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线莲无公害种植方法

文档序号:219878阅读:5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金线莲无公害种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线莲的无公害种植方法,具体涉及其育种苗盘、栽培基质、种植技术、管理技术以及无公害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金线莲(AnoectochiIus roburghii )为兰科开唇植物花叶兰属多年生珍稀中草药,别名金线兰、金丝草、金草、鸟人参、金丝线、乌人参、金线虎头蕉、金钱草、金线石松等,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有常绿阔叶树木的沟边、石壁、土质松散的潮湿地带。金线莲属于多年生珍稀中草药,全草入药清热凉血,除湿解毒,平衡阴阳、扶正固本,阴阳互补、生津养颜、调和气血、五脏、养寿延年的功用,入肾、心、肺三经,能全面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主治肺热咳嗽、肺结核咯血、尿血、小儿惊风、破伤风、肾炎水肿、风湿痹痛、跌打损伤、毒蛇咬伤、支气管炎、膀胱炎、糖尿病、血尿、急慢性肝炎、风湿性关节炎肿瘤等疑难病症,也兼除青春痘。金线莲除其药用价值之外,其株形小巧美观,叶脉金黄色呈网状排列,是一种极具观赏价值的室内观叶珍品。有关部门测定发现,金线莲中氨基酸组成、成分、含量及抗衰老活性微量元素的含量均高于国产和野生西洋参;其药用价值早就被民间所认知,几百年来作为民间常用草药。金线莲其对生长环境要求极高,且种子发育不全,在自然条件下极难萌发,加之近年自然环境遭受严重破坏,人们常年过度采收,使得金线莲自然资源日益枯竭。本发明提供一种金线莲无公害、产业化的种植方法,利用该方法能有效提高金线莲人工种植存活率,且缩短了金线莲生长周期,解除金线莲日益枯竭的趋势以及濒危的状态,为今后更进一步保护和利用该物种奠定良好的基础。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金线莲的无公害种植方法,本发明种植金线莲的存活率高达95%以上,最终收获金线莲株高12 20cm/株,平均重量2g/株,在提高金线莲人工种植存活率的同时也提高了金线莲的产量、质量。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1)育种苗盘的选择本发明所述的育种苗盘为50*30*7.5cm的育苗平盘,平盘实际深度为6cm ;
(2)基质的配制按体积份数配制,其中泥炭土4 20份,珍珠岩2 9份,有机肥I 5份,将上述组分混均,并用质量浓度均为O. 5 5g/L的高锰酸钾喷晒消毒,待I 3d后,将消毒过的基质装入育种苗盘内,基质厚度控制在3 5cm内;
(3)科学管理技术采用正确的种植方式、适合的种植密度、严格的管理措施,实现金线莲良好生长。种植时宜浅忌深,每株金线莲定植深度需保持在O. 5 3cm,每盘种植数量控制在100株以内,种植后应及时嗔洒定根水;(4)无公害管理方法选择空气质量良好的大棚、或林间空地,模拟原生态环境种植金线莲,保持环境温度25±3 V,空气湿度保持在85 95%,可采取水帘风机配合控制温湿度,模拟自然生态环境,旨在栽培苗原生态化培养;合理安排光照时间,避免阳光直射,光照时间控制在6 12h。从金线莲定植到采收一整个生产周期内,不追加任何有毒有残留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等其他有害于环境和健康的物质,避免这些物质残留在金线莲上,影响金线莲使用的安全性。整个生长周期内可喷洒稀土肥、氨基酸肥以及生物菌肥在促进金线莲正常生长且不残留任何有害物质,同时适当时候采用生物农药即可达到防治病虫害的效果,又不残留任何有害物质,且不影响金线莲品质。稀土肥、氨基酸肥以及生物菌肥在金线莲整个生长周期内可单独使用,亦可多种一起使用。其中稀土肥整个生长期内可追加1-4次,每次间隔至少15d,每次追加浓度为l-5g/L ;氨基酸肥使用时需稀释600-1500倍,每次追加间隔为15d ;生物菌肥使用浓度为O. 5-6mg/L,每次间隔至少15d ;上述所述的生物农药,为苏云金芽孢杆菌(Bt)、苦皮藤素(EC)、除虫菊等生物农药。软腐病发生时喷施浓度200毫升/升或中生菌素(农抗751水剂)100倍液;红蜘蛛及螨类可喷施20%复方浏阳霉素1000倍液或阿维苏2000倍液。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选择适合的育种苗盘、筛选最适轻型栽培基质,结合科学种植技术、管理技术以及无公害管理方法,缩短金线莲的生长周期,同时提高金线莲人工种植存活率,其存活率高达95%以上,且植株生长状况优越,最终收获金线莲株高12-20cm/株,平均重量2g/株,在提高金线莲人工种植存活率的同时也提高了金线莲的产量;采用水帘风机配合控制温湿度,喷雾器辅助增加湿度,模拟自然生态环境种植金线莲,确保金线莲品质。同时,在整个生长周期内不使用任何会有残留的化合肥、农药等,采用稀土肥、氨基酸肥以及生物菌肥调节植物内源激素等,从而达到促进生长的作用,采用生物农药苏云金芽孢杆菌等防治病虫害,整个管理过程无公害化,使产品营养品质好、卫生、安全,更具市场竞争优势。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实施例I :选择育种苗盘为50*30*7. 5cm的育苗平盘,平盘实际深度为6cm。取泥炭土 4份,珍珠岩2份,有机肥2份,按体积份数混均,并用质量浓度均为O. 5 5g/L的高锰酸钾消毒I 3d (天),装入育种苗盘中,基质实际厚度为3 5cm。种植时宜浅忌深,每盘种植数量控制在100株以内,每株金线莲定植深度需保持在O. 5 3cm,种植后需及时喷洒定根水。选择空气质量良好的大棚或林间空地,模拟自然生态环境种植金线莲,保持环境温度25±3 V,空气湿度保持在85 95%,采取水帘风机配合控制温湿度,喷雾器辅助增加湿度;合理安排光照时间,避免阳光直射,光照时间控制在6 12h。从金线莲定植到采收一整个生产周期内,不追加任何有毒有残留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等其他有害于环境和健康的物质。整个生长周期内可喷洒稀土月巴、氨基酸肥以及生物菌肥在促进金线莲正常生长且不残留任何有害物质。稀土肥、氨基酸肥以及生物菌肥在金线莲整个生长周期内可单独使用,亦可多种一起使用。其中稀土肥整个生长期内可追加1-4次,每次间隔至少15d (天),每次追加浓度为l_5g/L ;氨基酸肥使用时需稀释600-1500倍,每次追加间隔为15d (天);生物菌肥使用浓度为O. 5-6mg/L,每次间隔至少15d。适时喷洒生物农药苏云金芽孢杆菌等防治病虫害,使用量以具体使用说明为准。金线莲的存活率高达95%以上,金线莲长势良好,品质优良,最终收获金线莲株高12-20cm/株,平均重量2g/株,4个月即可采收。实施例2 :取泥炭土 20份,珍珠岩9份,有机肥5份,按体积份数混均,并用质量浓度均为O. 5 5g/L的高锰酸钾消毒I 3d (天),装入育种苗盘中,基质实际厚度为3 5cm。金线莲种植时宜浅忌深,每株金线莲定植深度需保持在O. 5 3cm,每盘种植数量控制在100株以内,种植后需及时喷洒定根水。选择空气质量良好的大棚或林间空地,模拟自然生态环境种植金线莲,保持环境 温度25±3 V,空气湿度保持在85 95%,采取水帘风机配合控制温湿度,喷雾器辅助增加湿度;合理安排光照时间,避免阳光直射,光照时间控制在6 12h。从金线莲定植到采收一整个生产周期内,不追加任何有毒有残留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等其他有害于环境和健康的物质。整个生长周期内可喷洒稀土月巴、氨基酸肥以及生物菌肥在促进金线莲正常生长且不残留任何有害物质。稀土肥、氨基酸肥以及生物菌肥在金线莲整个生长周期内可单独使用,亦可多种一起使用。其中稀土肥整个生长期内可追加1-4次,每次间隔至少15d,每次追加浓度为l-5g/L ;氨基酸肥使用时需稀释600-1500倍,每次追加间隔为15d ;生物菌肥使用浓度为O. 5-6mg/L,每次间隔至少15d。适时喷洒生物农药苏云金芽孢杆菌等防治病虫害,使用量以具体使用说明为准。金线莲的存活率高达95%以上,金线莲长势良好,品质优良,最终收获金线莲株高12-20cm/株,平均重量2g/株,1-2个月即可采收。实施例3:取泥炭土 10份,珍珠岩6份,有机肥3份,按体积份数混均,并用质量浓度均为O. 5 5g/L的高锰酸钾消毒I 3d (天),装入育种苗盘中,基质实际厚度为3 5cm。将金线莲组培苗从瓶子中挖出,洗净根部所带的培养基,种植时宜浅忌深,每株金线莲定植深度需保持在O. 5 3cm,每盘种植数量控制在100株以内,种植后需及时喷洒定根水。选择空气质量良好的大棚或林间空地,模拟自然生态环境种植金线莲,保持环境温度25 ±3 °C,空气湿度保持在85 95%,采取遮阳网、水帘风机配合控制温湿度,喷雾器辅助增加湿度;合理安排光照时间,避免阳光直射,光照时间控制在6 12h。从金线莲定植到采收一整个生产周期内,不追加任何有毒有残留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等其他有害于环境和健康的物质。整个生长周期内可喷洒稀土月巴、氨基酸肥以及生物菌肥在促进金线莲正常生长且不残留任何有害物质。稀土肥、氨基酸肥以及生物菌肥在金线莲整个生长周期内可单独使用,亦可多种一起使用。其中稀土肥整个生长期内可追加1-4次,每次间隔至少15d,每次追加浓度为l-5g/L ;氨基酸肥使用时需稀释600-1500倍,每次追加间隔为15d ;生物菌肥使用浓度为O. 5-6mg/L,每次间隔至少15d。适时喷洒生物农药苏云金芽孢杆菌防治病虫害,使用量以具体使用说明为准。
金线莲的存活率高达95%以上,金线莲长势良好,品质优良,最终收获金线莲株高12-20cm/ 株,平均重量2g/株,4个月即可采收。以上所记载,仅为利用本创作技术内容的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项技艺者运用本创作所做的修饰、变化,皆属本创作主张的专利范围,而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者。
权利要求
1.一种金线莲无公害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育种苗盘的选择采用的育种苗盘为50*30*7.5cm的育苗平盘,平盘实际深度为6cm ;(2)、栽培基质配制其包括以下按体积份配比的组份,泥炭土4 20份,珍珠岩2 9份,有机肥I 5份,经高锰酸钾消毒I 3d,混均并装入步骤(I)所述的苗盘中,基质实际深度为3 5cm,其中高锰酸钾的质量浓度均为O. 5 5g/L ;(3)、科学培株选用金线莲苗植于苗盘中,每株金线莲定植深度需保持在O.5 3cm,每盘苗盘种植数量控制在100株以内,种植后应及时喷洒定根水;(4)、无公害管理选择空气质量良好的大棚或林间空地,模拟原生态环境种植金线莲,保持环境温度25±3 V,空气湿度保持在85 95%,合理安排光照时间,避免阳光直射,光照时间控制在6 12h,从金线莲定植到采收一整个生产周期内追加无公害肥料。
2.权利要求I所述的金线莲无公害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线莲的存活率高达95%以上,最终收获金线莲株高12 20cm/株,平均重量2g/株。
3.权利要求I所述的金线莲无公害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选择大棚种植金线莲,在大棚内可采取水帘风机配合控制温湿度,喷雾器辅助增加湿度确保金线莲种植品质。
4.权利要求I所述的金线莲无公害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正确的种植方式、适合的种植密度、严格的管理措施,实现金线莲良好生长;种植时宜浅忌深,每株金线莲定植深度需保持在O. 5 3cm,每盘种植数量控制在100株以内,种植过程中需及时喷洒定根水。
5.权利要求I所述的金线莲无公害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无公害化管理是从金线莲定植到采收一整个生产周期内,使用泥炭、珍珠岩混配基质,添加有机肥料,不追加任何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激素等其他有害于环境和健康的物质;整个生长周期内通过喷洒稀土肥、氨基酸肥以及生物菌肥,促进金线莲正常生长;同时,在合理位置设置防虫网、架设苗床,也可通过人工捕杀或诱杀措施控制金线莲虫害发生发展;适当使用一些生物农药,预防金线莲病害的发生。
6.权利要求5所述的金线莲无公害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洒稀土肥、氨基酸肥以及生物菌肥促进金线莲正常生长,其中稀土肥整个生长期内可追加1-4次,每次间隔至少15d,每次追加浓度为l-5g/L ;氨基酸肥使用时需稀释600-1500倍,每次追加间隔为15d ;生物菌肥使用浓度为O. 5-6mg/L,每次间隔至少15d。
7.权利要求5所述的金线莲无公害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稀土肥、氨基酸肥以及生物菌肥在金线莲整个生长周期内可单独使用,亦可多种一起使用。
8.权利要求5所述的金线莲无公害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人工诱杀,为设置糖醋液诱杀盆,添加一些杀虫剂,如乐斯本,白天盖好,晚上掀起;蜗牛、蛞蝓以及小地老虎幼虫则可采用人工捕杀。
9.权利要求5所述的金线莲无公害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农药,利用细菌、直菌、病毒、植物浸提液、抗生素制成的生物农药来杀灭病虫,如苏云金芽孢杆菌(Bt)、苦皮藤素(EC)、除虫菊;软腐病发生时可喷施浓度200毫升/升或中生菌素(农抗751水剂)100倍液;红蜘蛛及螨类可喷施20%复方浏阳霉素1000倍液或阿维苏2000倍液。
10.权利要求I所述的金线莲无公害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线莲苗可以是组培苗或野生苗,大小 苗均适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金线莲无公害种植方法,包括育种苗盘的选择、栽培基质的筛选、科学管理技术以及无公害化管理方法,利用本发明方法种植金线莲,可以提高金线莲人工种植存活率,同时有效缩短金线莲生长周期,解除金线莲日益枯竭的趋势以及濒危的状态,为今后更进一步保护和利用该物种奠定良好的基础。本发明种植金线莲的存活率高达95%以上,金线莲长势良好,品质优良,最终收获金线莲株高12~20cm/株,平均重量2g/株,在提高金线莲人工种植存活率的同时也提高了金线莲的产量、质量。
文档编号A01G1/00GK102823412SQ201210342189
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7日
发明者林文革, 陈细萍, 张安忠 申请人:地缘(厦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