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虫诱捕监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483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害虫诱捕监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捕捉或杀灭害虫的装置,尤其是一种害虫诱捕监测设备。
背景技术
害虫测报是植物保护乃至农业生产的基础性工作。目前,用于害虫测报的害虫诱捕监测设备主要由捕杀装置和计数器组成,捕杀装置用于捕杀害虫,计数器用于统计单位时间内捕捉到的害虫的数量,以了解害虫田间消长情况。现有的捕杀装置主要由用于安装诱捕源的诱捕源安装位和电网组成,电网一般为3张,其以诱捕源为中心采用发射状布置。 使用时,打开开关,使电网带电,在诱捕源的作用下,飞虫被引诱飞向捕杀装置,当飞虫触到带电的电网时即被电死或电晕。现有捕杀装置存在如下缺陷(1)由于害虫飞向诱捕源的轨迹一般为螺旋形及其它不规则形,电网采用发射状布置,飞虫撞击电网的概率小,导致捕杀效率低;(2)由于电网采用发射状布置,安装在电网中心的诱捕源外露,容易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害虫诱捕监测设备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害虫诱捕监测设备,其捕杀装置的捕杀效率高、安装更换诱捕源方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害虫诱捕监测设备,其包括顶盖、捕杀装置、检测箱和计数装置,所述检测箱包括箱体及设于该箱体顶面的漏斗状接盘, 所述捕杀装置设于该接盘的上方,该捕杀装置包括诱捕源安装位和3 6张电网,所述顶盖设于所述捕杀装置的上方,所述计数装置设于所述箱体内;在垂直投影面内,所有所述电网以所述诱捕源安装位为中心沿周向设置,且所有电网旋转方向相同且靠近诱捕源安装位的一端为近端,另一端为远端,每张电网的近端与相邻另一张电网的中部靠近或接触。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实施例,所有所述电网中其中一张电网为活动电网,该活动电网可绕其远端转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实施例,所述捕杀装置还包括分别固定于所述电网上下两端的上安装板和下安装板,在该上安装板和该下安装板的相对侧设有所述诱捕源安装位。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实施例,在所述上安装板和所述下安装板上设有相对应的卡槽,所述活动电网的网框包括靠近其远端的第一支撑杆和靠近其近端的第二支撑杆, 该第一支撑杆可转动,该第二支撑杆可卡入所述卡槽内。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实施例,所述计数装置包括安装座、红外线发射管和红外线接收管,在该安装座上设有供害虫通过的害虫通道,该害虫通道与所述接盘的出口连通,在害虫通道两侧的安装座上设有同轴且与害虫通道垂直的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 所述红外线发射管安装在该第一安装孔内,且其发射端与第一安装孔的出光口之间留有间距,所述红外线接收管安装在该第二安装孔内。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红外线接收管的接收端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入光口之间留有间距。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沿所述害虫通道方向排列成2 3排,且相邻两排第一安装孔相错开,相邻两排第二安装孔相错开。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实施例,在所述箱体内设有虫水分离装置,该水分离装置包括具有进口和出口的导管,该导管的进口和出口分别与所述接盘的出口和所述安装座的害虫通道连接,在该导管的侧壁上设有窗口,并在该窗口内设有多条与导管轴线平行的钢丝,在该钢丝的外侧设有吸水垫。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实施例,在所述吸水垫的下方设有接水盘,该接水盘上设有排水口。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实施例,在所述计数装置的下方设有抽屉式盛水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
(1)本发明的害虫诱捕监测设备,其捕杀装置的电网根据害虫飞行轨迹的特点而布置成旋转形,可以增大飞虫撞击电网的概率,从而提高捕杀效率;而且,所有电网相互围成一个空间,便于将诱捕源安装于此空间内,而且还能对诱捕源取到保护作用;另外,捕杀装置的其中一张电网为活动电网,安装和更换诱捕源比较方便。(2)本发明的害虫诱捕监测设备,其计数装置通过将红外线发射管安装在第一安装孔内,且其发射端与第一安装孔的出光口之间留有间距,限制了红外线的发射角度,使发射角度小于1度,通过将红外线接收管安装在第一安装孔内,且其接收端与第二安装孔的入光口之间留有间距,限制了红外线的接收角度,使接收角度小于1度,因此可以将红外线发射管和红外线接收管布置得更密,有利于监测体积较小的害虫。(3)本发明的害虫诱捕监测设备,在捕杀装置与计数装置之间设置有虫水分离装置,以将害虫和水分离,避免水珠滴入计数装置引起计数误差,从而提高计数器的准确度。(4)本发明的害虫诱捕监测设备,在计数装置的下方设有抽屉式盛水盘,用于将未电死的害虫淹死。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爆炸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检测箱的结构示意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捕杀装置的立体示意图,活动电网打开时的状态;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捕杀装置的俯视图,活动电网关闭时的状态;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捕杀装置的俯视图,活动电网打开时的状态;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虫水分离装置的爆炸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计数装置的主视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计数装置的俯视图; 图10是图9中I处的局部放大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顶盖、2-顶板、3-捕杀装置、31-固定电网、32-活动电网、33、 34-支撑杆、35-连接杆、36-电网丝、37-上安装板、37a-诱捕源安装位、37b-卡槽、38-下安装板、38a-诱捕源安装位、38b-卡槽、4-接盘、4a_出口、5-检测箱、51-箱体、5Ia-检修口、52-门、5 -观察窗口、6-虫水分离装置、61-导管、61a-首段、61b-中段、61c-尾段、61d-窗口、62_隔离栅、63-吸水垫、64-接水盘、6 -排水口、65_连接板、7-计数装置、71-安装座、 71a-第一安装孔、71b-第二安装孔、72-红外线发射管、73-害虫通道、8-盛水盘抽屉盒。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害虫诱捕监测设备主要由顶盖1、捕杀装置3、检测箱5、虫水分离装置 6和计数装置7组成,捕杀装置3用于诱捕害虫,诱捕到的害虫经过虫水分离装置6去除水珠,然后进入计数装置7自动计数,从而解害虫田间消长情况。下面对害虫诱捕监测设备各部分的结构进行具体描述。请一并参见图3,检测箱5包括长方体形箱体51以及安装在箱体51顶面的漏斗状接盘4,在接盘4的底部设有出口 4a。在箱体51的其中一个侧面设有检修口 51a,并在检修口 51a处装有门52。通过检修口 51a方便维修计数装置7等。在门52上还设有观察窗口 52a,用于观察计数装置7的读数。捕杀装置3安装在箱体51的接盘4与顶盖1之间。顶盖1呈斗状,用于保护捕杀装置3,在顶盖1内装有顶板2。如图4至6所示,捕杀装置3主要由3张电网31、32、上安装板37和下安装板38组成,上安装板37和下安装板38上下相对设置,在上安装板37和下安装板38的相对侧设有用于安装诱捕源的诱捕源安装位37a、38a,诱捕源可以为光诱捕源、化学试剂诱捕源等。在垂直投影面内(见图2),3张电网31、32以诱捕源安装位37a、38a 为中心沿周向设置。为了便于描述,以下定义电网31、32旋转方向相同且靠近诱捕源安装位37a、38a的一端为近端,另一端为远端。每张电网的近端与相邻另一张电网的中部靠近或接触。由于害虫飞向诱捕源的轨迹为螺旋形或其它不规则形,电网采用旋转形布置方式可以增大飞虫撞击电网的概率,从而提高捕杀效率;而且,3张电网相互围成一个空间,便于将诱捕源安装于此空间内,而且还能对诱捕源取到保护作用。进一步的,电网31、32分为固定电网31和活动电网32,固定电网31和活动电网32 均由网框和固定于该网框内的2层电网丝36组成,网框则由两根竖直设置的支撑杆33、34 和两根横向设置的连接杆35组成。固定电网31的靠近其远端的支撑杆34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于顶板2和接盘4上,固定电网31的靠近其近端的支撑杆33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于上安装板37和下安装板38上;活动电网32的靠近其远端的支撑杆34可转动的安装在顶板2和接盘4上,活动电网32的靠近其近端的支撑杆33可卡入上安装板37和下安装板 38上的卡槽37b、38b内。如此,活动电网32可绕其远端转动,以方便安装和更换诱捕源。虫水分离装置6安装在箱体51内。如图7所示,虫水分离装置6由具有进口和出口的导管61、隔离栅62、吸水垫63及接水盘64构成,其中,导管61由靠近进口的首段61a、 靠近出口的尾段61c以及首段61a与尾段61c之间的中段61b组成,该中段61b倾斜设置, 在该导管61中段61b的侧壁上设有窗口 61d,并在该窗口 61d内装有由多条与导管61中段61b轴线平行的钢丝组成的隔离栅62。此种结构的隔离栅62,可以将害虫和水分离,而不会对害虫的运动产生阻挡作用。在该隔离栅62的外侧设有吸水垫63,以增大分离效果。 接水盘64安装在吸水垫63的下方,该接水盘64上设有排水口 64a。使用时,将导管61的进口与接盘4的出口连接,将导管61的出口通过连接板65与安装座71的害虫通道73连接,捕杀到的害虫以及混入的水珠从导管61的进口进入,当经过隔离栅62时,害虫继续向下移动从出口排出,而水珠从隔离栅62的缝隙侵入吸水垫63内,从而将害虫和水分离,这样避免了水珠滴入计数装置7引起计数误差,因此提高了计数的准确度。计数装置7设于箱体51内并位于虫水分离装置6的下方,如图8至10所示,计数装置7主要由安装座71、红外线发射管72和红外线接收管(图上未示出)组成,在该安装座 71上设有供害虫通过的害虫通道73,该害虫通道73与导管61的出口连通,在害虫通道73 两侧的安装座71上设有同轴且与害虫通道73垂直的两排第一安装孔71a和两排第二安装孔71b,红外线发射管72安装在该第一安装孔71a内,且其发射端与第一安装孔71a的出光口之间留有间距,红外线接收管安装在该第二安装孔71b内,红外线接收管的接收端与第二安装孔71b的入光口之间留有间距。这样,红外线发射管72发出的红外线通过第一安装 71a孔射出,限制了红外线的发射角度,使发射角度小于1度,因此可以将红外线发射管72 和红外线接收管布置得更密,有利于监测体积较小的害虫。进一步的,两排第一安装孔71a和两排第二安装孔71b沿害虫通道73方向排列, 且相邻两排第一安装孔71a相错开,相邻两排第二安装孔71b相错开,使得红外线发射管72 和红外线接收管布置得更密,更有利于监测体积较小的害虫。在计数装置7的下方还设有抽屉式盛水盘8,用以将未电死的害虫淹死。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不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不违反本发明构思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替换与改进,均属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害虫诱捕监测设备,其包括顶盖、捕杀装置、检测箱和计数装置,所述检测箱包括箱体及设于该箱体顶面的漏斗状接盘,所述捕杀装置设于该接盘的上方,该捕杀装置包括诱捕源安装位和3 6张电网,所述顶盖设于所述捕杀装置的上方,所述计数装置设于所述箱体内;其特征在于在垂直投影面内,所有所述电网以所述诱捕源安装位为中心沿周向设置,且所有电网旋转方向相同且靠近诱捕源安装位的一端为近端,另一端为远端,每张电网的近端与相邻另一张电网的中部靠近或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害虫诱捕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电网中其中一张电网为活动电网,该活动电网可绕其远端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害虫诱捕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捕杀装置还包括分别固定于所述电网上下两端的上安装板和下安装板,在该上安装板和该下安装板的相对侧设有所述诱捕源安装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害虫诱捕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安装板和所述下安装板上设有相对应的卡槽,所述活动电网的网框包括靠近其远端的第一支撑杆和靠近其近端的第二支撑杆,该第一支撑杆可转动,该第二支撑杆可卡入所述卡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害虫诱捕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计数装置包括安装座、红外线发射管和红外线接收管,在该安装座上设有供害虫通过的害虫通道,该害虫通道与所述接盘的出口连通,在害虫通道两侧的安装座上设有同轴且与害虫通道垂直的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红外线发射管安装在该第一安装孔内,且其发射端与第一安装孔的出光口之间留有间距,所述红外线接收管安装在该第二安装孔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害虫诱捕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线接收管的接收端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入光口之间留有间距。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害虫诱捕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沿所述害虫通道方向排列成2 3排,且相邻两排第一安装孔相错开,相邻两排第二安装孔相错开。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害虫诱捕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箱体内设有虫水分离装置,该水分离装置包括具有进口和出口的导管,该导管的进口和出口分别与所述接盘的出口和所述安装座的害虫通道连接,在该导管的侧壁上设有窗口,并在该窗口内设有由多条与导管轴线平行的钢丝组成的隔离栅,在该隔离栅的外侧设有吸水垫。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害虫诱捕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吸水垫的下方设有接水盘,该接水盘上设有排水口。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害虫诱捕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计数装置的下方设有抽屉式盛水盘。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害虫诱捕监测设备,其包括顶盖、捕杀装置、检测箱和计数装置,检测箱包括箱体及设于该箱体顶面的漏斗状接盘,捕杀装置设于该接盘的上方,该捕杀装置包括诱捕源安装位和3~6张电网,顶盖设于所述捕杀装置的上方,计数装置设于箱体内;在垂直投影面内,所有所述电网以所述诱捕源安装位为中心沿周向设置,且所有电网旋转方向相同且靠近诱捕源安装位的一端为近端,另一端为远端,每张电网的近端与相邻另一张电网的中部靠近或接触。本发明的捕杀装置的电网根据害虫飞行轨迹的特点而布置成旋转形,可以增大飞虫撞击电网的概率,提高捕杀效率;而且,电网采用此种布置方式,安装和更换诱捕源方便,对诱捕源还能起到保护作用。
文档编号A01M1/04GK102308780SQ201110239760
公开日2012年1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19日
发明者刘玉彩, 叶权圣, 孙东磊, 安玉兴, 易豪武, 朱文浩, 李华春, 林明江, 梁瑞波, 秦会敏, 秦健南, 管楚雄, 许汉亮, 陈立君, 黄爽 申请人: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