设置挡土篱笆10对绿化完成不久的初期土层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这一时期填土虽然经过人工夯实,但没有完成自身的密实过程,极易失去稳定性。
在绿化土方5的土壤内,在所植树木的根部,埋置有螺旋形钢圈13,钢圈13由粗钢筋15及环绕状的细钢筋16构成,其与钢筋环9之间通过固定拉杆14连接固定,钢圈13的埋设可以是预先埋设,也可以在植树时安装埋设。钢圈13包裹树根,树的根系穿过钢圈13的缝隙,与周边的土壤相互作用,当土层发生移动时,必然要带动根系和整个树根的移动,而因为树根被钢圈13包裹,从而阻止了土层在雨水或外力作用下移动。钢圈13的直径和高度的选择应根据所植树木的根系情况确定。
为了保持绿化土方5的土壤中的水分,而又不至于积水,在绿化土方5的底部设有蓄水槽17,该槽内充塞有轻型多孔吸水材料18。槽17的顶部覆盖有透气织物。槽17的大小和深度可根据所在地区的降雨量情况而定。
在上述的台阶状结构的阳角处,也就是砼外墙1的顶与顶板3相交处设有斜梁2,在整个建筑中层与层之间的斜梁2是连续设置的。
本实施例中绿化土方5的土壤固定首先是通过挡土墙7和挡土篱笆10起作用,还可通过土方5表层种植草坪和灌木来防止浅层的水土流失,但解决土方5的稳定性是通过树的根系穿过螺旋形钢圈13之间的缝隙,从而固定周围的土壤,使之与钢圈13成为一个整体,又通过钢筋环9与整个结构形成一个整体,当受到风、雨和地震等外力作用时,可以防止土方5的滑坡和树木倾覆等破坏的产生。
以下就本实施例方案设计一具体方案整个建筑为九层,长、宽各92M,高40M,占地面积8400M,建筑面积21800M,现浇钢筋砼框架结构,现浇砼外墙1。一、二层的层高为6M,其它为4M,开间和柱距分别为10M、8M、12M。各层之间外墙错位的距离为4M和6M,形成建筑四周1∶1的台阶状,整个建筑呈45°坡。
上述台阶状的结构中除二层的宽、高各为6M外,其余各层均为4M,因此可满足大部分绿化树种的需要。
在二、四、六、八层的外墙下不设柱子4,在建筑结构的四个角分别设置从一层至九层的通长斜梁2,在建筑的各侧面上,在三、五、七、九层砼外墙的延长线方向上设斜梁19,斜梁19与斜梁2相交,斜梁19下面与三、五、七、九层外墙的相交处均设有柱子4。
设置60CM高的挡土墙7,挡土墙7采用24CM的实心粘土砖,设三道10×10CM的透空孔8即排水孔,如在砼外墙顶每隔2米设预留钢筋则效果更佳。
锚固环即钢筋环9的设置,在砼外墙高度方向和顶板的宽度方向各设三道,其中最外侧一道钢筋环9应尽可能靠近砼外墙顶和顶板的外边缘,钢筋环9露出墙面的距离应大于10CM(应扣除防水、保温层的厚度),该环9与砼外墙或顶板内的钢筋焊接连接。
挡土篱笆10设置了两道,其使用固定拉杆与钢筋环9连接,固定拉杆9采用不底于φ14的钢筋为宜,篱笆10背面的通长钢筋11与固定拉杆焊接连接。
螺旋形钢圈13可采用两种方式与钢筋环9连接,一种是利用钢圈13的加固钢筋15直接与钢筋环9焊接连接,另一种是通过固定拉杆与钢筋环9连接。钢圈13采用钢筋16盘旋成型,通过周边四根竖直钢筋15固定成型,钢圈13直径选择60CM-80CM两种,螺旋间距10CM。
所设置的蓄水槽17选用塑料制作,高30CM,适用于半湿润、半干旱地区,使用中要配合人工浇水措施,轻质吸水材料18选用陶瓷颗粒,表面覆盖透气好的无纺布。
权利要求1.一种绿色植被建筑,包括外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墙表面上至少有一处为台阶状结构,该台阶状的结构由外墙和顶板构成,在其中的顶板上放置有用于植物生长的绿化土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植被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台阶状结构沿外墙由下至上依次设置,使得建筑外墙的剖面自下而上以层层退缩的形式构成金字塔的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绿色植被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台阶状结构的阳角处,也就是外墙顶与顶板相交处,层与层之间连续设置有斜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植被建筑,其特征在于在外墙的上方、顶板的外边缘设有挡土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植被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墙和顶板上设置有锚固点,锚固点的设置可以是预埋设置,也可以是后期安装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绿色植被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锚固点是钢筋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植被建筑,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绿化土方内设置有挡土篱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植被建筑,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绿化土方的土壤内,在所植树木的根部,埋置有螺旋形钢圈,钢圈的埋设可以是预先埋设,也可以在植树时安装埋设。
9.根据权利要求5、7或8所述的一种绿色植被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土篱笆和螺旋形钢圈均通过固定拉杆与锚固点连接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植被建筑,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绿化土方的底部设有蓄水槽,该槽内充塞有轻质多孔吸水材料。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类,具体的讲是涉及一种绿色植被建筑,该建筑包括外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墙表面上至少有一处为台阶状结构,该台阶状的结构由外墙和顶板构成,在其中的顶板上放置有用于植物生长的绿化土方,该台阶状结构可按需在多处设置,在绿化土方上可设置挡土篱笆、埋置螺旋形钢圈以便于植树,其优点是,产品本身可以构成一个立体绿地,为周围地区的人们提供了一个优美的、休闲的自然环境;费用低,在不增加土地面积的条件下,绿地面积可增加60-200%,经济收益高,为植树创造了良好条件,可以形成接近自然的山林景色。
文档编号A01G9/00GK2789360SQ200520039
公开日2006年6月21日 申请日期2005年2月24日 优先权日2005年2月24日
发明者王建东 申请人:王建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