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插秧机育秧膜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712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水稻插秧机育秧膜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种植技术领域,特别的属于一种水稻机械化插秧的育苗和栽培技术。
背景技术
水稻机械化插秧近年来得到较快的发展。从采用的秧苗和分插原理来分类,机械插秧主要可以分为洗根大苗移栽和中小苗带土移栽两种方式。洗根大苗移栽方式由于技术还不够完善,至今国内外仍未能大面积生产应用。我国以及日、韩等国近年来推广的主要是高密度毯状中小苗带土移栽方式。这种方式采用高密度盘育毯状秧苗,在一熟制常规粳稻种植区得到大面积成功应用。现在通用的插秧机要求的秧苗标准是,秧块长58厘米,宽28 厘米,苗高15-25厘米,营养土和根层厚2-2. 5厘米,秧根盘结好,秧块能够卷曲成型,密度保证每平方厘米上有秧苗I. 5株以上。插秧机使用这种秧苗的基本要求是秧根要有足够的盘结力,能够保证秧块盘结成型。为此,需要使播种密度达到I. 7苗/cm2以上,并且使秧苗在秧盘上生长18-22天,叶龄达到3. 8叶左右。这种高密度毯状中小苗机插技术在应用于我国南方籼型水稻特别是杂交稻种植区的时候遇到了很多困难。最大的问题是籼型杂交稻秧苗在高密度条件下生长到3叶以上时,秧苗素质受到严重影响。本发明人详细研究了这一问题(张集文李莉等,籼型杂交水稻机械化插秧农艺技术的初步研究,杂交水稻,2008,3 25-28),发现I、籼、粳稻秧苗在高密度盘育条件下的生长存在很大差异。在I. 7苗/cm2密度条件下,20天秧龄的籼型杂交稻秧苗的第1、2、3叶长度分别是常规粳稻的I. 9、2. 4和2. 5倍。 由于籼型杂交稻叶片生长速度快,容易导致秧苗荫蔽,秧苗素质比粳稻下降快。当叶龄3. 2 左右时,油型杂交稻的第I叶50%已经发黄枯死,而粳稻的第I叶仍然保持绿色。这一结果说明,籼型杂交水稻的机械化插秧育苗,不能完全照搬粳稻类型的方式。2、当秧龄21天时,高密度的盘育方式导致籼型杂交稻秧苗生长受到严重抑制。 盘育秧每百苗地上部鲜重仅为苗床稀播方式的18%和33%,假茎宽也仅为50%和74%。
3.8叶机插的杂交水稻,较之稀播壮秧手工移栽,本田生长缓慢,抗逆能力较差。3、分蘖动态观察表明,苗床稀播方式的籼型杂交稻秧苗在第I叶位有70%的发生分蘖,在第3叶位全部发生分蘖;而3叶I心机插的盘育秧在第1-2叶位全部没有发生分蘖,在第3叶位仅有30%苗发生分蘖,第4叶位有70%苗发生分蘖,在第5叶位才全部发生分蘖。可见高密度盘育机插秧的分蘖节位比稀播壮秧要高2-3个节位。而且定点观察的机插秧插后10天内基本没有分蘖发生。其分蘖高峰期出现在插后50天,即播种后70天左右。相比稀播秧大苗手工移栽,分蘖高峰期严重推迟。由此造成机插秧无效分蘖增多,穗型变小,结实率降低,最终导致产量下降。4、由于籼型杂交水稻秧苗生长速度快,为了延长秧龄,降低秧苗高度,稻农常常在秧盘使用生长调节剂多效唑。但是由于盘育秧土层很薄,和苗床隔离,多效唑没有淋溶和扩散,使用量有别于苗床直播,不易掌握。同时叶面喷施多效唑造成新叶生长延缓,而对老叶无效,浓度稍高就容易出现畸形苗,生产上常常造成药害。因此必须改进高密度盘育秧条件下生长调节剂和药、肥的施用方法。5、手插秧一般在秧苗6片叶以后移栽,这时秧苗自身已经储备一定的营养,因此移栽后缓苗期并不长,能够迅速恢复生长。高密度盘育机插秧移栽时秧苗个体很小,3叶期正是秧苗生长的离乳期,而盘育秧其实很少带肥下田,所以移栽后生长很慢,往往十天半月后才开始明显生长。因此改善高密度盘育机插秧移栽后生长的小环境很重要。为了实现籼型杂交稻在盘育机插条件下农机和农艺的结合,提高机插秧的素质, 打下高产栽培基础,有两条可能的途径,但是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都存在困难。I、稀播。适当稀播可以提高盘育秧秧苗素质,但是杂交稻播种密度减少后,要满足插秧机对秧苗盘根的要求,需要延长秧龄。研究证明,秧苗密度为I苗/cm2时,需要25天以上才能达到插秧机要求的根系盘结标准。同时还要改进机型,增大插秧机的取秧面积。当前应用的插秧机,每次取秧面积理论上只能在O. 86-2. 38平方厘米范围内调节,适当稀播后插秧机的取秧面积要求达到达到3-4平方厘米。国家强力支持下,中国现在高密度毯状中小苗带土移栽插秧机的拥有量已经达到百万台以上,而且还在快速增加。改变机型将造成成本极高的付出,而且目前还没有可以实现稀播匀播的技术手段。这使得盘育机插秧适当稀播难以推行。2、缩短秧龄。高密度盘育条件下的秧苗素质严重下降一般是在3叶期以后,如果在3片完全叶以前移栽,则对秧苗素质和大田生长影响不大。这是因为水稻秧苗在3叶期以前属于自养阶段,即其生长所需的养料部分来源于种子胚乳所携带的营养,而3叶期以后胚乳所携带的营养已经耗尽,秧苗生长完全要靠叶片的光合作用来维持,而高密度播种的盘育秧3叶期以后叶片拥挤,光合作用受到严重抑制。我们的试验证明,机插秧在秧苗2. 5 叶以前移栽,大约秧龄10天左右,可以促进机插秧苗早生快发,达到高产栽培。但是采用现有的技术,秧龄短于10天时根系生长和盘结力达不到插秧机要求的标准,不能进行机插。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缺陷,在不改变现有插秧机械的条件下,为改善秧苗在秧盘和大田的生长小环境,提高秧根盘结力,培育出秧龄较短而又适合机插的闻密度毬·状秩苗提供一种新的技术广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培育水稻盘育毯状秧苗的膜片,其发明特征是该膜片由纵向湿抗张强度大于 5N/m的多孔纤维膜构成,其上附着有下列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保湿剂,控制释放肥料,调酸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杀虫剂,杀菌剂,微胶囊杀虫剂,微胶囊杀菌剂,微量元素肥料。所述的多孔纤维膜是无纺布。所述的多孔纤维膜是可降解纤维无纺布。所述的保湿剂是聚丙烯酸钠。所述的杀虫剂是克百威。所述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是多效唑。所述的膜片宽度为25-32厘米。
所述的膜片长度为50-70厘米。以下结合附图对这一发明内容作进一步说明附图I是水稻插秧机育秧膜片示意图,它的标准宽度为28厘米,长度为58厘米,
容许有一定的误差。附图2是附图I的A-A剖面示意图。图中I是多孔纤维膜,2是附着在其上的保湿剂及其他肥料农药物质。为了简化,图中的保湿剂及其他肥料农药物质只描绘在多孔纤维膜的上方,但实际上可以浸润在多孔纤维膜之中或者附着在其两面。附图3是使用水稻插秧机育秧膜片育秧示意图,显示育秧盘的一个剖面。图中I 是育秧盘;2是铺放在盘底的育秧膜片部分,包括多孔纤维膜和附着在其上的保湿剂及其他肥料农药物质;3是在膜片上面铺放的育秧床土 ;4是床土上的播种层。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的水稻插秧机育秧膜片十分方便各地农户的使用。由于机插盘育秧密度很大,土层很薄,农户在育秧时很容易因为肥料农药或者多效唑使用不当造成损失。使用本发明的针对当地特点的水稻插秧机育秧膜片,可以保证肥料农药或者多效唑的合理使用,方便高效,风险很小。我国水稻栽培地区地域辽阔,每一个地区对机插盘育秧育苗基质中的成分要求是不一样的。北方地区土壤碱性,要求加入调酸剂;南方稻区高温高湿,秧苗容易陡长,要求加入多效唑调节秧苗生长;海南岛土壤砂质程度高,加入保湿剂必不可少。随着技术的发展, 诞生了各种新型的肥料农药剂型,例如控制释放肥料,微胶囊农药,十分有利于通过盘育秧技术带肥带药移栽,但是不同地区对于这些肥料农药剂型要求也有差异。北方寒地稻区要求低温下控制释放速率较快,南方热带稻区要求高温下控制释放速率适当。本发明的水稻插秧机育秧膜片,以多孔纤维膜为载体,提供了一个针对不同需要生产不同成分的育秧膜片的平台。经试验,使用本发明所述的膜片培育毯状机插秧,可以达到以下的效果I、方便使用,简化操作;2、提高提早盘育秧秧根盘结力。附图4显示采用膜片育成的2叶I心期秧苗可以用手提起,而同期的不用膜片秧苗用手提起时多处断裂;3、采用膜片育秧2叶期移栽,秧苗分蘖提早,低位分蘖增加,有利于高产栽培。附图5显示采用膜片育成的秧苗2叶I心期移栽,比同期播种不用膜片秧苗3. 8叶移栽,大田分蘖速度快;4、采用膜片育秧2叶期移栽,后期抽穗早。附图6显示采用膜片育成的秧苗2叶 I心期移栽,比同期播种不用膜片秧苗3. 8叶移栽,抽穗明显提早。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I :中国农科院麻类研究所生产的麻纤维无纺布是一种纵向湿抗张强度大于5N/m的可降解多孔纤维膜。首先向这种纤维膜喷上一层水雾,然后喷施粉状聚丙烯酸钠每平米12克,经过热风干燥,裁剪成长58厘米、宽28厘米的片状,就成了附着有保湿剂的水稻插秧机育秧膜片。这种膜片特别适合砂质土壤旱育秧的培育,在海南岛机插秧中有重要作用。
实施例2 :在实施例I中的附着有保湿剂的水稻插秧机育秧膜片生产过程中,在喷施粉状聚丙烯酸钠的同时加入每平米O. 05克含量为15%的可湿型粉剂多效唑,经过热风干燥,裁剪成长58厘米、宽28厘米的片状,就成了附着有保湿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水稻插秧机育秧膜片。这种膜片特别适合南方中晚稻季节机插秧的培育,可以有效地控制秧苗陆长。实施例3 :采用实施例I中的麻纤维无纺布为载体,在湿润条件下喷施粉状聚丙烯酸钠每平米6克,无纺布上很快形成一层黏液,然后均匀撒上每平米5-10克在30°C水中释放50%的时间不小于15天的包衣控释尿素,经过干燥,裁剪成长58厘米、宽28厘米的片状,就成了附着有控释氮肥的水稻插秧机育秧膜片。这种膜片适合南方稻区机插秧的培育, 可以有效地促进秧苗移栽后的早期生长,提早分蘖和封行。改变包衣控释尿素的释放速率, 可以制成适于不同温度条件下的育秧膜片。实施例4 :采用实施例I中的麻纤维无纺布为载体,在湿润条件下喷施粉状聚丙烯酸钠每平米6克,无纺布上很快形成一层黏液,然后均匀撒上每平米O. 5克含量为3%的克百威颗粒剂,经过干燥,裁剪成长58厘米、宽28厘米的片状,就成了附着有克百威的水稻插秧机育秧膜片。克百威能被秧苗根部吸收,并输送到叶片,可以有效防治苗期蓟马危害。这种膜片适合南方广大稻区机插秧的培育。实施例5 :采用实施例I中的麻纤维无纺布,用含有10 %硫酸锌的溶液浸泡湿润处理,然后干燥,裁剪成长58厘米、宽28厘米的片状,就成了附着有锌肥的水稻插秧机育秧膜片。这种膜片适合长江中下游缺锌稻区机插秧的培育,可以使秧苗带锌肥下田,有利于缺锌地区的水稻栽培。


附图I是水稻插秧机育秧膜片示意图。
附图2是附图I的A-A剖面示意图。
附图3是使用水稻插秧机育秧膜片育秧示意图。
附图4是采用膜片育成秧苗盘根效果对比照片。图中显示采用膜片育成的2叶I心期秧苗可以用手提起,而同期的不用膜片秧苗用手提起时多处断裂。
附图5是采用膜片育成秧苗移栽后生长效果对比照片。图中显示采用膜片育成的秧苗 2叶I心期移栽,比同期播种不用膜片秧苗3. 8叶移栽,大田分蘖速度快。
附图6是采用膜片育成秧苗移栽后抽穗期效果对比照片。图中显示采用膜片育成的秧苗2叶I心期移栽,比同期播种不用膜片秧苗3. 8叶移栽,抽穗明显提早。
权利要求
1.一种培育水稻盘育毯状秧苗的膜片,该膜片由纵向湿抗张强度大于5N/m的多孔纤 维膜构成,其上附着有下列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保湿剂,控制释放肥料,调酸剂,除草剂, 植物生长调节剂,杀虫剂,杀菌剂,微胶囊杀虫剂,微胶囊杀菌剂,微量元素肥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纤维膜是无纺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纤维膜是可降解纤维无纺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湿剂是聚丙烯酸钠。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虫剂是克百威。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是多效唑。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释放肥料是包衣控释尿素。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量元素肥料是硫酸锌。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片宽度为25-32厘米。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片长度为50-70厘米。
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培育水稻机插秧的膜片,由湿抗张强度大于5N/m的多孔纤维膜构成,其上附着有高吸水树脂,包衣控释肥料,植物生长调节剂,微胶囊长效杀虫剂。在培育机插秧时置于育秧盘中营养土之下,可以大幅提高秧苗根系盘结力,提早适插秧龄,使秧苗在乳苗期即可移栽,同时改善秧苗移栽后的小环境,有利于机插秧的高产栽培。根据不同地区的要求,还可以附加调酸剂、壮秧剂,控制释放除草剂等多种农用物资。经试验,采用本发明的膜片育秧,2叶期机插,可以促进低位分蘖,早发早封行,提早抽穗期,是机插秧高产栽培的一项有效措施。
文档编号A01G9/10GK102599023SQ20111002461
公开日2012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24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24日
发明者张集文 申请人:张集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