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肥管道通风二次发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165阅读:4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堆肥管道通风二次发酵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堆肥发酵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堆肥二次发酵装置采用蒸汽加热进行巴氏灭菌和高温放线菌的培
养,该装置一般需要加热72小时以上,要消耗大量燃料,劳动强度大,而且 还存在发酵不均匀、对栽培设施损耗大,地板通风装置二次发酵装置的风力不 足、通风不均匀,不利于装置内堆肥的均匀发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堆肥二次发酵装置加热时间长,需要消耗大量燃 料、劳动强度大、风力不足致使发酵不均匀、对栽培设施损耗大的问题,提供 了一种堆肥管道通风二次发酵装置,解决上述问题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由墙体l、底座2、通风管3、电热风机5、制冷机6、排进风 管7、进气阀IO、测温探头8和装置门9组成,装置右端设有设备室4,设备 室4内设有电热风机5和制冷机6,多根通风管3延水平方向设在装置底座2 内,通风管3上均匀设有通风嘴18,通风管3的右端分别与制冷机6和电热 风机5的输出口连通,排进风管7设在装置内的上方,排进风管7的左端与装 置的腔室ll连通,排进风管7的右端与装置外连通,排进风管7的中间与电 热风机5连通,在排进风管7的右端设有进气阀10,测温探头8设在腔室11 的上方,装置门9设在装置的左端,墙体1与底座2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常规的装置加热法二次发酵对比具有节省燃料、劳 动强度低、生产效率高、发酵均匀效果好、产量高,提高产量10%以上;与地 板通风装置二次发酵对比巴氏灭菌时间延长12小时,保障了灭菌效果,也可
以保障高温菌培养阶段所需要的温度;二次发酵过程中可以按需要调节装置内 的温度和氧气量,提高发酵效率;该装置广泛适用于寒冷地区使用。

图l是本实用新型外观示意图,图2是图1A-A的剖视图,图3是图1B-B 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一结合图l描述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由墙体l、底座2、通风管3、电热风机5、制冷机6、排进风管7、进气阀IO、测温探头8和 装置门9组成,装置右端设有设备室4,设备室4内设有电热风机5和制冷机 6,多根通风管3延水平方向设在底座2内,通风管3上均匀设有通风嘴18, 通风管3的右端分别与设备室4内的制冷机6和电热风机5的输出口连通,排 进风管7设在装置内的上方,排进风管7的左端与装置的腔室11连通,排进 风管7的右端与装置外连通,排进风管7的中间与电热风机5连通,在排进风 管7的右端设有进气阀10,测温探头8设在腔室的上方,装置门9设在装置 内的左端,墙体1与底座2连接。
具体实施方式
二本实施方式的通风嘴18为上端细、下端粗的筒状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三本实施方式的每个通风管3上两个通风嘴8之间的距离 为30厘米。
具体实施方式
四本实施方式的相邻两个通风管3之间的间距为16厘米。
具体实施方式
五本实施方式的测温探头8安装在装置上方的四角上,长
度方向每隔4米装一个,用于测定装置内温度。
具体实施方式
六本实施方式的通风管3采用PVC材料制成,直径为5
50厘米。
具体实施方式
七本实施方式的装置内部长2 50米、宽1.5 10米、高 1.5 6米。
具体实施方式
八本实施方式装置为长方体,长21米、宽4米,高4米;
墙体为砖和水泥结构,墙体厚50厘米内侧或外侧附苯板保温;装置底座2为 水泥结构,水泥内部嵌有直径12厘米的PVC通风管15根,通风嘴18的高度 为6厘米,为上端直径为1厘米、下端直径为3. 5厘米;18KW电热风机和一 台大型制冷机。
本实施方式的装置每次生产堆肥260立方米,可栽培1000 1500平方米
蘑菇;提高产量10%以上。
墙体可以采用其他材料,只要具有一定强度并且保温性能好就可以。
权利要求1、堆肥管道通风二次发酵装置,它由墙体(1)、底座(2)、通风管(3)、电热风机(5)、制冷机(6)、排进风管(7)、进气阀(10)、测温探头(8)和装置门(9)组成,其特征在于装置右端设有设备室(4),设备室(4)内设有电热风机(5)和制冷机(6),多根通风管(3)延水平方向设在底座(2)内,通风管(3)上均匀设有通风嘴(18),通风管(3)的右端分别与设备室(4)内的制冷机(6)和电热风机(5)的输出口连通,排进风管(7)设在装置内的上方,排进风管(7)的左端与装置的腔室(11)连通,排进风管(7)的右端与装置外连通,排进风管(7)的中间与电热风机(5)连通,在排进风管(7)的右端设有进气阀(10),测温探头(8)设在腔室(11)的上方,装置门(9)设在装置的左端,墙体(1)与底座(2)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肥管道通风二次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通风 管(3)的直径为5 50厘米。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肥管道通风二次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 两个通风管(3)之间的间距为16厘米。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肥管道通风二次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 通风管(3)上两个通风嘴(18)的之间的距离为30厘米。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肥管道通风二次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装置 长21米、宽4米、高4米。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肥管道通风二次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墙体 (1)厚50厘米。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肥管道通风二次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底座 (2)内嵌有直径为12厘米的PVC通风管15根。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肥管道通风二次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通风 嘴(8)的高度为6厘米,为上端直径为l厘米、下端直径为3.5厘米。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肥管道通风二次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1服W 电热风机(5)和一台大型制冷机(6)。
专利摘要堆肥管道通风二次发酵装置,它涉及堆肥发酵装置。它解决了现有装置燃料消耗大、劳动强度大、发酵不均匀和损耗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在装置右端设有设备室(4),多根通风管(3)设在底座(2)内,通风管(3)的右端分别与制冷机(6)和电热风机(5)的输出口连通,排进风管(7)设在装置内的上方,排进风管(7)的左端与腔室(11)连通,排进风管(7)的右端与装置外连通,排进风管(7)的中间与电热风机(5)连通,在排进风管(7)的右端设有进气阀(10),测温探头(8)设在腔室(11)的上方,装置门(9)设在装置的左端。本实用新型与常规的装置相比具有节省燃料、劳动强度低、生产效率高、发酵均匀效果好,提高产量10%以上。
文档编号C05F17/02GK201241039SQ200820090310

公开日2009年5月20日 申请日期2008年6月25日 优先权日2008年6月25日
发明者孙金库, 杨国良, 许修宏 申请人:东北农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