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营养茶叶专用有机生物肥生产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5253阅读:5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营养茶叶专用有机生物肥生产技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营养茶叶专用有机生物肥的生产技术。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对生活质量和食品、饮品品质产生了独特的要求,渴望得到口感更好,高富营养的食品、饮品、追求纯天然绿色无污染的健康的食品、饮品,成为一种时尚,但农业的过度开发,尤其是长期偏施单一化肥,没有适当给土壤补充有机质,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可利用农业资源逐步枯竭,土壤退化严重,最终影响优质农产品的生产,我国目前的土壤资源现状急需要通过人力措施补充土壤有机质,确保农业种植水平和农作产品品质。
茶树是以采收嫩芽叶为对象的多年生经济作物,每年要多次从茶树上采摘新的绿色营养嫩稍,这对茶树营养耗损很大,与此同时,茶树本身还需不断地建造茎、叶、芽营养,以维持树体的繁茂和继续扩大再生长,以及开花结实繁衍后代芽,都要消耗大量养料。因此必须适时地给予合理的补充茶树所需要各种养分以满足茶树健壮生长,使之优质、稳产,高产。
施肥对茶树的生长以及茶叶的产量和质量起着重要作用,茶树在几个生产过程中,不同的生育阶段对营养物质的需求是不同的,幼龄茶树以培养健壮枝条骨架分布深广的根系为目的,必须增加磷、钾元素的比例,以施用幼龄肥为主,处于长势旺盛的壮年时期,为促进营养生长,提高鲜叶的产量,适当的增加氮素是必要的,但茶叶是嗜好品,对质量要求很高。不同茶类,其品质特征差异较大,如红茶的品质特征是“红汤红叶”滋味浓强,要求含有较高的多酚类含量,绿茶的品质特征是“清汤红叶”滋味鲜爽,要求含有较高的含氟化合物,如氨基酸、蛋白质,乌龙茶类的品质特征是香气浓郁、滋味醇和,要求有较高的芳香物质和氨基酸,这些品质特征的形成与茶树施肥有密切关系,所以必须施用适合不同茶类的专用肥,才能保证和提高茶叶品质。
提高茶叶产品品质的另一捷径,根据人们对高营养产品,要达到天然绿色的要求生产专用有机肥,可通过对作物施肥技术,经生物转化过程达到缺什么补什么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营养茶叶专用有机生物肥的生产技术,本发明茶叶高营养有机生物肥技术的实施,可满足增加茶园土壤有机质,提高茶叶产量,提高茶叶产品品质。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采用如下重量份数比组份畜禽粪便650-750、酵素菌0.8-1.2、植物秸秆280-320、EM多元酶1.5-2、维生素B 0.1-0.15、DA-6 0.1-0.15、硒0.09-0.1、钼0.09-0.1、镁0.6-0.8,其生产工艺如下(1)有机肥腐熟先将上述重量份的畜禽粪便和植物秸秆粉碎成粉末,将畜禽粪便和植物秸秆混合拌匀,堆积,加入上述重量份酵素菌,好氧发酵,水份控制在55-65%,48小时后开始升温,温度控制在55-60℃,翻堆3-5次,发酵14-16天,水份降到20-30%制成腐熟的有机肥;(2)培养上述生物EM多元酶将如下重量份数比组份即EM原露0.08-0.12、红糖0.08-0.12、VC 0.04-0.06、水8-12装入发酵罐中培养5-7天即制成EM多元酶;(3)将上述重量份的DA-6、硒、钼、镁EM多元酶、维生素B一起加入到上述腐熟的有机肥中厌氧发酵7-15天即制成。
本发明积极效果如下本发明茶叶高营养有机生物肥的生产技术,是以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产生的有机废弃物为原料,配以多功能的有益微生物菌剂,通过连续地好氧、厌氧发酵技术,使之通过除臭、腐熟、脱水,根据茶叶生物生长特性和人们对高品质的需求,添加营养元素,二次加菌等新技术,最终成为高活性茶叶有机生物专用肥。本发明茶叶高营养有机生物肥技术的实施,可满足增加茶园土壤有机质,提高茶叶产量,提高茶叶产品品质,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本发明产品除针对某种茶树有特殊功效外,还具有营养全面、肥效高、用量少,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地力,抗重茬,抗重茬,抗病害,减少化肥农药用量,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的功效,是较为理想生产绿色食品的肥料。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技术是由有机肥腐熟技术,生物菌培养技术和微肥配比技术为一体生产的新型肥料、制造工艺为三步,其中DA-6(柠檬·己酸二乙氨基乙醇酯)结构式C6H8O6.CH3(CH2)4COOCH2CH2N(C2H5)2DA-6理化性质白色或淡黄色粉状,易溶于水,醇、丙酮、氯仿等大多数有机溶剂,DA-6功能增产、产色、抗重茬、提高药效、肥效,与肥料混用,具有兼容性,加速植物对肥料的吸收能力,增加肥效40%以上。
EM原露是日本EM技术在中国的商品名称,已被工商部门评为著名商标,它是由嗜酸乳杆菌为主导的对人类的生活、生产活动、环境保护等都有巨大好处的多种有益微生物组成。EM原露宜在常温下避光,保存,凡用EM原露均应加入等量红糖,可提高活性,若无红糖,白糖、黄糖等可代替。均应先用热水溶化,待水温降至40℃以下,方可放入EM原露。
EM原露中微生物的群体连携作用,可以改善土壤环境,抑制有害微生物,丰富有益微生物,形成再生机制,据有关科研单位试验表明,与化肥相比,EM原露+猪粪使土壤中速效钾提高5%,速效磷提高31.2%,全氮提高15.5%,土壤越种越肥沃,连用三年后,土壤生态、物理、化学性能可以彻底改良,实现免耕种植。
有机肥腐熟过程中所用的酵素菌为河南三门峡龙飞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畜禽粪便为猪、鸡、牛等粪便,植物秸秆为玉米秸秆、红薯藤、麦秆、高梁杆等。
实施例1、本发明采用如下重量份数比组份畜禽粪便700、酵素菌0.8、植物秸秆280、EM多元酶2、维生素B 0.1、DA-6 0.1、硒0.09、钼0.09、镁0.8,其生产工艺如下(1)有机肥腐熟先将上述重量份的畜禽粪便和植物秸秆粉碎成粉末,将畜禽粪便和植物秸秆混合拌匀,堆积,加入上述重量份酵素菌,好氧发酵,水份控制在55%,48小时后开始升温,温度控制在55℃,翻堆3次,发酵14天,水份降到20%制成腐熟的有机肥;(2)培养上述生物EM多元酶将如下重量份数比组份即EM原露0.08、红糖0.08、VC 0.06、水12装入发酵罐中培养5天即制成EM多元酶;(3)将上述重量份的DA-6、硒、钼、镁EM多元酶、维生素B一起加入到上述腐熟的有机肥中厌氧发酵7天即制成。
实施例2、本发明采用如下重量份数比组份畜禽粪便650、酵素菌1.0、植物秸秆300、EM多元酶1.5、维生素B 0.15、DA-6 0.15、硒0.095、钼0.095、镁0.6,其生产工艺如下(1)有机肥腐熟先将上述重量份的畜禽粪便和植物秸秆粉碎成粉末,将畜禽粪便和植物秸秆混合拌匀,堆积,加入上述重量份酵素菌,好氧发酵,水份控制在60%,48小时后开始升温,温度控制在57℃,翻堆4次,发酵16天,水份降到25%制成腐熟的有机肥;(2)培养上述生物EM多元酶将如下重量份数比组份即EM原露0.10、红糖0.10、VC 0.04、水8装入发酵罐中培养6天即制成EM多元酶;(3)将上述重量份的DA-6、硒、钼、镁EM多元酶、维生素B一起加入到上述腐熟的有机肥中厌氧发酵15天即制成。
实施例3、本发明采用如下重量份数比组份畜禽粪便750、酵素菌1.2、植物秸秆320、EM多元酶1.7、维生素B 0.12、DA-6 0.12、硒0.1、钼0.1、镁0.7,其生产工艺如下(1)有机肥腐熟先将上述重量份的畜禽粪便和植物秸秆粉碎成粉末,将畜禽粪便和植物秸秆混合拌匀,堆积,加入上述重量份酵素菌,好氧发酵,水份控制在65%,48小时后开始升温,温度控制在60℃,翻堆5次,发酵15天,水份降到30%制成腐熟的有机肥;(2)培养上述生物EM多元酶将如下重量份数比组份即EM原露0.12、红糖0.12、VC 0.05、水10装入发酵罐中培养7天即制成EM多元酶;(3)将上述重量份的DA-6、硒、钼、镁EM多元酶、维生素B一起加入到上述腐熟的有机肥中厌氧发酵11天即制成。
权利要求
1.一种高营养茶叶专用有机生物肥生产技术,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重量份数比组份畜禽粪便650-750、酵素菌0.8-1.2、植物秸秆280-320、EM多元酶1.5-2、维生素B 0.1-0.15、DA-6 0.1-0.15、硒0.09-0.1、钼0.09-0.1、镁0.6-0.8,其生产工艺如下(1)有机肥腐熟先将上述重量份的畜禽粪便和植物秸秆粉碎成粉末,将畜禽粪便和植物秸秆混合拌匀,堆积,加入上述重量份酵素菌,好氧发酵,水份控制在55-65%,48小时后开始升温,温度控制在55-60℃,翻堆3-5次,发酵14-16天,水份降到20-30%制成腐熟的有机肥;(2)培养上述生物EM多元酶将如下重量份数比组份即EM原露0.08-0.12、红糖0.08-0.12、VC 0.04-0.06、水8-12装入发酵罐中培养5-7天即制成EM多元酶;(3)将上述重量份的DA-6、硒、钼、镁EM多元酶、维生素B一起加入到上述腐熟的有机肥中厌氧发酵7-15天即制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营养茶叶专用有机生物肥的生产技术,其包括(1)有机肥腐熟将下述重量份的畜禽粪便650-750和植物秸秆280-320粉碎成粉末,将其混合拌匀,堆积,加入酵素菌0.8-1.2,好氧发酵,水份控制在55-65%,48小时后开始升温,温度控制在55-60℃,翻堆3-5次,发酵14-16天,水份降到20-30%制成腐熟的有机肥;(2)培养EM多元酶将EM原露、红糖、VC、水装入发酵罐中培养5-7天即制成EM多元酶;(3)将DA-6 0.1-0.15、硒0.09-0.1、钼0.09-0.1、镁0.6-0.8、EM多元酶1.5-2、维生素B 0.1-0.15一起加入到上述腐熟的有机肥中厌氧发酵7-15天即制成,本发明的实施,可满足增加茶园土壤有机质,提高茶叶产量,提高茶叶产品品质。
文档编号C05F17/00GK101074180SQ20071006216
公开日2007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15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15日
发明者陈宗旺, 张德礼 申请人:陈宗旺, 张德礼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