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提秧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832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甘薯提秧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甘薯提秧机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种植甘薯大多釆用木棍或手抓方式进行翻秧或提秧,以防止薯秧扎根,即费力又费时,工作效率低下,特别是加工类甘薯种植大户,因提秧费时费力而放弃,造成薯秧扎根结子薯而减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原始的人工提秧方式,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操纵方便、工作效率高的甘薯提秧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它由机架、扶把、驱动轮、提秧轮和提秧爪组成。机架后端安装了扶把,机架前部安装了驱动轮,机架中上部安装了提秧轮,提秧爪安装在提秧轮外缘。


图l是本实用新型结构侧面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后视图。
图4是图3中所标15的放大剖视图。
图5是图1所标11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由图l、图2、图3和图4可知,本实用新型由机架l、扶把2驱动轮6、提秧轮ll和提秧爪14等主要部件组成。
具体是机架1前部下面设置了卡轴槽9,驱动轮6—侧安装了主动链轮10, 6的外缘设置了若干防滑钉8, 6通过轮轴7安装在卡轴槽9内。提秧轮ll由两片园圈通过若干连接轴20连接而成空心轮。在11内的轮轴7下方设置了凸块13,在11的外侧安装了被动链轮l2。提秧爪14中上部套装了弹簧16,由固定在14上的弹簧座17托住,16、 17被套筒15套入其中,15的两端由大于14直径的圆孔盖封住。15的背部横向安装了轴套18, 18则套穿在连接轴20上。提秧轮11通过轮轴7安装在机架中上部设置的卡轴槽9内,10和12通过链条19相连接。左右扶把2由连接杆4相连,2的前端连接在把架3上横梁两端,2的中部通过支撑杆5与3的下横梁两端连接。把架3中下部与机架1后端连接。
使用本实用新型,操作人员手持扶把2顺着甘薯垄沟向前推进,驱动轮6向前转动的同时,主动链轮10也随着转动,通过链条19带动被动链轮转动,也从而使提秧轮ll跟着转动。活动安装在11外缘的若干个提秧爪14也在不断变换着上下左右位置。如图5所示,当提秧爪14转到前方A位置时,由于下端重而瞬间复原,当转到下方B位置时,14的上端被固定在轮轴7下方的凸块13绊住,14的下端便在杠杆的作用下在触地面的同时,迅速向后向上抬起,从而挑起部分甘薯秧蔓;当转到后方C位置时,14的上端脱离了凸块13的羁絆,下端即刻落下回位,甘薯秧也自然下落回位。如此不停的向前推进、转动,提秧爪也不断变换位置,周而复始的进行工作,从而达到提秧松根之目的。驱动轮6外缘设置的防滑钉8可保证6向前转动而不能打滑。提秧爪14中上部设置的弹簧16,在14下端触地时,受到顶力而縮紧,同时也减轻14下端触地的碰撞力。当14后移时,弹簧16随着伸张而使14下端延长触地距离,从而达到彻底提秧之目的。工作时,在遇到薯秧过厚或扎根时,可在前面增加拉力。应尽量在薯秧扎根不深时提秧,下次提秧应反方向迸行。
权利要求一种甘薯提秧机,其特征在于它由机架(1)、扶把(2)、驱动轮(6)和提秧轮(11)和提秧爪(14)组成,机架(1)前部安装了驱动轮(6),中上部安装了提秧轮(11),提秧轮(11)外缘安装了提秧爪(14),机架(1)后端安装了扶把(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甘薯提秧机,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操纵方便,工作效率高的甘薯提秧机。它由机架(1)、扶把(2)、把架(3)、驱动轮(6)、主动链轮(10)、提秧轮(11)、被动链轮(12)、提秧爪(14)和链条(19)组成。机架(1)前部安装了驱动轮(6),(6)的一侧安装了主动链轮(10),提秧轮(11)安装在机架(1)的中上部,(11)的一侧安装了被动链轮(12),提秧爪(14)则安装在提秧轮(11)的外缘。主动链轮(10)与被动链轮(12)由链条(19)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甘薯生长过程中的提秧松根。
文档编号A01G1/00GK201422277SQ200920018770

公开日2010年3月17日 申请日期2009年2月3日 优先权日2009年2月3日
发明者崔祥联 申请人:崔祥联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