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船式耕作机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1752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船式耕作机械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业机械,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船式耕作机械。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南方从事水田耕作的机械主要是水田耕整机和小型机滚船,这 些机械机型老化、功能单一、秸秆还田困难、安全性能差,使人致伤、致残的恶性事故时有发生,而且生产效率低, 一般为每小时0.5—2亩。因此,开 发一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劳动强度、保护犁底层、解决秸秆还田等技 术难题,能满足新时期农机经营户规模化、专业化的农业机械化生产需求, 适应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要求的多功能船式耕作机械势在必行。 实用新型内容为解决现有水田耕整机和小型机滚船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 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耕深自动控制的多功能船式耕作机械。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船体、机架、发动机、 皮带、变速箱、变速箱左右输出轴、变速箱双连输出链轮、前后分动箱、耕 作机具、分动箱输出轴,所述船体上设有机架,机架上设有发动机、变速箱, 发动机和变速箱通过皮带连接,机架的前后设有四个分动箱,变速箱双连输 出链轮安装于变速箱独立的左右输出轴上,变速箱双连输出链轮的外链轮与 前分动箱的输入链轮通过链条连接,内链轮与后分动箱的输入链轮通过链条 连接,前后分动箱输出轴上安装有耕作机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1)本实用新型采用船式机体及前后左右 四轮独立驱动系统,集驱动和作业于一体,船体起支承作用,浮于水田士壤
表层,避免对硬底层造成破坏。前后四轮驱动,不易打滑,适用于各种土壤 耕作条件。左右独立驱动可减小转弯半径,从而减少漏耕面积和适应小面积田间作业。(2)本实用新型可实现旋耕和蒲滚联合作业,达到最佳作业效率 和较低功率消耗。当前后四个驱动轴同速并全部安装蒲滚轮时,可适用于烂 水田的蒲滚作业,以达到一次作业两次蒲滚的工效;当前面双轴安装旋耕刀, 后面双轴安装蒲滚轮,并且前轴转速高于后轴转速时,可适用于板田的旋耕、 埋秆和轧滚土壤作业,实现行驶、碎土、起浆和平地的功能,作业效率比现 有耕作机具提高近2倍。总之,本实用新型通过釆用四轮独立驱动、独立动力离合和船式机体承 载、变速动力传动,并融合耕深自动控制,提高生产率和作业质量、减少土 壤压实、保护犁底层、秸秆还田、增强驱动力、减小转向半径、提高安全性、 降低劳动强度等问题,实现旋耕、犁耕、蒲滚多项作业,集压秆、埋秆、碎 土、平地及自动控制多项功能,适应南方不同土壤特性的作业要求。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圉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动力传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
图1、 2,本实用新型包括蒲滚紧固螺母1、蒲滚2、蒲滚轴3,后分 动箱输入轴4、后分动箱输入链轮5,链条6、变速箱离合器7、变速箱输出 轴8、机架后段加强板9、变速箱IO、变速箱输出轴轴承端盖ll、机架中段加强板12、变速箱双连输出链轮13、船体14、后分动箱15、后张紧轮16、 后调整液压缸n、连接销18、后支撑板19,发动机20、皮带21、离合器皮
带轮22、变速箱输入轴23、变速箱安装板24、张紧轮调整槽25、张紧轮底 板26、前张紧轮27、前分动箱输入轴28、前分动箱输入链轮29、机架30、 前调整液压缸31、分动箱突耳32、前分动箱33、机架边架34、前分动箱中 间安装板35、分动箱轴承端盖36、机架前段加强板37、前支撑板38、轴承 39、分动箱内链轮40、分动箱内链条41、分动箱轴承端盖42、链条43、前 张紧轮轴44。以及中后部的近似T形的后支撑板19构成,并用螺栓將支撑板两端与机架边 架连接固定。机架边架和支撑板的上部通过机架前、中、后段加强板37, 12, 9连接,并用螺栓固定。发动机20和变速箱10通过皮带21连接;变速箱双连输出链轮13的外 链轮与前分动箱的输入链轮29通过链条43连接,内链轮与后分动箱的输入 链轮5通过链条6连接,并通过前后张紧轮27、 16对链条43和链条6起到 适时张紧的作用。发动机通过螺栓连接安设在机架后段的加强板9上,变速 箱10通过螺栓安设在变速箱安装板24上,其上有相对独立的左右输出轴8, 输出轴的左半轴和右半轴可以相对独立的正转反转以及停车制动。前后支撑 板38、 19两端装有带套筒的前分动箱中间安装板35,并用螺栓固定在支撑 板上。前后设置4个独立的分动箱15、 33,输入轴的一端通过与输入轴28 同轴的轴承端盖42铰接在机架的中前部和中后部。另一端将分动箱轴承端盖 36上的突台套在分动箱安装板上的套筒里面,因此各分动箱可通过分动箱轴 承端盖绕套筒的轴线独立旋转。在机架边架两端用连接销18将4个液压缸的 一端铰接在机架上。同样,用螺栓將另一端铰接在前后4个分动箱上的突耳 32上。因此可通过调整液压缸的杆的长度,实现自动控制分动箱与机架的相
对位度,从而达到调整耕深的目的。前张紧轮轴44 一边焊接在张紧轮底板 26中央,另一边套上轴承,张紧链轮过盈配合在轴承上,并用螺母轴向固定。 在张紧轮底板和其对应的机架上开凿出的4个对称的调整槽25,并用螺栓將 底板固定在机架上,于是可通过改变螺栓的在调整槽中位置来调整张紧轮对 链条的张紧程度。前后4个张紧轮的结构形式相同。四个相同的蒲滚2分别 套在尾端有螺纹、中后部为正方体的蒲滚轴3上,使之与蒲滚的内孔配合, 并在尾端用紧固螺母1将蒲滚紧固。除张紧轮与张紧轮轴通过轴承相接外, 链轮与链轮轴均通过键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1. 直线行驶发动机20启动后,通过皮带21带动离合器皮带轮22,将发动机的动力 传递到变速箱10内。变速箱拨到前进或倒退档位,于是通过变速箱的输出轴 (8)带动机架两边的双连输出链轮13旋转,从而使绕双连输出链轮的链条43、 链条6经前后张紧轮27、 16將动力传给前后四个分动箱输入链轮29、 5。在 分动箱内,又通过内链条41实现动力的传递,使蒲滚2随蒲滚轴3转动,最 终实现机耕船的前进或倒退。2. 右转小弯发动机20启动后,通过皮带21带动离合器皮带轮22,将发动机的动力 传递到变速箱10内。变速箱左端拨到前进档位,右端拨到制动位,于是通过 变速箱的左端输出轴8带动机架左端的双连输出链轮13向前旋转,从而使绕 左端双连输出链轮的链条A、 B经左边张紧轮將动力传给左侧的前后两个分动箱输入链轮。同样在左侧分动箱内实现动力的传递,从而使蒲滚轴3转动, 进而带动左方前后两个蒲滚2向前滚动,而右边由于变速箱右边输出轴有停
止制动的作用,阻止右端分动箱输入链轮带动右端双连链轮转动,从而右边 两个蒲滚无转动,实现船体的右转小弯。
3. 左转小弯与右转大小弯相反。
4. 右转大弯
发动机20启动后,通过皮带21带动离合器皮带轮22,将发动机的动力 传递到变速箱10内。变速箱左端挂上前进档位,右端挂上后退档位,于是变 速箱的左端输出轴8向前转动,同时带动机架左边的双连输出链轮13向前旋 转,从而使绕左端双连输出链轮的链条经左边张紧轮將动力传给左侧的前后 两个分动箱输入链轮。同样在左侧分动箱内实现动力的传递,从而使分动箱 输出轴转动,带动左方前后两个蒲滚向前滚动。而由于右方变速箱右端输出 轴向后转动,所以右边前后两个蒲滚向后滚动,从而实现船体右转大弯。5. 左转大弯与右转大弯相反。
6. 差速耕整
如果要形成旋耕蒲滚联合作业,必须使前面旋耕刀转速高于后面的蒲滚 轮的转速,即需差速耕整。为了达到差速耕整的效果,可采用变速动力传动 技术,将前面蒲滚轴安装旋耕刀,后面蒲滚轴安装蒲滚轮,并且将前分动箱两输入链轮换成小链轮,于是前后分动箱输入链传动的比例将会小于l: 1, 因而前旋耕刀会以高于后蒲滚轮的转速行驶,实现前旋后蒲联合作业。差速 耕整可满足旋耕和蒲滚不同作业速度的要求,实现集压秆、旋耕、埋秆、碎 土、平地于一体,有效解决秸秆还田难的问题,并且一次可完成旋耕和蒲滚 两项作业,改变传统作业中先旋(犁)耕后蒲滚的二次作业方式,实际作业 生产率提高近2倍。
7. 双效蒲滚
当前后四个分动箱输出轴全部安装蒲滚轮时,可适用于烂水田的蒲滚作 业,并可达到一次作业两次蒲滚的工效。本实用新型釆用四轮独立可旋转分动箱驱动,通过调整四个液压缸自动 改变分动箱相对机架的升降高度,从而控制田块耕作深度,实现耕深的自动 调节与控制,达到作业后田块平整度要求。
权利要求1、 一种多功能船式耕作机械,其特征在于包括船体(14)、机架(30)、 发动机(20)、皮带(21)、变速箱(10)、变速箱左右输出轴(8)、变速箱双连 输出链轮(13)、前后分动箱(33, 15)、耕作机具(2)、分动箱输出轴(3),所 述船体(14)上设有机架(30),机架(30)上设有发动机(20)、变速箱(10),发 动机(20)和变速銜10滩过皮带(21)连接,机架(30)的前后设有四个分动銜33, 15),变速箱双连输出链轮(13)安装于变速箱独立的左右输出轴(8)上,变速 箱双连输出链轮(13)的外链轮与前分动箱(33)的输入链轮(29)通过链条(43) 连接,内链轮与后分动箱(15)的输入链轮(5)通过链条(6)连接,前后分动箱输 出轴(3)上安装有耕作机具(2)。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船式耕作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 (30)由两块相互平行的机架边架(34)与中前部近似T形的前支撑板(38)以及中后部的近似T形的后支撑板(19)构成,并用螺栓將支撑板两端与机 架(30)边架连接固定,机架(30)边架和支撑板的上部通过机架(30)前、中、后 段加强板(37) (12) (9)连接,并用螺栓固定。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船式耕作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 机(20)通过螺栓固定在机架(30)后段的加强板(9)上,变速銜10)通过螺栓固 定在变速箱安装板(24)上。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船式耕作机械,其特征在于前后支撑 板(38) (19)两端装有带套筒的前分动箱中间安装板(35),并用螺栓固定 在支撑板上,前后设置4个独立的分动箱(15, 33),分动箱输入轴的一端通 过与输入轴(28)同轴的轴承端盖(42)铰接在机架(30)的中前部和中后部,另一 端将分动箱轴承端盖(36)上的突台套在分动箱安装板上的套筒里面,各分动箱可通过分动箱轴承端盖绕套筒的轴线独立旋转,在机架(30)边架两端用 连接销(18)将4个液压缸(17)的一端铰接在机架上,用嫘栓將另一端铰 接在前后4个分动箱上的突耳(32)上。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船式耕作机械,其特征在于前后分动 箱输入链轮分别设有前后张紧轮(27, 16),前后张紧轮(27, 16)固装在前 后张紧轮轴上,前张紧轮轴(44) 一端焊接在张紧轮底板(26)中央,另一 端套上轴承,张紧链轮过盈配合在轴承上,并用螺母轴向固定。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船式耕作机械,其特征在于在张紧轮 底板(26)和其对应的机架(30)上开凿出的4个对称的调整槽(25),并用螺 栓將底板固定在机架上。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船式耕作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耕作 机具(2)为蒲滚或旋耕刀。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船式耕作机械,其特征在于包括船体(14)、机架(30)、发动机(20)、皮带(21)、变速箱(10)、变速箱左右输出轴(8)、变速箱双连输出链轮(13)、前后分动箱(33,15)、耕作机具(2)、分动箱输出轴(3),所述船体(14)上设有机架(30),机架(30)的前后设有四个分动箱(33,15),变速箱双连输出链轮(13)安装于变速箱独立的左右输出轴(8)上,变速箱双连输出链轮(13)的外链轮与前分动箱(33)的输入链轮(29)通过链条(43)连接,内链轮与后分动箱(15)的输入链轮(5)通过链条(6)连接,前后分动箱输出轴(3)上安装有耕作机具(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耕深可自动控制,大大提高了耕作机械的生产效率和作业质量。
文档编号A01B71/00GK201018765SQ200720063
公开日2008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07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2007年4月30日
发明者吴明亮, 孙松林, 江 康, 李志红, 杨文敏, 汤楚宙, 肖名涛, 胡建雄, 蘋 蒋, 谢方平 申请人:湖南农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