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沉底筏式养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541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可移动沉底筏式养殖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移动沉底筏式养殖系统,属水产增养殖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筏式养殖为我国海水养殖做出重要贡献,是我国海水养殖的主要方式之一。虽然我国的筏式养殖规模 已居世界首位,养殖种类涉及藻类(海带、紫菜、龙须菜、麒麟菜、石花菜、羊栖菜)、贝类(扇贝、牡 蛎、贻贝)、鲍、参、海胆、蟹类等几十种,养殖产量占国内海水养殖总产量的一半以上,单产也达到了 较高水平,但目前我国的海水养殖活动大部分集中在近岸-15米等深线以浅的水域,-15 -40米等深线之 间的水域尚有待大力开发,但由于这些海域浪大流急,不易架设筏式养殖器材,因此急需开展高海况水域 筏式养殖设施的抗风浪技术研究,拓展新的养殖空间,满足对海洋渔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大需求。"十一 五"期间,国家对筏式养殖工程设施及生态养殖技术给予了充分重视,立项重大项目课题,联合国内实力 强劲的多家高校与科研院所合作攻关,针对海域生态特点,以贝藻类为主要养殖对象,研究筏式养殖工程 设施结构与布局优化技术、抗风浪技术、规模化生态调控技术,构建适合高海况作业的高效筏式养殖工程 设施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移动沉底筏式养殖系统,主要为解决深水筏式养殖设施的抗风浪性能以及适应新的 底栖类养殖对象(如章鱼、海蟹等)对养殖设施和养殖海区水质条件的特殊需求,从而实现高海况条件下 的安全持续养殖。
一种可移动沉底筏式养殖系统,由主绳(1)、浮球串(2)、养殖笼(3)、重块(4)、铁锚(5)、固定 浮球(6)、固定浮球连绳(7)、标示浮球(8)、标示浮球连绳(9)和锚绳(10)等相互连接所组成。锚 绳(10)的一端与主绳(1)想连,另一端与铁锚(5)相连,主绳(1)直径15nrnT20ram,长度不限,视养 殖规模而定,养殖笼(3)系缚于主绳(1)之上,浮球串(2)为一串小浮子,通过直径约8mm的绳索串 联,均匀系缚于主绳(1)上,用于增加养殖笼(3)在底层养殖和下放时的稳定性,同时'主绳(1)两 端分别布置一个重块(4),进一步加强养殖笼的稳定性,固定浮球(6)及连绳(7)布置于锚绳(10)的 适当位置,使锚绳始终处于张紧状态。
作为优选,所述浮球串(2)可以与主绳(1)结为一体,在主绳(1)制作过程中,即可一次性完成。 作为优选,所述重块(4)的形状为扁体锥台形,上端为锥形,下端为圆柱形,采用混凝土预制而成,
3其重量一般为20 40kg。
作为优选,所述一种可移动沉底筏式养殖系统的主绳(1)的长度可根据养殖海区情况和养殖规模任 意调节。主绳(1)顺流布置,标示浮球(8)的数量可根据主绳(1)的长度增减, 一般每30m布置一个。
为便于整体移动,所述一种可移动沉底筏式养殖系统的锚碇系统可采用方便起放的铁锚(5)。
作为优选,所述养殖笼(3)可利用现有的捕蟹笼改造而成,不仅简单可行,而且可将已逐渐趋于淘 汰的捕蟹笼重新加以利用。
本发明采用底层养殖模式,不仅有利于提高台风天气下的筏式养殖系统的抗风浪性能,而且可充分开 发底层养殖海域,实现底栖类生物,尤其是章鱼和海蟹的人工养殖。 一个更为重要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 可以根据养殖对象对温度、盐度、PH等自然海区水质环境的需求,灵活的选择适宜的养殖地点,有效躲避 赤潮影响,本发明加工工艺简单,操作便利,可整体移动,使用寿命长,便于大量推广,是一种理想的底 栖生物养殖设备。


附图1为本发明一种可移动沉底筏式养殖系统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一种可移动沉底筏式养殖系统A-A剖面图。 附图3为本发明一种可移动沉底筏式养殖系统俯视图。 附图4为本发明一种可移动沉底筏式养殖系统重块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发明一种可移动沉底筏式养殖系统投喂方式示意图。
图1: 1、主绳 2、浮球串 3、养殖笼 4、重块 5、铁锚 6、固定浮球
7、固定浮球连绳 8、标示浮球 9、标示浮球连绳 10、锚绳 图2: 1、主绳 2、浮球串 3、养殖笼 11、浮球串绳 12、钢筋框架 图3、 12、钢筋框架 13、养殖笼格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如附图1所示, 一种可移动沉底筏式养殖系统,主绳(1)长度不限,视养殖海区条件和养殖规模而 定,两端通过锚绳(10)与铁锚(5)相连,固定于指定养殖海区。锚绳(10)上距离铁锚(5)约2 3m 节点处通过固定浮球连绳(7)与固定浮球(6)连接,从而保证锚绳(10)始终处于张紧状态,也供铁锚
(5)起锚操作之用。固定浮球连绳(7)的长度刚好为水深的一半,如此不仅可使锚绳始终处于张紧状态, 并且可以保证在正常养殖管理中,铁锚(5)无需提起。养殖笼(3)上端通过长约lm的绳索悬挂于主绳
(1)上,底部着底,每隔lm 2m布置一个。浮球串(2)通过长约0. 2m的连绳系缚于主绳(1)之上, 也可直接系缚于主绳(1)上,成为一体结构,用于增加养殖笼(3)在底层养殖和下放时的稳定性。浮球串(2)的数量和布置密度可根据养殖海区底层流速大小、养殖笼(3)的大小、养殖笼(3)的布置密度 进行计算确定。其基本原理是,在给定底层流速条件下,作用于养殖笼(3)上的水流拖曳力产生的绕背 流面支点的力矩不大于养殖笼(3)的重量和浮球串(2)形成的抗倾覆力矩。计算时可按主绳(1)的单 位长度进行计算。同时,浮球串(2)单位长度所能提供的浮力应不超过养殖笼单位长度重量。为保证近 锚绳端的部分养殖笼的稳定性,在主绳(1)的两端分别悬挂一个重约20 40kg的锥台形重块(4)。重块
(4)通过标示浮球连绳(9)与标示浮球(8)相连,便于养殖笼(3)和重块(4)的起放操作。标示浮 球(8)延主绳(1)方向每隔30m布置一个,用于监视主绳(1)在养殖过程中的位置状态,同时便于养 殖笼(3)的起放操作。日常养殖过程中,只需通过收放标示浮球连绳(9)即可实现主绳(1)和养殖笼
(3)的起放工作,而无需起放铁锚(5)。当需要更换养殖海区时,则可以将铁锚(5)和养殖笼(3)等 一并收起,用船运至适养海域。本发明的日常养殖管理如附图5所示。
上述方案中,各绳索可采用聚乙烯材质,其直径大小视养殖规模而定, 一般主绳(1)和锚绳(10) 的直径应适当大一些。各种浮球或浮子可采用塑料浮球、玻璃浮球或泡沫浮球等材质。养殖笼(3)采用 捕蟹笼改造而成,如附图3所示。虽然已通过参考优选的实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是本专业普通技术人 员应当了解,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作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变化。
权利要求
1、一种可移动沉底筏式养殖系统,由主绳(1)、浮球串(2)、养殖笼(3)、重块(4)、铁锚(5)、固定浮球(6)、固定浮球连绳(7)、标示浮球(8)、标示浮球连绳(9)和锚绳(10)相互连接所组成,锚绳(10)的一端与主绳(1)相联,另一端与铁锚(5)相连,其特征是主绳(1)直径15mm~20mm,养殖笼(3)和浮球串(2)系缚于主绳(1)之上,固定浮球(5)及固定浮球连绳(7)布置于锚绳(10)的上端,主绳(1)上还系缚有标示浮球(8)和重块(4)。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沉底筏式养殖系统,其特征是浮球串(2)为一串小浮子,通 过直径约8mm的绳索串联,均匀系缚于主绳(1)上。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沉底筏式养殖系统,其特征是固定浮球连绳(7)布置于锚绳 (10)上,其长度等于水深的一半。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沉底筏式养殖系统,其特征是该筏式养殖系统可整体移动。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沉底筏式养殖系统,其特征是主绳(1)两端分别布置一个重 块(4),重块(4)通过标示浮球连绳(9)与标示浮球(8)相连。
全文摘要
一种可移动沉底筏式养殖系统,由主绳、浮球串、锚绳、养殖笼、重块、铁锚、固定浮球、标示浮球相互连接所组成,锚绳的一端与主绳相连,另一端与铁锚相连,浮球串均匀系缚于主绳上,主绳两端分别布置一个重块,固定浮球及固定浮球连绳布置于锚绳的适当位置,养殖笼和标示浮球也系缚于主绳上。本发明采用底层养殖模式,不仅有利于提高台风天气下的筏式养殖系统的抗风浪性能,而且可充分开发底层养殖海域,操作便利,可整体移动,使用寿命长,便于大量推广,是一种理想的底栖生物养殖设备。
文档编号A01K69/00GK101438685SQ20071015696
公开日2009年5月27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22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22日
发明者吴常文, 常抗美, 徐梅英, 桂福坤, 缪飞舟 申请人:浙江海洋学院;浙江东海海洋研究院;浙江大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