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田作业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992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水田作业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进行将贮存在种子贮存部中的种子从多个送出部送出至田面的动作 的水田作业装置以可自由升降的方式连接在行驶机体的后端的水田作业机。
背景技术
作为上述那样构成的水田作业机,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的播种机,即,在4 轮驱动型的行驶机体的后端,经由通过油压缸进行升降动作的升降连杆,连接有播种装置 (本发明的水田作业装置),在该播种装置中,将送出机构从种子斗(本发明的种子贮存部) 送出的稻种(种子)经由软管送出至整地船体的作沟器来进行播种。在该专利文献1的播种机中,在升降连杆的后端连接有播种装置,该播种装置能 够以前后朝向姿势的轴芯为中心自由摆动;对播种装置的整地船体的上下移位进行检测, 并基于该检测结果控制播种装置升降,由此,进行维持该播种装置距离田面的高度的控制。作为进行播种的水田作业机,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如下的结构,即,在行驶车体 的后端经由升降连杆机构安装有直接播种机(本发明的水田作业装置),该直接播种机进 行将种子播种在通过中心船体和侧面船体平整了的区域中的动作。该直接播种机在铅垂方 向上在同一轴芯上具有从种子箱(本发明的种子贮存部)送出种子的种子送出部、种子引 导通路、位于其下侧的放出筒和种子引导筒,而且,在下方位置配置有播种用作沟机。在专利文献2的直接播种机中,使空气在构成放出筒的第一移送管和第二移送管 中向下方流动,通过该空气的流动,将种子高速地送至下方进行点状播种,通过覆土板覆盖 土。另外,专利文献2与专利文献1同样,进行使直接播种机对应于田地进行升降的控制。专利文献1 JP特开2002-315408号公报;专利文献2 JP特开2009-95298号公报。通过如专利文献2记载那样进行点状播种,可以使多个种子作为1株生长发育。另 外,在具有送出辊的作业机进行点状播种时,机体每行驶设定距离仅使送出辊旋转设定量 来送出稻种。但是,在进行点状播种时,在具有如专利文献1那样将稻种从送出部引导至田面 的软管的结构中,稻种在软管内散乱而大多不能集中地供给稻种。为了消除该缺点,如专利 文献2所记载的那样,考虑不使用软管,而形成将从送出部送出的稻种向铅垂下方送出的 路径,并利用空气的流动的方法。但是,在利用空气流动的作业机中,在与装置大型化相关 联的方面还具有改进的余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合理构成即使在进行点状播种时种子也很少散乱的水田作业 机。本发明为一种水田作业机,进行将贮存在种子贮存部中的种子从多个送出部送出 至田面的动作的水田作业装置自由升降地连接在行驶机体的后端,所述水田作业装置以能够以前后朝向姿势的摆动轴芯为中心自由摆动地被支撑,多个所述送出部配置在与所述摆 动轴芯大致相等的高度上。将水田作业装置连接在水田作业机的后端上的结构采用了如下的结构,S卩,为了 在行驶机体向左右方向倾斜时,水田作业装置也能够随着田面起伏,以能够以摆动轴芯为 中心自由摆动的方式支撑水田作业装置。该摆动轴芯的高度等级大多设定得接近田面。通过将送出部配置在与摆动轴芯大致相等的高度上,送出部的高度必然地降低, 即使在行驶机体向左右方向倾斜而引起水田作业装置摆动的情况下,也够抑制水田作业装 置的送出部在横向上的移位量,由此也能够抑制播种位置在横向上的偏移。并且,即使以使从该送出部送出的种子借助自重落下的方式直接在田面上播种, 也能够抑制种子散乱的现象。其结果,合理地构成了即使在进行点状播种时种子也很少散乱的水田作业机。本发明优选,多个所述送出部具有送出辊,该送出辊配置在与沿着所述行驶机体 的横向宽度方向的姿势的辊轴芯相同的轴芯上,通过该送出辊以所述辊轴芯为中心进行的 旋转动作,送出贮存在所述种子贮存部中的种子,并且,所述摆动轴芯和所述辊轴芯设定在 大致相等的高度上。若这样,通过将辊轴芯设置在与摆动轴芯大致相等的高度上,必然降低送出部的 高度,从而能够使从该送出辊送出的种子从低的高度等级借助自重落下。本发明优选,所述水田作业装置具有接触田面的整地船体,所述送出辊配置在所 述整地船体的整地部的后方的上部位置,在送出辊的下侧配置有引导筒,所述引导筒不接 触从所述送出辊送出的种子,允许种子向下方落下。若这样,引导筒阻挡风对从送出辊送出的种子的影响,能够在通过整地船体平整 了的田面上良好地进行利用种子的自重的点状播种。本发明优选,在所述种子贮存部的上方位置且所述种子贮存部的后方位置上具有 喷洒粉粒状药剂的药剂喷洒装置。若这样,在进行播种的同时,通过药剂喷洒装置喷洒药剂。另外,因为药剂喷洒装 置配置在高于种子贮存部的位置且种子贮存部的后方位置,所以种子贮存部不会妨碍药剂 的喷洒,能够向大的区域喷洒药剂,另外,在向种子贮存部补给种子时药剂喷洒装置也不会 进行妨碍。本发明优选,在所述整地船体上具有作沟器,在行驶机体上具有肥料贮存部、由柔 软材料形成的软管,该软管将从该肥料贮存部送出的肥料导入所述作沟器,所述软管支撑 在水田作业装置上。若这样,在进行播种的同时,能够向田地供给肥料。另外,因为肥料贮存部处于行 驶机体上,所以能够抑制水田作业装置的大型化,而且,能够将肥料贮存部的肥料经由软管 输送至作沟器,从该作沟器供给至田面之下。而且,因为软管支撑在水田作业机上,所以还 能够抑制软管垂下。


图1是水田作业机的整体侧视图。图2是水田作业装置的后视图。
图3是水田作业装置的俯视图。图4是水田作业装置的侧视放大图。图5是水田作业装置的传动系统的示意图。图6是表示切沟器的配置的侧视图。图7是水田作业装置的后视放大图。图8是表示切沟器的详细结构的图。图9是其他实施方式(a)的水田作业装置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基于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整体结构〕如图1所示,在具有左右一对前车轮1和左右一对后车轮2的行驶机体3的中央 具有驾驶坐席4,在该行驶机体3的后端具有能够经由连杆机构L自由升降的水田作业装 置,从而构成水田作业机。在驾驶坐席4的附近具有对左右前车轮1进行转向操作的方向 盘、对水田作业装置进行升降控制等的操作杆等。该水田作业机具有传动系统,所述传动系统将来自行驶机体3的前部位置的发动 机5的驱动力传递至变速箱6。该水田作业机还具有行驶传动系统,该行驶传动系统将来自 变速箱6的驱动力从前轮驱动箱7传动至前车轮1,并且,将驱动力从变速箱6经由行驶传 动轴8传递至后轮驱动箱9,然后从该后轮驱动箱9传递至后车轮2。另外,该水田作业机 具有作业传动系统,该作业传动系统将与行驶速度同步的来自变速箱6的驱动力从中间传 动轴11传递至外部输出轴12,进而,从外部输出轴12传递至水田作业装置。如图1和图4所示,连杆机构L具有前端被支撑在行驶机体3的后端并能够相对 于行驶机体3的后端自由摆动的上部连杆15和左右的下部连杆16,并且在上部连杆15和 左右的下部连杆16的后端具有纵向连杆17,通过油压缸13的动作,连杆机构L的后端部进 行升降动作。水田作业装置支撑在连接支架18的下端位置上,该水田作业装置能够以前后 朝向姿势的摆动轴芯X为中心自由摆动,而且该连接支架18被支撑在纵向连杆17上并能 够相对于纵向连杆17自由装卸。如图1 图7所示,水田作业装置以在田面上进行6条的表面播种的播种装置A为 基本结构,并且在播种装置A上附设有喷洒除草剂等的药剂喷洒装置B,另外,在该播种装 置A上附设有利用从行驶机体3供给来的粉粒状的肥料进行施肥的施肥装置C的一部分。该水田作业装置具有4个整地船体20、6个作沟器77和两个切沟器F。4个整地 船体20中的中央的两个整地船体20,在俯视观察下,呈整地部20C在主体部分的前端向左 右伸出的“T”字状,利用一对整地部20C各平整2条田面,在该两个整地船体20上各具有 两个作沟器77。另外,左右两端位置上的整地船体20呈整地部20C从主体部分的前端向机 体内侧方向伸出的“L”字状,左右两端位置上的整地船体20以行驶机体3宽度方向上的中 心为基准而线对称。左右两端位置上的整地船体20通过一个整地部20C平整田面,在该整 地船体20上各具有一个作沟器77。此外,作为左右两端位置的整地船体20可以使用俯视 呈“U”字状且向后方开放的姿势的结构。在这种情况下,宽度方向上的中央位置发挥整地 部的功能。
〔播种装置〕播种装置A使用进行了铁粉包衣处理的稻种作为要被播种的种子,对通过4个整 地船体20的整地部20C平整了的田面进行6条的点状播种,并且通过两个切沟器F在田面 上形成沟G。尤其是,在该播种装置A中,通过使用进行了铁粉包衣处理的稻种,能够一边抑 制鸟害一边进行在田面上播种的表面播种。相对于此,在使用进行了过氧化钙包衣处理的 稻种向土中播种的情况下,需要用于覆盖土的结构,另外,在向土中播种后出芽时,需要向 田地浇水,而因为进行表面播种不需要浇水,所以在培育中不花费劳力,还能够利用除草剂 高效地除草。该播种装置A具有两个种子斗32,其分别作为贮存3条的量的稻种的种子贮存 部;6个送出部34,其内置有送出来自各个种子斗32的种子的送出辊33;引导筒35,其抑制 风对从各个送出部;34送出的种子的影响;驱动机构D,其驱动送出部34的送出辊33 ;送出 量调节机构E,其对通过送出部34的送出辊33送出的种子的送出量进行调节。此外,6个送出部34的辊轴36与横向姿势的辊轴芯Y配置在同一轴芯上,6个送 出部34的辊轴36都配置在整地船体20的整地部20C后方的上部位置,并且配置在能够使 从送出辊33送出的稻种借助自重直接落下供给至田面的位置。在种子斗32的上部形成有能够自由开闭的盖32A,下部形成有3个漏斗状部,各个 漏斗状部与送出部34连接,种子斗32和盖32A是用透明树脂形成的,以能够目视确认种子 的剩余量。引导筒35配置在送出辊33的下侧,并且,引导筒35形成上下方向开放的筒状, 不与从送出辊33送出的稻种接触而允许其向下方落下。此外,该引导筒35形成越向下侧 前后方向上的内表面越大的形状。送出辊33以能够与辊轴36 —体旋转的方式支撑在送出部34的外壁上,该送出辊 33通过来自驱动机构D的驱动力而随着辊轴36的驱动旋转而旋转,从而实现送出辊33每 旋转规定量(例如,90度)凹部中所接受的种子(稻种)借助自重落下的方式的送出形式。 另外,虽然附图中未表示,但在送出辊33的外周形成有用于接受种子的多个(例如4个) 凹部,该凹部的容积能够通过送出量调节部(未图示)任意设定。从送出量调节机构E向 该送出量调节部传递旋转操作力,由此调节送出量。此外,关于利用送出辊33进行送出的 技术是例如在JP特开平5-103520号公报和JP特开平10-327638号等公报中记载的公知 技术,因而省略详细结构。〔播种装置驱动机构〕在摆动轴芯X的上部位置具有与外部输出轴12连接的输入部41,所述的驱动机构 D具有输入轴42,其传递来自输入部41的驱动力;横向姿势的横向驱动轴44,其经由锥齿 轮机构43被传递来输入轴42的驱动力;齿轮变速机构45,其对来自该横向驱动轴44的驱 动力进行变速;横向姿势的送出驱动轴46,其被传递通过该齿轮变速机构45进行了变速的 驱动力;齿轮传动机构Dg,其将来自该送出驱动轴46的驱动力传递至辊轴36。输入部41具有与外部输出轴12后端的爪部啮合的爪部,在已将水田作业装置连 接在行驶机体3上时,通过使输入部41的爪部与外部输出轴12的爪部啮合来进行传动。而 且,输入部41具有拾取式等的旋转传感器42S,所述旋转传感器42S对与输入部41 一体旋 转的输入轴42的旋转进行检测。横向驱动轴44以处于与输入轴42大致相同的高度(高度等级)上的水平姿势被配置,送出驱动轴46接近多个送出部34且以水平姿势被配置,以该送出驱动轴46的高度 (高度等级)低于横向驱动轴44的高度(高度等级)的方式配置齿轮变速机构45内部的 齿轮。尤其是,以摆动轴芯X的高度与辊轴芯Y的高度(辊轴36的高度)大致等高的方式 设定相对的位置关系。将摆动轴芯X设定在低的位置上,以使在行驶机体3向左右方向倾斜时,水田作业 装置在横向上的移位量小,并且使水田作业装置随着田面起伏。另外,通过以摆动轴芯X的 高度与送出部34的辊轴芯Y的高度大致等高的方式设定相对的位置关系,辊轴芯Y也必然 配置在低的高度等级上。其结果,即使在行驶机体3向左右方向倾斜引起水田作业装置摆 动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送出部34向横向的移位量,由此,能够抑制播种位置在横向上的 偏移。进而,因为这样进行配置,所以能够缩短送出辊33与田面间的距离,不仅能够抑制表 面点状播种时稻种的扩散,还能够通过使种子斗32处于低高度等级上而降低重心,另外, 使得坐在驾驶坐席4上的作业者易于目视确认行驶机体后方的田面。尤其是,在以连杆机构L的上部连杆15的后端部(摆动端部)的基端部与纵向支 架17进行连接的连杆支点为基准的情况下,播种装置A配置在低于该连杆支点的位置上。 这样进行配置也将播种装置A整体都配置在低的高度等级上。而且,以连杆机构L的上部 连杆15的后端部(摆动端部)的基端部为基准,在高于该基准的高度等级上配置药剂喷洒 装置B。在水田作业装置中,将辊轴芯Y高度(辊轴36的高度)设置在比摆动轴芯X的高 度稍低的位置上,但可以与此相反,将辊轴芯Y高度设置在比摆动轴芯X的高度稍高的位置 上,另外,还可以将摆动轴芯X的高度与辊轴芯Y设置在等高的高度上。齿轮传动机构Dg具有驱动齿轮47,其支撑在送出驱动轴46上,并且进行公转; 从动齿轮48,其形成在辊轴36上,并且呈与该驱动齿轮47啮合的状态;离合机构49,其能 够切换将送出驱动轴46的驱动力传递至驱动齿轮47的接合状态和切断驱动力传递的分离 状态。〔播种装置送出量调节机构〕通过对把手51H的操作被人为地旋转操作的横向姿势的人为操作轴51接近多个 送出部34,为了使该人为操作轴51的旋转操作力传递至多个送出辊33的送出量调节机构 (未图示)上,在人为操作轴上构成送出量调节机构E,以使旋转操作力从主齿轮52传递至 操作送出量调节机构的副齿轮53。由此,通过人为操作把手51H对人为操作轴51进行旋转操作,其旋转力经由主齿 轮52和副齿轮53传递至多个送出辊33的送出量调节部,从而能够将多个送出辊33的送 出量调节为相等。〔播种装置的动作方式〕通过在将作业离合器(未图示)操作为接合的状态下使行驶机体3行驶,与行驶 速度同步的旋转速度的驱动力传递至外部输出轴12,该外部输出轴12的驱动力依次传递 至输入部41、输入轴42、锥齿轮机构43、横向驱动轴44、齿轮变速机构45、送出驱动轴46、 齿轮传动机构Dg,使多个送出部34的送出辊33以与行驶速度同步的速度旋转。该驱动的 结果为,能够以设定的间隔进行点状播种。此外,送出辊33不限于向一个方向连续地旋转 的结构,可以形成交替进行如下动作的结构,即,以辊轴芯Y为中心向一个方向旋转设定的角度,然后向另一方向旋转设定的角度。另外,在齿轮变速机构45中内置有多个齿轮,将从横向驱动轴44传递来的驱动力 以规定的变速比输出。以与该变速比对应的驱动速度驱动送出辊33,因而,以规定的间隔送 出种子的方式进行点状播种。还能够通过更换该齿轮变速机构45的齿轮等使变速比变化, 使送出辊33高速旋转,在这样使送出辊33高速旋转的情况下,连续地送出稻种,从而实现 条状播种。离合机构49具有外套在送出驱动轴46上的套筒,该套筒能够相对于送出驱动轴 46自由传动扭矩,并且能够相对于送出驱动轴46在沿辊轴芯Y的方向上自由滑动,在该套 筒上具有卡合齿。通过操作该离合机构49使其滑动,使卡合齿与驱动齿轮47卡合,使离合 机构49成为接合状态,从而为了进行播种而驱动送出辊33来实现播种。与之相反,通过操 作离合机构49使其滑动,使卡合齿离开驱动齿轮47,使离合机构49成为分离状态,切断扭 矩向送出辊33的传动,从而不进行播种。由此,能够任意设定播种的条数。引导筒35通过锁止手柄38保持在送出部34的下端,通过操作锁止手柄38,引导 筒35能够从送出部34的下端分离。另外,在送出部34的后面侧具有盖34A,该盖34A能够 自由装卸,通过取下该盖34A,使送出辊33露出,以进行维护。该播种装置A,在所述的连接支架18的下端位置具有横向长的主支架23,并且该 主支架23能够围绕摆动轴芯X自由摆动,从该主支架23向前方延伸出的一对突出支架M 支撑切沟器F。另外,从该主支架23向后方延伸出的多个支撑支架25支撑4个整地船体 20,并且该4个整地船体20能够相对于支撑支架25自由摆动。而且,与多个支撑支架25 连接的横向长的送出部支架26支撑6个送出部34。在主支架23的两端部向上方突出设置有纵向姿势的支柱状支架27,该左右的支 柱状支架27上具有中间位置彼此连接的横向长的撑杆27A。另外,横跨左右支柱状支架27 的上端部与连接支架18的上端部,具有复原弹簧S。由此,在水田作业装置以摆动轴芯X为 中心摆动的情况下,复原弹簧S施加作用力以使水田作业装置恢复至水平方向。此外,横跨 左右的支柱状支架27彼此的上端,具有横向长的铭板39,该铭板39处于比较高的高度等级 上而易于观察,从而在铭板39上粘贴有示出水田作业装置的机种名称的标签类。〔播种装置整地船体和切沟器〕4个整地船体20支撑在支撑支架25上,并且4个整地船体20的前端部能够在上 下方向上自由移位,4个整地船体20的后端部能够以横向姿势的连接轴20A为中心自由摆 动。另外,该4个整地船体20中的配置在中央的两个整地船体通过管型支架20F被连接, 而且具有电位计(potentiometer)型的船体传感器20S,该船体传感器20S经由杆20B检测 中央的两个整地船体20的摆动姿势(前端部的上下移位量)。在行驶机体3上具有升降控制装置(未图示),所述升降控制装置控制油压缸13 以将船体传感器20S的检测值维持为目标值,通过利用该升降控制装置进行升降控制,不 论前车轮1或后车轮2沉入田面的沉入量大小都能够使播种装置A随着田面起伏。另外, 在行驶机体3向左右方向倾斜的情况下,通过水田作业装置以所述的摆动轴芯X为中心摆 动,能够使水田作业装置的整地船体20维持与田面接触的姿势。两个切沟器F配置在通过左右后车轮2的车辙之上(前车轮1与后车轮2的通过 轨迹之上)的位置。该切沟器F的长度和前后方向上的位置关系设置为,切沟器F的前端位于整地船体20前端的前侧,并且从侧面观察切沟器F的后端位于与整地船体20重叠的 位置上。另外,切沟器F的左右一对整地板21B中的在前后方向上观察处于行驶机体3中 心侧的一个整地板配置在与整地船体20重叠的位置上。如图6 图8所示,切沟器F形成通过焊接等连接形成前端部的前端构件21和主 体构件22的结构。主体构件22使用槽铁构件,并且该槽铁构件下方开放且呈水平姿势,前 端构件21以整体上后端侧低于前端侧的倾斜姿势连接在主体构件22上。关于该切沟器F,通过对前端构件21进行冲压加工,形成有底壁21A,并且形成有 以与该底壁21A相连的方式向两侧部伸出的平坦形状的整地板21B,其中,底壁21A形成为 俯视下接地部分的前端侧越向前端越细的形状,并且,从正面观察,该前端部的形状为“V” 字状。另外,利用主体构件22形成平坦的上壁22T和上下方向的左右一对侧壁22S,该侧 壁22S的下端边缘22E向内侧弯折设置为倾斜姿势。该主体构件22的底部在上下方向上 开放(无底壁),并且后端在前后方向上开放(无后端壁)。在突出支架M的前端连接有纵向支架MF,在切沟器F前端的上表面上具有托架 21C,通过将支撑销观穿过纵向支架24F下端的贯通孔和托架21C的贯通孔,来支撑切沟器 F的后端,使得切沟器F的后端能够在上下方向上自由移位,并且能够相对于水田作业装置 (主支架23)自由摆动。支撑杆四的上部卡合支撑在主支架23的支撑片23A上,支撑杆四的下端部形成 为上下贯通上壁22T的后端位置的孔部的状态。作为加载机构播种装置具有呈外套在该支 撑杆四上的状态的压缩线圈式的弹簧^S,通过该弹簧^S向下方对切沟器F的后端位置 进行施力。而且,在纵向支架24F的前表面侧连接有纵向姿势的挡泥板30,该挡泥板30配 置在覆盖切沟器F的前端部的前方侧和相邻的整地船体20的前端部的前方侧的位置上。这样,多个切沟器F被配置为一部分从整地船体20的前端突出的位置关系,因而, 例如与切沟器F配置在从整地船体20向后端突出的位置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水田作业装 置向后端侧的伸出量,从而能够缩短包括药剂喷洒装置B的水田作业装置在前后方向上的 长度。因而,即使在使水田作业装置的后端侧接近田埂边开始作业时,也能够使整地船体20 的后端接近田埂,从田埂边开始播种、施肥、喷洒药剂,不会产生在田埂边不能进行作业的 区域。切沟器F形成为向从水田作业装置的下表面突出的位置关系,因而例如在搬运时 使水田作业装置下降至道路表面等的情况下,切沟器F早于整地船体20接触道路表面等。 在这样使切沟器F先于整地船体20接地的情况下,考虑到水田作业装置的重量施加在切沟 器F上而产生破损。为了消除这种缺陷,通过设定摆动量,使切沟器F的后端能够以支撑销 28为中心摆动到超过整地船体20的底面的高度等级,从而抑制切沟器F的破损。尤其是, 通过选择形成在支撑片23A上的多个支撑孔2 中的任一个支撑孔支撑支撑杆四的上端, 还能够调节切沟器F后端的高度等级,通过该调节,预先减小切沟器F向下方的突出量,也 能够防止切沟器F破损。如上所述,因为切沟器F配置在后车轮2后方的附近位置,所以在附着在该后车轮 2上的泥土脱落时,有时泥土会落在切沟器F的上表面、整地船体20的上表面上而妨碍摆动 动作,或导致切沟器F的上表面和整地船体20的上表面生锈。为了抑制这样的缺陷配置挡 泥板30,即使在泥土从后车轮2上脱落的情况下,挡泥板30也能够挡住泥土,抑制泥土落在切沟器F和整地船体20的上表面上。〔播种装置药剂喷洒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药剂喷洒装置B的上部位置具有贮存除草剂等药剂的药剂斗 61,为了能够目视确认贮存量,该药剂斗61是由透明树脂制成的,并且,药剂喷洒装置B的 下部位置具有主体箱62。该主体箱62是下方开放的结构,以决定药剂的喷洒方向,在主体 箱62的内部具有送出机构63,其被电动马达和电磁阀驱动,以送出贮存在药剂斗61中的 粉状或粒状的药剂;扩散叶片64,其被电动马达驱动,以使从该送出机构63送出的药剂飞 散。由于该药剂喷洒装置B的主体箱62支撑在基端部连接在送出部支架沈上的臂状 支架66上,所以药剂喷洒装置整体配置在高于播种装置A的位置上。该臂状支架66成形 为基端部为前后朝向姿势,后端部朝上的纵向姿势,该臂状支架66的基端部配置在左右种 子斗32的边界位置之间的空间中。尤其,因为左右种子斗32在横向上的尺寸相等,所以臂 状支架66配置在水田作业装置横向宽度的中央位置,必然地,药剂喷洒装置B配置在水田 作业装置的横向宽度方向上的中央位置。该药剂喷洒装置B配置在播种装置A的上方,以向与播种宽度(6条的宽度)对应 的区域喷洒药剂,通过主体箱62设定了决定药剂喷洒方向的引导方向。另外,药剂喷洒装 置B整体,以俯视下主体箱62前端相对于整地船体20的后端仅向后方移位距离H的方式, 外伸地配置在整地船体20的后方。通过这样的配置,即使在从主体箱62的前端位置向铅 垂下方送出药剂的情况下,药剂也不会落在整地船体20上,从而能够不浪费地将药剂喷洒 在与播种宽度对应的横向宽度方向上的区域中。该药剂喷洒装置B是通过操作形成在行驶机体3上的开关(未图示)而对送出机 构63和扩散叶片64进行电驱动来喷洒药剂的,但是为了与播种作业过程连动喷洒药剂,可 以形成如下的逻辑,即,仅在通过所述的旋转传感器42S检测到正在驱动送出辊33的情况 下允许驱动送出机构63和扩散叶片64。由此,即使药剂喷洒的开关处于打开(ON)状态, 在作业途中停止行驶或在非作业状态下使行驶机体3移动的情况下,也不会浪费地喷洒药 剂。尤其是,通过该药剂喷洒装置B喷洒的药剂不限于粉状和粒状,也可以是液状。在这样 使用液状药剂的情况下,通过使液状药剂滴下或形成喷雾等方法进行喷洒。〔施肥装置〕施肥装置C具有肥料供给系统,并且具有所述的6个作沟器77,其中,肥料供给系 统具有作为肥料贮存部的肥料斗71,其形成在行驶机体3的后部;送出辊(未图示),其用 于送出贮存在该肥料斗71中的肥料;6个送出部73,其内置有该送出辊;6个施肥软管74, 其将从送出部73送出的肥料送出至所述的6个作沟器77 ;鼓风管76,其向这些施肥软管74 供给来自鼓风机75的空气。作沟器77的下端部的截面形成俯视观察时后方开放的“U”字状,作沟器77配置 在使其下端比整地船体20的下表面向下方突出的位置。由此,能够向田面之下供给肥料。此外,施肥软管74是在行驶机体侧的部位能够以蛇腹状柔软地进行变形的树脂 制的管,并且在水田作业装置侧的部位为管状的硬质的树脂制的管。在该管状在硬质部分 的上端部分上形成有保持架74A,将该保持架74A通过螺栓固定在撑杆27A上。由此,在水 田作业装置升降时,使施肥软管74中的比保持架74A的部位靠行驶机体侧的蛇腹状的部位松弛,从而抑制该施肥软管74整体出现大的松弛的现象。来自行驶机体3的行驶驱动系统 的驱动力通过推拉型操作杆78传递至该施肥装置C的送出部73。尤其,通过在施肥软管 74中的蛇腹状部位与硬质部位的边界部分上安装能够使蛇腹状部位与硬质部位能够相对 旋转的联轴器的结构,或者在硬质部位安装联轴器等结构,可以使施肥软管74自由旋转。因为是这样的结构,所以从送出部73送出的肥料通过送至鼓风管76的空气的流 动供给至施肥软管74,肥料从该施肥软管74输送至作沟器77,从而向田面之下施肥。另外, 在该施肥装置C中,通过送出辊的旋转送出肥料的结构和调节送出量的结构与播种装置A 的送出部34无本质的不同,所以不详细叙述。〔作业方式〕对于该水田作业机,通过一边使行驶机体3行驶,一边使播种装置A、药剂喷洒装 置B和施肥装置C动作,从播种装置A的6个送出部34向已通过整地船体20平整了的平 坦的田面送出设定量的稻种(种子),从而实现借助自重的6条的点状播种。与此同时,通 过药剂喷洒装置B的扩散叶片64实现向6条宽度的全部区域喷洒药剂。另外,肥料从施肥 装置C的6个送出部73经由施肥软管74供给至作沟器77,从而向田面之下施肥。因为在进行播种、喷洒药剂和施肥时,维持整地船体20与田面接触的状态,因而, 能够抑制送出部34距离田面的高度超过设定值而变高的现象。而且,用于送出稻种(种 子)的多个送出辊33与辊轴芯Y配置在同一轴芯上,该辊轴芯Y设置在与摆动轴芯X大致 等高的高度上,因而实现了使送出辊33的高度等级降低的配置。因为这样以从处于低的高 度等级的送出辊33送出稻种借助自重落至田地的方式点状播种,所以抑制稻种扩散而集 中地进行良好的点状播种。在进行这样的作业时,在行驶机体3行驶时,切沟器F通过后车轮2刚形成在田面 上的车辙的部位,因而,利用切沟器F推开的泥土的量少,并且即使在田地中具有稻草等夹 杂物,夹杂物也被后车轮2压入田面之下,从而能够高效地形成深沟。这样形成在田面上的 沟G发挥排水沟的功能,从而能够提高田地的排水性。尤其是,切沟器F以利用前端部“V”字状的底壁21A切开泥土的方式形成沟G,并 且利用左右的侧壁22S阻挡横向上从整地船体20流动来的泥土,因而能够一边控制泥土流 动,一边容易地形成沟G。因为利用弹簧^S向下方对切沟器F的后端部施力,所以通过弹簧^S的作用力 使切沟器F深地沉入软质的田地中得而形成深的沟G,从而即使泥土倒塌沟G也不会变浅。 另外,即使作用了来自弹簧^S的作用力,切沟器F沉入硬质的田地中也不会太深,因而沟 G形成得浅,但因为泥土不易倒塌而可靠地形成沟G。 而且,对于该切沟器F,因为左右侧壁22S之间的后部在下方开放,左右侧壁22S之 间的后端在后方开放,所以尽管未形成船体状,但在切沟器F从田面上升等情况下,能够良 好地排出内部泥土。〔其他实施方式〕除上述的实施方式以外,本发明可以构成如下的结构。(a)如图9所示,可以将水田作业装置构成8条用的结构。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 摆动轴芯X与辊轴芯Y也配置成大致相等的高度关系。(b)在本发明中,水田作业机不一定必须具有药剂喷洒装置和施肥装置,可以具有
11上述的药剂喷洒装置与施肥装置中的一个装置和播种装置,也可以仅具有播种装置。
本发明能够应用于进行直接播种动作的水田作业装置以摆动轴芯为中心自由摆 动地连接在行驶机体上的所有的水田作业机。
权利要求
1.一种水田作业机,进行将贮存在种子贮存部中的种子从多个送出部送出至田面的动 作的水田作业装置以自由升降的方式连接在行驶机体的后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田作业装置以前后朝向姿势的摆动轴芯为中心自由摆动地被支撑,多个所述送 出部配置在与所述摆动轴芯大致相等的高度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田作业机,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送出部具有送出辊,该送出辊配置在与沿着所述行驶机体的横向宽度方向的 姿势的辊轴芯相同的轴芯上,通过该送出辊以所述辊轴芯为中心进行的旋转动作,送出贮 存在所述种子贮存部中的种子,并且,所述摆动轴芯和所述辊轴芯设定在大致相等的高度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田作业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田作业装置具有接触田面的整地船体,所述送出辊配置在所述整地船体的整地 部的后方的上部位置,在送出辊的下侧配置有引导筒,所述引导筒不接触从所述送出辊送 出的种子,允许种子向下方落下。
4.如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水田作业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种子贮存部的上方位置且所述种子贮存部的后方位置上具有喷洒粉粒状药剂 的药剂喷洒装置。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田作业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整地船体上具有作沟器,在行驶机体上具有肥料贮存部、由柔软材料形成的软 管,该软管将从该肥料贮存部送出的肥料导入所述作沟器,所述软管支撑在水田作业装置 上。
6.如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所述的水田作业机,其特征在于,作沟器以作沟器的一部分从整地船体的前端突出的位置关系被配置。
7.如权利要求1 6中任一项所述的水田作业机,其特征在于,挡泥板被配置在覆盖切沟器的前端部和相邻的整地船体的前端部的前方侧的位置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在于构成在进行点状播种时种子很少散乱的水田作业机。水田作业装置连接在行驶机体的后端,水田作业装置能够经由连杆机构(L)自由升降,并且能够以摆动轴芯(X)为中心自由摆动。水田作业装置通过以横向姿势的辊轴芯(Y)为中心驱动送出辊(33),进行使种子斗(32)中的稻种直接落下至田面的点状播种,辊轴芯(Y)的高度等级设定为与摆动轴芯(X)大致相等的高度等级。
文档编号A01C7/20GK102124845SQ201010288008
公开日2011年7月20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15日
发明者中尾康也, 尼崎乔士, 新穗友志, 松木直树, 牧原邦充 申请人:株式会社久保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