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持续静脉输液的旋转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988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小鼠持续静脉输液的旋转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学领域,特别涉及医学领域中的小鼠持续静脉输液技术。
背景技术
胃肠外营养挽救了很多肠功能衰竭患者的生命,与此医学技术相关的动物实验是营养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而维持有效静脉通路,并保障实验动物伦理学是实验成功的关键。近年基因及分子水平研究方兴未艾,在实验动物中,小鼠基因改造技术最为成熟, 但小鼠体积小、静脉插管和输液维持难度大、国外成品实验装置和笼具价格昂贵,一定程度上限制我国在胃肠外营养研究方面的发展。至今国内尚无小鼠静脉输液旋转装置的报道,只有用于兔和大鼠的类似装置,他们主要采用医用硅胶管、静脉输液针和肝素帽装配成旋转部件,外套金属弹簧或特制铝板使旋转部件可在内滑动,以胶布缠绕,固定于饲养笼上,具体可参见文献1 “伍晓汀,李宁,黎介寿.活动不受限的大鼠长期静脉输液装置的制作[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1998 ;15(6) 574-575”和文献2 “屠伟峰,伍晓汀,袁建成等.鼠用连续输液装置的研制[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1999 ; 16 (3) :393-395”。然而,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上述用于兔和大鼠的类似装置在制作和固定上都较复杂,且小鼠体重为20克-30克,无法承受金属弹簧等的重量,因此,不适用于小鼠。而国外小鼠静脉输液旋转装置已经商品化(375/25PS,美国hstech公司),但价格昂贵($32/ 支),且为一次性使用,一般实验动物中心购置的可能性不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鼠持续静脉输液的旋转装置,使得用于小鼠持续静脉输液的旋转装置能够不影响实验小鼠活动,并且具备材料轻便、装配简易、效果可靠的特
点ο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小鼠持续静脉输液的旋转装置,包含悬挂支架1和旋转部件2 ;悬挂支架1上设有至少一个挂钩3 ;旋转部件2由利用医用注射器针管改造的保护套4、胃管5、静脉输液针6和肝素帽7装配而成;胃管5置于保护套4内,静脉输液针6置于胃管5内,静脉输液针6的塑料管道与胃管5等长;静脉输液针6的塑料管道末端与肝素帽7相连,并旋紧;肝素帽7通过连接中介固定悬挂于挂钩3上。本发明实施方式与现有技术相比,主要区别及其效果在于通过悬挂支架和旋转部件两部分组成小鼠持续静脉输液的旋转装置。该旋转部件由改造的医用注射器针管、胃管、静脉输液针和肝素帽装配而成。较之国外同类产品成本低廉、可反复使用,且材质轻便,易于装配,非常适合各种需静脉持续给药的小鼠实验。由于旋转部件是临床常用医用材料装配而成,具有成本低、可消毒,保证无菌密封,利于医学研究者就地取材等优势。采用该旋转装置进行胃肠外营养相关肝损害的研究,30只小鼠静脉输液持续时间均达到14天以上,时间最长一只为21天,平均在16-18天,输液过程中没有出现堵管、漏液导致小鼠死亡,有效证明了这一小鼠持续静脉输液旋转装置的可靠性。进一步地,将一支2ml医用注射器的塑料针管去除针管尖端,将底部圆孔加大(保证针管直径刚好能穿过胃管)后的改造医用注射器针管,作为保护套,实现方便,简单易行。并且,通过在管身上设有至少1个横向或纵向的镂空,可有效减轻2ml医用注射器的重量,并可有效帮助小鼠背部皮肤透气。进一步地,胃管的长度为保护套纵长的150%,由于静脉输液针置于胃管内,只露出静脉输液针的针尖与静脉输液针的塑料管道末端,也就是说,静脉输液针的塑料导管的长度为保护套纵长的150%,使得旋转装置的长短适宜,不致影响小鼠活动范围。进一步地,悬挂支架可采用不锈钢悬挂支架,连接中介可采用橡皮筋。由于不锈钢悬挂支架容易打造,橡皮筋也是日常小百货,进一步保证了旋转装置的易于装配。而且,将橡皮筋作为连接中介,即肝素帽通过橡皮筋固定悬挂于挂钩上,利用悬挂支架挂钩上橡皮筋的弹性还可进一步减轻小鼠背上注射器的重量。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小鼠持续静脉输液的旋转装置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悬挂支架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旋转部件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利用2ml医用注射器针管改造而成的保护套的俯视图;图5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4. 5#静脉输液针的改造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PICC管示意图;图7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将保护套缝合于小鼠背部的示意图;图8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中在保护套的管身上设有镂空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在以下的叙述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各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小鼠持续静脉输液的旋转装置。该小鼠持续静脉输液的旋转装置包含悬挂支架1和旋转部件2,如图1所示,由电脑输液泵控制补液,利用本实施方式的旋转装置实施外接输液。悬挂支架1上设有至少一个挂钩3 (如图2所示)。在实际应用中,悬挂支架1上可任意设计为1个或1个以上挂钩,在本实施方式中,以悬挂支架为不锈钢悬挂支架为例进行说。
本实施方式中的旋转部件2如图3所示,由利用医用注射器针管改造的保护套4、 胃管5、静脉输液针6和肝素帽7装配而成。胃管5置于保护套4内,静脉输液针6置于胃管5内,静脉输液针6的塑料管道与胃管5等长。静脉输液针6的塑料管道末端与肝素帽7 相连,并旋紧。肝素帽7通过连接中介固定悬挂于挂钩3上。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中介为橡皮筋,即肝素帽7通过橡皮筋固定悬挂于挂钩3上,但在实际应用中,连接中介也可以采用其他物质,在此不一一赘述。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需要在胃管5的1/2处通过透明医用胶带,螺旋向上缠绕静脉输液针6的外露部分,直至肝素帽7下方,使得与PICC管连接的静脉输液针6无法脱离胃管5和保护套4自行旋转(PICC管与静脉输液针6的接口通过医用胶布封闭固定),从而保证整个装置各配件的关系能固定下来。具体地说,本实施方式中的旋转部件由利用2ml医用注射器针管改造而成的保护套、12F胃管、4. 5#静脉输液针和肝素帽装配而成。其中,2ml医用注射器针管的改造过程如下将一支2ml医用注射器的塑料针管去除针管尖端后,将底部圆孔加大,使针管直径刚好可穿过一截12F胃管,管身下部及两翼穿孔以备将整个保护套缝合固定到小鼠正中背部皮肤上。图4为利用2ml医用注射器针管改造而成的保护套的俯视图。通过将12F胃管横截为保护套纵长的150%长短(一根胃管可剪出多段备用), 得到本实施方式中的胃管,也就是说,本实施方式中的12F胃管的长度为保护套纵长的 150%。为使4. 5#静脉输液针能置于胃管内,并在穿入胃管时,针尖与塑料管道末端均正好外露,需将4. 5#静脉输液针剪去针柄8,裁短塑料管道部分9,如图5所示,使塑料管道9 与胃管等长,将这段静脉输液针穿入胃管时,针尖与塑料管道末端均正好外露。胃管与其中的4. 5#静脉输液针即可从保护套顶端的圆孔向下插入,露出静脉输液针针尖,整个旋转部件装配完成。由于胃管的长度为保护套纵长的150%,也就是说,静脉输液针的塑料导管的长度为保护套纵长的150%,使得旋转装置的长短适宜,不致影响小鼠活动范围。下面对本实施方式的旋转装置的使用过程进行说明。小鼠被消毒麻醉后,经颈静脉插入淡肝素化PICC管(1. 9F,美国B-D公司,如图6 所示),PICC管的另一端经皮下从小鼠头颈正中背部皮肤穿出,将旋转部件中的静脉输液针针尖小心穿入PICC管芯约0. 8cm,用医用胶布封闭接口 ;倒抽输液针,使以上接口退至胃管中段,再倒抽胃管至保护套的中段,暴露于胃管之外的静脉输液针管道部分用医用胶布从胃管上端螺旋式缠绕,整段固定至肝素帽底部。将保护套缝合于小鼠背部,如图7所示。 由电脑输液泵控制补液,外接补液经过一个静脉输液针头插入旋转部件中的肝素帽,即可实施外接输液。实验结束时,剪去小鼠背部缝线可简单拆卸下旋转部件,而保护套和PICC 管清洁后,可经环氧乙烷熏蒸消毒保存,再次备用。本实施方式中的通过悬挂支架和旋转部件组成的小鼠持续静脉输液的旋转装置, 较之国外同类产品成本低廉、可反复使用,且材质轻便,易于装配,非常适合各种需静脉持续给药的小鼠实验。该旋转部件是临床常用医用材料装配而成,成本低、可消毒,保证无菌密封,利于医学研究者就地取材;不锈钢悬挂支架容易打造,橡皮筋也是日常小百货。Picc 管穿处伤口不宜感染,且可回收再用。输液针塑料导管的长短经剪裁使该装置长短适宜,不致影响小鼠活动范围,利用不锈钢悬挂支架挂钩上橡皮筋的弹性还可减轻小鼠背上注射器的重量。经实验证明,采用该旋转装置进行胃肠外营养相关肝损害的研究,30只小鼠静脉输液持续时间均达到14天以上,时间最长一只为21天,平均在16-18天,输液过程中没有出现堵管、漏液导致小鼠死亡,有效证明了这一小鼠持续静脉输液旋转装置的可靠性。利用该小鼠持续静脉输液旋转装置,已顺利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应用抗TNF-α调控基因敲除小鼠Mdr和Mrp2防治肠外营养肝损害的实验研究(No. 30772270)的动物实验部分。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小鼠持续静脉输液的旋转装置。第二实施方式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保护套4的管身上设有至少1个横向或纵向的镂空。如图8所示,在保护套4(即改造的2ml医用注射器的针管)的管身上做数个横向或纵向的镂空。通过在管身上设有至少多个横向或纵向的镂空,可有效减轻2ml医用注射器的重量,并可有效帮助小鼠背部皮肤透气。虽然通过参照本发明的某些优选实施方式,已经对本发明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小鼠持续静脉输液的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悬挂支架(1)和旋转部件⑵;所述悬挂支架(1)上设有至少一个挂钩(3);所述旋转部件( 由利用医用注射器针管改造的保护套(4)、胃管( 、静脉输液针(6) 和肝素帽(7)装配而成;所述胃管(5)置于所述保护套⑷内,所述静脉输液针(6)置于所述胃管(5)内,所述静脉输液针(6)的塑料管道与胃管( 等长;所述静脉输液针(6)的塑料管道末端与所述肝素帽(7)相连,并旋紧;所述肝素帽(7)通过连接中介固定悬挂于所述挂钩C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鼠持续静脉输液的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4) 的形状为一支2ml医用注射器的塑料针管去除针管尖端,将底部圆孔加大后的改造医用注射器针管,所述改造医用注射器针管的直径刚好能穿过所述胃管(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鼠持续静脉输液的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4) 的管身上设有至少1个横向或纵向的镂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鼠持续静脉输液的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4) 的管身下部及两翼上设有穿孔,用于将所述保护套(4)缝合固定到小鼠正中背部皮肤上。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小鼠持续静脉输液的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胃管(5)的长度为所述保护套(4)纵长的150%。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小鼠持续静脉输液的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胃管(5)为12F胃管;所述静脉输液针(6)为4. 5#静脉输液针。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小鼠持续静脉输液的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中介为橡皮筋。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小鼠持续静脉输液的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支架(1)为不锈钢悬挂支架。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医学领域,公开了一种小鼠持续静脉输液的旋转装置。本发明中,通过悬挂支架和旋转部件两部分组成小鼠持续静脉输液的旋转装置。该旋转部件由改造的医用注射器针管、胃管、静脉输液针和肝素帽装配而成。较之国外同类产品成本低廉、可反复使用,且材质轻便,易于装配,非常适合各种需静脉持续给药的小鼠实验。由于旋转部件是临床常用医用材料装配而成,具有成本低、可消毒,保证无菌密封,利于医学研究者就地取材等优势。
文档编号A61D7/00GK102406521SQ201010287309
公开日2012年4月11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20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20日
发明者李菁 申请人:李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